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楼下赫本

    传说中,门德尔松让人们知晓了巴赫的存在。

    而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g弦之歌》,却是被十九世纪著名的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而引起轰动。

    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而得名。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

    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

    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

    当然,《g弦之歌》也有属于它的故事。

    传说,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

    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即《g弦之歌》。

    在十九世纪中前期,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家歌德听时,歌德曾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的画面。”

    “似乎不弱于小提琴版的情感表达能力。”

    林微音耳畔响起舒缓的乐章,低声说:“他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几乎能够把每一个音准都能演绎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果然不愧是‘说书人’……”

    廖远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专注的欣赏着这首音乐。

    吴迪与左川太郎是两个完全不同画风的钢琴家,因此在这方面不太好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整个伊丽莎白女王大赛中,评委们对于炫技流选手是非常青睐的,所以吴迪在这场赛事中有着极高的胜率。

    然而,说书人的故事讲的委实太动听了。

    整个音乐厅此刻已经没有一丝声音,落针可闻。

    只有《g弦之歌》的旋律在不断涌进人海,成为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

    “它让我想起了祖母家的庄园,祖母弹奏着钢琴,我在葡萄架下注视着的那些圆滑的结晶,它们缓缓的旋转在夜幕下,发着微光,让我可以捧在手心里,仔细的观察。”

    “现在,祖母去世了,时过境迁,我也离开了庄园,走上了一条古典乐的钢琴家之路。”

    俄裔美国钢琴家劳拉看着在舞台上演奏的左川太郎,那矮小的身形似乎散发出了雄伟高大的气息,让她忍不住沉浸在脑海中的画面,感觉到鼻尖的酸涩。

    青春太过短暂,故事里的人早已离开。

    一曲结束,左川太郎有些艰难的离开了钢琴凳,向全场鞠躬。

    “不愧是击败了利世酱的选手,太郎君有资格问鼎金奖!”

    许多日本观众难掩心中的激动。

    于是掌声四起。

    所有人都在鼓掌。

    包括左川太郎的对手,吴迪。

    虽然对情感的拿捏不如微音姐,但吴迪此刻也明白,左川太郎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其情感的表达能力绝对能在整个大赛选手中排进前三。

    这是吴迪目前来说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毕竟刚刚成年,其情感和社会经历并没有左川太郎那样丰富。

    因此,他并没有所谓的另辟奇径,而是坚决的走上自己的道路。

    他所演奏的乐曲,是李斯特的《钟》。

    这是一首经常出现在各大赛事上的乐曲,但毫无疑问,它的经典和难度,都是举世公认的。

    也正因为出现次数太多,因此,人们对于《钟》的苛刻明显高于其它乐曲。

    人们面色严肃,目睹吴迪的各种炫技,诸如指颤音,连续多个华丽的和弦大跳,让全场不少观众都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

    “不愧是柴院冠军,对于炫技流的理解已经出神入化,假以时日,他的成就不可估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钢琴家中,他有希望进入前五。”

    评委席上,著名作曲家约翰菲力浦面露赞赏的说。

    其他评委闻言,亦是赞同的点头。

    “的确,他才十八岁,真的是少年天才。”

    “或许他很厉害,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耳边总是响起《g弦之歌》的乐曲。”

    “恐怖的左川,他琴音里的情感竟然影响到了现在。”

    “如果说吴的演奏是华丽的视觉盛宴,那左川的演奏就犹如打入心中的天籁,让人回味无穷。”




第399章 最后的赛事
    以十七岁的年龄获得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钢琴比赛冠军,在这一年来,吴迪本身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他也受邀在世界各国进行了音乐巡演,风头一时无两。

    这一次参加伊莉莎白大赛,自然也是备受瞩目,各方报道纷至沓来,让吴迪的人气更进一步。

    在整个伊丽莎白大赛来说,吴迪的实力和人气都是排在第一序列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谨慎和稳扎稳打。

    一曲李斯特的钟,各种技巧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引起所有人惊叹。

    与左川太郎相比,可谓是一动一静的两个极端。

    终于,演奏结束,现场响起不间断的掌声,人们对于这个年轻人似乎增添了更多的喜爱。

    接着,当两名选手同时站在舞台上,评委们在经过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后,给出了结果。

