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墨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徐三问

    “此事若在十年之前发生,为兄定当于天子被废之后,拔剑劫人,即使亡命天涯,亦在所不惜。”

    史阿目光悠远,叹息道,“只是此等义行,势必牵连甚广




110 我今为之 谁敢不从 下
    寒露时节。

    清晨;开阳街,蔡府。

    蔡琰端坐后园凉亭之中,望着亭外树叶上的露珠,痴痴地发着呆。当年的豆蔻少女,如今已作妇人打扮。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岁旦,她回到京师,正是奉父蔡邕之命,准备前往河东与卫阀的二公子卫琅成亲,转眼过去五年有余。

    说起来,蔡琰既幸运,又不幸。

    其父蔡邕为一代文学、书法、音律大家,她继承家学,在上述几个领域亦造诣匪浅,这是幸运的一面。

    蔡邕遭受程璜、阳球翁婿的迫害,流放朔方,险死生还,又远迹湖海,避难江东,蔡琰年纪尚幼,随父颠簸多年。

    卫琅,字仲道,出生名门,容貌俊秀,文采出众。两人成亲不过数年,夫婿却英年早逝,蔡琰并未生育,于是回归雒阳,竟赶上十常侍之乱。

    这些遭遇,显然又极为不幸。

    “琰儿,早间天冷,当心着凉!”伴着一道关切的语声,亭外走来一名老者,看上去年近花甲,面色清矍,正是蔡邕。

    蔡琰回过神来,眼见父亲一身朝服,不由问道,“父亲这就要出门去么”

    “方才宫中传来消息,董将军要大会文武百官,商议要事。”

    蔡邕如今备受董卓重用,隐约知道内情,肃然道,“近日京师或有变故,琰儿好生呆在府中,切记不可外出!”

    四月初,天子刘宏驾崩,消息传到江东之时,已是五月中旬。

    蔡邕闻听此讯,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回京看上一看。不料刚到雒阳城外,就赶上十常侍之乱,险些死于乱军之下。

    自那日与袁绍不欢而散,董卓意识到更立天子之事或遭抵制。

    这大半个月来,不断调兵遣将,把雒阳城中所有关键位置,全部换上亲信人马;同时四处招揽名士,以壮声色。

    蔡邕以前官职虽然不高,名声却极大。他回京不过数日,就被董卓派人找上门来,要其出任开阳太学祭酒一职,被他称病拒绝。

    不料董卓再度派人上门,以“夷灭三族”相威胁,蔡邕被迫出仕。

    董卓与之相见,甚为敬重,三日之内,蔡邕职位三迁,历任侍御史、尚书、侍中。一时之间,董卓礼敬贤明之誉,传遍京师内外。

    ------------

    北宫,增喜观。

    观内百官齐聚,观外重兵环卫,顿显气氛肃穆,风雨欲来。

    “皇帝黯弱无能,难以供奉宗庙社稷,不堪胜任天下之主。”

    董卓一如既往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道,“某家欲效仿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为帝,诸位以为如何”

    伊尹为殷商早期的尹(宰相),霍光为西汉中期的大将军,俱为当时声势无二的权臣,是“废无道立有道”的代表人物。

    此时观外有上千重兵集结,董卓左右,又有吕布抗方天戟、华雄持凤嘴刀肃立,大有一言不合即要大开杀戒之势。

    自公卿以下,文武百官俱都惶恐,无人敢于出言应对。

    董卓见状,更见猖狂,森然冷笑道,“当初霍光朝堂定策,田延年按剑侍立,凡有胆敢阻扰大计者,皆按军法从事!”

    他此言一出,更是毫不掩饰地以死亡相威胁。

    场上百官神色震动,更是噤若寒蝉,一时鸦雀无声。

    “昔日太甲为君却不贤明,昌邑王犯下千余条罪过,故有废立之举。”

    堂下忽地站出尚书卢植,朗声道,“如今天子年纪尚轻,并无失德之处,岂能与前面二事相提并论”

    “卢子干竟敢如此!”董卓闻言大怒,霍然起身,就待下令动手。

    史阿手按腰间承影,悄然靠近卢植,隐有护卫之意。

    “将军息怒!”蔡邕见状,急忙出列求情,“卢尚书海内大儒,素有雅望,今若杀之,恐天下震怖,大失人心!”

