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漠
袁荣神色也是异常凝重,低声道:“难道皇上是要对锦衣齐家下手可是.....皇上为何要这样做听闻齐宁攻下了西北,立下大功,该当封赏才对。”百思不得其解:“即使真的要对齐家下手,那田家不过是区区一介商户,又何必要找借口将她下狱”
老尚书沉默半晌,才问道:“田家药行是否已经被查封”
“今日一大早京都府的人带走了田家药行的东家。”袁荣道:“药行已经被查封,不过在暂时还没有查抄。”
“快了。”老尚书叹道:“田家药行是商户,或许在皇上的眼中,田家药行是齐家的钱袋子,黑鳞营是齐家手中的一把刀,如今钱袋子被查,刀子也被收起来......!”目光深邃起来:“这是要置齐家于死地。”
袁默贤道:“父亲,皇上为何要对齐家下手都说圣上对齐宁十分器重,而且齐宁是皇上的近臣,这齐宁虽然屡建奇功,但以今日齐家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威胁到皇上。当年锦衣老侯爷和齐大将军统领秦淮军团,手握十万兵马,朝廷也从不曾对锦衣齐家有过铲除之念,怎地如今锦衣齐家手中没了兵权,皇上反倒要对齐家
动手”
老尚书只是微闭着眼睛,神色凝重,并没有说话。
袁荣也是皱眉道:“就算圣上真的对齐家生出嫌隙之心,也不该是在这个时候动手。前方战火如荼,若是这后院起火,岂不是自毁江山”
“如果真的要对齐家动手,也许这恰恰是好时候。”老尚书平静道:“虽然齐家手中没有了秦淮军团的兵权,但秦淮军团绝不可能坐视齐家被诛。”望着渐渐落山的夕阳,缓缓道:“如果齐家真的有什么不臣之举,朝廷也会先对秦淮军团做一番部署,至少要将岳环山那一批齐家旧部从秦淮军团清洗之后,才会有所动作。如今齐家并无不臣之行,若是秦淮军团没有过淮水,即使是皇上,也未必敢轻易动弹齐家。”
袁默贤瞬间明白老尚书的意思:“父亲,你是说,秦淮军团过了淮水,在这个时候动弹齐家,秦淮军团也无法救援”
“正是。”老尚书道:“齐家一旦陷入绝境,必然会联络秦淮军团,但秦淮军团如今已经无法对齐家形成帮助,等到尘埃落定,而且朝廷公布了齐家的罪证,那么岳环山也不敢真的忤逆朝廷。”微皱眉头:“只是这时候齐家固然没有秦淮军团作为助力,但朝廷对齐家动手,消息一旦传出,势必会影响军心,甚至会造成极为惨重的后果,皇上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难道为了诛灭齐家,皇上要赌上大楚的国运”
“皇上虽然年纪轻轻,但却睿智非常,绝非昏聩之君。”袁默贤道:“从他诛除司马一族的事情上,便可看出皇上谋略过人。”压低声音道:“还有人私下说,皇上登基之时,就想好了铲除淮南王和司马氏的方略,先以司马氏铲除淮南王,再设下陷阱诛杀司马岚,如果皇上当初真的是如此设计,其心智实非常人能比,冷静过人,思虑周全,自然不会做出在这种时候对齐家下手的糊涂事。”
老尚书沉吟许久,苍老的身躯陡然一震,瞳孔微缩,看着
第一三三九章 殿上君
礼部袁老尚书本是要在清早便前往宫中觐见皇帝,却不料三更时分,皇城传来鼓声。
人上了年纪,即使躺在床上,那也是难以入睡,鼓声虽响,但老尚书年事已高,还真是没有听清楚,倒是袁默贤听到鼓声,急忙过来禀报老尚书。
二十多日不曾上朝,突然响起朝鼓之声,倒是让老尚书有些诧异。
老尚书起身收拾一番,这才在袁默贤的陪同下,上了马车,径自往朝中去。
到得皇城门外,已经有不少官员等在门外,五更时分,群臣入朝,进了奉天殿,文武两列站定,等候皇帝驾到。
其实许多官员见到皇帝二十多天都不曾上朝,心中也都奇怪,皇上龙体不适的风闻也是四处传扬,今日忽然早朝,许多官员心想或许是皇帝身体已经恢复,这倒是大喜的事情。
等了没多久,听得执礼太监尖着嗓子叫道:“皇上驾到!”
