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双鹰旗下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准噶尔刀王

    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在西班牙的休达港作了短暂停留和补给后,吴维率领的这支庞大舰队到达了本次航行的第一站非洲,此时的奥地利在非洲还没有一处殖民点或是远洋补给站。奥地利海军在后世和利比里亚和尼日尔河河口各建了一座海上补给站,船队在这里卸下了必要的补给物资,并留下了一个团的兵力和两艘近海巡逻舰。

    第一批非洲殖民点算是初步建立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奥地利舰队又分别在刚果河口、西南非洲海岸、德兰士瓦、马达加




九、东方(一)
    亘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东印度群岛由1366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上通道,在世界海洋交通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这三条海峡是穿越东印度群岛,沟通两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

    巽他海峡是位于荷属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窄水道,其宽度约为26~110公里,海峡沟通太平洋地爪哇海与印度洋。巽他海峡的平均水深远远超过马六甲海峡,非常适于大型舰船通航,因此成为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之一。

    早在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也早已经在东印度群岛建立了一些商站。

    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从此东印度群岛便成为荷属东印度殖民地。

    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地区被被热带森林覆盖,对于吴维来说,他更多的是看中了苏门答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因为苏门答腊岛西南与爪哇岛隔着巽他海峡相望,北方隔着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遥遥相对,东方隔着卡里马达海峡毗邻婆罗洲,西方濒临印度洋,整个苏门答腊岛拥有为数众多的天然深水港口,如果把这里变成殖民地,并建成几处海军基地,那么就等于在欧亚航线之中筑起了一座堡垒。

    根据吴维的记忆,在苏门答腊岛的东部,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形成了辽阔的冲积平原,在这片平原上遍布沼泽和湖泊。最主要的是巨港一带,曾经是东亚一带最大的油田。另外巴里桑山脉纵贯整座苏门答腊岛,在该地区发现了高碳白烟煤、铁、金、铜、铝、钙等矿藏高含量矿床。

    历史上直到1871年英、荷双方签约,荷兰承认英国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有平等贸易的权利,英国声明认可荷兰有权在苏门达腊自由行动。到了1873年3月,荷兰才积蓄战力派遣战舰入侵亚齐,挑起亚齐战争。经过一番苦战,翌年1月,荷军方才占领首都大亚齐和王宫,亚齐苏丹马赫迈德沙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

    1874年初,荷兰宣布兼并亚齐,亚齐地方封建城主拥立新的苏丹,领导亚齐人民继续开展抗荷斗争。1880年后,亚齐著名的圣教领袖杜固乌玛和杜固蒂罗等,先后以保卫圣教,赶出入侵的异教徒为号召,发动大规模的抗荷“圣战运动”,采取游击战术,给荷兰殖民军以沉重打击。

    这也是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吴维在苏门答腊岛上留下了一个陆战旅的部队,一支包括两艘2000吨级巡洋舰在内的分舰队和大量的补给物资。这座诺大的岛屿不是一下就能征服的,先把地盘占了再说。至于以后的问题,留待今后慢慢解决。

    1867年2月,奥地利舰队抵达澳洲西北的达尔文,开始建立起第一座德意志



十、东方(二)
    由于在非洲和东南亚、澳洲拖延了很长时间,吴维只得放弃了前往阿拉斯加巡视自己领地和美洲访问的环球行程,准备返回国内。

    在青岛停留了三天,吴维继续北上天津访问,现在他手上只剩下了四艘军舰,只不过排水量8200吨的“弗朗茨一世”号和“斐迪南一世”号两艘装甲巡洋舰对于现在的远东各国势力来说,都是无法抵御的庞然大物。

    1867年4月21日,天津大沽码头。

    一位西方列强的亲王到访对于清王朝而言可不是小事,恭亲王奕、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文祥和直隶总督崇厚早早就到了大沽口码头,来迎接一位奥地利亲王的到来。

    码头的栈桥上早已停泊了两艘挂着哈布斯堡帝国双头鹰旗和节日满旗的奥地利军舰,其中靠前的一艘是吴维的座舰——3100吨的“曼托瓦”号防护巡洋舰。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大沽码头居然无法停靠超过5000吨以上的轮船,舰队中的两艘大舰只得在大沽口外的近海抛锚驻泊。

    码头栈桥前临时搭建的仪门下,一溜站着两排手持西式步枪的清军卫队,凡有人进出,一概要先验牌子才得放行。前来迎接奥国亲王的恭亲王、军机大臣文祥和直隶总督崇厚等文武官员到了仪门前一概落轿,在栈桥前等待着奥国亲王上岸。

    1867年的天津除了运河码头和老城,大部分地区都还是一片荒芜的苇塘,由于1861年天津租界的出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慢慢变得繁荣起来。

