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数千兵马入驻,入夜后马啸嘶腾不已,使得这样的雨夜,人心也变得浮躁难安。

    宋家祠堂位于镇埠的西面,三进院子倚三四里绵延的独山岭而建,显得颇为气派,此时被李秀征用来充当牙帐。

    十数匹快马冒雨而来,直到祠堂前才勒住缰绳,借着气死风灯透过雨帘暗弱的灯光,李知诰翻身下马时,脸色沉毅而严肃。

    看到李秀、李碛、徐靖、春十三娘等人都走出来迎接,他将雨蓑解下来,交给身后的侍卫,不顾袍襟都被雨水浸湿,说道:“先进去再说。”

    “目前确知棠邑左军在河津军异动之前,就已经提前一步进行调动。而在此之前有数十骑快马,应是奉韩谦手令从乌金岭大营驰出,沿着紫篷山北麓、巢州北部地区,马不停蹄的驰行四百余里进入淮陵城。极可能是韩谦早一步得知朱让、梁师雄叛变的消息,并派人知会濠州刺史——却不知道他凭什么取信陈昆,使陈昆当夜便决定从濠州撤兵,而使棠邑军兵不血刃的夺得濠州全境!”李秀一边将李知诰迎入院中,一边进一步禀报更详细的消息。

    “五牙水师主力覆灭于洪泽浦之时,便有人说韩谦暗通梁国,之前谁都不信,一味将战败的罪责推到国公爷的头上,此时怕是很多人都将哑口无言了吧”徐靖阴恻恻的说道。

    &

    nbsp;徐靖早年晚红楼暗中搜集情报的主事,夺溧水城时浮出水面,在李普麾下任吏,延佑帝登基之后,信昌侯府与晚红楼分为两脉,徐靖追随李普得以进枢密院职方司任事。

    右神武军主力覆灭于钟离时,他作为职方司主事,当时亦在钟离城,好不容易逃脱返回金陵。

    作为枢密院职方司主事,虽然有搜罗军情之责,但水师及右神武军主力覆灭,他作为从属人员并不无需要担责,之后又得重新效忠晚红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
    蒙兀前锋军主力三月二日清晨就从定州城东面的荒野踩脚残雪通过,而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更是提前一天亲自率领成德军万余马步兵,作为前锋军前营兵马南下。

    在此期间有三千蒙兀骑兵进驻定州城。

    三千人马看似不多,但蒙兀骑兵都是一人三马的配制。

    三千人、九千匹战马进驻定州城,顿时间叫城里鸡飞狗跳、混乱一片,也打乱了守军及灌江楼全城搜捕梁国密间的部署。

    守军在城里要为进驻的这部分蒙兀骑兵腾出驻营地,又连夜驱赶一部分民户让出宅子,街巷间更是混杂一团。

    韩豹、王辙、霍厉他们便趁着混乱逃出城去。

    驿道乃至两侧的田地都被成千上万的骑兵踩踏得泥泞不堪,韩豹他们没有马匹,融雪后的泥泞驿道,限制他们快速南下,再加上沿途到处都是蒙兀人的骑兵斥候游哨,他们在石如海等人会合后,在城东山岭里找了一处荒废的猎棚潜藏下来。

    蒙兀骑兵是分批南下,第一批兵马三月二日南下,而到三月六日时,还陆续有大股的骑兵从定州城东经过,像潮水一般往南挺进。

    这时候定州留守、王元逵之子王茂在驿道旁泥泞的融雪地里,搭建了一座宽大的官棚,专门安排官员负责接洽、劳军事宜。

    官棚两边的驿道旁也有数百名被驱赶过来、体现出夹道相迎之势的民众。

    暮se将至,一队队蒙兀骑兵,像是泥褐se浑浊潮水般,并没有被即将到来的夜se阻拦,继续往南挺进,韩豹与王辙、霍厉就混杂在人群里,脸se都很不好看……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韩豹他们借着夜se,走小道摸回藏身地。

    “蒙兀人今日有多少骑兵从定州通过”沈鹏看到韩豹他们回来,挣扎着动了动身子,叫被捆绑得麻痹的手脚稍稍活动起来,他还是最关心蒙兀骑兵出动的情况,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韩豹走过去,帮他及赵慈及云和公主朱汐脚上的绳索解开——之前他与王辙、霍厉出去侦察敌情,担心石如海、张士贵等人看不住他们,除了双手反绑外,还会特意将他们的脚捆结起来。

