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和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郭伟光
第171章:和珅次子病情急
“这平阳府看似不错,可比起那古陶县城来,我大清普通百姓过得日子,还是一样的不尽人意,到处爬着虱子的大炕,浑浊的洗澡水,马尿一般的茶水,这是我盛世的景象吗”乾隆爷问道。
“老爷,这些景象也就是晋地这些焦苦之地才会有的,老爷想想江南的锦绣江山,哪里会有这样的情景,我大清地大物博,各地之间有一些不同也是很正常的,奴才还望老爷不要过多的顾虑。”和珅回应道。
“哎,老夫也不知道谁在背后为老爷我准备的好茶,这样混淆视听的事,不论是谁干的,以后都不要做了,给十五阿哥六百里加急,传老爷的话回去,就说晋地之境免去一年的赋税,老爷我要让百姓们缓一缓,尤其是古陶县城,没有租子交了,他们也就不杀耕牛了。”乾隆爷站起身来一边说着一边向包厢外走着。
“老爷,如今用银子之处实在是多,奴才斗胆觉得,免去此地的赋税治标不治本,不如让他们自行的去口外行走贸易,这样既解决了蒙满两族不善耕种的弊端,又给这些焦苦之地的百姓一条生存之路,这样两全其美的事,岂不更好”和珅小心翼翼的说道。
乾隆爷想了一下说道“刘墉你觉得和二的办法怎么样”
“小的觉得和二的法子不错,可以试着看看。”刘墉也小心翼翼的说道。
“纪晓岚觉得呢”乾隆爷又问道。
“小的觉得与其汉民偷偷摸摸的出走口外,不如给他们一条官宣的途径,小的也觉得和二的办法不错。”纪晓岚回应道。
“口外乃我大清龙兴之地,就这样放开口子让他们肆意乱来,如果扰动了龙脉,老爷我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乾隆爷有点不高兴的说道。
乾隆爷虽然是这么说,可和珅能够听得出来,皇上并没有将话说死,一切还是有一定余地的。
和珅想了想又说道“奴才觉得百姓有官宣之路可走,有规定之地可开垦,反而能改善咱大清龙脉的宁静,朝廷还可以在要道之处设一道税关,这样既利国又利民的好事,奴才觉得还是可以做的。”
乾隆爷听后点了点头,却是没有再具体说要怎么去实施,更没有再提及此事,乾隆爷觉得,减免晋地一年的税收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汉民出走口外的这件事,还是被官府限制着。
不过,在乾隆爷禅位嘉庆做了太上皇以后,却一直希望嘉庆帝开放入蒙的口子,不知道乾隆爷心里是不愿意惊扰龙脉,还是要将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留给儿子嘉庆去做,总之,汉民合法出走口外之事,是到了嘉庆中后期才真正的合法起来,但是,对于关东龙兴之地,直到咸丰后期到民国时期才渐渐的合法起来。
走西口和闯关东两个历史事件古来有之,只是明清开始更甚罢了,‘走’和‘闯’两个字,就地理和自然原因来说,是各有各的艰辛,可是就官家限制的意义来说,从嘉庆帝后期开始到民国年间结束,‘走’字要先合法一些,‘闯’字的合法性就显得要晚了许多年。
言归正传
也许是乾隆爷年迈的原因,也许是乾隆爷不想再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一些景象,刚刚走到离京城一千华里左右的平阳府,乾隆爷就不想走了,他们四人找了一家不错的客栈住了一晚,第二日便返程回京了,这是乾隆爷出宫游玩唯一扫兴的一次。
回京后,乾隆爷便接到了西藏的求救折子,具体细节是廓尔喀人入侵西藏,对西藏寺庙的财物进行了大肆的掠夺。
乾隆派遣四川都统鄂辉、副都统佛智、四川提督成德等率兵5000余人出兵西藏,解决此事。与此同时,在和珅的家里,又发生了一件对于和珅来说,可以说是致命打击的事情。
