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所以在庐城,卫红胜把项目书递交上去之后,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就拿着名片,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发,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国有单位,很多人都不拿正眼看他,他也习惯了,倒也不生气。
他就耐心介绍自己的产品,他的配件质量差不多,价格也便宜,所以很快就有工厂动了心思,在庐城前几天,他竟然就拿到了几十万的订单合同,另外还有不少有意向合同。
就在他欣喜若狂,准备再接再厉
第217章 卫红胜的礼物
卫红胜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耿照杰,那么走在前面,跟着耿照杰不断说话的人是谁就不言自明了。怎么会这么年轻,看着自己也大不了多少呀,卫红胜吃惊不已。
卫红胜不由得吐了吐舌头,吞了一口唾沫,又深深呼吸了一口,这才大着胆子走上前去,“孙总,您好,我是定州客车机修厂三产服务公司的卫红胜,欢迎您来到定州。”
孙祖杰笑着伸出手跟卫红胜握手,“你好,我是孙祖杰,久闻大名,这一次来定州,麻烦你了。”
卫红胜笑着说道,“领导面前,怎么能说麻烦,您请这边走,外边风大。”
孙祖杰笑着摇摇头,“小卫呀,我们华投跟你们三产公司是合作伙伴,我也不是什么领导,我就是你们的生意伙伴来过来考察工作,下次别这样,都惊动公安同志了,这样不好。”
卫红胜讪讪地笑道,“孙总,您这边请,这都是我们定州领导交代过得,为的是您的安全考虑。”
耿照杰这时候笑着说道,“孙总,地方的同志也难,您就不要为难小卫了。”
孙祖杰点点头,也没说什么。等上了吉普之后,孙祖杰说道,“卫经理,正事要紧,咱们先去你们公司,你们现在进展怎么样你现在就可以跟耿部长说一说。”
卫红胜长出了一口气,开始汇报起来。对于华夏汽车国产化项目,他是亲自负责,所以相关困难都是清清楚楚。
简单的零部件,看起来很容易,但是要达到图纸的公差,就是做不到,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
“是机床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我们已经购买了国内最好的机床,可是还是做不到那样的加工精度,生产的零部件必须要老师傅再手工去车。”
孙祖杰摇了摇头,“这样不行。”
卫红胜又连续反应了他们遇到的问题,人的问题他们已经尽量避免了,轿车国产化项目,定州市很重视,当地最好的工人师傅都想办法请来了。
孙祖杰一言不发,这种问题他早有准备,目前国内的机床企业问题很大,也许未来必须搞一家机床企业,然后想办法把数控系统搞出来,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现在怎么办。
孙祖杰等人听取汇报之后,仔细了解了情况,大概率是工业基础问题,已经不是工厂能够解决的范畴。
他想了想,“老耿,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看来是一个普遍性现象,你统计一下,需要进口的设备清单。
我很快就要去一趟东欧,我会想办法说服东欧国家接受以货以货,尽量节省外汇。考虑到国家外汇紧张,如果东欧能够购买的,从东欧购买;实在做不到的,再去欧美找。”
卫红胜听完,脸色有些难看,这国产机床不能满足要求,要去进口,他们哪里来的外汇,这到时候怎么处理
孙祖杰笑着说道,“卫经理,你不要担心,办法总是有的,最关键的是质量,百分之百合格,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等到了中午时分,众人这才开始吃饭,看到四菜一汤,没有酒,孙祖杰点点头,笑着说道,“这样好,看来小卫是打听过了。”
这一天忙忙碌碌,座谈会开完之后,孙祖杰又去车间看了看,还是比较简陋,他摇摇头,对卫红胜说道,“小卫,应该说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国外先进企业领先的不仅仅是技术,管理也很重要。
这样吧,华投的代表团过段时间要去倭国买一些设备,你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增长一些见识。”
 
第218章 麻烦
在12月的寒冷冬天里,孙祖杰沿着铁路线连续考察了四五家规模性质各有不同的配件厂,等他到达杭城时已经快到年底了。
此时华投的相关谈判人员已经与万向厂和杭城市政府结束谈判,孙祖杰完成了合资协议签字和考察之后,应杭城市政府领导的邀请,准备下午去游览灵隐,没想到秘书小林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孙总,港岛那边有紧急情况要汇报,我是不是现在就把电话接过来。”
