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然而如樊伟所说,现在的鱼小婷已非过去的鱼小婷,无论年龄、状态、体能、反应等等都不是巅峰时期所能及,尽管她常练不辍,还是没法与在体制内接受系统训练相比。
换而言之,面对海外活动经验更丰富、整体水平更高的cia,鱼小婷凶多吉少!
联系白翎,她也不清楚反恐中心特别行动小组和鱼小婷具体干什么。为防止泄露,特别行动小组在执行任务期间有权通讯静默,并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不必事事向白翎请示。
“我派出的都是一等一高手,加上小婷,阵容不输于香港那场枪战,放心吧,”白翎安慰道,“还有cia再横毕竟在内地,做得太过分的话老娘撕破脸搞,大不了两败俱伤。”
方晟闷闷道:“问题是明明在润泽境内活动,我居然一点儿风声都听不到。”
“让你知道就不叫秘密行动了。”白翎笑道。
通完电话方晟心里更不踏实,在办公室里转了十多圈,让大丁、小丁到市区转转,看看凭他俩敏锐的感觉能否发现点什么。
下午方晟在尤副市长等人陪同下视察了试运营的珑黄街。时值黄昏,沿街两侧店铺都挑起了大红灯笼,点点红光欲隐还现,古朴的老建筑透露着老街气质。游走街头,清茶戏曲,传统美食,风味小吃,种种夜景让人意犹未尽,如同触摸到了历史的一角。
市民们特别是年轻人谈谈笑笑,边走边逛,吃得兴高采烈。
尤副市长介绍说珑黄街拥有临海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以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传统风貌特色。目前整条街40多处名人故居、深宅大院、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都修葺到位,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24处。
尤副市长还说珑黄街从清朝中期起就是润泽商业重地,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集中地,东西两条街共有个体工商户300多家,其中传统商业老字号就是17家。
方晟淡淡地说那么说珑黄街早就应该发展起来,打造成润泽城市旅游名片了,对不对
尤副市长叹道多方面因素制约啊,事实证明润泽就需要方书记这样有魄力有决断的领导。
一行人来到东西交汇的玲珑巷,往两端看路面宽阔了不少,可见这回商会是作出很大退让,而且客观来看玲珑巷的存在起到疏解交通压力、分流游客以及将商业店铺呈放射分布的作用。
穿过玲珑巷来到南侧河道边,方晟等人登上游艇。
沿着幽暗宁静的河道,两侧星罗密布有粉墙黛瓦、岁月斑驳的民宅;小桥流水宛若水墨画;石板小街悠远安宁;私家园林、古琴艺馆、茶馆书屋、艺术桥画廊等等,美不胜收。
再行一段则景象一变,河面传来珑黄街上悠扬婉转的戏曲,宁静致远的箫笛,高山流水般的古筝乐声,轻缓流转的民歌吟唱,声声入耳;眼前又是浮光掠影,风和月明。
方晟满意地颌首,道:“以后河面可以打点灯光,不要太亮,但目前有点暗;河道两侧的戏台不妨做通透些,让沿河游览的游客多少看点内容;每隔一段要有服务点,要有与游客的互动,不然坐在船上从这头坐到那边太单调……
第1114章 挑灯夜战
当晚方晟突然来到公安局办公楼,调了一队警察封锁大楼内外,然后局党组班子和刑侦大队办案人员彻夜开会,详细了解案情。
其实晚上获得的线索太少,小丁抢救手术之后又处于昏迷之中,根本没必要开会,加之刑侦大队精英都在外奔波,分析案情无从谈起。
方晟就想通过这一招给局领导班子施加压力,而且此时公安局办公楼应该是最安全的地点,cia再胆大包天也不敢冲击公安楼。
都说润泽官场安于现状,效率迟缓,公安系统也是如此。象今晚的案子,尽管涉及市委书记,按局领导的想法由刑侦大队先摸底,其它相关工作明天启动也不迟。
不料方晟守在这里,每隔十分钟就问有什么发现,局领导们如坐针毡,不得不暗中加派人手进行拉网式搜查;同时从各大队紧急抽调人手,连夜调阅全城监控,采取大海捞针的打法。
不然过不了市委书记这一关。
有时成绩真是逼出来的,到凌晨两点左右,市中心万篮桥上的监控探头清晰地拍到小丁的正面!
时间离小丁在养老院墙脚下被发现约半小时,当时天色略有昏暗,一辆事后被证实挂着假牌照的面包车沿着主干道解放路向北郊方向疾驰,开到万篮桥时车子在减速带上震了一下,坐在后座挡着视线的两个大汉同时向两边晃开,正好露出被挟持在中间的小丁!
这也证实了刑侦大队当初的猜测:北郊养老院不是凶案第一现场。
接下来工作相对简单,那就是两件事:顺藤摸瓜找到面包车的始发地点,还有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查出面包车上司机、两个汉子的真实身份!