和乾隆爷一起回京以后,和珅除了与皇上以及各军机处理西藏一事,就是在家陪着夫人和新生不久的孩子,可是,和珅视之为珍宝的次子,在这时候却是高热不退,一家人的心情不言而喻。
“霁雯夫人快急死了,老爷快去看看吧。”正在书房看书的和珅,被急匆匆而来的刘全给打断了。
“夫人怎么了。”和珅急忙扔下书卷问道。
“老爷,孩子高热不退,太医来了都是束手无策,老爷,现在可怎么办才好”刘全着急的说道。
和珅一听事情这么紧急,便急忙随刘全来到霁雯的院子,还没有进霁雯的房门,和珅就看到了急急忙忙、进进出出的下人们,显然刘全的话并没有夸张,这样的场景让和珅想起了他孙儿殁的那一天,可惜和珅还没有来得及给孩子起一个名字出来。
“怎么样,我的孩儿怎么样。”和珅着急的跑进霁雯的屋子,一个箭步跨到孩子的小床边,就是着急的问道。
“孩子已经高热了三日了,不哭不闹叫也叫不醒,老爷,这可怎么办好啊。”已经没有了一点主意的霁雯哭着说道。
“郎中呢太医呢”和珅也像疯了一样的叫喊道。
“太医和郎中的都走了,他们也是一点法子也没有。”霁雯还是哭泣的说道。
和珅着急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可是,和珅在官场上可以一顺百顺,对于疾病的来临和死亡的笼罩,和珅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除了唉声叹气,和珅别无他法。
“老爷,实在不行,我们还是请萨满乞求神灵的保佑吧。”刘全小心翼翼的对和珅说道。
“对,请萨满,请和尚,请道士,请他们给我的孩儿续命。”和珅突然兴奋的说道。
对于刘全的建议,已经无计可施的和珅,突然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为什么和珅会这么相信这样的方式呢,因为在和珅的身上,这样的方式是有成功的范例的,多年前病危的霁雯,就是这样被和珅从死神那里抢回来的。
于是,多年前的景象,再次在和府里呈现,这次和珅还可以像当年一样的幸运吗
请看第172章详细分解
。
第172章:和珅执拗违传统
可惜,和珅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萨满、和尚、道士的到来,使已经乱作一团的和府,气氛变得更加的紧张起来,下人们整日不能眠不能休,家人们整日不敢眠不敢休,充斥着疲倦的和府终于还是彻底崩溃了,三日后清晨,和珅次子殁了。
在古代,无故夭折的孩子是不能入祖坟的,更加的不能大操大办,可是和珅不管这么多,和珅一定要为自己的次子做一个像模像样的葬礼,和珅的执拗,几乎没有人能够阻拦。
就在这个时候,十公主带着已经离开的萨满,再一次来到和珅的面前。
“阿玛,这位萨满大师说了,就是因为小英儿的大操大办,才惹下天神的降旨惩罚,如果孩子再大操大办的话,家里还会发生更大的灾难,阿玛,您还是听萨满大师的一句劝吧。”十公主苦口婆心的说道。
“不行,阿玛不能让孩子就这么孤孤单单的走,阿玛不仅要大操大办,还要给孩子入祖坟,孩子是我们钮钴禄家族的子嗣后代,必须入祖坟,你们都不要说了。”
和珅坐在前厅的太师椅上,佝缩着身子,几天的时间,和珅就像老了十几岁一样,和府里有的妾室在霁雯夫人那里伺候着,有的妾室在和珅的周围转悠着,丰绅殷德除了陪着和珅坐着,是一句话也不说,丰绅殷德对和珅的话是唯命是从。
此时能够有能力说服和珅从俗的,只有十公主。
“阿玛,孩子是额娘和阿玛的掌中宝,这个我们谁都知道,可阿玛知道吗在儿媳的心里,孩子也是英儿的化身,儿媳对孩子也是疼爱的不得了,儿媳已经将孩子当成英儿一样看待了。”十公主激动的说道。
“公主,阿玛知道你的心思,可是阿玛不能因为萨满的一句话,就让孩子就这么孤孤单单的成为孤魂,阿玛可怎么受得了嘛。”和珅摇着头,近似哭泣的说道。
“阿玛,孩子不会埋怨阿玛的,祖宗数千年留下这样的规矩,自然有留下这样规矩的道理,阿玛还是不要再固执己见了。”十公主还是努力的规劝道。
