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不过,他们早就知道温占玉之前并不在罗山城里,看到温占玉在此时现身,无疑坐实温氏族人确实是被韩谦派人从徐州劫到棠邑,并已经与韩谦谈妥条件,才有机会午时与郭荣一起进入罗山城见温博。
这一刻大帐之内,气氛压抑得仿佛下一刻便会有雷霆暴雨降临。
张潜的心脏提到嗓子眼,他就担心李知诰按捺不住,当场翻脸,叫人将郭荣、温占玉扣押起来,甚至直接推出帐前斩首示意,那形势真就混成一团浆糊了。
李知诰放下手里的卷宗,脸色阴沉,仿佛乌云笼罩,他没有理会温占玉及顾鼎元,布满阴翳的眼瞳死死盯住郭荣,极力遏制内心的愤怒,问道:“这么说来,黔阳侯已经跟温家谈妥条件喽”
郭荣看大帐之内诸将皆虎视眈眈,恨不得将他剥皮给活吞了,却毫无惧意,走近过来
,朝李知诰拱拱手说道:
“温博、薛霸等将,痛恨安宁宫及徐明珍残毒先帝篡位之恶行,但奈何亲族为贼后胁裹为质,受胁迫不得已为虎作伥,此时也是深感罪孽深重,欲率罗山守军重归大楚,效力朝廷。不过,不管怎么说,张大人与新津侯在此,此事怎么也要知会张大人与新津侯一声,拟定一个初步的条陈,再进奏朝廷更为妥当。”
看李知诰、邓泰等人脸上阴云密布,张潜站出来打圆场,朝温占玉及顾鼎元二人拱手问道:“却不知罗山守军,要怎样才愿意真正的归顺朝廷,也非有意拖延时间”
张潜说是问罗山守军有什么条件,实际还是问韩谦与温家到底已经谈妥了什么条件。
郭荣哂然一笑,直接代温占玉、顾鼎元回答说道:
“黔阳侯半个月上疏朝廷便已经说得很明确,朝堂诸公既然决定联蜀伐梁,棠邑即便有不同意见,担心中原战局会危及江淮,但也绝不会置身事外。而当务之急便是着罗山守军新编一军,由温博统领,受左武骧军都指挥使、江阴侯黄虑节制,加强对武关之攻势,确保能在明年夏季之前,抢在蒙兀人及魏州叛军之前,与蜀军联手夺下雍州城。这么做,也是给罗山守军戴罪立功的机会,之后也应视其攻战积极与否,再议赏罚……”
张潜心里打了一个“咯噔”,心想这算是什么条件,韩谦的意图又是什么,难道是逼迫罗山守军入雍,用残酷的战事消耗罗山守军的战力,这到消耗、削弱的目的
张潜迟疑的朝李知诰看过去,却不知李知诰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在他看来,这样条件对襄北军而言绝对算不得好,毕竟他们一直以来想收编罗山守军的预期彻底落空,但也不能算极差。
之前李知诰不是没有派人进城招降,但温博提出条件是将光州单独划出来,由他兼领光州刺史率部驻守,他仅仅是在名义上可以接受襄北都防御使府的节制。
这样的话,降等于未降,襄北军的兵马却还要从灵山、义阳等地撤出去,一旦温博变卦,对襄北而言,相当于人地皆失。
目前的条件是温博率部进攻关中,一方面是继续处于襄北军的监视之下
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
罗山城规模不大,四街二十六巷,县衙同时也是温博牙帐所在,位于城池中心位置,张潜与郭荣等人进城,走进县衙时,能看一队队车马载满沉甸甸的物资,从东面驶入县衙。
看到这一幕,张潜心里也是暗暗心惊,看向郭荣,试探性的问道:“黔阳侯对温家人还真是放心啊”
他没想到在一切都没有谈妥之前,韩谦就直接将大批物资运入罗山城里,心想韩谦真就不怕温博得到大批物资之后变卦吗
“罗山被围数月,粮秣将尽,军民淹淹一息,想他们为大楚效力,特别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他们的想法转变过来,能人人争为大楚效忠,倘若不施以恩惠,还继续压制,致使怨恨滋生,怎么能够成事张大人不会也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真是天经地义之事”郭荣说道,“而棠邑仁至义尽,竭力表示如此之善意,温将军这边倘若还有什么反复,那也只会沦为千夫所指……”