半小时后又有发现:那辆面包车到了北郊避开沿途监控,将小丁扔到养老院后墙根后,从小路直接绕到通往轩城的高速公路。
也就是说这伙人动手之前已知道小丁身份,殴打之后畏罪潜逃。由于属地管辖问题,暂时无法调阅润泽之外的监控。
凌晨三点多,警方将调查重点锁定于市区西北某老居民小区,事发前一个多小时有辆形迹可疑的面包车驶入,由于小区内没装监控,无法获知具体情况。但从两辆面包车一进一出以及耽搁时间来看,应该是完成了对小丁的交接。
警方随即在小区里找到那辆被遗弃的面包车,经检测车内残余血渍与小丁正好吻合。它是一年前失窃车辆,没有人对此负责。
那辆车从何而来
市区西北是明清老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段,加之军分区、尖端科研基地等等,出现大片监控空白区域,仅在主干道出入口、大桥等卡口安装有监控,很明显无法满足案情调查需要。
线索追溯暂时卡在源头之前,人脸识别却有了进展。
经过服务器持续不断的对比分析,凌晨四点半全部匹配成功:逃逸面包车司机叫黄二,专门跑黑车,警方记录里他劣迹斑斑;挟持小丁的两名汉子都是无业游民,经常给地下、高利贷等跑跑脚,当当打手之类。
显然他们仨是被临时召集过去处理小丁——凭兜里那张工作证,殴打者已经知道惹下大祸,必须把小丁打发得远远的,只要不死在自己手里就行。
涉及市委书记警卫的人命案,公安部都会派人督查,那可捅了马蜂窝了。
凌晨五点多,警方冲到三人家中,果然一个都不在,家人也不知他们去了哪里。两汉子独来独往惯了,突然消失几天是家常便饭;黄二倒是匆匆与老婆通了电话,说有点事要出去几天,之后再打就关机。
调查的网越撒越大,与此同时一身戎装的白翎率队来到润泽,迅速接管案子的调查权,成立反恐中心直接管辖的专案组。
“你身边不能没有警卫,小丁重伤未愈,大丁下落不明,今后由外面两位负责你的安全,”白翎朝窗外两名便衣警卫呶呶嘴,“特情组退役人员,身份保密……就叫老吴小吴吧,名字不过是个符号而已。”
方晟心情沉重地说:“你的意思是大丁和鱼小婷凶多吉少”
“在结果出来之前,所有猜测都是徒劳,你做好你的市委书记,查案的事交给我……熬了一夜,先去睡会儿。”
“嗯。”
方晟没精打采地说,在白翎面前才露出虚弱和难受。
上午白翎来到戒备森严的医院特护室,见到仪器缠身、仍处于昏迷状态的小丁。
医生说殴打者很专业,打的部位都非致命,但给身体造成重创且带来极大痛苦;头部也遭到很有分寸的重击,没发现血肿和脑震荡迹象,但给苏醒带来更大麻烦。
白翎问,你所说的专业是指什么殴打者有医学常识,还是地下组织专业打手,或是别的身份
医生谨慎地说通常来说不出人命是地下打手具备的常识,把人搞得昏睡好几天,正好给他们销毁转移罪证、组织外逃的机会,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以前医院也收过类似病例白翎问。
医生回答得更小心,说每家医院都有碰到,可未必是同一批人干的,只能说手法都差不多。
白翎想了想,说把今年急诊科所有类似病历都拿出来,我要逐份核查!
这个……恐怕要凭院长签字同意才行。医生说。
砰!
白翎一拍桌
第1115章 以色相挟
赵尧尧在伦敦做得足够大,断断不可能回来;自己呢,好不容易争取到战略安全局副局长位置,一旦人事解冻,有九成把握提拔副部级,要放在地方凭自己的资历挤破头也不可能,这就是在京都权力中心的好处。
徐璃、爱妮娅等人已跻身省部级,更不可能为了所谓爱情放弃事业。
那怎么办方晟身边不能没有女人,事实上象他这样又年轻地位又高的男人,很快就会有女人趁虚而入!
白翎的心也很大,早就看破红尘,并不介意方晟多一两位红粉知己。问题是,他的地位决定了不能象过去那样胡闹,因为越往上越敏感,生活作风不会成为丢官罢职的原因,却是对手攻讦的最有力的武器。
詹印、沈直华、吴郁明等在私生活方面都洁身自好,虽然不排除有其它不良嗜好,至少这一点比方晟过硬。
所以白翎的结论是,鱼小婷千万不能出事!
然而从反恐中心掌握的蛛丝马迹来看,鱼小婷出事的概率要比不出事的概率高百分之六十!