    “华夏吴迪胜。”

    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即便左川太郎演奏的弦之歌在情感表达和爆发上让人惊艳,乃至眼前一亮,但从之前摸索出来的规律中,评委组显然是比较青睐于炫技流选手。

    一如之前肖恩战胜林微音,廖远战胜刘宰赫一般。

    这一次,在情感表达和演奏技术中,评委还是没有任何意外的选择了后者。

    左川太郎看起来并没有太过沮丧,甚至因为结果的出现而稍微松了一口气。

    很显然,这段时间以来他的压力也很大。

    特别是进入决赛以来,帝国的希望都寄居在他的身上,但需要知道的是,他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钢琴家,不比德川晴明和有马利世那样的职业钢琴家。

    能够代表霓虹走到这一步,已经是很大的荣耀了。

    吴迪的表现则要开朗许多,能够与老师一起走进决赛组,这是他最大的期望。

    至于在决赛中与老师一较高下,甚至胜出,吴迪内心连期望一下的想法都没有

    因为他太知道老师的恐怖之处了,不管是创作上、演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上,或者是临场发挥,老师的功底都不是自己能够望其项背的。

    老师永远是你老师,做弟子的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在是太难了。

    自此,整个伊丽莎白女王钢琴大赛来到了最后阶段,而比赛的前三名也终于诞生,即廖远、吴迪、肖恩。

    这是华夏钢琴界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华夏钢琴家有两名选手进入前三,这在华夏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一阵热烈纷纷的讨论。

    总决赛放到了明日举办,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则是落败者刘宰赫、林微音、左川太郎三人来决定前六至前四名的名次。

    没有太多繁芜的介绍,三位知名钢琴家很快便决出了胜负。

    第四名:林微音。

    第五名:左川太郎。

    第六名:刘宰赫。

    这个排名并没有太过出人意料,这三位选手基本上都属于情感表达能力极强的人选,而在这一行列中,林微音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她的肖邦系列作品演奏,当世基本无人能敌,左川太郎虽然感情丰富,但在林微音面前依然甘拜下风。

    至于刘宰赫,被廖远强烈打击过后,似乎一蹶不振,在本次比赛中竟然再次出现失误,因此被评委毫不留情的打到了底层的深渊。

    “终于要结束了。”

    酒店里,廖远伸了个懒腰。

    已经逗留在比利时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但生活并不算枯燥,一是此行确定了与林微音之间的感情关系,二是浏览了整个布鲁塞尔的异域风情,也认识了许多杰出的国内外钢琴家,每一天他都会收到许多请柬,有来自商贾的,也有来自同行的,而现在,他面前摆放的一份邀约,来自于华夏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使馆。

    时间设在了今天晚上六点钟,总决赛结束后。

    华夏外交大使邀请了廖远与吴迪两人,乃至整个华夏在比利时的各界政商精英,来为两位华夏选手提前举办庆祝晚会,为国征战的英雄加油喝彩。

    同时,根据廖远提前得到的消息,在庆祝会结束后的第九天,即六月十五号,廖远就要跟随二号首长前往美国进行商业促谈会,而在这次促谈会中,廖远也将受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邀请,在白宫进行音乐演出。

    也就是说,廖远可能仅仅只有一周的时间来进行排练。

    廖远表示心累,但面对这份邀约,还是要保持微笑的选择接受。

    而不管是外界还是行业内,基本上都锁定了明天总决赛的结局。

    廖远那神乎其技的琴技和人气,也让他成为了本届伊丽莎白大赛的最大赢家,人们都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廖远能够战胜。

    华夏外交大使陈云刚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不仅廖远和吴迪来了,连比赛的第四名林微音也来了。

    特别是看着廖远与林微音的亲密度,这让陈云刚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在晚会现场态度暧昧的向廖远套话,一语双关的说:“廖先生喜事将近”

    廖远感觉到挽着自己胳膊的林微音手腕明显一紧,他笑着坦然道:“是啊,大使先生慧眼如炬。”