张潜想想也随之释然,温博真要变卦了,韩谦这时候对劫持到棠邑的温氏族人下毒手,大概也没有谁会再说韩谦心狠手辣了吧
温博就在县衙之前率曹霸、薛川等将接迎张潜的到来,大厅里也摆下简陋之极的宴席,看温博及诸将衣袍都打上补丁,甚至还有草絮露出,可见被围困半年多来,罗山城内物资已经紧缺到何等程度了。
张潜在龙雀军初起时随沈漾见过温博父子,那时的温博还是一副儒将文雅,三十多岁,在大楚就任都指挥使一级的高级将职,谁都认为他会接替其父出任枢密副使,甚至出任枢密使都有可能,谁想象七年未见,年逾四旬的温博满脸的络腮胡子,相貌也变得沧桑粗犷许多。
当然了,谁又能想到这六七年间,天下会纷乱如此
温博与诸将跟张潜见面,也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无非是悔恨当年为安宁宫及徐氏胁裹为虎作伥,无非是极力表想想重归大楚、为朝廷效忠的心情。
也许温博个人会表演、伪装,会极力掩饰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温博麾下诸多武将都不加掩饰的流露出厌恨、不满寿州军这些年被打得节节败退、对梁国前景堪忧的情绪,张潜也能相信罗山守军思归大楚的情绪并不是伪装起来的,真正的障碍,或许还是担心接受招降之后,有朝一日会遭到清算。
看到这些,张潜在夜宴过后也是能稍稍安心先去歇息,但温博、温占玉、郭荣等人还是马不停蹄的清点从城东大营运入城中的物资,并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到各营。
即便温博率部守罗山,对罗山城防进行最大限度的加强,并囤积大量的物资,但一万五千余将卒以及城内两万余平民被围困大半年之后,物资也差不多消耗一空了。
温博一早就做好长期守城的准备,从被困之初就严格控制军民口粮供给,半年多时间,守军将卒每日的口粮供应控制在八两以下,平民的口粮供应更低,仅仅是勉强保证不饿死。
长时间处于半饥饿状况,大多数军民都饿得皮包骨头、严重营养不良。
故而韩谦第一批紧急运入上万件袄裳、十数万斤粮谷、数万斤肉脯、上万斤蔗糖、三万多斤食用油、上万斤食盐,也是希望罗山守军能尽可能恢复体能,同时也叫温博能相应的增加平民的口粮供给,避免出现严重的饿殍。
当然,第一批运入城里的物资,三千套铠甲,其中包括最精锐的五百余套扎甲、鳞甲以及一千具臂张弩、六十架床子弩。
虽然韩谦明面上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但郭荣接下来也会谈一些必要的,能叫温博及其部将接受、同时不会叫他人起疑心的处置措施。
棠邑军收复淮陵、临淮等十二县,共收编民户九万余户五十余户口,这其中有五千余户,乃是早年被安宁宫胁裹渡江、迁徙到淮陵、临淮等地安置的旧左武翊军的兵户,也是温博所率领的旧左武翊军将卒的家小眷属。
考虑到这些年来的战乱不断,温博所率旧武翊军将卒伤亡也绝对不少,韩谦预计这六千余户北迁旧武翊军兵户之中,差不多还应该有近三千名左右的将卒犹编在温博帐前效命。
郭荣这次进城与温博秘谈,也携带相应的兵户名单,韩谦要求温博将这三千人左右的将卒单独抽调出来,编为一都。
这一都兵马,都虞候及营指挥等武将可以由温博指定将领出任,但行军司马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佐职,却需要接受棠邑指定的官吏担任,也需要向这些将卒公开其家小为棠邑收编、并得以安置的事实。
