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孙祖杰下令律师们出面调查,想办法搞清楚新软驱是不是有违反舒加特联合公司相关的专利,在事业的初期,他无意与这样的存储器企业巨头抗衡,那是倭国电子企业喜欢干的活。
在新式软驱研究成功后,他准备与舒加特进行专利交换,如果能获得一些舒加特硬盘方面的技术支持那就更好了,同时想办法说服他们接受欧派无刷电机作为配件。
在孙祖杰看来,大家一起发财才是真的发财,当然前提是人家带他玩,目前的天翼电脑已经有了一些资本,可以尝试一番了。
既然无刷电机取得突破,那么未来欧派电器就需要不断开拓无刷电机的使用,首当其中的就是尽快开发出无叶风扇。韩老师等了十年,也应该给他一个惊喜了。
而为了这台无刷电机,欧派电器的倭国电子专家和国内的科学家花了整整三年多的功夫,数据共享,不断钻研,总算是有了一些突破。
此时的样机虽然不错,但是大家都发现真正决定其使用性能的还是无刷电子调速器。
好的电子调速器需要有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电路设计、复杂加工工艺等过程的总体控制,只有倭美才有这个技术条件,国内还差得远呢。
也就是说无刷电机国内就算现在有了设计图纸,也没有办法造出来,所以着急也没用,慢慢熬吧。等那一天搞清楚了单片机的设计,也许就可以实用化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比较顺利的,孙祖杰相信只要不断投入,技术上面的问题并不是天堑,不可追赶。所以说来说去,他想搞电子这一块,必须想办法赚钱,赚钱,这不,机会就要到了。
此时,经过华裕投资部和邱先生两年多的慢慢吸收储,九龙仓的股价此时大概是十八港币左右,远远超过了孙祖杰记忆里的历史同期水平,但是即便如此,考虑到九龙仓的总股数不到一亿股,让人无法想象九龙仓的市值竟然这么低。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以六千港元计算,九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五十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于时价的四五倍价钱买下九仓股也是合算的。
这还是仅仅计算九龙仓土地储备的价值,他还有不少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说实在的,孙祖杰都不明白怡合是不是吃错了药,竟然敢这么松懈大意。
真以为谁都不敢打他们的注意,要知道此时怡合对于九龙仓的持股竟然不到百分之十,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事实上置地的情况也差不多,置地的市值确实要高出九龙仓不少,大概四十亿港币左右,但是怡合在置地的持股数同样是历史的极低点,同样不到百分之十。
既然怡合这样大方,孙祖杰和邱先生就不客气了,孙祖杰实力较弱,他的目标是九龙仓,邱先生筹资能力强,他的目标是置地,但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此时两人早已经达到控制百分之二十股份的战略目标,孙祖
第106章 宣战
利半城回到家中,不由得长吁短叹。港岛这么个小地方,竞争非常激烈,基本上是零和游戏,以前都是英资吃大头,华资吃点汤汤水水。
可是几年前的石油危机改变了一切,英资措手不及,遭受重创,而华资则乘机而起,慢慢的已经有了一些资本可以与英资抗衡。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好日子刚刚开了个头,北方那头巨鳄竟然也闯了进来,这样一来,身处夹缝之中,他们的空间更小,压力更大,所以利半城能不忧心忡忡吗
夫人感觉有些奇怪,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就这样了要说起来,利半城有今天,一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夫人。没有夫人的下嫁,没有夫人在丰汇的关系,哪有他利半城今天的风光
所以对夫人,利半城既爱又敬,甚至于还有些怕,利半城就把他今天与华裕孙祖杰见面的事情告诉了夫人。
夫人十分震惊,她不由得捂住了嘴,“华裕要对怡合下手他们以前可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利半城点了点头,“我也是十分吃惊,根本想都想不到。我已经答应把手里的九龙仓转给华裕了,这样的战斗不是我们可以掺和的,只能尽快抽身。”
夫人想了想,点点头,“你做的对,我们毕竟是华国人,总不能直接跟华裕对上。孙生还说了什么”
“孙生似乎想还我这个人情,他把邱生要对置业下手的消息也告诉了我。现在我有些发愁,到底该如何做”
“有什么好愁的,只要消息一出,置业的股价必然会暴涨,我们前前后后花了那么多功夫,总不能一点好处都没有捞着。”
“那怡合那边”
“我们既然敢对九龙仓下手,就不怕怡合,怡合已经走下坡路了,我们只要不得罪丰汇,港岛谁都不用怕。”
利半城点了点头,道理他当然十分清楚,可是这一回就算在置业身上捞了一把,他也收获不大,只要一想到九龙仓,他就心在滴血,有了九龙仓,他才会真正鼎立于港岛呀,哎,真是不甘心呀!