    议郎彭伯也站了出来,附和蔡邕之言。

    两人的求情让董卓稍微冷静下来,他确有效法伊尹、霍光之意,以求留名千古,于是强压怒火道,“卢子干阻扰大计,即可免去尚书一职!”

    董卓此番言语,已有僭越之嫌,若非天子旨意,岂可当场罢免尚书

    只是场上文武百官,再无一人胆敢出言质疑。

    眼见众人如此,卢植心知再说无益,不复言语,转身离去。

    “此事某家已有决议,今日暂且到此为止!”董卓目露狰狞,森然道,“明日崇德殿朝会,诸位断



文以载道 歌以咏志
    连载这本小说,得到的普遍反馈是:嗯,文笔还可以,可惜不合网文套路。还有人说,写法已经过时了。

    习惯开场只见主角有名字,马上看到金手指的人,更是直接吐槽:看了几章,不知道主角是谁,不是我的菜。

    当然,也有部分书友评价很高,让我觉得可以坚持。

    没有进行人身攻击的评论,无论褒贬,只是观念上的差异,都值得感谢!

    小说这么写,当然是有原因的。

    可能是人到中年的缘故,这几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在仔细思考其中的意义。这种意义,当然不止是金钱。

    简单直白地说,就是想创作一点东西,这种东西过了若干年之后,自己回头再看,也会觉得挺有意义。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最近看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忽然就想到了这句话。

    大道三千,纯粹消遣、打发时间的小白爽,是其中一种,也是起点现在的主流;但这本小说,显然是非主流。

    在构思的时候,考虑过穿越、争霸的路子,但发现和主题有冲突,穿越金手指一开,历史事件和人物本身的内涵,很容易被简单的爽快淹没。

    如果要走小白爽,架空历史可以,玄幻仙侠可以,但不想拿三国题材这样写。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无关优劣,只不过和个人诉求有关。

    中国有句老话:读史让人明智,可以知道兴衰。

    穿越过去改变历史,肯定达不到这个目的,用小说的形式重新诠释历史,或许可以做到,值得尝试一下。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写法。

    ------------

    试水推的时候,到第二个推荐位置就被淘汰下来,三江也一直申请不到。全靠站内同行章推、



111 走马如灯 情长计短 上
    接下来数日内,朝堂形势可谓走马如灯,变化莫测。

    就在更立天子的次日,董卓派人闯入永安宫,鸩杀何太后,谥号灵思,并以素衣入棺,公卿以下,均不许服丧。

    接着,董卓以何苗勾结十常侍、害死大将军何进为由,令人掘其棺木,肢解尸身,弃于荒野之中。

    又派兵入何苗府上,诛杀其母舞阳君,弃尸于后园灌木丛中,不许下葬。

    何氏三兄妹,何进为长兄,与何后同父异母,何苗为次兄,与何后同母异父。董卓诛杀何苗生母舞阳君,仍然打着为何进报仇的旗号。

    若何进尚在,怕是董卓第一个要诛杀的对象,但他既然横死,反而成为董卓清除朝堂异己、收拢何进旧部的借口。

    在十常侍之乱中,小黄门、中黄门几乎尽数丧于袁氏兄弟刀剑之下,宫中缺少侍者,董卓下令公卿以下,各家子弟出为各部郎中,侍于殿上。

    第三日,董卓请旨拜太尉、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自己拿下太尉一职,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又封郿侯。

    当时官制,太尉在三公之中,专司兵事功课。

    光武帝刘秀时期,太尉之职原为大司马,不久改为太尉。董卓重置大司马一职,奉为上公,却自领太尉,只为名正言顺地统领天下兵马。

    第四日,以太中大夫、弘农杨彪为司空,以笼络关东士人之心。

    第五日,以豫州牧黄琬为司徒,征其入朝。又率公卿上书,为陈蕃、窦武等人正名,恢复爵位,派人入祠凭吊,录用其子孙为官。

    董卓的上述举措,除了女儿董白在旁边推动之外,另有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人居中出力。

    董白、刘表曾拉拢一批京师官员投效,两人俱在其中,颇得董卓信任。

    周毖、伍琼劝说董卓,让其矫正桓帝、灵帝的乱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董卓欣然应允。

    在两人的引荐下,王允、郑泰、何颙等何进旧部,全都加入到董卓麾下。

    不久,董卓听从建议,征辟名士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等人。

    除申屠蟠外,众人均应征而出,董卓名望由此大增。

    董卓又拜王允为太仆,郑泰为尚书,何颙为长史,荀爽为平原相,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

