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管理一个上市公司,华投港岛是华国历史上第一次,所以尽管我们已经十分小心了,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出了问题。”

    “孙生,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孙祖杰仔细开始了解释,“四年前收购丰汇名下的禾氏国际的股份时,华投港岛还没有成立。

    对于上市公司怎么管理,这是个新鲜课题,谁也不知道,所以为了便于关于禾氏国际,我国才成立了华投港岛,因此后来与丰汇银行签署协议的是华投港岛。

    而那时黄河公司还属于华裕公司,这是两个经营实体,也属于华国两个不同的驻港分支公司,我认为华投港岛当时并不违规。

    如果按照经济日报的说法,那么我同样可以认为,在港岛所有的英资都可以看成一家,难道他们也是一致行动人吗,所以他们的说法很显然是不成立的。”

    听到这里,查先生嘴角微微撇了撇,他已经听出了孙祖杰在狡辩。华国实行计划经济,不同经营实体之间必须听从华国政府的命令,但是港岛是市场经济,英资股东之间并没有关系,这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当然孙祖杰说的没错,按照港岛法律,这确实是两个经营实体,他硬要说不是一致行动人,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因为谁也没办法举证这件事。

    孙祖杰继续说道,“后来为了便于管理,我国政府将黄河公司划归华投港岛管理,对于这件事,因为经验缺乏,我们都不知道禾氏国际需要进行信息披露。

    这是我们疏忽的地方,我们愿意接受港交所的处罚。但是我查过相关资料,就算当时加上黄河公司的7%,华投总持股也没有超过49%,华投港岛根本没有违反当时港岛对于大股东持股的规定。

    今年下半年港府修改有关大股东持股的规定,当时我正在国内,并不了解情况。

    前几天刚刚回来,问过律师后,我才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会按照港府的相关规定,报告上级后进行适当的调整,当然这一切都将依据港岛的相关法规,合法合规。”

    查先生听完点了点头,孙祖杰这么说应该是相当真实的,就事




第221章 主权换治权
    查先生听孙祖杰说完,舌头卷了卷,“孙生,既然您这么说,是不是可以认为您认同丰汇大班沈弼先生的说法”

    孙祖杰听完,愣了愣,“我这大半年都在国内,我还真不清楚沈弼说了什么,您能仔细说一下吗”

    “沈先生提出以主权换治权,您难道没有听说吗”

    孙祖杰听完,哈哈大笑,“我还以为是什么,竟然是这样的无稽之谈。

    港岛主权问题没有讨价还价的必要,指的是华国在恢复行使港岛主权时,是无条件的,不会接受任何附带条件。

    沈先生所谓的主权换治权,就是在围绕着主权问题讨价还价,他的说法,坦率的说,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查先生听完,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孙祖杰,他怎么敢这么说话,事实上目前港岛最流行的几种应对九七大关的方案中,由沈弼提出的,主权换治权就是非常热门的一种。

    孙祖杰毫不犹豫的表示没有实现的可能,甚至语带讽刺,这不啻于是对相关人士的当头一棒。他有一种感觉,今天的采访见报之后,也许港股就会暴跌。

    孙祖杰明白查先生这些人的幻想,他们最希望的就是维持现状,他们可以左右逢源,利益相关,孙祖杰也可以理解,但是他觉得有必要打消这些人的幻想。

    在准备今天这次专访之前,他给京师打过电话,询问能不能直接应对一些敏感问题。主权换治权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一种想法更加匪夷所思,一些昏了头的资本家想掏一笔钱买下港岛的治权甚至是主权等等。

    上级当时问他为什么这么想,孙祖杰表示应该要打破一些人的幻想,省得有些人有的没的想的太多,为谈判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现在让我先放放风,看看外界的反应也是好的。

    领导听完之后,最后同意他试探一下,只不过让他注意分寸,缩小打击的目标,不要让港岛人民不安,云云。

    孙祖杰虽然答应了,但是这上面的尺寸把握,谁能说的清楚,反正他不觉得软弱是好事。

    虽然查先生有些心不在焉,但是他还是坚持继续问下去,“孙生,这是您的看法,还是高层一致的看法”

    “我不清楚上级对于港岛未来的具体设想,但是我可以坦率的告诉您,无论哪一种方案,都没有主权换治权这一条。

    华国现在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华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一个核大国,我们有足够的实力保证我们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

    所以英方这种变相殖民的拙劣方案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我觉得港岛各界不要讨论再这个议题了,省得浪费时间。”

    孙祖杰这番话事实上就是告诉港岛各界,我们很强,你们站好了队,他一直觉得港岛这群人就是被宠坏了,有了几个钱很多人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也该清醒清醒了。

    孙祖杰明显看出查先生头上有些冒汗,孙祖杰这番话的态度很明显,英国人都没有本钱在九七之后留在港岛,那么有几个钱的资本家想把港岛买下来岂不是笑话

    连采访的人都心神不宁,这采访还怎么继续下去,所以这个专访很快就结束了。孙祖杰离开后,查先生对着手下,难得的失态说道,“孙生好强硬呀!”