夫人当然明白他的心思,所以就把利半城的手抓了起来,“别灰心,我们应该还有机会,我看这件事要尽快告诉丰汇。”
利半城大吃一惊,“这怎么可以要是华裕知道,怎么会善罢甘休”
夫人此时已经相当冷静,不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他开始给利半城分析起来,
“港岛现在毕竟是不列第亚人的地盘,华裕总不好做的太过分。再说现在大陆穷的要死,我总觉得华裕就是想着帮邱生报复一下怡合,然后捞上一把就走,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心思控股九龙仓。”
“那不是还有邱生吗”
“邱生毕竟已经淡出港岛多年了,这一回就算能咬怡合一口,出一口恶气,也不会动摇怡合的根本,再说不列第亚人也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邱生想拿下置地,难度太大了。只是邱生和华裕也不是好惹的,怡合要不吐出几块肥肉,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这样一来,事情闹大了,总要人帮着说和,帮着收场呀!”
利半城立刻就是眼前一亮,“你说的是”
“不错,咱们将这件事告诉丰汇,只要有了丰汇的支持,就算拿不到九龙仓,日后还有别的机会。
再说了,这位孙生竟然敢直言相告,未必没有通过我们传信的心思。”
利半城此时已经完全想明白了,只是他还是有些犹豫,夫人说的再对,也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他将华裕孙生的盘算告诉了丰汇,这事实上就是选定了立场,他毕竟是华国人,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利半城在不断盘算其中的利益关系,最后牙一咬,华国再好也不会助他发展壮大,看看邱生现在的尴尬局面就知道了,就算邱生能赢了这一局又能如何,他还是不可能拿下置地。
商人重利,利半城心中的天平最后还是倒向了不列第亚人,利半城想的很清楚,只要自己日后强大了,再回报华国一番也不迟。
 
第108章 交战
就在沈弼接见纽璧坚的时候,孙祖杰也在向京师汇报工作,对于孙祖杰虎口拔牙,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行为,上级原来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看好,反而比较保守。
一开始,上级的想法就认为怡合不会那么愚蠢,发现苗头不对,肯定会反扑的,到时候别羊肉没有吃到,反而惹了一声骚。
只不过孙祖杰保证他会见机行事,反正股灾时怡合系的股票都跌的一塌糊涂,就算作为股权投资,长期持有也是赚的。如此进退自如,何不多买一些。
可是一年,两年过去了,怡合竟然出人意料的迟钝,正好当时港股也在复苏,怡合竟然把置地和九龙仓的上涨看成是市场的自然行为,还乘机进行了减持。
所以就在上级的瞠目结舌中,孙祖杰和邱先生都超额完成了预先的战略目标。相比于置地的地产,上级更在乎九龙仓下属的仓库码头还有与普通港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轮渡电车等等。
孙祖杰对此十分理解,九龙仓控制了港岛绝大部分货物装卸和储运,对于华国来说,意义极其重大,华国三分之一的出口需要通过港岛中转,所以控制九龙仓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别的不说,控制之后每年光节省的港口开支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可是三年前孙祖杰为了天翼联络就已经将胜利果实许诺给郑先生了,孙祖杰不仅仅代表自己,他更代表着华国,他的许诺是有效力的。
当时华国更看重天翼公司对于华国相关科研的意义,再说上级也并不认为孙祖杰真的能成功,能够给华人首富卖个好,到时候进退自如,投资也肯定不会亏本,所以才批准了他联络郑先生。
可是到了今天,置地姑且不论,华裕离控制九龙仓只有一步之遥,上面已经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当年就不应该随口答应孙祖杰的要求,现在要是把九龙仓让给郑先生,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孙祖杰接到上级的电话,询问他郑先生这一次想不想接盘九龙仓,孙祖杰十分肯定,现在航运业走下坡路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郑先生一定看的出来。接盘九龙仓,决定了郑先生事业的兴衰,他一定会接盘的,即使价格再高,他也会乐意的。
上级沉默了一会,就挂断了电话,孙祖杰知道上级心里有些舍不得,但既然承诺出去了,也不好反悔。
只不过他与上级的想法不同,在他看来,随着华国的开放,港岛仓储码头这一块的潜力有限,把宝贵的资金用在这里实在有些浪费,只不过这一次费了这么大心思,一无所获也绝对不是,他看中的东西还是有机会的。
至于仓储码头这一块,得了他好处的郑先生也需要给他一个承诺,那就是保证,在他们家族控制下,华国出口物资应该被公平对待,他相信以郑先生的眼光绝对会同意此事,这样对上面也有了一个交代。
想到这里,孙祖杰就打电话联系郑先生,“郑老,大戏就要开场了,您老可要做做准备,作为和事佬出面呀!”
