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漠

    一阵咳嗽之后,萧绍宗拱手道:“罪臣失礼,还请圣上降罪。”

    皇帝道:“朕恕你无罪!”

    “多谢皇上。”萧绍宗这才道:“罪臣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恐怕也活不了多久,若是突然有一天死去,这道密旨却始终没有呈上去,罪臣只担心父王的清白永远也无法恢复,所以这才斗胆向皇上奏明,今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道密旨呈奏皇上,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知道,父王并非谋逆之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先帝的旨意去办。”

    大殿内一阵沉寂,终是见到礼部袁老尚书出列道:“启奏圣上,要辨明这道密旨是真是假,只需要前往御内档查找备案,若当真有备份存在,这道密旨自然是真的,否则……!”

    卢霄立刻道:“正是,圣上,老尚书所言极是。”向萧绍宗问道:“世子,淮南王将这道密旨交给你,可曾提及过备档”

    皇帝颁下的每一道旨意,在宫内的御内档都有存档,所以每一分旨意其实都是两份。

    先帝将密旨亲手交给淮南王,此等密旨事关重大,在御内档更不可能没有存档,而且这类惊天密旨,为了日后核对,往往都会告知备档所在,群臣见到萧绍宗今日拿出这道了不得的密旨,心下自然都存有狐疑之心,知道要确定这道密旨的真假,就只能瞧瞧御内档是否存有备档。

    “第六库,第十三架内!”萧绍宗恭敬道。

    皇帝立刻道:“贵和,你亲自去御内档找寻,若有备档,立刻取来。”

    那执礼太监忙道:“奴才遵旨。”迅速退了下去。

    满朝文武都是心思各异,却都无人再说话,皇帝却并没有继续在殿内等候,起身去了偏殿,很快便有太监出来道:“淮南王世子,圣上知你身体不好,召你先去偏殿歇息,其他大臣暂且等候。”

    群臣心想这位世子爷身体确实很虚弱,执礼太监贵和去取存档,少说也要个把时辰,若是让萧绍宗一直站在殿上,只怕难以支撑。

    已有不少大臣都清楚,这位世子年幼之时,除了日夜闷在王府之内,偶尔会进宫,实际上做过当今圣上的伴读,两人的关系其实也还算不错,此时皇帝顾念世子的身体,那也是人之常情。

    &




第一三四二章 清白在人间
    奉天殿上,倒是有太监送来几张椅子,让袁老尚书等几位年事已高的朝中重臣坐着等候。

    虽然并没有大声喧哗,但群臣还是低声私语,窦馗身边簇拥着七八名官员,脸上都显出兴奋之色,更多人却是若有所思,并不言语。

    等了大半个时辰,终是见到皇帝重新回来,萧绍宗也是恭敬跟在皇帝后面回到了大殿之上,执礼太监手中拿着一份蜡封的卷轴,待殿内安静下来,执礼太监贵和才举起手中的卷轴尖着嗓子道:“这是奉旨从御内档调出来的存档,封印上注明是先帝龙御归天前八天存档入库,此外查证过,那天夜里,先帝召见淮南王入宫,单独相谈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这份密旨存档,是淮南王离宫之后派人存档。”

    群臣见到密旨存档找出来,心想看来萧绍宗呈上来的那道密旨竟然是真的,这淮南王的谋反之罪,今日便要被洗清。

    “卢....卢爱卿,这道密旨存档,你念一下。”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吩咐道。

    卢霄一怔,贵和已经将那道密旨存档送过来,卢霄接过之后,打了开来,看了两眼,犹豫一下,终是念道:“朕密令:淮南王与朕通脉血亲,忠君报国,他日司马氏但有谋逆之心,着淮南王护国保君,诛杀司马氏,钦此!”

    群臣听到旨意内容与萧绍宗呈上的那道一字不差,便都认定淮南王果真是受了先帝的遗命。

    萧绍宗却已经跪倒在地,恭敬道:“启奏圣上,御内档有此存档,想来父王确实是受了先帝遗命,臣斗胆求皇上赦免父王谋反之罪,还他清白!”

    窦馗等十多名大臣纷纷站出来跪倒在地,齐声道:“求皇上为淮南王洗刷清白!”