“公主,阿玛知道公主的好意,不过这件事,阿玛是不会听公主之意的,不要再说了,免得伤了我们父子的情份,再说了,孩子和公主是同辈,不要乱了辈分,公主还是看看你的额娘去吧。”
不论十公主怎么说,和珅就是不听,现在和珅又说出这样的话来,十公主也就再没有说下去的理由了,虽然从封建等级上说,和珅为臣子,可是在家族里,十公主就是一个略有不同的儿媳妇而已,十公主也不想因为此时和自己的公公闹翻。
怎么办呢,十公主想来想去,终于又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和琳,此时的和琳,因为柳如诗怀孕的原因,和珅没有让他过来帮忙,因为和琳毕竟是分出去的一支兄弟,一些忌讳和珅还是很讲究的,可是这样的事到了和珅自己身上,却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复杂吧。
和琳的门卫一看是十公主驾到,那还敢说让十公主在外候着,门卫先将十公主请到前厅,才匆匆忙忙的去请和琳。
此时的和琳,正和如诗夫人聊着大哥和珅府上的事情,就在和琳正长吁短叹的时候,门卫将十公主驾到的事情告诉了和琳。
十公主驾到,不管是为臣还是因为家人的原因,和琳都想尽快的去见十公主,和琳实在太想知道大哥家里的情况了。
“奴才给十公主请安。”和琳跑到前厅,跪倒在地说道。
“快快平身,都是自家人,就不要做这些礼数了,咱话不多说,晚辈就直接跟您说一下来的缘由吧。”十公主直奔主题的说道,
“十公主请说。”和琳也直截了当的说道。
于是十公主便将孩子丧葬一事与和珅的执拗,原原本本的说给和琳听,并希望和琳看在一个家族的份儿上,去劝一劝自己固执己见的公公。
“这,这,我家大哥是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人,奴才倒是愿意去跟大哥说一下这个事,可是说成的可能性太小了,奴才现在的心里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和琳有点为难的说道。
“这个晚辈也知道,不过试试总是好的,您说呢”十公主说道。
“好,这本来也是奴才分内的事,只是奴才怕不但说了没有用,而且还会招来大哥的一通数落,大哥不让奴才去他的府上,说是怕孩子的魂魄惊扰了如诗的胎儿。”和琳犹犹豫豫的说道。
其实和琳的性格不是这样的,和琳为人处世向来是干净利索,果断真诚,可是面对大哥和珅,和琳多少还是有一点惧怕。
“啰啰嗦嗦的像什么样子,快随公主去就是了。”
就在这个时候,如诗夫人走进前厅,一番客套的跪拜后,如诗夫人和十公主一边说着肚子里孩子的情况,一年一起劝起了和琳。
有如诗夫人的说道,和琳也就不能再说什么,和琳回屋换了一件素雅的衣服后,便急忙随公主赶去和珅府上。
来到和府前厅,和琳看到数日不见的大哥和珅,已经变得如此的苍老,心里不知有多么的难受。
“大哥,愚弟来看您来了。”和琳哭泣的跪地说道。
“你来干什么,不是不让你来吗不知道祖宗传下来的忌讳吗如诗肚子里可是我们和家的骨肉,有什么闪失你和琳能担待得起吗”和珅站起身来激动的说道。
“大哥,十公主把大哥要做的糊涂事,全部都告诉愚弟了。大哥知道愚弟和如诗要忌讳,那大哥为什么就不能为了咱们一家子的安宁,也听一听萨满的话呢。”
和琳抓住和珅的把柄,反其道而行之,说的和珅一时语塞,十公主听后心里很是高兴,终于快说动和珅了。
“那,那我们就断绝兄弟的情谊吧,不管怎么样,大哥都不能将自己的孩儿就这么给丢掉,大哥对不起你了,我们没有关系后,琳儿来的这一趟,也就没有什么忌讳了,我的孩儿就是给家族带来灾祸,也就不会祸及如诗肚子里的孩子了。”和珅有点不好意思却很果断的说道。
。
第173章:失子后的和中堂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说话,算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和琳站起身便要离开。
