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者晨雷
“你先回丰裕坊,看看你老娘,明日去赵吉……皇帝赐我的府邸里与我相会就是。”赵和道。
樊令有些犹豫。
“别担心我的安危,这可是咸阳城,而且我身边还有这么多人。”赵和一笑。
在赵和身边的高凌与姬北都用力点了点头,他二人带着十六名稷下剑士,如今成了赵和的家臣。
樊令又抱怨了一声“就是你入咸阳,所以我觉得咸阳还会出事”,不过他还是思念老娘心切,先往着丰裕坊去了。
赵和顺着街道先折向南,然后又折向西,穿过半个咸阳城,这才来到一片白墙黑瓦之间。
白云道观。
袁逸当初的“观使”一职,实际上就是来自于白云道观,象这样的大型道观,朝廷都设有专人管辖,一般都由道家士子充任,其中负责白云道观的最为清贵。袁逸有个丞相老师,帮他谋得这个职位,成为“观使”。
咸阳城中两大道观,一座是白云道观,一座是青牛道观,据说都是为纪念老子出函谷关而建。白云道观与咸阳令署隔着一条街,原本是座闹中取静的场所,只不过建观一百余年,随着周围越来越繁华,它也不可避免地沾上了铜臭气息。
至少赵和看到的,与其说是一座道观,还不如说是咸阳东西二市之外的另一座大型集市。
赵和在白云道观前站立许久,仰头望着道观大门的牌楼,却始终没有踏进去。
高凌与姬北相互看了看,不知道他站在这里是何意思。
唯有赵和自己知道,他站在此处,与袁逸送他时说的两件事情有关。
“我奉老师之命,为白云观观使,其实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在白云观追索江充的一些遗事。老师说,江充在咸阳时,最常去的去处之一,便是白云观,因此他怀疑江充在白云观中留有某些后手,但这二十年来,老师都一直没有什么收获。如今天下诸多乱局,虽然看似各自独立,但老师断言,这与江充当年布局必有关联。这些年老师镇之以静,许多人只道他是老糊涂了,却不知他是在拖延时间,想等江充当初留下的后手自败……”
正是袁逸这番话,让赵和进咸阳城后,首先便是来到这里。
他没有见过江充,若他不是已经被追赠为悼皇帝的烈武帝太子赢胜之遗孤,那么他与江充似乎也算不得有私仇。但是,赵和心里总是觉得,自己的命运与此人必然有所交织,而一但这个交织点被他找到,那必然又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看了许久,他没有进去。
以上官鸿之老奸巨猾,袁逸之聪慧灵秀,他们尚且未能在白云观中找到江充的后手,赵和不认为自己入观就能找到。
因此,在良久之后,他转身准备离开。
然后就在这时,两个身影从道观中走了出来。
赵和本来都转过去了的身体,又生生扭回来,惊喜地看着这两个身影中的一位。
小小少女王鹿鸣回眸向侍剑淡淡笑着,听着她抱怨又来到了白云观,却没有说话。但很快,她仿佛是有心灵感应一般,回过头来,看着正在一棵树下,牵着马风尘卜卜的赵和。
近两年未见,虽有书信往来,赵和的形象变化还是挺大的,不但身材长高了,脸上也不再是面黄肌瘦。
只有那双眼睛,还和当初睡在棺材铺子里的小少年一般无二。
“阿和哥哥!”王鹿鸣惊呼了一声。
“是我,我回来了!”赵和向她挥了挥手。
王鹿鸣顿时跑了过去。
赵和也扔了马的缰绳,大步向她走了过来。
两人靠近,相互凝视许久,王鹿鸣突然热泪盈眶。
侍剑在后边看这模样,不由自主撇了一下嘴,但旋即面上也浮起了笑意。
“阿和哥哥,你回来了,怎么也不来封信说一声,我出城去接你!”忍着泪,王鹿鸣说道。
“急着回来。”赵和笑道:“觉得我会跑得比信使更快,所以就没有写信了。”
王鹿鸣顿时破啼为笑。
两人站在路中间,多少有些碍事,赵和看了看周围,向侍剑点头示意,然后与王鹿鸣并肩行到路旁:“我进城之后,没有回住处,先到这边看了看,却不曾想会在这遇上你
七、可放心了
嬴吉有些迫不及待地守在御书房中。
当初他讨厌御书房,因为到处都是书,让他想起了“输”字,但现在两年皇帝当下来,御书房里的书不见减少,反而更多了。
平日里有四位老师围着他,教导他学问——他嘴上称这些老师“师傅”,但背地里对大将军曹猛说,这世上能被他称为老师的只有一人。
曹猛知道那一人是谁。
天子念旧情,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赤县侯到!”
