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第186章 高科技投资
    1978年华投港岛搞伦敦金的时候,曾经告诉过禾氏国际也跟一点,被不列第亚股东否决了。华国人也会炒作黄金十有要栽一个大跟头,所以小瞧孙祖杰的董事们只能无奈的看着华投大发其财。

    到了1979年,华投港岛投资天翼联络,孙祖杰要求禾氏国际也跟投,这一次不列第亚股东还是否决了,他们只看了财务报表上的东西,到了现在他们又一次后悔了。

    天翼联络搞出了寻呼台基站和第一代bp机,马上就要投产;第二代数字bp机和程控电话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在加紧测试。

    这样一来港岛bp机的成本必然会进一步下降,港岛寻呼业务肯定又要扩张。可以肯定天翼联络今年的业绩会有一个大的爆发,考虑到港岛其他的寻呼台根本竞争不过天翼联络,所以天翼联络迅速涨了五倍多,市值也达到了十二亿。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就在天翼联络宣布自己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后不久,驻港的华新社领导拜访了天翼联络,天翼联络紧接着派出代表团访问内地。

    双方已经达成了天翼联络在内地京师,魔都和广府三个中心城市开展寻呼台业务的协议,另外双方还就程控电话业务的合作达成了协议。

    消息一出,已经涨了五六倍的天翼联络又一次疯狂上涨,这一次一口气就涨到了二十多块钱,市值超过了三十亿。

    投资者之所以这么疯狂,是有原因的。内地十亿人口的巨大电信市场对天翼联络开放,只要算一算内地需要多少电话,然后需要多少程控交换系统,就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一块市场。

    就算bp机比较昂贵,大陆一般人目前还用不起,但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他们总用的起吧,这一块加起来比港岛肯定要多的多。

    所以在未来天翼联络的业绩出现百倍千倍的增长都毫不奇怪。如此充满了想象力,天翼联络当然就获得了市场的疯狂追捧。

    另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连续三年的业绩下滑过程中,华投港岛已经把市场上散落的筹码买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一次利好消息不断放出之后,市面上竟然没有多少筹码。你争我抢之下,天翼联络疯狂上涨就毫不奇怪了。

    在天翼联络的股价超过二十元之后,华投港岛开始慢慢的把手中的筹码放出去,好征收智商税,孙祖杰心想怎么着也该收个三四亿港币吧。

    眼看着华投港岛再一次大吃海喝,禾氏国际这一次后悔的不得了,当初孙祖杰的提议还言犹在耳,不过是投资三千万港币,就可以获得两千万增发股。

    如果当时投资了,现在这两千万增发股就有四个亿市值呀,超过十倍的利润呀,所以他们没有顿足捶胸,已经是很讲绅士风度了。

    孙祖杰召开董事局会议,笑嘻嘻的看着这些懊恼不已的董事,一个不列第亚董事不乐意了,“孙生,您这样很不厚道,当初就应该把理由说清楚。”

    孙祖杰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我说了你们会听吗”

    说完孙祖杰严肃的说道,“各位,请注意一件事,港岛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了,以天翼集团为代表,港岛出现了不少有特点的高科技企业。

    天翼集团的迅速崛起,同时也带动港岛的电子产业迅猛发展。港岛目前的电子代工厂,大大小小的游戏开发企业越来越多。

    华投旗下的欧派电子也在港岛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所以我认为禾氏国际有必须加大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房地产。”

    孙祖杰开始详细分析他对于高科技产业的理解,董事局里面的华资股东和英资股东都屏气凝神开始认真听讲。

    孙祖杰并不介意分享他的成功经验,让港岛的资本家大量投资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于港岛的未来是一件好事。

    听完了孙祖杰的讲话后,现在正在艰苦转型的郑先生不由得若有所思。船运业如同他预期的那样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所以无奈之下,郑先生的船公司甚



第187章 增资
    好好的董事局会议被开成了高科技投资研讨会,也是孙祖杰的本事,只不过接下来的就是年底的总结会议了。

    禾氏制药厂七十年代末水平的先进生产线进入龙口后,此时已经完成了基建和设备安装,目前正在加紧培训人员,已经开始试生产一段时间了。

    与不列第亚制药公司合作的青蒿素类药物,已经在非洲找了几个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开始临床研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卫生部,who还有一些国际慈善组织都非常留意这一次临床结果。

    因为华国报上来的临床数据显示青蒿素类药物对于疟疾的疗效,安全性都高于奎宁类药物,如果一旦证实数据属实,就很值得大规模推广。

    按照协议,禾氏制药在1980年开始生产英国制药公司授权的多个仿制药,欧美的药监部门也要启动对禾氏制药厂的相关检查,这是一个相当繁琐,耗时耗力耗钱的过程。

    禾氏制药能不能一举打入欧美医药市场就看这一次检查了,虽然孙祖杰对此十分期待,并十分关注,禾氏国际的董事们虽然也重视,但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孙祖杰。在他们看来,就算进不去欧美市场,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因为试生产的各种药品,价格虽然比华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高了很多,但是竟然迅速被华国消化了,而且根本是供不应求。