    沈鹏站起来,示意韩豹可以将他们被反绑的双手也解开了。

    韩豹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将他与赵慈的双手都解开来,但还是将云和公主朱汐的双手反绑在身后。

    韩豹这么做,也是要沈鹏与赵慈两人明白,大家想要安全脱身南下,离不开他们二人的全力协助,但他们想要搞什么把戏,就要先考虑云和公主有没有可能跟着他们快速脱身。

    不管后续的兵马,过去五天时间里,蒙兀人已经有五万左右的兵卒、十二到十五万匹战马,从定州城两翼的荒野通过南下。

    除了旧有印象里,蒙兀兵一贯精悍好战外,这次大举南下的蒙兀骑兵的兵甲装备也都要比他们之前想象中精良得多,甚至有大量的战马披挂铠甲。

    传统的铁甲要达到相当的防御程度,相当的笨重,而长期以来仅有中原地区凭借更先进的铸甲技术,能打造更轻便、防御力更强的扎甲、鳞甲,才有能力武装少量的重甲骑兵。

    草原诸部兵马虽然精悍善战,骑兵规模

    更加庞大,但即便也有一部分重甲骑兵,数量也是极少。

    韩豹他们看到南下的蒙兀骑兵武装大量的重甲骑兵,这不仅意味着蒙兀骑兵的战斗力更强,更意味着蒙兀人在掌控幽云等州之后,在北逃士族的协助下,冶铁铸造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跟发展。

    而此时确认灌江楼乃是蒙兀人的附庸,可以想象双炉练铁法也早就经过晚红楼的手,传到幽蓟等州了吧

    而过去几天,韩豹除了跟沈鹏他们交换情报外,还想方设法擒住两名落单的灌江楼密探进行审讯,得知蒙兀在占领幽云等州后,十三四年来没有再对河朔等州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并非是单纯的休生养息,也并非信守与晋军的和约,更主要的是将精力放在对幽云东北方向的渤海国征伐与消化上。

    幽云等州,占据燕山南北等广阔地域,但作为战乱苦寒之地,人丁繁衍一直以来都谈上昌盛,被晋国割让前,幽云等州丁口约两百五六十万左右。

    不过,在蒙兀人占领渤海国后,将上百万海东遗民从更为辽阔的苦寒地域,强迁到幽蓟等地定居,幽蓟等地的人丁扩大到近四百万,农耕规模也要比以往扩大近一倍。

    蒙兀甚至在传统的骑兵部队之外,新编以汉人及海东遗民为主的步军,作为城池守御及进攻作战的补充战力。

    春后道路泥泞,蒙兀步军编有军马规模有限,行动迟疑,但预计两到三天之后,就将有四到六万人规模的幽蓟汉军及海东军兵卒陆续从定州境内取道南下。

    而就在今日,韩豹也确知祈州、赵州等地的晋军在看到蒙兀骑兵大举入境后,先后有上万兵马选择投降。

    这意味着,不计算梁贺王朱让、梁师雄率领的魏州叛军,蒙兀人春夏能在河朔等地调动的兵马将高达十五六万之多。

    虽然可以预料,蒙兀人前期会将主要目标放在占领、消化晋国的疆域之上,或许仅会派出一部分兵马助魏州叛军进攻或追击梁军主力,但后路被断、粮草补给接济不上的梁军也绝对不好受。

    这还是陈昆、韩元齐能及时将梁师雄逐出汴京、抢先



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
    韩豹、霍厉、王辙押送云和公主朱汐、沈鹏、赵慈三人渡过淮河,进入棠邑辖防区内,已经是四月初旬。

    气温虽然还没有炎热起来,但整个江淮大地进入初夏时节了,雨水也额外充沛,淮河之上水势浩荡。

    南岸前朝时所修筑的土堤早就荒废掉了,韩豹他们渡过淮河,只看到浩荡水泽中星星点点的残断土堆,还依稀能看到旧日长堤的影子。

    这才四月初旬,还没有正式进入雨季,众人打听之下,才知道前些天连着下了好几场大暴雨,以致造成在春末夏初的此时淮河南岸已洪水泛滥的情景。

    此时寿州军除了温博所部被围困罗山城之外,其他兵马则相继放弃光、霍、寿等州的中南部腹地,全线撤到紧贴淮河南岸的期思、霍邱、寿州等地,也有部分兵力撤到淮河北岸,占领颍、谯两州。