    “查先生,大陆都这么穷了,他们还怎么敢这么说话”

    “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要看拳头的,连一个内地出来的小年轻都这么强硬,我看不列第亚人想继续耐在港岛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第二天,明报尽管加印了不少,但是当天的明报还是买断了,发行量破了纪录,这是第一次有大陆官员这么强硬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还是在港岛各界眼中,华国最为开放,又背景极强的孙祖杰的看法。

    既然这么开通的孙祖杰都这么认为,那么可以想见内地政府的态度,根本不会让步太多,所以当天的港岛股市可以说是大吃一惊,稀里哗啦一



第222章 大牌云集的股东大会
    年初,禾氏国际增资时,港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所投资,一来是禾氏国际发展的确实不错,在内地收益颇丰;就算在港岛,搞得卖场+院线+游戏厅模式,也算初见成效,所以对于孙祖杰的经营能力,他们还是认可的。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禾氏国际属于几方利益结合点,各方往往利用禾氏国际这个平台进行交流,有些最新的消息也可以交换。如果进不了禾氏国际的董事局,事实上就算不得港岛的一流大人物,往往消息就落后了别人一筹。

    所以不管是为了颜面也好,还是为了实际利益也罢,禾氏国际的董事中很多都是港岛真正一流的大人物。

    事实上孙祖杰对于禾氏国际的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投资,金融投资和风险投资停滞不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禾氏国际什么人都有,没办法保密,所以他也不可能利用这个平台做事,所以他就慢慢的打消了这个念头,金融投资都是小打小闹,让国内过来的人锻炼锻炼。

    而港岛就没有几个能够理解高科技的,要不是孙祖杰力主,风险投资根本搞不下去,不过董事们看到连连错过几次机会之后,这一块投资的阻力已经减少了很多。

    等孙祖杰进入禾氏国际总部,他的另一个副手老徐,诡异的笑了笑,“孙总,您有没有注意到,总部门外挤满了记者”

    孙祖杰点点头,“我刚才听司机说过了,要不然我也不会从地下停车场直接坐电梯上来,到底怎么回事还为了信息披露那么点破事”

    “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在的大事是您前些天的专访,他们过来一是为了采访您,二嘛,您看看这一次出席股东大会会议出席的名单就知道了。”

    孙祖杰接过了老徐手中的名单,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都来了”

    “都来了,英资的沈弼,纽璧坚,彭利治,马登;华资的邱先生,杨先生,郑先生,利先生,郭先生等等,该来的都来了。”

    孙祖杰摇摇头,“今天这一关不好过呀,这样吧,报告让威利来做,我在底下作陪。”

    所以这一次股东大会,非常有意思。股份不股份的并不重要,各位大佬的座位怎么排就伤透了脑筋。

    互相礼让之后,沈弼和郑先生坐在中间,孙祖杰和纽璧坚一起坐在左边,然后是邱先生,彭利治在右边,再然后是杨先生,马登等人,这么一个个排下来,这也大概是他们目前地位的写照。而主席台对面则更是乌鸦鸦一遍坐满了无数小股东,大会议室都坐满了。

    威利也有些心不在焉,这背后坐着的都是大牌,大家都静静的听着他的报告,太晃眼了。

    在威利看来,1981年禾氏国际是大发展的一年,随着禾氏产业园的落成,一大批港岛的工厂开始搬到龙口,所以禾氏国际下半年进出口业务获得了不少的增长,利润也多了不少。

    在这个高利率的年代,有这样的发展跟这些工厂搬到内地后,人工费用大为减少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一块就是维生素c的代理业务,已经成为禾氏国际贸易板块收益的很大一部分,去年总共出口了一点六亿美元,这一块禾氏国际就净赚了几千万港币。

    随着成本的降低,进出口业务明年应该还会继续高速增长。倒是维生素c的代理出口,可能面临不少的冲击。

    禾氏国际制药板块继续高速扩张,对内地的销售爆发式增长,内地庞大的医药市场对他们已经敞开了怀抱。

    禾氏国际的抗疟药产品已经在非洲开始部分销售,已经获得了几十万美元的订单,明年有望这一块有望爆发式增长。

    禾氏国际已经完成了片剂车间的英国验厂,按照协议,明年就可以帮助不列第亚制药企业代工部分片剂,这一块收益虽然不高,但相当稳定。

    同时准备在1982年完成美帝的片剂车间验厂,另外其他剂型的验厂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中,预计到1984年就可以完成主要剂型的欧美检验。

    孙祖杰对这个时间点相当满意,他觉得华投研究



第223章 未来
    孙祖杰与沈弼,纽璧坚的交谈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这附近的大佬差不多都听到了,每一个人各有反应,利半城则是深深吸了一口气,怎么又一次与华投撞到一起了