“等等,让萨满给你祛袪身上的晦气再走。”
和珅叫住和琳,大家本来以为和珅是反悔了,没有想到和珅居然是这么想的,所有人真的是只有妥协了。
其实仔细想想,和珅这些矛盾怪异的行为,都是源于一个目的,那就是对至亲的爱,和珅不想自己的孩子孤独的离去,和珅也不想弟弟和琳沾上自己家里的晦气。
和珅固执己见的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孩子确实是风光大葬了,孩子也确实是入了钮钴禄家族的祖坟了,可这一切又能改变什么呢
接二连三的晚辈无故夭折,对于和珅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其实对于和珅的命运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的预告。古往今来,后生晚辈的夭折凋零,对于一个家族乃至于是一个朝代来说,都是灭顶之灾,这不是迷信,历史的洪流可以说明一切。
孙儿和次子的夭折,对于和珅家族来说,死亡的笼罩才是刚刚开始,未来的几年里,和珅家族还会遇到更大的灾难和死亡。
这是后话,咱还是言归正传。
不管怎么的不符合规矩,次子还是被送走了,可中年丧子对于本来就体弱多病的霁雯夫人来说,除了悲痛就是绝望,除了绝望就是绝无可望。
在这样的打击下,霁雯夫人也彻底病倒了,就这样,霁雯夫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疾病缠身,后期甚至于过上了卧床不起的日子。
可是,不管家庭遇到什么样的变故,在崇尚儒家思想的古代,先国后家的理念,在和珅的骨子里一样是根深蒂固,和珅不但没有从此低沉下去,反而是更加卖力的为乾隆爷办差,同时也毫无顾忌的为自己捞银子,这估计就是欲要其亡必先疯狂的道理吧。
两年后,也就是1790年,和琳在和珅和福康安的帮助下,升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又过了没有多久,廓尔喀再次贸然兴兵西藏,和琳又在大哥和珅的周旋下,升任都统并被派往西藏与福康安共事,就这样,兄在朝弟在野的初步布局,在和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是初见成效了。
这日,和珅悠然自得的在军机处坐班,突然吴省钦跑来轻声对和珅说道“中堂大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尹志图将大人给告了,皇上已经命户部侍郎庆成和这厮下地方彻查去了。”
“他告我什么,他吃多了吗”和珅生气的说道。
“下官也是觉得他吃多了,他竟然告中堂大人的议罪银制度。”吴省钦点头哈腰的说道。
“议罪银制度怎么惹着他尹志图了,和某这次还就要让他知道一下,没有议罪银制度的朝野,他尹志图的脑袋也就长不了几天了,让他随便查,不要管他,老不死的东西。”和珅骂道。
“下官知道中堂大人心里一定是有数的,那下官告退了。”吴省钦陪着笑脸说道。
“去吧,想法子替本官搞到他们行走的路线,本官要给他们来个先下手为强。”和珅摸着脑门儿说道。
“好嘞,大人的手段就是高明,。下官这就去办。”
吴省钦退了,他们说的这一切,坐在不远处的刘墉是听得真真的,可是和珅并没有回避他,倒不是和珅多么的信任刘墉,而是此时的和珅,已经是毫无畏惧、丧心病狂了。
不过,刘墉纵观时局,对自己听到的这些事,选择烂到肚子里,刘墉知道,此时自己一旦做了违背和珅意愿的事,那后果就是鸡蛋碰石头,死的很惨。
辗转几省走下来的尹志图,却是一无所获,可是尹志图离京之前,已经在乾隆爷的御前夸下海口,原话是“如若奴才查不到一二,愿将项上人头摘下送与皇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