时逢乱世,普通将卒作为最底层,身如飘萍,只能随波遂流,都无暇顾及家小流落何方,但对那些明确知晓家小已得棠邑安置的将卒而言,他们还是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向心力跟凝聚力。
除此之外,温博率部离开罗山城之后,罗山城将由襄北军接管,但城内两万多平民则会交给棠邑军移往谷水河东岸安置。
郭荣代表韩谦同时要求温博将之前从地方强征入伍、加强城防的两千多丁壮,也独立编为一都。
等朝廷正式做出招降罗山守军、并使追随左武骧军之后进攻关中的决议,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韩谦则是要求温博做好远征的筹备工作……
…………
…………
张潜在罗山城停留了两天,在温博的安排下,也与守军营指挥一级的武将见过面,参观过城里的兵营,大体掌握守军的一些状况之后,又出城与李知诰见了一面,之后便快马加鞭,赶到安丰,然后再乘船经巢湖、裕溪河、长江一路东进,九日赶回到金陵,向沈漾及其他参政大臣回禀他这十数天以来的招降之旅。
而差不多同一时间,李秀率部成功攻陷武关的消息也驰马传回金陵。
攻陷武关,便打开挺进关中的通道,但唯有攻下蓝田县东南的峣关,才算是真正打开雍州腹地的门户。
目前李秀、张封正率部沿商洛道(武关道)北进,但从武关到峣关所在的秦岭北麓峣山,还有近三百里的曲折山间驿道。
黄虑、李秀以及张封等将,都不担心关中梁军在四面受敌的势态下,有多强的实力能阻止他们攻下峣关,但问题在于攻下峣关、打开往关中腹地挺进的门户之后,楚军想要尽可能多的分食战果,相比较蜀军以及北面的蒙兀骑兵以及魏州叛军,就显得兵力有所不足了。
即便关中梁军最终大败,他们也很难从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蜀军及蒙兀人的手里
,夺得雍州城这座前朝故都,更不要说将整个渭水平原都控制在手里。
因此,黄虑、李秀、张封等将驰奏朝廷,上疏提出两种建议。
第一是建议朝廷征调更多兵马,奔赴峣关前线,待攻陷峣关之后,则有更强的实力参与对关中地步的瓜分。
倘若不能增派更多的兵马,仅以左武骧军为主,他们则主张在攻陷峣关之后,就暂时停止继续对雍州腹地用兵,守住峣关这个能直接对雍州腹地用兵的门户关隘,占领峣关与武关之间的商洛、上洛两县,以观后续的局势发展,而不是仓促的进入关中腹地。
朝堂诸公最初决议响应蜀国提议,出兵进攻武关,也并没有期待能参与对渭水平原的瓜分。
不管怎么说,即便大楚前期能在渭水平原分得数县分兵占领,也绝对是投入远大于收获。
何况孤军悬于秦岭以北,一旦蜀军及蒙兀人什么时候突然变卦,他们想守住峣关以北的平川之地,实际极为困难,稍有不慎,还有全军覆灭之忧。
朝堂诸公之前最为期待的,还是能打下峣关,控制住关中与襄北的狭窄通道,但他们所看到的真正机会,还是在中原,在河淮之间更为广袤的土地。
在肢解关中梁军之中,大楚的战略重点也应该是集中精锐兵马跨过淮河北上,侵夺蔡汝颍谯商宋徐泗青密等州,甚至期待在蒙兀人消化河东及河朔地区期间,楚军的兵锋能直接推进到黄河沿岸。
当然,朝堂诸公在决策之初,就都认识到罗山守军是一个主要碍障。
正如韩谦在奏疏中所说,罗山方寸之地、万余弱旅,却牵制襄北、棠邑两大主力军十一二万精锐兵马无法越过淮河北上,在当前时刻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甚至极可能叫楚军错失开国以来最好的一次进伐中原的机会。
韩谦提出要襄北军在一个月之内解决罗山守军的问题,对襄北军来说是苛刻了,但就整个战局而言,一旦数路兵马击溃关中梁军之际,襄北军、棠邑军以及淮东军能在此之前及时做好北上的准备,才是最符合大楚利益的。
即便襄北军强攻罗山军时会伤亡惨重,但总也好过梁军彻底溃败时,他们错过攻点蔡汝商颍谯宋等州的机会。
张潜的归来,无疑是带回来一个令人振奋、能化解当前矛盾的最佳解决方案。