群臣立时齐齐跪倒,随即一群宫女太监簇拥着一身龙袍的小皇帝从侧殿过来。
有人偷瞧了一眼,见到小皇帝走路的时候,步伐不稳,混不似从前那般气宇轩扬,心想看来皇上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直等到小皇帝在龙椅落座之后,群臣才齐声高呼万岁,小皇帝抬手令群臣起身,群臣站起身,退到两边,有人却一眼瞧见站在前面的执礼太监竟不是从前的范德海,却是一名身体微胖的矮个太监,这太监的面相十分陌生,不少官员心下疑惑,暗想范德海伺候皇帝一直都是小心谨慎,皇帝似乎对范德海一直也很满意,怎地今日却突然换了人
龙冠前的玉旒垂落,遮挡住小皇帝年轻的脸庞,不过看上去小皇帝的脸色有些苍白。
群臣心里都很清楚,今日朝会,最重要的无非还是关于前线的战事。
朝中许多人都已经得到消息,东齐水师已经不战而溃,淮水也已经被打通,库存在会泽城的粮秣也都已经运过了淮水,此前秦淮军团甚至是大楚帝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只是东齐水师不战而溃的详情,朝中多数大臣其实并不知道。
据传东齐水师一代名将申屠罗似乎已经被抓获,但申屠罗如今到底在何处,依然没有几个人知道。
不过东齐水师既然溃败,前线的局势对楚国将更为有利,到目前为止,大楚帝国不但吞并了东齐,而且已经占据了北汉境内不少城池土地,此外西北也已经落入帝国之手,如此局面,正是楚国多年梦寐以求的状况,即使此番北伐不能一举北上攻克洛阳,但保持现在的局面,对楚国来说也已经是大获全胜。
楚汉相争数十年,双方始终处于僵持不下的状况,直到如今,天下的局面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变化,所有人都清楚,吞并东齐,占控西北,楚国对北汉已经形成了全面压制,攻克洛阳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金刀侯澹台煌一直都是兼任兵部尚书之职,老侯爷过世之后,兵部左侍郎卢宵被擢升为兵部尚书,今日朝会,这位新任的兵部尚书自然是群臣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
东齐水师莫名其妙地溃败,许多
人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寻思着今日朝会之上,此事应该能够说清楚。
一阵沉寂之后,便见到执礼太监上前两步,尖着嗓子道:“今日朝会,圣上有几道旨意要颁布下去。”咳嗽一声,边上一名太监端着一只古木托盘靠近过去,群臣这才发现,在那古木托盘之上,却是放着几卷圣旨,只见到执礼太监取了一卷在手,打开之后,才高声道:“传神侯府校尉曲小苍觐见!”
群臣都是一怔,心下大是诧异,不少人不由自主向正门方向瞧过去。
神侯府是皇帝直属衙门,一直以来与朝中其他衙门并无多少往来,而且神侯府上下也很少与朝中官员交往,西门无痕自然是深得朝中群臣敬畏,但私下里西门无痕却与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什么深交。
而且神侯府上下,能参加朝会的也仅只有神侯,这倒不是神侯府其他人没有资格,只不过神侯府监管的是江湖各大门派事务,并不参与政事,是以朝会也不必让神侯府其他人到场,此外也是为了尽可能让神侯府保持神秘感,即使是西门无痕,若非极其重要的朝会,西门无痕也很少上朝。
自立国至今,皇帝召见神侯府校尉,那还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曲小苍显然早就被知会今日要接受召见,已经在殿外等候,很快众人便瞧见曲小苍一身黑色劲装进入奉天殿。
他身形矮胖,一身劲装完全是江湖打扮,与朝中群臣的官袍格格不入,但所有人看到这矮胖甚至有些滑稽外形的神侯府校尉,没有人会觉得有趣。
曲小苍神色平静,到得殿内,跪倒在地:“臣神侯府校尉曲小苍,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有神侯府神侯西门无痕请辞神侯之职,朕念及西门爱卿辛劳不堪,特准西门无痕卸去神侯之位,自今日起,由西门无痕举荐,朕赐封曲小苍接任神侯之职,钦此!”执礼太监也不耽搁,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殿上群臣听得圣旨,不少人都是大惊失色。
虽然神侯府与朝中官员少有接触,但许多官员都知道,西门无痕座下有七名入门弟子,号称北斗七星,这其中以巨门校尉轩辕
第一三四零章 翻案
淮南王世子萧绍宗走到大殿中央,向着皇帝跪拜下去,刚刚跪下,小皇帝身体就已经微微前倾,抬手道:“快....平身!”