事实上,自从邱先生宣布成为置地大股东之后,郑先生就相当着急,九龙仓的规模更小,华裕方面持股比例肯定更高,这个时候华裕要是反悔,他还真是无可奈何。
三年过去了,目前航运业的颓势已经有了一些眉头,而恰在此时,丰汇大班换人,他在丰汇内部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此时郑先生已经相当重视当年孙祖杰的那个承诺,但是他总不能上赶着找孙祖杰这个小辈说事吧,那样反而不利于谈判。
当然此时他还有另外一条出路,丰汇作为大股东的黄埔船坞也纳入到他的眼中,实在没有办法,就与沈弼摊牌,一定要得到黄埔船坞。他的利益本质上也是丰汇的利益,他相信到最后,沈弼不会为难他。
今天好了,终于得到了
第109章 背后
纽璧坚不得不召开了第二次紧急董事会商讨对策,因为目前的局面非常不利。
邱先生现在不疾不徐,似乎对于目前巨大的收益十分满意,也没有迅速结束战斗的意思。
这样一来,市场就被充分炒热,蜂拥而来的各路资金将怡合的打算敲得粉碎,真是报应不爽呀,当年牛奶周爵士的窘境现在怡合尝了个遍。
所以现在怡合上下很清楚,想不付出巨大的代价,解决邱先生已经不可能了。
问题是几次联系邱先生,怡合的筹码一次比一次多,但是人家不理睬呀,似乎就是想赖在置地不走。当然纽璧坚也想过干脆不理睬邱先生,他说到底也不过是两成多的股份,就算进了董事会又如何,置地说的算的只能是怡合,到时候可以活活的拖死他。
只不过纽璧坚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就被董事西门否决了,我们这些骄傲的不列第亚绅士怎么能跟一个走私犯平起平坐,那不是拉低了我们的身价吗不行,坚决不行。
纽璧坚气的差点爆了血管,都这个时候了,你西门还有心思说这些狗屁东西,要不是你大哥乱来,一会儿是夏威夷糖厂,一会儿是南非的金矿,到处投资,何至于留下这么多的漏洞让人钻
只不过西门的想法得到了绝大部分董事的支持,绝不能接受走私邱进入董事会,那是伟大的怡合的耻辱,这样一来立足未稳的纽璧坚也是无可奈何,纽璧坚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吐糟,我们都忘了本呀,怡合的祖上不就是靠着走私大烟起家的吗
实际上纽璧坚之所以想起与邱先生共事,也是他已经看出了苗头不对,丰汇的立场有些怪异,他们并没有全力支持怡合的想法。虽然他确实拿到了大笔贷款,但是丰汇站在一旁看热闹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
纽璧坚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他与港府联系,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压迫邱先生和华裕时,港府的态度有些暧昧。虽然港府也与华新社有接触,但根本没有尽力。华新社一句这是企业自主行为,与他们无关的狗屁回复,竟然就打发了他们。
而港府竟然就这么接受了,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怡合,邱先生和华裕没有违规,他们也不好做什么,说到底还要靠怡合自己,自助者天助之,我们相信怡合的实力能摆得平的。
纽璧坚不由得心中大骂,十年前帮着对付邱先生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这么说,我虽然有实力摆平邱先生和华裕,但是我不想付出巨大的代价,都是不列第亚人的财富,港府怎么会变成这样
所以纽璧坚想来想去,觉得有实力在背后鼓动港府这么做的只有丰汇,沈弼不是说过什么,丰汇是一家银行,谁能给他们带来利润他就会支持,他不在乎是华商还是英商。
正是基于此,纽璧坚的想法就是宁愿与邱先生和华裕妥协,也不要去捧丰汇的臭脚。内心深处,他对华方这一次挑选的时机十分佩服,隐隐的有一种想法,这一次不打不相识,怡合吃点亏,让华方把这口恶气出了,日后好相处,甚至于日后再次进入华国也不无可能。
纽璧坚与怡合绝大部分股东的想法不同,华国就要开放了,怡合又与华国打了一百多年交道,经验丰富,为什么不继续打交道呢,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不好吗
可是纽璧坚只是一个小小的试探,西门就立刻跳了出来,其他董事也蜂拥支持,这到底是他是大班还是西门是大班纽璧坚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挫折感,这个大班真是不好做呀。
怡合的紧急董事会最后一无所得,对于置地最后的决定是不惜代价,增持到至少百分之二
第110章 郑先生的游说
当然孙祖杰非常清楚,作为胜利者的一方,他现在要做的是摆足了架势,总不能自己跑出来主动求和吧。
郑先生当然也很明白孙祖杰和邱先生此时的状态,他同样很有默契,等着这么久,两头做好人的机会终于出现了,这个小孙就是体贴呀。
郑先生作为丰汇的董事,当他找到丰汇大班沈弼时,沈弼对此似乎也不出所料。到了这个层次,能够有资本在两边都说上话的人不多,郑先生就是其中最有面子的一个,由他来做这个说和的中人再合适不过了。
沈弼笑着说道,“您好,郑爵士,不知您对怡合与邱生关于置地的争夺有什么看法”
郑先生这一次过来不是跟沈弼扯淡的,所以他相当坦诚的说道,“从种种迹象来看,我认为邱生并没有必夺置地之心,他更多的是想报复一下怡合。”
沈弼啪的打了一个响指,高兴的说道,“爵士,您说的对极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郑先生此时故作忧虑的说道,“与置地相比,恐怕怡合现在更担心的是九龙仓的安全。我十分好奇,能够说动邱生做掩护的,到底是哪一方势力”
沈弼哈哈大笑,“爵士,华国有句谚语,揣着明白装糊涂,说的就是您现在这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