御书房外,内监扬声通禀,这让嬴吉脸上的焦急之色顿时不见了,他快跑着出来,直接迎到门口,这可是除了大将军、丞相与太尉之外,再没有哪位大臣能够享受的礼遇。
“阿和!”
只瞧了一眼赵和,嬴吉便笑着叫道。
不等赵和回应,他又一把将赵和拉了过来:“先别说那么多,你在信中说你长高了,来与我比比,看谁更高!”
当初嬴吉要比赵和高出一个头,现在两人再比,嬴吉仍然比赵和高出小半个头。这让嬴吉松了口气,哈哈笑道:“还好还好,我还是比你高!”
他流露出来的少年好胜之心,让赵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们都走,你们都走,我有话要和阿和说!”拉着赵和的手,两人进了御书房,嬴吉立刻将内侍们全部赶走。
他再度打量赵和,发觉赵和不仅个头高了,眉宇之间也有些变化,没有当年的阴郁,却多了几分沉稳。
“我听说你在齐郡做的事情,觉得当真痛快,只恨没有和你一起去齐郡。那个什么朱融,我留了他两年不杀,就是想送回齐郡让你亲眼看到他死,如何,胸中这口恶气出了么”
赵和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朱融迟迟未处死,竟然还是嬴吉的主意。
不过他没有什么恶气可出,在擒住朱融之后,他想要出的气就已经都出了,所以对朱融公开处刑之时,他并没有去看。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必死之人身上,还不如多为活着的人考虑考虑。
他没有作声,嬴吉也不以为意,又问了问浮图教的处置情形,咬牙切齿地道:“这些番僧,就是不怀好意,大将军下令天下禁浮图,我可是使劲儿赞成!”
赵和想起莲玉生,浮图教本身自然有很大的问题,但并非所有浮图僧都是坏蛋恶人。
不过他也明白,大将军此举是矫枉必过正,等事情平息之后才有闲功夫去一一分别,现在也只能一禁了之。
“我听闻齐郡海边上可以看到海市蜃楼,你可曾见过”嬴吉又问道。
“海市蜃楼没有看到过,不过我看到过大鲸,当真是庞然大物!”赵和被他的兴奋所感染,话也渐渐多了起来:“那大鲸比你这书房还要大十倍,简直如同一座小山!”
“你是怎么见到的”
“我随水师的舰船出海三日,在海上偶遇。”
“那你有没有试着捕鲸”嬴吉好奇地问,不过旋即摇头:“不成不成,那么大的家伙,又是在海上,若是想去捕它,该冒多大风险……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鱼钩或鱼网可用,就算有,那么大的家伙,你也拖不回岸上。”
“说起这个,我倒是捕到了一条鲸,没有海中看到的那么大,是一条鲸鱼不知何故,冲到了沙滩上来,离了海水,我便带着渔民、军卒将其猎杀。”赵和笑了起来:“我还将鲸须与鲸骨取了出来,这次回咸阳也带来了,你若是想要,我送给你!”
“当然想要!”嬴吉手舞足蹈,眼睛闪闪发光,仿佛去捕鲸的是他本人一般。
他心底深处,一直将赵和当成了自己的替身。
替他在铜宫之中坐了十四年的牢,替他在咸阳事变中翻云覆雨,替他巡狩齐郡牧民治政惩戒不法,也替他在大海波浪狂涛之中见识海中风景。
他觉得,赵和做到的这些,他也可以做到。
“泰山呢,你有没有去看,与华山相比,泰山高还是华山高”他又问道。
“我上了一回泰山,在那东望大海,确实非同一般,觉得天空海阔,天地为之一小。华山我还没有爬过,从山下经过时,觉得极为雄峻,但哪一座高,就分辨不出来了。”赵和道。
“也是,你来去匆匆,哪有时间去爬华山——对了,大将军说要在华山脚下为我修避暑行宫,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爬华山。”嬴吉说到这,心念一动,又改了主意:“不对不对,你先去帮我爬一爬华山,等到时我们一起爬时,你可以当向导。”
他说到这,挥了挥手继续道:“正好你往来辛苦,我先放你三个月的假,你去将华山爬了吧。”
赵和看着他,只是微笑不语。
嬴吉见他这神情,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又变得沮丧了:“就知道瞒不过你,我最讨厌就是你这神情,当初我要和你作朋友,你就是这副神情!”