    陈云刚有些讶异,似乎没有想到廖远会如此直白的承认,不过仔细一想,也是恍然大悟。

    这种当红钢琴家虽然有着明星的光环,但其实与明星有着根本的不同,并不会刻意的隐瞒恋情,而观廖远姿态,显然对此也不甚在意。

    陈云刚不禁多看了林微音两眼,见她面色酡红,隐隐有羞赧之意,不禁赞叹:“真是一对璧人。”

    林微音露出笑容,挽着廖远的手臂明显放松了许多。

    随后,廖远在陈云刚的带领下,又接连认识了许多国内的商贾政要。

    但让他有些蹙眉的是,许多品牌商借着这个机会向他提出合作邀请,这让廖远很无奈,但也并没有拒绝,微笑交换了彼此的名片。

    这一次的晚宴名义上虽然是廖远和吴迪的庆祝会,但这很显然更像是一个大型老乡聚会,许多商人在宴会里觥筹交错期间,竟然达成了许多生意场的合作。

    当然,吴迪的受欢迎程度也丝毫不低,他与许多政要家的子女年龄相仿,此刻正被团团围住,在花团锦簇间,细说着比赛场上的一次次趣事。

    一晚很快过去,第二天,最后的比赛正式来临。



第400章 他一定很努力
    晨阳刚露,皇家音乐厅前,媒体川流,万众瞩目中,一辆辆劳斯莱斯组成的车队缓缓到来。

    当第一道身影从车厢内走下,全场都引起轰动。

    作为比利时公主,皇室的王储,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第一继承人,特蕾莎在全球众多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当中,绝对是最亮眼的存在。

    年仅十九岁的她自小便凭着清纯的气质、颜值爆表的外貌,成为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眼中的焦点。

    即便如今成年过后,依然是美的令人瞩目,金色的长发,颀长的窈窕身材,让她一举一动都备受人们的瞩目。

    当然,除了拥有王室基因和姣好的容颜,这位未来的比利时女王也是学霸一枚,她不仅会**语和英语,并且目前正在学习德语和汉语。

    其最大的兴趣爱好,则是喜欢绘画和弹钢琴,并且还会优美的芭蕾舞,是才华与美貌集一身的公主。

    这是特蕾莎第一次来到伊丽莎白女王大赛,对于周围的事物明显存在好奇心理,但王储的气质却是一览无遗,举止动作处处透露出稳重和大方。

    她走下车厢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站在红地毯处静静的等待。

    很快,全场欢呼声四期,庄重而尊贵的伊丽莎白玛丽女王从车厢内走下,特蕾莎连忙扶着母亲。

    玛丽女王虽然保养得当,但年近五十的她脸庞上依然逃不过岁月的痕迹,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向周围欢呼的子民稍微颔首,便是在特蕾莎以及众多侍卫的陪伴下,走进了皇家音乐厅。

    所有人屏在胸中的一口气终于重重的吐露而出。

    不少人脸上都露出激动的神色。

    这是时隔十二年以来,伊丽莎白女王又一次的为伊丽莎白女王钢琴大赛的冠军加冕荣誉。

    这是注定记载在比利时史书上的时刻。

    而在女王和公主殿下到来后,今天参与比赛的前三名选手也终于一一到来。

    即便是盛夏时节,钢琴家们也依然穿着黑色的晚礼服,打着领带或领结,举止优雅的来到比赛现场,即便不是选手,穿着也是如此。

    这是廖远最讨厌的一点,但他并没有打破世俗眼光的想法,因为选手的礼仪穿戴也同样是评委们给予分数值的一种,他不可能像前世的浪荡子马克西姆一样,穿着牛仔裤无袖衬衫狂躁的弹琴。

    好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眼光和审美的变化,英伦风的小西装同样会出现在盛大的场合当中,这样的选择让廖远并不会那样讨厌。

    而吴迪显然也是有样学样,看到廖远穿着短款西装后,也立即换上了一身相似的衣服,并且时常偷偷打量廖远,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模仿着老师,包括神情和言语、动作举止。

    这听起来很恐怖,但吴迪乐在其中。
1...194195196197198...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