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漠
年逾古稀,自开国至今,他已经经历了数代皇帝,从一名小小的书记,最终成为大楚帝国的礼部尚书,这一路上走过来,十分艰辛,但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怀疑他是靠自己的品格和实力走到今天。
年纪大了,许多事情也就力不从心。
虽然挂着礼部尚书的头衔,但近年来许多事情也只是吩咐手下官吏去办。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本来他早就已经准备辞官致仕,但先皇帝之时,经历秦淮大战,老尚书也不好在战事之间辞官归隐,本想着等到大战结束之后,局面稳一些,在向皇帝请辞,谁知道先皇帝突然驾崩,新君登基。
小皇帝初为人君,老尚书更不好离开,只能继续撑下来。
小皇帝与东齐公主的大婚,老尚书亲自操持,办得十分周全,这也让老尚书心中安慰,大婚之后,老尚书管的事情也就更少,想着稍微等上一阵子,真正地将手中的担子全部卸下去。
朝中历经三朝的老臣已经不多,一朝天子一朝臣,于公于私,老尚书都觉得自己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无论如何忙碌,他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在菜园子忙活一番,最近事情少,在这园子里呆的时间也就更多,此刻已经是黄昏时分,看着满园子绿意,老尚书心情也很舒畅,将手中的水瓢放进桶里,扶着腰在菜园子边上的一张竹椅坐了下来。
他抬手搭在额头上,望向西边,夕阳西下,一切都显得祥和安静。
便在此时,他瞧见远处两道身影正向这边迅速走过来,老尚书皱起眉头,只等到那两人走近,老尚书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他当然已经看清楚前来的究竟是何人,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但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哪怕是最亲近的人擅自过来,也让老尚书心中十分不快。
袁氏一族在京中虽然算不得呼风唤雨的大家族,但谁也不敢小视这个家族的存在,曾经有人说过,袁家就代表着天下士子之心,袁老尚书说出的每一句话,就是天下读书人想说的话。
清流文士对袁家素来敬畏,也正因如此,袁氏一族在朝中也拥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老尚书坐镇礼部,长子袁默贤如今也是礼部郎中,其实先帝在时,先皇帝就曾准备下旨提升袁默贤为礼部侍郎,却被老尚书坚决反对,只说礼部贤才众多,袁默贤的能力还不足以担起侍郎之职,正因如此,老尚书的人品更是得到士子们的赞颂。
长孙袁荣虽然并无官身,但交友广阔,在京城士林之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
其实以袁荣的才干,再加上出身袁家的背景,要谋得一官半职并非难事,不过这位袁大公子性情却是十分古怪,并不想走上仕途之道,说来也怪,老尚书对此并不以为意,有时候袁默贤为此向袁荣动怒,老尚书反倒出面维护,袁默贤对老尚书心存敬畏,既然袁荣背后有老尚书撑腰,袁默贤也就不再多管,只要袁荣不闹出太出格的事情,也就随他去了。
不过年前袁荣忽然收敛起来,朝廷要设立海泊司,袁荣十分积极地拉来江南几大世家,筹措了五十万两银子,而皇上很快便下了旨意,正式设立海泊司衙门,委任袁蓉为海泊司提督,海泊司大小事务,全权交由袁荣来操持。
朝廷上下对此到时并无太大的异议。
自立国以来,也从不曾听闻什么海泊司,对这新鲜玩意,群臣心中都是嘀咕,谁也不知道到底能捣鼓成什么样,而朝廷设立此衙门,并不要掏一两银子,都是由袁荣自行筹措银两,此外袁家声誉极好,如今袁大公子也为朝廷效命,群臣自然也不会去与袁家为难。
