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楼下赫本

    “我滴个亲娘,开头就被震撼了!这什么曲子”

    “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曲子,看似杂乱无章,仔细一听,卧槽,都是规律啊规律!”

    “是吧,如果是别的人弹奏,我还以为是乱弹琴……”

    “这是后现代主义乐曲,充满了荒诞和抽象,他不那么动听,但就是快啊,好快啊!”

    “这就是廖的手速,我服了,你呢”

    “我也服了,你呢”

    “我特么跪了。”

    廖远不仅仅只是用十指弹奏,因为这首乐曲快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必须动用手腕和手肘来一起演奏,这让他的动作举止看起来有些癫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曲子透露出了有迹可循的规律,这表明这是一首完整的额乐曲,并非是乱弹。

    就连林微音此刻都是小口微张,难以置信。

    “这是纯粹的表现主义。”

    吴迪笑道:“老师在为微音姐你打抱不平,既然评审们觉得速度胜过一切,那么老师就要用超越人体极限的演奏速度来让结束这场比赛。”

    “反正我是服了,如果此刻我是老师的对手,我会直接弃权。”

    林微音闻言,瞬时感动,双手紧握,目光明亮的望着台上的演奏者。

    而作为廖远这场比赛的对手。

    刘宰赫此时已经满头大汗了。

    “非人哉,非人哉……”

    “阿西吧,这……这是人类的手速吗他怎么还不抽筋”

    “确定他的手指不是机器做的”

    他终于明白,传言飞虚。

    廖远的确能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大师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这首曲子,以刘宰赫的手速,也勉强能够弹奏出来,但是那也是需要考较临场发挥能力,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演奏成功。

    即便演奏成功,侥幸胜出,今天过后,其它比赛呢

    这可是相当耗费体力的乐曲啊!

    只是,如果不演奏拉三,刘宰赫觉得自己没有胜出的希望……

    想到这里,瞬间便让他全身都是大汗淋漓。

    被逼到了死胡同……

    怎么办

    难道要止步前三

    不,我的目标是金奖,是冠军,是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加冕的冠军!

    台下,所有的选手面对廖远演奏的英国乡村曲调,全部都是目瞪口呆。

    原本已经稳坐前三之位的肖恩维尔德,此时目睹了廖远的演奏,顿时觉得如坐针毡。

    太可怕了!

    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手速!

    作为纯粹表现主义的乐曲,英国乡村曲调的观赏性绝对超过他之前演奏的伊斯拉美,而偏向此好的评审们,绝对会打出极高的分数。

    而对于肖恩来说,伊斯拉美已经算是他压箱底的作品之一,再高手速的作品,肖恩没有把握演奏完整,比如所谓的拉三。

    怎么办

    肖恩陷入了焦灼状态。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与廖远之间的差距,因此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刘宰赫。

    他第一次感觉韩国人是这样的可爱!

    同志,全靠你了!

    感谢bobestste兄的万赏,恭喜晋升掌门




第397章 左川太郎
    刘宰赫很痛苦,面对莫名其妙的《英国乡村曲调》,他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或许能成功”

    刘宰赫这样想着,与廖远擦肩而过,在琴凳上落座。

    他决定演奏著名的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伟大且著名的作品。

    他并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因为在平常,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也十分容易出错,这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和对乐曲的熟练度。

    这样快速的钢琴曲需要极高的肌肉记忆能力,几乎完全是手指去演奏,而不是用大脑。

    在李宰赫看来,只有这首公认的世界第一难度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才能够力压廖远的《英国乡村曲调》。

    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节奏上,前者都比后者要强上许多。

    待一切准备妥当,他神情肃穆,仿佛赴死的战士,在众目睽睽之下,弹起了第一个音符。

    当第一个音符响起的时候,随后便是轻容且缓慢的旋律,仿佛黎明前的宁静。

    片刻过后,大厅内默然响起了连绵不断仿佛永不停歇的乐章,犹如潮水般接连而至,涌进人们的耳畔。

    “拉三”

    不少人双目圆睁,感到不可思议。

    “拉三”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传闻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这样的形容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印证了该曲的难度。

    即便是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也曾在百年前形容自己这首协奏曲为“大象之作”,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

    耳中不断响起的琴音,让不少人面露惊讶之时,亦有恍然之色。

    廖远的演奏已经神乎其技,论速度绝对是全场最快,在钢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胜过这首乐曲速度的不超过五指之数,可能也就只有拉三这样难度的作品,能够稳稳的压过廖远一筹。

    可是,拉三的难度有目共睹。

    几乎没有人能够在正式演出中演奏这首乐曲,因为这需要极强的体力付出,以及对乐曲的深度理解,当然,更大的原因,是演奏者在弹奏这首乐曲时容易出错。

    李宰赫真的能够演奏成功

    人们保持着高度的怀疑。

    就连廖远,内心都有些震动。

    他深刻的知道,如果李宰赫真的能够在现场成功演奏拉三,只要他情绪表达无误,不错音,那几乎就可以与他媲美。

    但,也仅仅只是几乎。

    在即将争夺金奖的最后一刻,压力如泰山般巨大,这临门一脚,并不是谁能够轻松的跨过去的。

    五分钟过去,《拉三》第一乐章刚刚过去小半,琴音仍然在大厅内盘旋。

    人们眼里的惊讶却渐渐退开始却,有些人甚至忍不住嘴角上扬,差点笑出声来。

    不自量力。

    短短五分钟的时间,李宰赫就错了三个音。

    这听起来似乎不多,但在专业领域中,错一个音就是极严重的失误,更别提还是三个。

    评委们相互看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此刻,李宰赫额头的汗水隐隐在灯光的照射下有了反射。

    不应该!