孙祖杰点点头,拿起电话,是他的副手老李亲自打来了,“孙总,美帝电脑市场出现了重大变化,康博刚刚出了一款ibm兼容机,完全绕过了ibm的bios芯片。不仅仅如此,康博还对外出售他们的bios方案,天翼只需要几十万美元就可以买下来。”
孙祖杰心说,这一天终于来了,“赵总怎么说”
“赵总非常兴奋,她认为我们受制于ibm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只不过ibm现在暴跳如雷,说是要与康博打官司,并且要求天翼电脑立刻站队。”
孙祖杰想了想,“我明天飞港岛处理此事,你让赵总把相关资料尽快传真过来,我研究之后再行决定。”
老李继续说道,“另外禾氏国际汇报,国外三大维生素生产巨头已经发来最后通牒,如果我们不限产,从明年1月1号起,他们将每一个月降价10%,直到把咱们的维生素c赶出国际市场为止。”
“这么嚣张禾氏国际的英资股东怎么说”
“他们虽然表面上很恼火,但是我总觉得他们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有些暧昧。”
“既然这样,等我回来再说吧。”
孙祖杰放下电话,笑着出来说道,“各位领导,实在不好意思,明天一早我要提前去港岛,这一次灵隐之行只能往后推了。”
几位省市领导互相看了看,他们当然明白肯定是港岛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不然孙祖杰不会突然间改变行程,所以也就笑着把这件事含糊过去了。
孙祖杰先是从杭城赶往魔都,然后再从魔都赶赴港岛,此时交通不方便,也只能这么不断跋涉了。
当孙祖杰有些疲惫的躺在飞机上时,他脑海中不停地在琢磨两件事。对于第一件事,本来就是在他意料之中。
他明白ibm现在不过是垂死挣扎,既然他们的bios芯片已经被人绕过,而且是美帝自己的公司,所以他们就算官司赢了又能怎么样,市场丢了就是丢了。
所以现在着急的是ibm,又不是天翼电脑,拖着就是,等他们有了结果,天翼再行站队就是。
另外就是赶紧吃透康博的方案,有便宜不占白不占,ibm再怎么嚣张,也不可能对付所有的竞争对手,天翼跟在后面占占便宜,ibm又能说什么。
另外既然ibm兼容机所有的东西都对外公开了,欧派也是时候把自己的个人电脑推出来了。
顶多一开始就学学某家国际大公司,除了机箱都是别人的产品,充分利用华国的人工便宜,利润少一点无所谓,进来是第一步。
倒是三大维生素c巨头发出最后通牒,有些让他出乎意料。虽然现在华国的东西便宜,但他们也能赚到钱,何必把事情做绝,这就有些奇怪了。
另外就是英资股东,他们到底暧昧什么,考虑到离1982年很近了,孙祖杰有种直觉,围绕着禾氏国际搞不好有一场龙争虎斗。
那么年初那场增资的游戏,自己是不是想的太简单了,会不会故意说一番软话,然后偷偷的在市场上吸筹,到时候来一个大翻盘
孙祖杰开始计算自己的筹码,禾氏国际增资前华投是完全控股的,就算是英资和华资同时增资后,禾氏国际也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权。
另外还有接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华资,这些华资除非想自绝于国家,否则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英资那一边。
除此之外,禾氏国际还在华国有大量的投资,除非英资昏头了,非要往水坑里砸钱,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撼动华投的控股地位,那么他们又能做什么
孙祖杰慢慢就睡着了,这些天跑来跑去太累了,等飞机降落到市区
第219章 信息披露
老李想了想,觉得孙祖杰还是有些杞人忧天,“孙总,应该不会吧,我们规避的办法很多,比如协议转让给兄弟公司7%的股份,让他们代持。”
“我担心的是我们来不及做这件事,毕竟我们承诺过,遵守港英当局的相关法规。他们要是明天就发动,把这件事泄露出去,我们就被动了。
老李,此时此刻,我们不能留下任何一个隐患,哪怕是十分微小的。这样吧,咱们立刻下车打电话,联系招商船务的领导,让律师准备协议7%股份转到他们名下,请他们代持,今天晚上务必完成股权转让手续。”
老李听完,虽然觉得孙祖杰太过紧张,但还是停下车执行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他也意识到他们这个小漏洞,当初上级把他们独立出来的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要不是孙祖杰提起来还真想不到有违规的一面。
要是被英资钻了空子,大的麻烦虽然没有,但小的麻烦还是跑不掉的。所以他们就下车,打电话,让律师准备转让协议。
就在此时,港岛某一处办公室,“禾氏国际股份分析文章刊印了吗”
“阁下,已经完成了印刷,明天一早就可以上市销售。”
“咱们给孙生这个礼物怎么样?”