    类似例子,不一而足。

    另有袁术从虎贲中郎将迁为后将军,曹操从西园典军校尉迁为骁骑校尉,看似颇得董卓重用,却都失去了麾下兵马。

    上东街,史府。

    自那日鲍信辞别之后,曹操已有多日不曾来此,今日他再次登门,却见卢植也在堂上,正与史阿交谈。

    “恭喜孟德得授骁骑校尉一职!”史阿一见曹操,当即大声恭贺。

    “仲陵兄休要取笑!”曹操苦涩一笑,又向卢植道,“卢师如今有何打算”

    他与史阿相差三岁,与卢植却相差十岁左右,对两人的称呼大不相同。

    “京师已非久留之地!”卢植喟然叹道,“我今日来此话别,本打算北上幽州,隐居山野之间,却听仲陵提到子羽的行踪,准备前往野王看看。”

    大半个月前,陆翊、珞伽拒绝董氏父女招揽,率众前往河内野王,此事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那倒是巧了!”曹操眼神一亮,朗声道,“曹某亦打算离开京师,返回沛国家乡,招募人马,兴兵讨董!”

    他与两人交情极深,言辞之间,毫无半分隐瞒。

    “子干兄被董卓罢官,离开京师正在情理之中。”

    史阿眉头一蹙,提醒道,“你如今领有董卓官职,倘若私自离开,或许会惹来董卓杀机,途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

    “多谢仲陵兄好意!”曹操颌首道,“数日之前,袁本初挂节而去,董卓已经派吕布、华雄等人领兵追杀,曹某自会小心!”

    昔日他与吕布交情虽然不错,但如今局势不同,当然不敢大意。

    “仲陵在京师也要当心!”卢植知道史阿留下的缘故,免不得叮嘱道,“若事不可为,应自保为上!”

    他年轻之时,曾在诸子门学多年,后来返回中原,拜在太尉陈球、大儒马融帐下,试图融合古今儒术,自然不是迂腐之人。

    史阿颌首称是,转而提议道,“此番一别,再见不知何时,我等不如饮酒畅谈,不醉不归!”

    “该当如此!”卢植、曹操欣然道。

    ------------

    河内中部,野王县。

    野王为千年古邑,夏朝时既置有城池,殷商时因离朝



112 走马如灯 情长计短 下
    河东,平阳侯国,南匈奴军驻地。

    大帐之内,于夫罗、呼厨泉兄弟俩相邻而坐,正在谈论当前局势。

    两人俱都生得十分粗壮,一身毡帽胡服,更显彪悍异常。

    “河套、雒阳均有不利消息传来。”于夫罗眉头紧蹙,“须卜骨都侯虽已身死,国人却仍不愿接纳我等;如今董卓掌权,宁可空置南庭,亦不肯承认我这单于之位,当真可恶!”

    汉宣帝年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据有河套之地,常出兵相助汉军作战,至此已有一百五十余年。

    去年底,南匈奴单于羌渠应灵帝之诏,遣左贤王于夫罗、右贤王呼厨泉二子率数千精骑,前往幽州征讨张纯叛乱。

    今年初,羌渠以年迈为由,遥立于夫罗为单于。

    不料,国人担忧发兵之事永无休止,遂联合屠各胡反叛,攻杀羌渠,另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于夫罗、呼厨泉势单力孤,前往雒阳觐见汉家天子,寻求公道,适逢灵帝驾崩,京师大乱,无人受理。

    兄弟俩商议之后,领兵北上,与白波军联合,寇乱河东、河内两地。

    “数月来,我部折损近千,已经不足三千人马。”呼厨泉言语之间颇感忧虑,“各地世家豪族组织民丁,坚壁自保,用兵难有所获,断非长远之计。”

    失去国人支持之后,兄弟俩所领兵马已是无根之萍,完全经不起损耗。

    “在雒阳之时,我观朝堂形势,本以为汝南袁氏将乘势崛起。”于夫罗忍不住叹息道,“不料竟是董卓先发制人,掌握权柄。”

    呼厨泉听罢,眼神忽地一亮,“那袁氏在中原根深蒂固,如今董卓当权,双方势难两立,或许将有变故发生。”

    站在两人的立场,自是希望天下形势有变,如此才有新的机会出现。

    “此言有理!”于夫罗得对方提醒,精神一振,“既然如此,我等不妨在此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河南尹,成皋一带。
1...3435363738...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