赵和没有回答。
“我实说了吧,我本来是想给你一个大大的官职,九卿之一!可他们却对我说,九卿已经都有人了,不好再任命你,这分明是欺我,难道我不知道,九卿名义上是九个,实际上完全可以不拘人数么,无非就是嫌你年轻,不愿意你身居高位,就象嫌我年轻,不愿意我亲政一样!”
抱怨了一句之后,嬴吉看了看赵和:“你觉得我几时亲政为好
八、终于敢问
离开皇宫之后,赵和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带人赶往大将军府。
在上次的政变之后,大将军就换了府邸,其府邸离皇宫极近,只隔着一条横街。因此,没有多久,赵和便已经到了大将军府的门房之处。
“请,请往这边来。”他才递上名勅,门房扫了一眼,立刻变了颜色,不顾在大将军府门前等候的诸多朱紫袍服的官员,直接将他引进内门。
有官员向这边望过来,神情多少有些恼怒:“我自早到午,在此已经候了许久,为何还见不到大将军,此少年何许人也,怎么立刻就进去了”
他不敢对着大将军府的仆役发牢骚,因此只能和身边同候的官员嘀咕,同座的官员用一种看白痴的目光扫着他:“你不认识方才进去的那年轻人”
“谁认识这无名之辈,无非是借助父祖余荫而得显爵的世家子弟罢了!”那官员道。
“那位便是赤县侯。”同座的官员噗的一笑:“借助父祖余荫人家的关内侯之位,可是在勤政殿上杀了一个大宗正、逼死一个御史大夫,然后又掀下一个伪帝,这样得来的,这也算父祖余荫”
发牢骚的官员脸色顿时变了。
虽然真正见过赵和的官员不多,但来到京城,谁不知道赵和在当今天子即位上所立的功勋
他不但与当今天子有旧,所说还甚得大将军的赏识,所以大将军对他委予重任,他也不负所望,去齐郡一趟,就弄倒了一位两千石的大郡郡守!
混杂在这群官员之中,穿着青袍的孙谢嘴角边噙起了一丝冷笑。
他很是瞧不起这些在大将军门房处还嘀咕议论的官员,这些人如此沉不住气,哪里是能够托以重任者。
据他所知,大将军的门房仆役,除了接待来访的客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便是暗中观察这些客人的情绪反应,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备大将军的几位亲信幕僚品评。
唯有经过这些幕僚品评,认为可堪得用的人,才可能在排了两三次队之后,成功见到大将军。
他微微闭上眼,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不再理睬周围那些嘈嘈切切的议论。
但他的心里,其实也是挺好奇的,赵和怎么在这个时候返回咸阳,他回来会不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影响
赵和被引入内门之后,经过两进门,来到一处弯弯曲曲的长廊。
在这长廊两侧,坐着七八位官员,还有两位身着常服者。
这些官员比起外头那些惴惴不安者要闲适,他们到了这里,如果不出意外,都能在今天见到大将军。
见到赵和来,有认出他的,向他拱手行礼:“赤县侯几时回的咸阳”
“原来是赤县侯,久仰久仰!”
众人纷纷上来与他见礼,赵和也一一回礼。
那两位身着常服者待众人的纷乱稍定,笑着迎上来:“冯远、李慕毅见过赤县侯。”
赵和心念一转,他知道这二位。
他们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是大将军曹猛亲信冪友,大将军的公文有不少就是二人起草润色的。
与二人见礼之后,他又隐约觉得不对,似乎有什么人在窥视着自己。
他只装不知,只是入座之时,飞快地往那边瞄了一眼。
是长廊靠的墙上,隐约有些缝隙,那窥视的目光,似乎就是从缝隙中出来。
“我此次来是向大将军述职的,不知大将军如今可有空闲”赵和问道。
“呵呵,我们都在等,大将军尚未开始见客。”他身边一个官员道。
赵和记得此人开始通报自己身份,姓裴名显,原是凉州敦煌郡守。
敦煌郡是小郡,与其说是一郡,其治下人口尚不及齐郡定陶一县,只不过因为是边郡,所以这个裴显官职俸禄一千石。此次入咸阳,是因为陪同于阗国使者来此。他早就听说过赵和的大名,现在仔细看,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虽然相貌清秀,但也并不是十分出奇。
不过他从边郡来此,在京城之中没有什么人脉,并不敢因此就小看赵和。相反,他对赵和相当热情,显然是误会了赵和与大将军的关系。
“诸位请静一静,大将军开始会客了。”赵和与这裴显聊了一会儿之后,一个仆役出来对冯远、李慕毅二人嘀咕了两句,冯远咳了一声道。
他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划过,然后停在了裴显处。
“裴郡守,大将军要先见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