萧绍宗却还是恭敬叩拜,起身后,见到群臣面面相觑,萧绍宗却是神色平静。
群臣心想虽然萧绍宗是皇族中人,但如今却还算是戴罪之身,淮南王谋反,小皇帝虽然没有严惩萧绍宗,但作为淮南王嫡长子,萧绍宗自然也脱不了罪臣之子的身份,其实在朝上有不少曾经是淮南王的人,其中便以户部尚书窦馗为首。
淮南王自尽之后,司马岚便想借皇陵之变为契机,对淮南王的党羽斩尽杀绝,但小皇帝显然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若是朝中反对司马氏的实力被铲除,司马氏便一家独大,再无势力可以制衡,是以立刻委任齐宁为刑部尚书,目的自然是尽可能保住追随过淮南王的官员。
窦馗等人自然看出皇帝的用意,立刻都投奔在了锦衣齐家的麾下。
齐宁未必希望与这伙人拉帮结派,但是保住与司马氏为敌的势力符合皇帝甚至是锦衣齐家的利益,齐宁自然不会拒绝。
今日瞧见淮南王世子突然上朝来,窦馗等人自然都是大感意外。
窦馗曾是淮南王手下的得力干将,出入淮南王府频繁,自然是经常见到萧绍宗,便是其子窦连忠也与萧绍宗私交不错,此时看到萧绍宗站在大殿之上,神色却也是颇为复杂。
淮南王府被查抄,但王府本身却依然留给萧绍宗居住,只是满朝文武都知道萧绍宗实际上是被软禁在王府之内,毕竟萧绍宗病入膏肓,命不长久,王府就等若是囚禁他的牢笼。
“世子,这里有一道折子,可是你派人呈上来”执礼太监向边上一名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立时捧着一道折子,快步走到萧绍宗面前,将折子递给了萧绍宗,萧绍宗接过折子,打开扫了几眼,道:“正是罪臣向皇上所呈!”
群臣更感诧异,暗想萧绍宗被软禁在王府,怎地还会给皇帝上折子他的折子里,却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皇帝咳嗽了一声,才道:“你说有东西要呈送给....给朕,还要当着满朝.....满朝文武的面,朕今日召你进殿,你有什么东西要呈上来”他声音略有些嘶哑,群臣心想看来皇帝果然是龙体有恙。
只是群臣更疑惑的是萧绍宗到底有什么东西要呈给皇帝,而且还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萧绍宗从怀中取出一道折子,众人见到那折子边角还有红漆,顿时更是惊讶。
点上红漆,那是代表着机密中的机密,既然是机密要折,却不知萧绍宗为何要当着满朝文武取出来
却只见到萧绍宗将那密折呈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太监,太监小心翼翼捧着密折送上金銮殿,萧绍宗却已经道:“启奏圣上,这里面是一道密令,亦是先帝驾崩之前,亲自交到父王手中,还求圣上明鉴!”
此言一出,朝上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谁也没有想到,先帝临终之前,竟然会交给淮南王一道密旨,此事满朝文武之前却是没有一人知道。
更有人心下奇怪,暗想先帝驾崩之前,下旨由司马岚更换城防,将黑刀营调入了城内,当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那就是为了防范淮南王趁机作乱。
先帝当时情况危急,那时还只是太子的今上却出使东齐,一旦先帝突然驾崩,新君无法即刻登位,自然会出现严峻的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中群臣都知道淮南王对于皇位一直都是耿耿于怀,谁也不敢保证淮南王不会趁虚而入,作为太祖皇帝的嫡长子,淮南王也算是根正苗红,有足够的资格继承皇位。
既然先帝临终前做好了安排,防止淮南王篡位,又怎会给淮南王留下一道密令
这道密令又是什么样的旨意
群臣心中狐疑,执礼太监已经接过密令,呈给小皇帝,小皇帝打开了折子,细细瞧了瞧,奉天殿此时一片寂静,片刻之后,才见小皇帝将折子递给执礼太监:“宣读!”