“阁下,恕我直言,您这么做意义并不大,就算华投被迫出售一部分股份,也不影响他们的控股权。”
“布鲁斯,你错误理解了我的想法,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重新拿回禾氏国际。
我需要给华国人一个警告,再没有比这样小小的敲打更合适的,他们这几年太嚣张了。”
“好吧,祝您成功,不过在我看来,就算华投从绝对控股权变成相对控股,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大的改变。”
“亲爱的布鲁斯,你错了。除了那个走私邱,其他人比如郑,利,李等等,他们都是港岛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到时候孙就需要平衡,做起事就会束手束脚。
这一点我们看得到,华国的高层也会看的到,你要记住,孙是官员,他和他的上级的想法不同于我们,他们绝不会接受这样的局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华国不能接受他们的驻外企业犯错,他们认为会影响国家形象,这是我们可以攻击的一点,不是吗”
所以到了次日一早,孙祖杰早上拿起报纸,就有些意外也并不意外的发现。
果然有文章分析指出禾氏国际股东名单中有两个股权分别为7%和5%的大股东,经过一番查证之后,发现他们是华投港岛的全资子公司,所以他们认为华投港岛违反了有关规定,并没有对外公开披露此事。
同时报纸分析,华投港岛在当初完成禾氏国际收购时,就已经超过50%绝对控股权,当时按照规定他们应该完成私有化退市,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外宣布,这严重违反了当时的有关规定。
报纸同时质疑作为内资的华投港岛会不会遵守港岛的有关规定,然后上纲上线,说了一通华国不遵守规则的话。
孙祖杰看完,苦笑着摇摇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怎么就这么巧。他已经猜出下一步对方的做法,估计港交所就会出面调查,当然调查结果就会变成一个筹码,看看华投港岛拿出什么再决定。
突然间电话响了,老李的声音传了过来,“孙总,今天的经济日报您看到了吗果然被您猜到了,我们怎么办”
“让律师给这家报社发律师函,告他们诽谤华投港岛,记住所有公开说法都必须让律师审核过。
另外在这个时候我们那个股权转让协议就不要公开了,此时把这个发表出来,等于不打自招。”
“好,我立刻去办,只是他们会不会还捏着什么没有公开”
“随他们去,我们说破天也不过是信息披露违规,到时候接受惩罚就是,可是经济日报敢上纲上线就告他们诽谤。
港岛企业信息披露有问题的多了去了,真当我们华投好欺负,束手束脚不是我们的风格。规则是强者限制弱者的,不是用来限制强者的紧箍咒。”
正如孙祖杰所说,华投港岛作为港岛最大的资本集团之一,背后又有华国,他们事实上是非常强大的。
禾氏国际确实是违规,相关信息没有披露,那又怎么样,我们接受处罚就是,这不是符合规定是什么。
这是八十年代,港岛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多了去了,也不怕多禾氏国际一家。
但是老李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有损我们的形象”
孙祖杰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们是企业,不是政府机构,形象确实很重要,但是钻法律的空子本来就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不然我们养那么多律师干什么。”
到了此时,孙祖杰也想开了,过去的问题,顶多接受处罚就是,你能奈我何就算我那些股份要卖,也要看我乐意卖给谁,没有强买强卖的道理。
港岛是一个资本家的社会,吃相比华投难看的多了去了,华投港岛要是顾及颜面,那是自捆双手。至于上级可能的不满,顶
第220章 专访
华投港岛违规被报纸披露一事公开之后,当天孙祖杰的电话就响的不停,有来自京师的,也有港岛各界朋友的,他只好耐心的一一解释。
但是港岛经济日报收到华投港岛的律师函之后,当然毫不畏惧,继续批评华投港岛违规的行为,并上升到华投港岛干涉言论自由。
同时他们联系到华投港岛和禾氏国际在1981年乘着股市处在高位,不断减少对港股的持股,也被他们认为是造成港岛股市下跌的原因。
显然他们想挑起股民对于华投港岛的不满,所以经过考虑之后,孙祖杰让人安排,接受了港岛明报的专访,进行了一番澄清。
明报的老板,武侠大家查先生亲自出面,作为专访记者与孙祖杰面对面,孙祖杰表示十分荣幸。
“查生,您亲自作为采访记者,晚辈真是受宠若惊呀!”
孙祖杰首先开始了寒暄,查先生也笑着回道,“孙生,您一表人才,这几年在港岛掀起了这么大的波澜,明报早就想采访您,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老朽亲自采访,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番心愿。”
“您太客气了!”
寒暄了几句,查先生开始了正题,“孙生,这一次经济日报对华投港岛的非议,闹得沸沸扬扬,您想必也有话要说吧。”
孙祖杰点了点头,“华投港岛确实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善的地方,但华投并没有有意违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