    现在梁国腹地一片混乱,不要说寿州军在被迫收缩防线、让出霍、寿中南部腹地之后,有迫切解决军资粮秣的需求,就算是此时能守住淮西、粮谷充足,此时出兵占领颍、谯等梁国南部地区,在梁帝朱裕平定叛军之后,他犹可以辩称是巩固谯、颖等兵力空虚之地的防务,防止叛军南下。

    最后让不让出颍谯等地,还要看中枢兵马强不强壮呢。

    棠邑制置府左右两军在接管包括濠州、霍州中南部及寿州中南部以及光州东部的乐安、潢州等总计十二个县之后,并没有立即出兵对淮河南岸尚在寿州军控制之下的寿州、霍邱、期思、凤台等军事重镇发动进势,但收获已足称丰硕之极了。

    这一次,从根本上来说是梁国发生严重的动乱,棠邑收复淮陵、临淮等十二县可以说是不劳而获。

    而即便寿州军阵脚大乱、仓皇而撤是必然之事,但韩豹、霍厉、王辙等人的功绩已经可以说是相当耀眼。

    且不谈他们数人的功绩,对河朔及整个中原地区的影响有多深远、巨大,仅对此时的棠邑军而言,要没有他们及时将准确的消息传回来,临淮、钟离两座濒临淮河的城池,此时极可能还在寿州军的控制或河津军的控制之下;同时,韩谦也不可能会抢在襄北军之前,使孔熙荣率部先接管乐安、潢川两城。

    也许在地域广阔的淮西地区,韩谦经营好淮阳山东北坡及北坡,就已经占据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不必在于三四城池的得失,但多控制四座城池,更重要的意义是四城附近逾二十万丁口,从此成为棠邑制置府统治的民户。

    在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芜土地的淮西,人口远比多占两三百里地重要得多。

    目前霍、寿两州北部濒临淮河的地区,还在寿州军的控制之下,徐明珍也利用左楼船军控制淮河中上游水道的优势,强行迫使这些区域的民户迁往淮河北岸的颍谯等地,差不多能将沿岸逾二十万丁口迁走,但棠邑这番不劳而获,新增丁口犹超过五十万,实际使得棠邑制置府在淮西控制的军民规模直接翻了一番,首次超越淮东、襄北,居北线三镇之首。

    整个三月,棠邑左右两军及都政司都高度运转起来,忙着进行各项接管之事。

    韩豹、霍厉他们渡淮之前,就与棠邑的斥候兵马接触上,渡过淮河之后,直接由一队兵马护送他们赶往寿东。

    寿东位于寿州东南七十里处,南距巢州城一百四十里,北距寿州军此时控制的另一座淮滨城池凤台四十里,目前韩谦将牙帐设此地。

    无论是后续进攻寿州、凤台等城,亦或是将寿州军压制淮河沿岸不得南下,寿东都是棠邑军这一阶段优先要经营好的军事重镇。

    寿东县是徐明珍为安置受安宁宫胁裹渡江民众所置,建城选址较为仓促,但有从凤台往巢州的驰道穿城而过,北侧有条十数丈开阔的清涧河。

    清涧河源出淮陵境内里的鸠山,往西流入北淝水河,再入淮河,算是能与淮河、淝水相接的水运河道,但问题在于此时淮河中上游水系都还在寿州军水师的控制之下。

    淮东那边不开放邗沟水道,棠邑水军的战船还被限制在长江水系之内,驻扎在寿东的兵马,此时还要额外防范左楼船军的战船,会从清涧河的上游袭击过来。

    低矮的城墙夯土而筑,仅有七八尺高。

    虽然筑成才年余,但城墙外侧面已有裂痕露出,可见寿州军当初筑寿东城有多仓促、物资有多紧缺,这道城墙都没有认真的下力气夯实过。

    韩豹他们进城时,看到有成百上千的役工,正在单薄的城墙外侧,堆土加筑马面墙;而在南侧城墙外侧,已经着手覆盖一层约有三尺厚的城砖。

    城中建筑主要还是迁徙民户所搭建的简陋窝棚,但也有好几处开阔地清理出来,正建筑砖房——清涧河面上搭建了浮桥,只要浮桥不被摧毁,左楼船军的战船就被限制在浮桥的下游,棠邑军却也征用一些小型的渔舟从上游鸠山等地开采煤炭,运抵寿东烧制石灰、青砖。