    因为与华国目前糟糕的医药产品相比,禾氏制药出来的各种制剂肉眼都可以看出与华国同类产品质量的差异,所以只小小宣传了一番,广南的各大医院都愿意采购这些药物。

    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董事们已经知道了,他们无意之间竟然已经打开了华国巨大的国内医药市场。

    所以他们并不重视欧美的检查,当然要是通过了,那就更好了,有了这个噱头,相关药品还可以再涨价。

    禾氏国际的董事们已经明白,华国不是不需要高质量的药品,而是不乐意花出大量的外汇购买,所以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华国那些低质量的医药产品。

    现在有了禾氏制药提供高水平药物,他们的需求立刻就被打开了。反正使用这些药物的都是公费医药,有国家买单,当然愿意选择更好的药物。

    这件事被反应到京师,高层还没有表态,京师卫生部就已经派人来到禾氏制药厂,要求他们优先供应京师的需求。

    所以这一次会议,禾氏制药的投资还没有收回,董事局就已经在商议扩大制药厂的事情,大家对禾氏制药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

    孙祖杰虽然意识到开一个制药厂国内会有需求,但是现在这种局面也出乎了他的意料。当然他对此乐见其成,他不怕禾氏制药赚钱,拿了那么多的人民币也只能继续用在华国。

    除此之外,在1980年禾氏国际在龙口工业区的产业园和在港岛的卖场+游戏厅+院线模式的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所以这一次董事会经过讨论后,决定加大投资,继续说服港岛的中小企业到禾氏产业园投资,另外准备将港岛的禾氏连锁卖场从目前的三家扩张到八家,这样在1981年,港岛就会诞生一条新院线。

    所以基于这一点,孙祖杰决定继续抽回在港岛股市的投资,事实上禾氏国际收缩投资已经执行了几个月了,华资和英资股东都没有反对,一个根本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于九七大关会怎么样没底。

    在禾氏国际董事们私底下的不断交流中,虽然表面上大家都看好港岛的未来,禾氏国际手里的资金也都拿来投资内地和港岛,但是孙祖杰还是感觉到了众多股东内心的不安。

    所以在这一次董事局会议上,一位英资董事提出了一个方案,禾氏国际发展越来越好,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

    新办制药厂,禾氏产业园和禾氏连锁卖场等项目光凭自身资金发展还远远不够,至少需要数亿港币的投入。

    另外他还



第188章 邀请
    维持一个稳定的港岛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舞照跳,马照跑,大人说的对呀,看来思路确实不能太狭隘了,该有的说服工作也要动起来。

    孙祖杰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经过汇报后,他得到授权,所以他利用禾氏国际扩股谈判的机会与英资华资充分交流,向他们保证华国越来越开放。

    对于即将到来的九七谈判,孙祖杰说港岛相比于华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只是一个小地方,所以华国会保留港岛现在的角色不变,请大家务必放心。

    当然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到了九七之后,港岛的房子产权大陆认不认,这是港岛各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孙祖杰就算知道,他也不会给出明确的答复,这是谈判筹码,不能够随便泄露的。

    所以他建议港岛各界组成一个代表团赴内地访问,大家围着我问还不如与高层密切接触一下,不仅仅局限在华资,英资也是以港岛为家的,也是港岛人,你们也可以一起去内地访问,在维持港岛稳定的问题上,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孙祖杰这个建议得到了港岛各界的热烈回应,就在他们讨论谁去内地比较合适的时候,禾氏院线和电影投资基金出现了。

    港岛娱乐圈立刻一片哗然,禾氏国际这样的巨头竟然也搞院线,还会资助我们拍电影,真的假的

    禾氏院线是以禾氏卖场现有的三家电影院为核心,另外一直在亏钱的几家内资电影院也按照孙祖杰的要求,被禾氏院线收购,经过小厅化改造后,也一起对外开放了。

    华国一向重视对港岛各界的宣传工作,所以这几个电影院就算是亏本也硬扛着,孙祖杰却不这么认为,这样宣传根本没用呀,所以他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方案。

    这些破破烂烂的电影院把控股权卖给禾氏院线进行现代化改造,他有把握会赚到钱,这样有了分红,港岛的长城电影等左派电影人可以拍一些受国内外欢迎的作品,而不是这么不死不活的维持着。

    关于哪些是国内外欢迎的作品,孙祖杰提了几个,比如神秘的香格里拉,在西方非常受关注,我们完全可以围绕香格里拉拍一部探险电影,可以请好莱坞联合拍摄,然后吸引老外过来旅游。

    比如老外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十分感兴趣,现在武侠小说在华人圈也非常受欢迎,我们可以拍一拍以少林寺,武当山,华山等为背景的武侠电影。

    相比于港岛邵氏在摄影棚的小手笔,我们拍出的电影场面宏大,可以反应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要看了电影,海内外的华人看到之后能不对祖国产生感情吗,只要愿意回来走一走也是好的。