    惊动天下的淮南王谋反一案,却是因为萧绍宗今日呈上的一道密旨,眼见得便要大翻转,淮南王从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瞬间就要变成维护朝廷纲纪铲除奸佞的大忠臣,许多大臣只觉得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可是御内档有这道密旨的存档,没有皇帝的旨意,没有任何人能够擅自进入御内档,那么这道存档自然是千真万确。

    大殿一阵沉寂之后,皇帝终于嘶哑着嗓子道:“诸位爱卿,朕一直不知道先帝给淮南王留有这道密旨,今世子呈上了密旨,御内档也确认无误,淮南王既然是受了先帝的遗命,那么皇陵之变,淮南王自然不是为了谋朝篡政。”咳嗽一声,向卢霄问道:“卢爱卿,你是怎么想的”

    卢霄恭敬道:“回禀圣上,臣以为既然是先帝留有遗命,淮南王按照先帝遗命锄奸,自然不是什么谋反之臣。”

    “卢大人所言极是。”窦馗高声道:“圣上,淮南王为国蒙冤,实乃古往今来大忠大义之臣,臣请圣上为淮南王做主。”他身后众人顿时纷纷跟随求告。

    皇帝想了一下,才道:“淮南王大忠大义,朕心甚慰。”叹道:“传朕旨意,淮南王忠君报国,蒙冤受屈,朕心不安,淮南王所负之罪,一应免除,其遗体移葬至皇陵,此外由淮南王世子承袭淮南王爵位。”

    有些大臣心下顿觉皇帝这般下旨有些不妥。

    毕竟当初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淮南王谋反之罪,是皇帝亲自下了旨意,今日虽然是为淮南王洗清了冤屈,但这道旨意传下去,就等若是皇帝此前错怪了淮南王。

    皇帝是天子,天子即使有错那也是无错。

    恢复淮南王的清白,传昭天下,定然会引起朝野的议论,其后果自然是对皇帝的英明和威仪大有损伤。

    只是萧绍宗当众拿出了先帝的密旨,若是不还给淮南王清白,便等若是亵渎了先皇帝的旨意,这本就是左右为难的事情,如果此事知道的人极少,或许还有另外的处理方法,但现在是满朝文武俱知,也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卢霄等不少大臣心里知道其中的关窍,可这时候却又不能说什么。

    萧绍宗已经跪地谢恩,皇帝又道:“淮南.....淮南王,你身体不好,暂且就留在宫中几日.....!”顿了一下,又道:“宫中有太医随时可以为你诊治,此外.....如今正处战事,朕....朕知道你平日里喜读兵书,你就暂且留在宫中,为朕出谋划策.....!”

    群臣顿时又是一惊,心想外臣留宿内宫,这是极其罕见的事情,皇帝此时下这道旨意,可说是对萧绍宗器重无比,难道是因为淮南王蒙冤受屈而死,皇帝心存愧疚,所以才对萧绍宗如此厚爱。

    萧绍宗此前一直都是被禁足在淮南王府,莫说参与国事,便是连出门都不容易,今日皇帝要留萧绍宗在宫内议事,也便是说给了淮南王参知政事的权利。

    许多重臣不由皱起眉头,心想皇帝还是太过意气用事。

    许多大臣都知道萧绍宗年幼的时候在宫里待过,与皇帝朝夕相处,算是幼时玩伴,二人的感情自然也是不差,如今恢复了淮南王的清白,还让萧绍宗承袭王爵,这都已经是隆恩浩荡,可是将其留在宫中议事,还真是不太妥当。

    谁都知道萧绍宗毕竟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孙,此人的存在,就如同先皇帝时期淮南王的存在一般,都是对皇权有着威胁。

    先皇帝待淮南王虽然十分宽厚,赐予了大量的食邑,平常也是经常赏赐,但先皇帝一朝却从未让淮南王萧璋真正



第一三四三章 布局
    萧绍宗被一群人簇拥,那执礼太监贵和却已经过来道:“王爷,皇上请王爷前去用膳。”

    萧绍宗向四周拱拱手,也不多言,随着执礼太监径自离去。

    袁老尚书望着萧绍宗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兵部尚书卢霄却是走过来,意味深长道:“老大人,淮南王泉下有知被洗刷了冤屈,应该可以瞑目了。”