执礼太监接过密令,打开来,朗声道:“朕密令:淮南王与朕同脉血亲,忠君报国,他日司马氏但有谋逆之心,着淮南王护国保君,诛杀司马氏,钦此!”
奉天殿群臣都是目瞪口呆,许多人甚至以为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
淮南王在祭祀皇陵之时,事先部署,在皇陵安排了刺客化装成龙虎山的道士,意图行刺司马岚夺权,虽说当时安排的刺客并没有直接刺杀皇帝,但在皇陵设下埋伏,甚至买通守陵卫,这本就是确凿无疑的谋反之举。
淮南王功败垂成,自尽而亡,事后皇帝也直接定淮南王为反臣,皇陵谋反可说是已经盖棺定论。
可此时执礼太监将那密令在朝中宣读出来,就等若是
第一三四一章 血盟
卢霄立刻问道:“所以在司马岚伏罪之后,世子就知道了密令的内容”
萧绍宗摇头道:“司马岚被诛之后,我并没有立刻打开密令。司马氏在朝野有众多党羽,父王说司马氏一日在朝,我便一日不可打开密令,意思并不是说司马岚一死,我便可以立刻打开密令,而是要等到司马氏的势力在朝中确实没有了祸患。”
“那世子是什么时候知道密令的内容”卢霄追问道。
萧绍宗微一沉吟,才道:“是在我楚军北上之时。”
“那就是早在几个月之前,世子就知道了密令中的内容。”卢霄神情严峻。
萧绍宗点头道:“不错。圣上睿智英明,如果司马氏的残党依然会对朝廷形成威胁,圣上自然不可能轻易出兵北上,我大楚既然挥师北上,也就证明司马氏确实被铲除干净,朝中再无司马氏的谋逆余党。”左右看了看,才道:“朝中既无奸人,我便按照父王的嘱咐,打开了父王遗留下来的密令,想看看先帝到底给父王留下了什么样的密旨。”
其实司马氏被铲除之后,当初归附在司马氏门下的诸多官员中,依然有大半还是留在朝中为官。
先帝过世之后,朝中两大实力泾渭分明,淮南王和司马氏针锋相对,朝中官员要在京中立足,想要像袁家那般居中却不为两派所针对,那实在是凤毛麟角的异数,必然要投靠一方作为依靠。
司马氏当时的势力远超过淮南王,朝中官员十之六七都是与司马氏有些牵连,若当真将这些人都牵连进来,楚国必将遭受比司马岚谋反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以小皇帝并没有追究从党之罪。
此时萧绍宗说朝中再无司马氏的谋逆余党,却是让众多追随过司马氏的官员心下受用。
“淮南王将密令交给你的时候,向你透露是先帝的密旨”卢霄再次追问。
萧绍宗道:“父王知道告知是先帝的密旨,我便更会小心妥善的保管,而且父王嘱咐过不得打开,应该没有事先泄露先帝密旨的罪责吧”
卢霄微一沉吟,才道:“世子既然在我军北上之后就知道了里面的内容,为何迟迟没有将密旨拿出来如今距离我军北上已经数月有余,世子为何要等到今日”
“我见到密旨,很是吃惊。”萧绍宗叹道:“本想即刻将密旨呈给皇上,但那时候正是用兵之时,我实在不想因为此事让皇上分心,犹豫不决,所以一直没有拿出来。”说到这里,却是猛地抬手,手中多了一方手帕,捂住嘴巴,随即便是一阵剧烈咳嗽,他身材宛若侏儒,矮小的很,这时候咳嗽起来,身体弯起来,看上去着实让人生出一丝同情之心,群臣面面相觑,心想都说萧绍宗病入膏肓,现在看来传言不假,看萧绍宗那剧烈咳嗽似乎将肺都要咳出来,再加上那面无血色的脸色,只怕真是命不久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