    不应该出错的!

    那三个音,在平常的练习演奏中,根本就不是需要时刻提房的重点!

    但正是因为这三个根本不应该出错的地方,却偏偏出了错。

    一瞬间,李宰赫的内心有了崩溃的迹象。

    而在接下来的演奏中,这种崩溃的迹象越来越是明显。

    到《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整段乐曲演奏完毕,现场已经鸦雀无声。

    人们面面相觑,脸上惊疑不定。

    足足错了八个音!

    这比许多不曾成名的钢琴师所犯的失误还要离谱。

    现场的一些韩国钢琴家更是忍不住掩住了面庞,露出了深深的失望。

    这……

    竟然错了八个音!

    我上我也行啊!

    一曲演奏完毕,李宰赫坐在钢琴凳上足足有一分多钟,才堪堪站起身来。

    此刻,汗水打湿了他的衬衫。

    一想到这场演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瞩目,此刻足足有数千万的观众在目睹,他整个人就开始精神恍惚,脸色更是惨白的吓人。

    更没有料到,因为演奏《拉三》而导致的强大体力付出,以及双腿的酸软。

    因此,他刚一起身,身形就开始猛烈的摇摆了一下,噗通一声,跪坐在了地上。

    全场哗然。

    李宰赫的助理见状,连忙跑上舞台,扶起了浑身无力的李宰赫。

    看到双眼无神的李宰赫,助理感觉有些尴尬。

    在往常觉得十分荣誉的工作,在这一刻竟然感觉有些丢脸。

    “完了,全完了……”

    李宰赫喃喃自语。

    此时,在评委们的邀请中,廖远重新登上舞台,与李宰赫站在一起,等候最终结果出炉。

    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演奏了《英国乡村曲调》的廖远,获得了胜利。

    自肖恩过后,廖远也成功晋级前三名。

    “老师果然厉害!”

    看着在全场观众的雷鸣掌声中逐渐回座的廖远,吴迪感到莫名的振奋,内心的热血在逐渐燃烧。

    “加油啊!”廖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

    吴迪重重的点头。

    第三场比赛,吴迪vs左川太郎。

    在赢过有马利世之后,籍籍无名的左川太郎,在日本钢琴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昨日整整一天的日本报业新闻,几乎全都在播放左川太郎的生平。

    他半路出家,在中学才堪堪接触音乐,并热爱上了钢琴,到了大学时代,更是成功了钢琴社社长,但毕业后却因为生计进入了一家制造公司担任销售,成为了一名每天都要不厌其烦的敲门,面对门内各种嫌弃的眼神而露出满脸笑容的推销员。

    在公司内混混度日了三年后,年仅二十六岁的他,被老同学找到,并被推荐报名了伊丽莎白女王大赛。

    这是一段传奇。

    从海选赛开始,左川太郎就暴露出了强大的实力。

    任何乐曲,他几乎都能闭着眼睛弹奏。

    而在情感的演绎上,似乎因为这三年来做销售的经历,让他尝遍了世界冷暖,以至于在他演奏的乐曲当中,能够让人听到强大且动人的情感。

    每一段乐曲,仿佛都变成了一个故事。

    每一个听众,仿佛都变成了故事里的人。



第398章 G弦之歌
    虽然面对的是炫技流选手,但左川太郎并没有动摇本心,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化身为一个职业的“说书人”。

    他的每一段乐曲,都要讲述一个动听的故事。

    这一次也不例外。

    他演奏的是著名的《g弦上的咏叹调》,又名为《g弦之歌》,此曲大钢琴家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该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乐曲是在巴赫死后数十年,即十九世纪开始,才大为流行。

    当身形矮小,面容白净的左川太郎,坐在钢琴登上,专注的开始演奏时,人们听着那舒缓的曲调,仿佛走进了“欧洲音乐之父”巴赫的故事殿堂。

    巴赫出生在一个欧洲著名的音乐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优秀的乐手和极具天赋的作曲家,他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

    然而,巴赫是不幸的,在他童年时,父母双亡,是哥哥把他抚养成人,并指导了他的音乐学习。

    巴赫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充当宫廷和教堂的乐师以及乐队指挥,一直忍受着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压迫和剥削,他经常因为违背教会严苛的戒律而受到惩罚和责难。

    巴赫一辈子都没能摆脱厄运的困扰,他的创作环境十分压抑,工作待遇也很恶劣。

    晚年境遇也更是悲惨,他双目失明,在痛苦中去世。

    就像历史上许多天才艺术家一样,巴赫生前并不被人重视,他的作品也很少出版。

    即便是在巴赫去世后,他和他的音乐也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正如梵高的画被用来铺鸡窝一样,巴赫的作品也成了废纸,被拿来包各种杂物。

    直到五十多年后的一天,德国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到肉铺去买肉,发现包肉的纸居然是一张乐谱,出于一个音乐家的本能,他仔细地看了这张乐谱,结果惊喜地发现,这张乐谱的创作水平极高……

    已经被湮没在历史中的一代音乐大师,由此重见天日。

    当时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巴赫的作品被再次发现后,因其世俗性和人民性,立即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重视,尤其深受以门德尔松为代表的浪漫派音乐家们的推崇。

    这部作品的意境广阔深沉,令人遐想。既像一个思想者在沉思冥想,又像一个诗人在低声吟唱。
1...193194195196197...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