更为重要的是,当初与海外的贸易,几乎都是掌控在东海世家的手中,虽然每年要向户部缴纳赋税,但所缴纳的赋税不过十之其一而已,如今朝廷设立海泊司,直接将海外贸易的控制权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且每年都能为朝廷带来大笔的进项,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所以海泊司设立之后,相关衙门倒也是积极配合。
袁荣亲自前往东海,令人打造商船,更是建立贸易中转站,这海泊司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那却是事情不少,江南几大商家以及田家都是负责供给货源,但其他事情,却还是要袁荣带人一步步操办。
因为事务繁忙,老尚书经常十天半个月都见不上孙子一面,此刻见到袁默贤父子两过来,虽然没经他允许颇有些不快,但毕竟孙子过来,脸色缓和一些。
袁默贤父子上前
第一三三二章 池边娇花最动人
齐宁也知道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轻叹道:“那夜若不是你,我已经成了刀下之鬼。”微皱眉头,问道:“你知道他们设下了陷阱”
赤丹媚犹豫了一下,才道:“大师兄一直在楚国京都活动,我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我从东海回到建邺,知道你去了西北,本来.....本来是想去西北瞧一瞧,临行前发现锦衣候府已经被人监视,而且从锦衣候府出来的人,都会有人尾随跟踪,但锦衣候府的人对此却似乎一无所知。”
“锦衣候府被监视”齐宁眉头一紧,但想到那帮人都已经要对自己动手,锦衣候府被监视那自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锦衣候府被监视,事情就十分反常,还有.....!”赤丹媚欲言又止,齐宁有些着急,问道:“还有什么”
赤丹媚瞥了齐宁一眼,道:“还有你那如花似玉的夫人,被骗到神侯府之后,就一直不曾离开,我潜入神侯府,发现她已经被软禁起来,在神侯府内不得随意出入,日夜都有人看守。”
她说到“如花似玉的夫人”之时,语气颇重。
齐宁知道她心思,也知道赤丹媚所说的那位如花似玉的夫人,自然不是顾清菡,而是西门战樱。
“战樱被软禁”齐宁心下一凛,担心道:“那她.....!”瞧见赤丹媚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后面的话顿时憋在口里没能吐出来。
赤丹媚冷哼一声,道:“你放心,她是西门无痕的女儿,神侯府的人自然不会让她受委屈,每天吃喝不愁,之时禁足而已。神侯府这般做,并不是为了关押她,而是要保护她,锦衣齐家如今危在旦夕,若是她继续留在齐家,难免会受到牵连,将她软禁在神侯府,即使齐家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牵累到她。”
齐宁倒也早就料到,若是锦衣齐家真的遭遇变故,神侯府必然会全力保住西门战樱。
只是神侯府既然已经将西门战樱带走软禁起来,也就证明锦衣齐家确实已经在凶险的处境之中。
有神侯府的保护,齐宁对西门战樱的安危却是放心下来,可是府内还有顾清菡和唐诺都在其中,她们现在的处境又是怎样
田家药行与锦衣齐家走得很近,已经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既然锦衣齐家落难,那么田雪蓉是否也被卷入其中
“建邺京城的气息不对劲,到底发生什么,详细情况我也不知道。”赤丹媚道:“不过我瞧见从京城里忽然有几百名羽林兵出城,隔了一天,神侯府那位曲校尉也悄无声息带人离京,虽然不清楚他们到底要做什么,但直觉告诉我有大事发生,所以我就一路尾随,跟着他们到了会泽,那时候才知道你竟然在会泽城中,心下确定他们必然要对你不利了。”
齐宁狐疑道:“你不是跟随陌影一同前来”
赤丹媚冷笑道:“你是怀疑我和大师兄一起要害你吗其实你猜的并没有错,我就是受了大师兄的吩咐,故意救出你,演一场戏码,然后接近你身边,对你另有图谋,你现在是不是想一掌击杀了我”
齐宁叹了口气,知道赤丹媚这只不过是气话,问道:“陌影设圈套要取我性命,你可知道是谁的主意”