很多情报是从润泽直接报到反恐中心,白翎心里捂的秘密远比方晟想象的多得多。
今晚她甚至没敢睡方晟那边,借口加班逃到公安局,就怕在他逼问下露马脚——白翎不擅长撒谎。
不过,今晚方晟似乎也有心思。
在食堂和白翎吃晚饭时,方晟手机响了两声,他看看随手挂断;紧接着短信就来了,他瞟了一眼没吱声。
直到白翎说要通宵作战匆匆离开,方晟才掏出手机仔细看了一遍短信内容,又打电话给韩子学、蔡雨佳了解情况,然后长长叹气,躺到床上看着天花板,半晌说不出话来。
韩青出事了。
对于韩青离开省委组织部后每况愈下、仕途越走越差的情况,房桐也遭到内部指责,觉得对老同志不够厚道不够关照,因此房桐在沈高面前力争,将韩青从潇南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位置换到银山,后来又调整到绵兰在韩子学手下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转了一圈,相当于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到地方做组织部长,虽然级别还享受正厅级,在官场来说可谓重挫,但远比什么有名无实的管委会副主任好多了。
在绵兰韩青心情很舒畅,一来在领导班子里算是资历比较老的,权力又比较大,获得大家的尊重;二来韩子学的年龄决定了不会象年轻干部那样猛打猛冲,以宽为主,整体压力不大。
在这种放松且舒适的环境下,韩青脑子一迷糊,又出事了!
官至正厅,能出什么事生活作风问题呗!
一般来说到这个级别,生活作风问题也不是问题,民不举官不查,民举了官也未必查,私下协商就好。
可勾引韩青的不是普通女人,而是绵兰当地国企老总,冯谟!
说到这里韩子学忍不住吐槽,说:“你看看老韩的口味,怎么尽喜欢离过婚的女人晓灵那边是这样,这回又是这样……”
冯谟今年四十一岁,七年前离婚,有个儿子在京都上学。两人可能都有钓鱼的爱好——绵兰官场私下说冯谟周末就拿着鱼杆到处晃悠,根本不是钓鱼,而是钓人!
两人怎么搞到一起的已经不可考证,但确定搞了。
之后冯谟就提要求了,应该勾引韩青的目的就在于此,要解决她的个人问题!
冯谟的问题其实是相当一批公务员遇到的现实问题。
十多年前在绵兰市财政局工作的冯谟,积极响应号召下海经商,当时有个很诱人的政策叫“带编制下海”,就是说什么时候不想做生意了还能回机关上班。后来由此产生很多弊端,如打着领导干部身份强买强卖等等,又一刀切把那些编制给收掉了。
收编制时有关方面也征求过冯谟的意见,留还是不留考虑到国企收入还不错,也有进步空间,冯谟选择了留在国企。
如今受大气候影响,市级国企日子愈发不好过,冯谟也人到中年开始求稳,又动起回机关的念头。
可体制真是出来容易进去难,一是哪有位置给你,二是怎么给你冯谟前后活动了两三年,钱也花掉不少,始终寸步难行。
本以为组织部长就是管组织人事,手里握着大把编制,加上韩青毕竟在省委组织部干了十多年,方方面面能说上话,解决这个问题按说不费事。
不料韩青掂得出问题的复杂性,拒绝动用权力偷偷帮她解决,说帮得上忙的肯定帮,你这叫帮不上忙的,没法帮。
——因为类似冯谟的情况太多太多,全省粗估不下上千人,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太大了。
冯谟立即翻脸!
象她这样的、在企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女人——与蔡幸幸差不多经历,真是久经沙场,该放软身段就放软,该翻脸时就翻脸,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
她说我跟了你好几个月,女人可以给的都给了,我不奢望婚姻,只想后半辈子有个安稳的工作生活环境,这点忙都不肯帮吗你总说情况普遍,据我所知近几年来也有悄悄解决的,理由无非是特例个案,人家能这么做,我凭什么不行说明你根本不用心,也不肯真心帮我,完全是在玩弄我的感情!
韩青本质上是老实人,哪吃得消冯谟一惊一诈,还真的铆足劲四下活动,然而在韩子学这一关就被打回
第1116章 再度离婚
听到这里,方晟暗叹韩青到底基层经验不足,处理这件事太简单粗暴,不懂得回旋缓冲,其实韩子学话音当中也有此意,不过身份原因不便明说。
冯谟这种事,上升到原则高度的确不能办,此口一开后患无穷,韩青的坚持是有道理的。
可另一方面是不是只有华山一条道那倒不是。
与彻底下海的公务员相比,冯谟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国企。关于国企老总,历来各地正府的表述都很含糊,有的说事业编制,有的说享受同等公务员待遇,还有的如央企干脆就能直接调回体制。
手段圆滑一点的话,韩青可以先把冯谟借用或者直接调到国资委下辖事业单位,组织部长弄个事业编制真是小菜一碟,以后再想办法慢慢调整,都在体制内,组织部长具有足够影响力。
再者冯谟胃口也太大,不懂得谈判的艺术,开的价码一下子就是公务员,把韩青吓住了。如果聪明的女人,应该先要求到事业单位,去了之后再要求转公务员,转了之后要求提拔,一步步来韩青反而没脾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