    1861年,辛酉政变后,两宫太后依靠以奕訢、桂良为首的洋务派从原有的保守派大臣手里夺取了权力,为了稳定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重用洋务派大臣和督抚,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工业生产技术,清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开始发展起来。自同治三年四月恭王以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率文祥等一干军机重臣上《筹办同治夷务折》,明确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新国策后,清国上下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凭心而论,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受高层内部争斗的影响,虽然发展缓慢,而且有不少的弊端,另外还有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但是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汉阳钢铁厂曾经一直是亚洲第一大钢铁厂,在“中法马江海战”中被摧毁的马尾造船厂在1886年就建造了第一艘排水量2000吨的全钢质巡洋舰“平远”号,而同时代的泥洪国只能是向西方外购采买军舰。另外江南造船厂在清末已经具备了建造两万吨远洋货轮的能力,在一战期间曾为麦国建造了四艘排水量一万七千多吨的远洋货轮。汉阳兵工厂在1903年就仿制出了24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并在1915年造出了飞机……

    在甲午战争前,泥洪国的工业化速度并不比清国快,最终他们依靠在甲午战争中所获得的将近三亿两白银的赔款,迅速地完成了国内的工业化——这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很相似,德国人也是依靠着普法战争中所得到的50亿法郎的赔款,而迅速完成了工业化。

    清国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最大的改革阻力来自于皇族和贵族内部,基本上无法推行高层的变革……而军事上的改革有可能导致它被推翻。

    与“鬼子六”等洋务派大臣在天津的会见还是轻松愉快的,吴维



十一、火炮发展
    由于瑞记洋行为德川家提供了两万支新式的伊斯莱亚后膛步枪,得到加强后的幕府军在对倒幕派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泥洪国的政局仍然由德川家牢牢把持着。在另一时空,泥洪国应当开始的“明治维新”还看不到任何的苗头。

    做完这一切,吴维还觉得不太放心,临走之前又交待诺瓦克将军,让他找机会把朝鲜的济州岛和琉球王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样,在海洋方面,奥地利方面就先为清国提供了一道海上保护屏障,这大清国,我们西方列强们欺负一下还可以,绝不能允许还被那个岛国的矮人所欺负。至于他们内部,如果少数统治贵族肯放弃权利,这个国家可以顺利地向现代国家进行过渡,如果不肯交出权力,那么它肯定会被推翻——其内部的官僚集团会勾结革命派来一起终结这些少数贵族集团的统治。

    这难免还会发生一些动荡……

    这他就管不着了,吴维很安心地踏上了返回欧洲的航程。

    ……

    由于受到麦国内战平息和麦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欧洲新兴的钢铁工业很快就遭受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市场销售不畅,钢铁价格在持续下滑。作为原来钢铁使用第一大户的铁路建设已经放慢了发展的步伐,在奥地利和德意志联邦区域内,铁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了6.5万公里,铁路交通网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和完善的状态。

    这需要为钢铁厂寻找到新的销售途径。

    除了机械制造业之外,吴维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航运业和造船业。

    在亚得里亚海,加上阜姆的造船厂,奥地利已经拥有了六家大型造船企业,吴维只能是拉上德意志的亲戚们,去北德的波罗的海和北海沿海城市投资新的造船厂。

    与德意志各邦的亲戚们合伙在不莱梅、基尔和汉堡各投资收购了一家造船厂,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外,他又在吕贝克看中了一家地理位置不错的小型造船厂。

    目前在北德意志的造船厂中,只有但泽的硕效造船厂和斯德丁的伏尔铿造船厂有建造大型铁甲舰的能力,而这两家造船厂都位于普鲁士境内。奥地利海军原来有在基尔设立海军造船厂的计划,但在吴维从远东回来后,这些计划完全被打乱了。在吴维的主导下,甚至连的里雅斯特的皇家造船厂和波拉的海军造船厂都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帝国海军方面只保留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基尔的海军造船厂自然也是无法幸免。

    由于基尔海军造船厂还没有建成,所以在这次的私有化过程中,海军方面只保留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且吴维还宣布,海军方面在下达订单时,不会给这些船厂任何的优惠,它们需要与那些私营船厂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进行竞争。

    吴维的做法有以权谋私的嫌疑,因为在技术和造船能力上,他名下的伊斯莱亚造船厂是公认的最强造船企业之一,在世界造船界和航运界名声甚至超过了大英帝国老牌的维克斯造船厂。

    可是维克多大公却根本不顾舆论的指责,依旧是我行我素。

    帝国海军是我家的,所以,在这片地盘上,就是我说了算!

    这让他的政敌们恨不得让帝国海军现在就打一场败仗才好,这样就能把这位强横的维克多大公拉下马来。

    这部分人主要是来自于北德地区和马扎尔贵族集团。

    维克多大公一直在强烈主张对匈牙利国内的分裂势力采取强硬的手段,在他的



十二、西班牙王位
    拥有奥地利帝国和南德意志联邦控制权的哈布斯堡家族很少有安生的时候。

    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利安的统治地位并不牢固,吴维不得不为这位二哥不停地往美洲派去从瑞士、德意志地区和克罗地亚、意大利所招募的“雇佣军团”,以维持他的统治。这不仅花光了马克西米利安在吴维所开办的工厂里每年应得的红利,还让吴维每年都要贴补一部分资金进去,才能维持墨西哥十五万陆军和一支小海军的开销。