    现在棠邑军无论推进到什么地方,都是将石灰窖、砖窖先建起来,然而有煤就就近开采,没有煤就从淮阳或石泉、岱山等地想办法运送过来。

    进城后,云和公主、沈鹏、赵慈三人自有专人负责接手,韩豹、王辙、霍厉以及逃归故寨途中被韩豹他们逮住的张士贵、张士民兄弟二人,先前往军情参谋司在寿东的临时衙署复命。

    张士贵、张士民兄弟二人,满心忐忑。

    此次大功自然是属于韩鹏、霍厉、王辙等人的,他们虽然小有功绩,但能不能抵挡之前的逃营之罪,心里实在是没有底。

    衙署很简陋,诸司曹挤在三进低矮院子办公,人员嘈杂,事务也极为繁忙,领着他们过来复命的人,中途也突然遇到事情走开了。

    韩豹、霍厉走进一栋院子里,一时也有些茫然,看到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叫他们不忍心拦下来问路。

    “豹子!”

    韩东虎大步跨进院子,一眼就看到削瘦许多的韩豹,走过来还是习惯性的揉他的脑袋。

    韩豹在霍厉、王辙面前,却不习惯被韩东虎还当作小孩子看待,脑袋微微撇开。

    韩东虎哈哈大笑,看到霍厉、王辙上前给他施礼,挥挥手说道:

    “你们这次可真是立大功了——大人喊你们直接过去复命,我想着你们这时候应该到这边了!”

    韩豹介绍身后的张士贵、张士民。

    他有意将张家兄弟二人也一起带上,心想着趁大人高兴之际,免去他们的逃营之罪,叙功时还能直接升授武官,或直接隶入军情参谋司任吏,不至于还要拼死拼活的从底层小卒爬起。

    听韩豹说过这意思,韩东虎笑了笑,说道:“大人说起你们归来的事,还跟高司马商议是不是以后叫你直接统领一都兵马;这两人你以后留在身边任事就是,今天就不用过去凑热闹了……”

    棠邑在镇军与都之间,新设了旅级编制,但一都兵马的主将,也是副都虞候级的中高级将领了。以后能跟在韩豹身边任事,总不会差,张士贵、张士民也放下心,便说他们先在院子外等着。

    霍厉、王辙跟着韩东虎、韩豹直接往后衙走去,没有忙着说他们一路归来的见闻,先问起王衍、王樘、霍肖他们的去向。

    他们五人可以说是王珺的陪嫁,不要说棠邑诸将怎么看他们了,他们自己到棠邑后都觉得在棠邑的地位有些尴尬。

    这次北上,霍厉、王辙算是彻底安下心,心想即便不受提拔,就算是还像以往那般继续在通政司及军情参谋司任事——之前他们在棠邑任职的起点已经够高了,只是没有实权而已——总算是有立足的资本,也不虞再会被棠邑将吏排斥或瞧不起。

    当然了,有一阵子没见到王樘、王衍、霍肖他们了,也不知道棠邑盘子一下子扩大这么多,他们被差遣到什么地方任事去了。

    “王樘给孔熙荣将军当副将去了,王衍也到潢川任县令了,暂时都算是听从孔熙荣将军的节制。他们前天刚走,你们要早两天回来,还能看到他们——霍肖就在寿东,这会儿人不知道去了哪里。”韩东虎说道。

    他们渡过淮河之后,王辙就从护送他们到寿东来的武官那里打听清楚当前棠邑的情形,也知道孔熙荣所率霍南特遣营,虽然是旅级编制,兵马却有一万四五千众,但主要是去年冬季在淮阳山北坡所募新卒,战斗力不强,面临的局势却又复杂。

1...333334335336337...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