    在这七年多的港岛股市大牛市之中,收获最大的港岛商人就是利半城,这主要得益于他拥有的大量土地储备。

    尽管没有获得和黄,但是得到了丰汇的支持之后,利半城从港岛的一个中坚商人迅速成为了最顶尖华商的一员。当然由于资历较浅,积累不够,他并没有前世此时那样的风光无限,但也绝不可小瞧。

    81年港岛股市地产同时往下跌,他当然压力很大,但是相比于怡合,他经营要沉稳的多,资金链明显要安全很多,所以他还有时间考虑未来的发展。

    利半城同样看出了怡合的问题所在,所以也瞄准了怡合刚刚买下的港灯和港话,准备等一个合适的时机通过丰汇的机会拿下来。

    只不过今天孙祖杰这么公开一说,他就没有办法了,惹不起呀,他估计其他大佬也是这个心思。幸亏孙祖杰不掺和港岛的地产业,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就在利半城若有所思之际,孙祖杰被邀请上台讲话,这也是今天这么多大佬过来的主要目的,想听听他到底是怎么说的。

    孙祖杰笑着说道,“今天港岛的精英齐聚一堂,愿意听我这个小子指手画脚,我真是感觉荣幸之至。

    关于禾氏国际,刚才威利副主席说的已经够多了,我就长话短说,禾氏国际1981年的发展确实非常好,但是毫不讳言的说,禾氏国际也同样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但是今天我不想先说这个话题,我先说一件事,那就是港岛的未来问题,想必这么多人过来也是想听我说说这个。

    现在港岛上下基本上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前几天那个专访,竟然可以把股市打落三百多点,这让我大吃一惊,港岛上下的脆弱可见一斑,这让我十分不理解,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伙分析分析。

    关于港英当局会不会在97之后继续统治港岛,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不可能,华国到时一定会恢复在港岛以及九龙新界等整个港岛地区行使主权。”

    孙祖杰这么斩钉截铁的说,沈弼毫无所动,对于这个结果,孙祖杰说了不算。但是他这么强硬的吹风,看来这一次谈判并不那么好谈呀。

    孙祖杰继续说道,“这样一来,对于港岛的未来,目前有看好的,有不看好的。我首先阐述我的看法,我是看好港岛未来的。

    所以那些不看好港岛未来的同仁们,你们万一着急走资,把地产股市打下去,华投港岛会毫不犹豫的上来捡便宜,到时候你们可不要后悔嗷!”

    这句话一出,众人互相看了看,孙祖杰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警告吗沈弼不由得凝住眉头,孙祖杰看来对于他们可能发动的经济手段已经有所准备了,但那又怎么样,华国能有多少资本,不列第亚人这一轮中大吃特吃是跑不掉的。

    孙祖杰接着说道,“所以看好港岛未来的同仁们,我孙祖杰这些年投资的水平怎么样,大家是看在眼里,应该还说的过去把。

    到时候我如果有机会捡便宜,会通知大家一声的,到时候相信我的就可以跟着我一起买入,请大家放心,跟着我,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孙祖杰这句话一出,会场上立刻有人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么严肃的场合,孙祖杰还有心说笑话,只不过由此可见他确实有信心。

    孙祖杰继续说道,“现在我来说一说另外一类人,那就



第226章 风险基金
    沈弼无奈的咽了咽口水,天翼集团目前财务状况非常优秀,所以他们对于接受风险投资控制很严,最起码十年内不要想着退出,另外入股方还需要对于天翼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这样他们才接受投资。

    这样苛刻的条件下,整个港岛除了华投港岛和几个关系莫逆的电子代工厂以外,就是郑先生作为明州老乡才在去年获得了机会,这还是看在天翼联络发展初期郑先生有帮助的面子上。

    当然沈弼也明白,天翼集团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了,有理由这么牛气,在美倭欧有无数资本集团追逐着他们寻求入股或者提供低息贷款,所以丰汇想以20%的利率贷款给天翼集团,难度太大了,天翼不需要。

    可是如果想降低利率,丰汇又觉得拉不下架子,在港岛大家是围着丰汇转的,什么时候天翼这么牛气了,还要上赶着求着去贷款。

    就在沈弼犹豫间,孙祖杰开始了第三块议题,他提到了禾氏国际在港岛唯一的投资项目,禾氏大卖场。

    孙祖杰笑着继续演讲道,“禾氏卖场去年发展尚算顺利,但是由于买入和改建相关物业的投入较大,再加上港岛地产价格下跌,这一块业务目前在账面上是亏损的。

    但是扣除地产下跌因素,卖场加游戏厅电影院的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入驻的商家很多,卖场,游戏厅和院线都有不少的毛利润。

    鉴于港岛地产价格不断下降,在明年,禾氏国际准备逆势加大禾氏卖场的数量,我们准备在后年将禾氏卖场基本覆盖港岛各大主要居民区。

1...5455565758...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