“难道不是你们那位小皇帝的旨意”赤丹媚反问道:“如果没有他的旨意,羽林营和神侯府又怎可能对你下手”
齐宁摇头道:“自然不是皇上的旨意。”语气十分肯定。
赤丹媚蹙眉道:“不是他的意思你为何如此确定”
“且不说皇上没有诛杀我的心思,即使真的存有此心,他选择的时间也不对。”齐宁肃然道:“秦淮军团已经打过了淮水,陈兵北汉境内,这种时候,楚国发生任何动荡,对前线战事有害无利,甚至本来拥有的优势,也会因为后方不稳瞬间被逆转。大楚立国之后,其国策就是北伐汉国,一统天下,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拦这道国策。这一次趁着北方诸皇子争夺皇位,大楚找到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又怎能因为其他事情错失此等良机”
赤丹媚显然也觉得齐宁言之有理,螓首微点:“其实我也觉着很奇怪。你们楚国吞并了齐国,秦淮军团深入汉境,局面对你们楚国大大有利,在这样的时候,楚国京都确实不该发生任何变故,即使有动荡,你们的皇帝也应该迅速平息,以免影响前线军心。”她说起齐国被楚国吞并之时,就像是说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一般,显得十分冷淡,显然对齐国确实没了感情。
赤丹媚本是齐国前太子之女,却因为帝位之争,前太子一门几乎被诛杀殆尽,只有赤丹媚死里逃生,对赤丹媚来说,父母既然已经亡故,那么齐国与她确实没有什么干系,非但不会有眷恋之心,反倒对齐国心存怨恨,毕竟坐在齐国皇位上的那人,是她恨之入骨的杀父仇人。
齐宁道:“锦衣齐家在楚国地位非比寻常,锦衣老侯爷和.....唔,和家父都是楚国大将,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家族,可不是说灭就灭,其中牵涉到的人实在太多,除非皇上想自毁长城,否则绝不会做出如此不可理喻之事。”
赤丹媚迷人的眼眸子转了一转,才问道:“不是皇帝的旨意,那又是谁的意思总不会是你在朝廷有敌手,他们伪造圣旨要置你于死地。只是神侯府与和羽林营难道分不清圣旨的真假”
齐宁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沉吟片刻,才问道:“陌影手中有皇上的金牌,他是以金牌调动了神侯府和羽林营的人。”
“你是说大师兄盗取了金牌”
 
第一三三六章 珠帘
褚明卫跟着宫人小步前行,甚至不敢抬头,弓着腰,只是看着前面宫人的脚,走了小片刻,到得一处暖阁外,那宫人停下脚步,轻声道:“褚大人,你进去吧,皇上在等你!”
“多谢公公!”褚明卫拱拱手,整了一下袍服,这才进门,也不抬头,上前几步,跪倒在地,恭敬道:“臣刑部侍郎褚明卫,叩见皇上!”额头贴在地面上,不再抬头。
一阵沉寂之后,才听到一个声音道:“褚侍郎,你记着,皇上今晚的吩咐,你不要张扬,需低调行事。”
褚明卫听那声音根本不是皇帝所言,有些诧异,本以为皇帝召见自己只是并无他人,此时才知道还有别人在场,心中疑惑,微抬头,却见到和自己说话的却是一名宫中太监。
他知道皇帝早先对太监刘絟颇为器重,但司马氏覆灭之时,刘絟跟随司马岚一同被处置,一直在宫中的范德海范公公依然是皇帝身边最为宠信的太监。
范德海是宫中总管大太监,但此人在外的名声倒也不差,本以为在这里面的太监是范德海,但瞧见那太监脸庞,却并不认识,更不是范德海,心下大是诧异。
这太监身材不高,略微偏胖,但一双眼睛却是阴鸷的很。
虽然不知那太监名姓,褚明卫也不敢多问,这时候眼角余光瞧见正前方是一道珠帘子,珠帘后面的灯火也很暗淡,依稀看到一人坐在帘子后方,知道那是皇帝所在,忙低下头,道:“臣谨遵皇上旨意。”
“皇上龙体略有不适,由杂家代传旨意。”太监尖着嗓子道:“褚侍郎,听闻你与护国公的交情匪浅,不知是真是假”
太监提及齐宁,褚明卫心下一紧,却还是道:“回禀圣上,臣在刑部当差,护国公是刑部尚书,臣在刑部协助护国公理事,办理司马师谋反一案之时,与护国公时常接触,不过臣与护国公接触,只办公事,谈不上有太深的私交。”
“如此说来,外面传言你与护国公交好,并非实言”
褚明卫道:“护国公乃我大楚栋梁,臣实在高攀不上!”