    老尚书微笑道:“天道永存,这忠臣就算是被冤枉,也总有一日能够恢复清白,奸臣就算是机关算尽,到头来也终会原形毕露。”

    “圣上的身体......!”卢霄欲言又止,终是道:“最近圣上太过操劳,龙体有恙,今日上朝,气色不是很好,太医院也该用心照顾圣上才是。”

    “皇上乃是上天之子,上天护佑,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老尚书叹道:“老夫本想告老还乡,现在看来,又要等上一阵子了。”

    “这是朝廷之福。”卢霄搀扶着袁老尚书向殿外走去,轻笑道:“老尚书掌理礼部几十年,我大楚礼乐昌盛,老尚书更是为我大楚选拔了多少能臣干吏,您在位一日,我大楚便不会纲常败坏。”

    “过誉了,过誉了。”老尚书摆摆手:“年轻时候,倒也懂得是是非非,如今年老体衰,耳聋目花,好多的事儿也就看不明白.....!”摇头叹了口气:“赶在完全糊涂之前告老还乡,那才是我大楚的幸事啊。”

    两人说话之间,出了大殿,卢霄四下里看了看,老尚书脚步慢,所以出殿晚,大部分官员都已经走到前面去,卢霄看到附近没人,才压低声音道:“老大人,我听闻半年前这位世子身体就已经是每况愈下十分糟糕,皇上那时候就派了太医时常去淮南王府探视,据传当时的情势,只怕连半年也撑不下去。”

    “老夫也略有耳闻。”老尚书道:“不过今日看这位世子,虽然气色不好,但说话声音颇有气力,这身体似乎已经有所好转。”

    “我在太医院有位朋友,他说世子患的是绝症,就算是大罗金仙在世,那也是回天无力。”卢霄低声道:“淮南王在世的时候,也是满天下找寻名医为世子诊治,却都是一筹莫展,莫非世子这半年找到了什么绝世名医”

    老尚书轻声道:“老夫听闻世子被禁足在王府,没有任何人能够踏入王府之中半步,这绝世名医又从何而来”

    卢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这就乖怪了,没有名医相救,世子怎能撑到这个时候”

    “或许是与体质有关。”老尚书道:“也许被那绝症折腾了这么多年,身体反倒能够抵挡一时。”咳嗽两声,笑道:“罢了,这等事儿,也不是我们能够过问的。”

    卢霄笑道:“老大人说的是。”又道:“今晚恰好没什么事,听说老大人喜欢自己种菜,今晚想过去吃几口老大人亲自种的青菜,不知老大人可否垂爱”

    老尚哈笑道:“求之不得,就只怕卢大人嫌弃。卢大人今晚尽管过去,老夫派人设宴等候。”

    两人相携出

    宫之时,萧绍宗已经径自到了宫中御书房,皇帝已经先萧绍宗一步在御书房内,等到萧绍宗进来,立刻忐忑站在一旁,萧绍宗看也不看他,过去在书桌后的椅子上坐下,靠在椅子上,扫视了御书房一遍,脸色平静异常。

    “你先下去吧。”萧绍宗的目光终于落在皇帝身上,淡淡道:“不用担心你的前途,我自问是个很看重诺言的人。”抬手挥了挥,皇帝竟然向萧绍宗行了一礼,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缓步退出门外,门外竟然有两名身着黑衣头戴黑帽腰佩长剑的剑手在等候,一左一右就如同押着犯人一样将皇帝带了下去。

    等到两人带着皇帝离开之后,门外那条小径出现一道人影,径自走到御书房门前,咳嗽了一声,不等萧绍宗说话,便抬步进入御书房内,一抬手,劲风忽起,身后的门立时关上。

    萧绍宗只是抬眼瞅了一下,神色淡定,似乎对进来的这人十分熟悉。

    这人竟是穿着一身宫中老太监的衣衫,身材高大健壮,一张脸看上去大概五十岁上下,样貌十分普通,没有任何惹人注意的地方,走到御书桌前,拱手笑道:“世子如今可以正大光明出现在皇宫之内了,而且王位夺了回来,真是可喜可贺。”

    萧绍宗显然和此人十分熟悉,示意这人在一旁的椅子坐下,这才道:“王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王可以恢复清白之身,如此我也就不必担着罪臣之子的身份。”