慈寿宫即便有太后撑腰,其反对声音在这时候也是显得微不足道了。
奏疏公开,着群臣议论三日,十三日延佑帝便正式颁下圣旨,收编罗山守军为右神武军——这也算是将右神武军的旗号重新用了起来——授温博、薛川、曹霸等将为右神武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同时也是下令兵部重新将旧左武翊军兵户家小,收编为屯营军府的兵户。
安宁宫叛军渡江北逃,大批普通将卒的家小眷属都被遗弃于长江南岸。
毕竟在天佑帝时代,除了侍卫亲军之外,禁军的家小作为兵户,所辖属的屯营军府大规模分布在京畿之外的州县,而像左右龙雀军以及左右神武军的兵户,则主要安置于潭州、均州等地。
金陵事变,大规模的禁军将卒都别无选择,只能追随主将被迫选择叛军,但他们留在长江南岸的家小,在延佑帝登基之后,则都贬为各地州县衙署的官奴婢。
温博率部接受招降,旧左武翊军留在长江南岸的家小,其身份自然要重新厘清,这也将涉及到朝廷日后对新编右神武军的影响力及渗透力。
圣旨还要求新编右神武军接到命令之时,即刻在襄北军的监管之下,经九里关南下,从随州境内借道,然后沿汉水、丹水,赶往武关接受江阴侯黄虑的节制,进入峣关。
至于韩谦上书建议温博所部与左武骧军会合后,抢在蒙兀人之前占领雍州城,则被朝堂诸公无视了。
关中除了地域狭小,其与江淮大地仅有一条狭窄的武关道相接,与其在狭窄的关中与蜀军、蒙兀人争夺城池,远不如将战略重心放到与江淮联系更为密切、互为表里的中原河淮地区。
…………
…………
十七日张潜陪同兵部侍郎、临晋侯李长风及崇文殿内常侍陈如意二人携带圣旨赶到罗山宣旨。
除了温博率新编右神武军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调动起来西进外,对罗山城的处置也大体照襄北、棠邑两军之前妥协的进行。
城中两万两千余平民,包括一部分伤病将卒,将全部交由棠邑军接受,迁往谷水河以东安置,潢川、乐安二县划归霍州。
而罗山、义阳、桐柏以及此时还
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
面对怒气冲冲而来的李长风等人,韩谦只是摊手说道:
“这事本侯确实不知情,恐怕真是有什么误会。本侯这时候也脱不开身,只能由郭荣陪李侯到沧浪走一趟,找温博当面问清楚是怎么回事。李侯觉得可好”
韩谦再推得一干二净,徐靖、姚惜水又岂会轻易信他
李长风沉吟良久,点头说道:“那本侯便先走一趟。”
在这里打嘴皮仗,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如今棠邑兵强马壮,除非襄北、淮东、寿王府能形成一致意见,结成攻守同盟,不然任何一家都拿棠邑都没有辙。
而他们快马加鞭赶往沧浪,也就两天而已。
跑这一趟,人虽然会极辛苦,但即便真要对韩谦及棠邑军发难,甚至邀淮东及寿王府、郑氏等群起而攻之,也需要确切的说法,不差这三五天的时间。
既然决定先往沧浪跑一趟,李长风也不在潢川这里耽搁,除了派两人赶往期思给李知诰报信外,他们从潢川就直接奔九里关而去。
元月初旬,桐柏山南麓的山阴小径积有残雪,飞奔的马蹄踩踏在冻得结实的土埂之上,仿佛低沉的雷霆在山林间传荡。
为了方便更快的赶到沧浪城,霍厉带着两队总计一百二十名侍卫骑兵护送郭荣上路,却足足带了三百多匹西蕃战马。
李长风、徐靖也不疑其他,只当韩谦这是装腔作势,想要表现出尽快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姿态,同时又担心他们这边会搞小动作加害郭荣这样的核心人物,才派出这么多的侍卫以及更多能替换脚程的战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