“你觉得护国公是大楚栋梁”太监接着问道:“如此说来,我大楚离不开护国公”
褚明卫心下一凛,他做事从来谨慎异常,不显山不漏水,在官场多年,警觉性自然是远超常人,今晚突然入宫,一颗心更是紧悬空中,每一句话听在耳中都是再三寻思,隐隐觉得这太监这句话的话风明显有些不对,立刻匍匐在地上,道:“大楚是皇上的大楚,除了皇上,大楚离开谁都可以,只要有皇上真龙坐镇,我大楚定是国泰民安。”
一阵沉寂之后,太监才道:“褚侍郎,如果有朝一日朝中出现逆臣,你会如果做”
褚明卫不再犹豫,断然道:“若有逆臣,自当是遵旨除逆,万死不辞!”
“好!”太监尖笑一声,才缓缓道:“神侯府已经查明,齐宁攻取西北之后,心生异念,竟然想要在西北称王,为此暗中勾结北汉,你是刑部侍郎,可知道这是什么罪”
褚明卫脸色骤变,身体一震,赫然抬头,失声道:“护国公......欲图自立”
太监双眸如刀,盯着褚明卫道:“不错。皇上知道此事之后,派出神侯府和羽林营,由迟统领亲自带队,本是想要将齐宁带回京城,细加询问,但此人丧心病狂,竟然杀害了数十名羽林卫,叛逆之心已经是证据确凿。”
褚明卫瞳孔收缩,心下骇然。
“叛国之罪,如何论处”
褚明卫道:“谋逆叛国,株连九族,杀无赦!”
“不愧是刑部老臣。”太监道:“谋逆叛国,自然是罪无可赦。只是......!”向珠帘后面瞧了一眼,才道:“皇上念及锦衣老侯爷和大将军齐景为我大楚立下汗马功劳,不忍看齐氏一族就此断绝,所以开恩不去追究九族,只要将护国公府上下人等拘押下狱便可。不过京中有诸多齐氏的族人,你觉得该如何处置为好”
“臣一切遵照皇上的旨意去办!”褚明卫也不抬头。
随即听到珠帘后面咳嗽几声,一个嘶哑的声音道:“褚.....褚爱卿,你是刑部.....嗯,你是刑部侍郎,办过的案子很多,这件案子.....唔,朕.....朕不想掀起太大的风浪,前线还在打仗,所以.....所以最好是悄无声息处理为好,你有什么建议,尽管说出来,若是.....若是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这说话的声音颇为嘶哑,而且有气无力,小皇帝的身体似乎真的十分不适。
褚明卫犹豫了一下,终于道:“回禀圣上,护国公府上下数百人,一旦派人拘押下狱,绝不可能毫无动静,而且很快就会传遍京城,此事也就无法隐瞒。”微顿了顿,抬头拱手道:“锦衣齐
第一三三七章 袁门
京城一处十分空阔的大宅十分安静,后院的角落处,有一片小菜地。
已经是五月,天气也开始暖和起来,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只水瓢,穿着一双已经磨损了的布鞋,在菜地里饶有兴趣地浇水,这是他半辈子的喜好,从选取籽种到培养成白菜和萝卜,都是他亲力亲为,而且他脾气很怪,虽然整座府邸都是他的,但唯有这片菜园子才是真正的禁地,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允许靠近过来。
年逾古稀,自开国至今,他已经经历了数代皇帝,从一名小小的书记,最终成为大楚帝国的礼部尚书,这一路上走过来,十分艰辛,但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怀疑他是靠自己的品格和实力走到今天。
年纪大了,许多事情也就力不从心。
虽然挂着礼部尚书的头衔,但近年来许多事情也只是吩咐手下官吏去办。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