    高层看到孙祖杰这个建议后,他们注意到孙祖杰的想法与港岛电影工作者上报的思路比较接近,之不过孙祖杰胆子更大,都想到了好莱坞;而他们步子小了点,正在联合拍摄的电影《少林寺》就体现了这种想法。

    擅长搞经济的同志与宣传战线的同志思路接近,所以高层经过商议后,同意了孙祖杰的方案,允许他收购左派院线。

    所以这一条禾氏院线现在不仅仅是华国关系,港府也同样关心,孙祖杰的做法很简单,他拜访了当时港岛著名的电影人,港岛戏院商会会长姜祖贻先生。

    孙祖杰邀请德高望重的姜先生担任禾氏院线的总经理,承诺会放手让他去做,禾氏国际只负责投资,不负责具体管理。

    姜先生当然不愿意掺和这摊子浑水,他的家族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引进和放映欧美电影。

    所以对于由左派院线变更而来的禾氏院线,姜先生心中有种种顾虑,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婉言推辞了,孙祖杰对此十分理解。

    但是孙祖杰很坦诚的说道,“姜先生,华国要改革开放,在港岛的左派院线被禾氏院线收购,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质的改变。

    对于播放的电影,只要不是恶意诋毁华国,都可以播放,我绝不会限定条条框框,我可以以我禾氏国际执行董事的身份向您保证。”

    姜先生思考再三,还是以家族事业为由,拒绝了孙祖杰的提议。当然他也同意了孙祖杰另外一个请求,协助禾氏国际邀请好莱坞的电影人拍摄一部香格里拉的电影。

    长期与欧美电影人接触的姜先生对孙祖杰出色的眼光表示很佩服,在他看来,



第189章 禾氏基金
    禾氏院线后台很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港岛其他三大院线也不乐意得罪他们,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放映我们出品的电影,呵呵,今天天气不错呀。

    孙祖杰得到汇报之后,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也是相当不痛快。当然这也很正常,此时的港岛有四家院线,几十家电影院,港岛的市场就那么点大,你吃饱了别人就要挨饿。

    孙祖杰决定掀桌子,他对姜志强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思路。经过他的调查,目前港岛一部电影拍下来最少也要几万,要像点样子几十万上百万不可避免,所以普通电影人往往是望而兴叹,就算有好想法也不敢尝试。

    而且就算是费劲心思,甚至倾家荡产拍出来的电影要想上映,结果还有一道门槛,垄断港岛的三大院线要求他们出保底费用。

    港岛电影巨头通过这样的方式垄断了电影的拍摄,结果是大家只能看邵氏低成本的老掉牙的武打片,只有嘉禾和金公主还稍微有点进取心。

    所以孙祖杰这个局外人决定彻底搬开所有了门槛,他凭借禾氏国际强大的财力抢夺电影人的支持。

    三天之后,著名的赌徒,大少姜志强请来了一大堆媒体记者,高调宣布禾氏国际电影发展资金成立。

    只要港岛的电影人甚至于普通老百姓,想拍电影,都可以拿着剧本过来申请拍摄基金,只要剧本被看中,禾氏院线将协助电影的拍摄,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按照孙祖杰要求,基金对喜剧片,武侠片,警匪片、恐怖鬼怪片、爱情片进行重点扶持,希望港岛各界一试身手。

    另外禾氏院线放映的时候,彻底取消对自由电影的保底收费,实行分成制,大家共同承担风险。

    姜志强就算好赌成性,就算不务正业,他也是出身于电影世家,他对于电影这一行也了解的比较深入,所以他非常清楚孙祖杰掀桌子的做法反而为禾氏院线打开了一片天空。

    消息一出,港岛的小水池立刻就是一片哗然。明眼人当然知道,禾氏国际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港岛几大电影公司背后都有投靠的院线,他们的电影不在禾氏院线上映,禾氏院线要想生存,想起掀桌子这一招也不奇怪,只是这么得罪人,真的好吗

    姜志强被气急败坏的老豆叫了回去,“阿强呀,阿强,你昏了头呀。这么得罪人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出头露脸。你也不想想,为什么孙生自己不出面”

    姜志强觉得自家老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豆,孙生是大人物,禾氏国际是一年几亿利润的大公司,他怎么会管禾氏院线这摊子小事

    您老恐怕不知道呀,我现在是禾氏院线的执行董事,孙生已经决定这个电影发展资金由我来管理,一年好几百万港币呢!不够,还可以再加,您说我不出面,谁出面!”

    姜老听完,有些傻眼,“孙生这么看中你”

    姜老看着儿子得意的笑容,心里不是滋味,“这孙生胆子真大呀。”

    说完,姜老喃喃的说道,“阿强呀,我知道你性子傲,既然孙生这么看重你,你更要好好干,你也不小了,也该收收心,做点正事了!”

    姜志强听完,很郑重的点了点头。孙祖杰只比他大了两岁呀,两人是同路人,可是孙祖杰走到哪里,大家都非常尊重他,把他当成了沈弼,郑首富这样的大人物。

    而自己呢,人家根本正眼都不看他一眼。连连受到刺激的姜志强下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让瞧不起他的那些人好好看看。
1...4546474849...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