    “王爷所言极是。”老太监道:“若是无法洗白老王爷,你就始终受到牵累,后面的事情也就不好办。这朝堂之上,终究还是会有些顽固之人,到时候传位昭书如果颁布下去,定会惹来极大的风波,没有了之前的谋反大罪,王爷身为太祖皇帝的嫡长孙,要继承皇位,自然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事情。”

    “没有什么天经地义。”萧绍宗道:“这世间所谓的天经地义,只是因为拥有实力而已。”

    &n



第一三四四章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老太监焰摩叹道:“司马岚所走的每一步棋,都在王爷的预料之中,只是为了铲除此人,竟是让老王爷.....!”

    “父王若是知道我的计划,也定会欣慰。”萧绍宗目光深邃,神情冷峻:“对付司马岚,只能是萧光来出手。我幼时便与萧光相处,知道此人机敏过人,这样的人,绝不会允许司司马岚对皇权形成威胁,他一定会想办法除掉司马岚,而他要借助的力量,只能是齐家。”淡淡一笑,道:“齐景过世之后,我还在担心齐家就此衰败,不足以成为萧光的助力,想不到齐宁后来居上,这锦衣齐家代代出人才,却也是帮了我大忙。”

    焰摩道:“司马岚咄咄逼人,王爷知道萧光必不容他,只是萧光很沉得住气,没有轻举妄动。”

    “萧光没有轻举妄动,道理很简单,他没有摸清楚司马岚真正的实力。”萧绍宗缓缓道:“朝中势力错综复杂,看似许多人都投奔到司马氏门下,但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迫于无奈的选择,萧光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根本看不出来司马岚在朝中到底有多大的势力。”靠坐在椅子上,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萧光没有彻底摸清楚司马岚的实力之前,定然不会轻举妄动,他沉得住气,这也是他过人之处。”

    “真正的实力,需要在最危急的时候体现出来。”焰摩道:“不经过一场血雨腥风,司马岚的实力就无法完全暴露出来。”

    萧绍宗叹道:“所以父王想要在皇陵之变发难,我虽然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却也没有阻止。那时候朝中能够将司马岚实力逼出来的,也只有父王能做到。”闭上眼睛,道:“要除掉司马氏,就只能做出一些牺牲。”

    “老王爷没有让王爷失望。”焰摩道:“皇陵事件前后,确实让司马岚的实力完全暴露了出来,萧光想必也是在那一次,真正地摸清楚了司马岚的实力。”

    “皇陵之变固然是司马岚最风光的时候,却也是他们自掘坟墓的时候。”萧绍宗淡淡道:“萧光既然以皇陵之变为契机,摸清楚了司马岚的实力,自然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开始布局,否则萧光又怎敢轻举妄动”

    焰摩笑道:“萧光自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在王爷的掌握之中,反倒暗地里请王爷入宫商议对策,王爷也正好利用萧光之手,对司马岚一击致命。”

    “在萧光的眼中,我和他终究都是皇族血脉。”萧绍宗平静道:“而且我是将死之人,利用我帮他出谋划策,对他并无坏处。”冷笑道:“若非他知道我身患绝症,也不可能有今日。”

    焰摩道:“司马氏被诛灭过后,四大世袭候之中,也只有锦衣齐家能对王爷形成威胁了。”

    “齐家比之司马氏,更为棘手。”萧绍宗叹道:“并非因为齐家有军方的背景,而是在锦衣齐家背后,还有一位大宗师。”

    焰摩听到“大宗师”三字,握起了拳头,萧绍宗瞥了他握起的拳头一眼,才平静道:“要杀死齐宁,其实并不是难事,但究竟是谁出手,才是难事。被称为剑神的那位大宗师,我们摸不清楚他的性情,如果他对齐家还有旧情,我们当然不能自己动手杀了齐宁。”想了一想,才道:“江漫天将那位东齐人的动静禀报上来,正好让我的难题迎刃而解,能够借助东海白云的人去刺杀齐宁,自然是再好不过。”

    “东齐人知道东海世家对朝廷心有不甘,所以暗中去挑拨。”焰摩冷笑道:“他实在太小瞧江漫天,江家隐忍多年,不敢轻举妄动,岂会因为东齐人的挑拨就会铤而走险。”
1...724725726727728...7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