    弗朗茨皇帝不怎么管他的兄弟,可是吴维却需要支持他的二哥。

    墨西哥那边的问题还没解决,这边西班牙的麻烦却自己找个门来了。

    1868年,伊莎贝拉二世女王由于私生活混乱,被西班牙共和派推翻,被迫流亡法国,西班牙王位虚悬。本来这事根本碍不着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啥事,虽然同宗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曾经统治了西班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而且还开创了西班牙殖民帝国。但在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主脉绝嗣,在法国的支持下,波旁王室成了西班牙人的新国王。为些,神圣罗马帝国还和法兰西王国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四年,把整个欧洲都卷入其中的持久大战,最终法国获胜,哈布斯堡家族被迫放弃了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

    西班牙王位战争,也造成了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崩溃,大英帝国成为了继西班牙之后的世界海洋霸主。

    哈布斯堡家族在大航海时代造就了这个世界上一个前所未有的西班牙帝国的昔日辉煌,曾几何时,伴随着无敌船队的不断开拓的探险,西班牙人拥有着整个美洲、中南太平洋地区、菲律宾、以布鲁塞尔为中心的尼德兰、米兰王国、西西里王国和撒丁王国,地中海几乎成了西班牙人的内湖。

    然而,随着无敌舰队在与英国海军和荷兰海军的打击下逐渐损失殆尽,西班牙帝国开始走向没落,随之而来的是尼德兰的独立,米兰王国被哈布斯堡家族割占,撒丁王国的独立,特别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所领导的美洲独立运动,西班牙帝国的势力被赶出了南美大陆,只剩下了墨西哥、佛罗里达半岛等北美面部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岛屿。

    即便如此,作为老牌的海洋霸主,西班牙王国所剩下的殖民遗产仍然还有不少。

    拿破仑三世野心勃勃地想恢复他叔叔时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时的荣光,但是衰退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撑他的野心。西班牙国会明确拒绝了他所提出的波旁王室贵族来继承西班牙王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这两年蒸蒸日上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

    经过仔细挑选,西班牙人竟然选中了现任伦巴第-威尼西亚总督的雷纳大公的次子,跟维克多大公关系十分密切的恩斯特雷纳哈布斯堡来继承王位。理由是这位一直跟着维克多大公混的奥地利伯爵十分有钱。

    开什么玩笑这简直就是场儿戏!

    在恩斯特愁眉苦脸地找上门来请他拿主意时,吴维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

    不过……

    “嗯……等等,这事得让我仔细想一下。”正当吴维就要给出对方一个否定的建议时,突然想到,另一时空中,普法战争似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成为导火索的。但是究竟那场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在他的记忆里似乎没



十三、外贸战舰
    钢枪已擦亮,炮弹已上膛……

    由哈布斯堡家的恩斯特继承西班牙王位的提议果然遭致了拿破仑三世的强烈反对,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和吴维等密谋者在满心期待着一场对法国人的全面战争。

    就在这时,西班牙国会突然宣布:由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利安继任西班牙国王!

    “”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吴维感觉自己的脑子都有点不够使的……

    卧……草!西班牙人这是在玩什么花招

    而且这一次夏尔那厮居然没再跳出来表示反对!

    也许是拿破仑三世在冷静地对比了双方的军事实力后,认怂了……也许是他认为墨西哥皇帝是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现在马克西米利安与弗朗茨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未必会比与自己亲近,一向心高气傲的马克西米利安肯定不会附和维也纳方面的政策……这样的结果反而是对法兰西帝国更为有利……

    墨西哥的保皇党人和教会党一片欢呼,至于共和派和自由派……他们已经被赶到了山区里或是逃到了麦国……

    墨西哥皇帝兼西班牙国王还是西班牙国王兼墨西哥皇帝

    吴维也有点懵。

    马克西米利安又重新回到了欧洲,这次是坐着西班牙的军舰回来的,而且对此事感到哭笑不得的吴维也在赶去马德里王宫参加二哥的加冕典礼……

    并没有发生战争——1870年就这么平稳地度过了,除了马克西米利安又成了马德里宫的新主人。

    也许,欧洲从此就进入到后世那种一体化的和平状态

    没有战争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

    吴维还在马德里的时候,就见到了前来祝贺马克西米利安登基的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询问,言语间透露出俄国方面有向奥地利方面购买军舰,重建黑海舰队的意思。

    在克里木战争之后,根据1856年3月30日沙俄与英、法、皮埃蒙特、奥斯曼、奥地利以及普鲁士所签订的《巴黎和约》,俄帝国海军在黑海不得拥有6艘以上的800吨以上舰船和14艘200吨以上的舰船,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

    《巴黎和约》的签订对沙俄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也使沙俄海军黑海舰队被限制在一支内河舰队的规模,只剩下纸面上的意义。直到这次西班牙王位继承争端之前,沙俄利用奥法两国关系紧张,法、奥两国都在刻意拉拢俄国的有利时机,向《巴黎和约》签字国发出通告,宣布《巴黎条约》中对俄国在黑海保有舰队的限制以及关于黑海中立化的条款失效。
1...192021222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