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

    nbsp; 她虽然还有一些想要行刺的念头,但是,已经变淡了,现在杀心不复,想要出手,缺乏那种狠劲,素手被罗昭云牵着,一步步向前,糊里糊涂跟着走到了内轩卧室。

    “出不出手机会不行,再等等,而且,他并非真正的仇人…..”窦红线脑海里各种观点在冲撞,在不断为自己不出手开脱。

    罗昭云见她双颊晕红,有若枫染红霞,眉黛烟青,眸光如水,鬓角微颤,有几缕发丝被体内散发的汗水黏在凝脂般雕成的




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晨的情话
    翌日清晨,罗昭云搂着窦红线的身子,安静地睡着。这一晚上,他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等于与虎谋皮一般。

    好在罗昭云在她身上没有感受到很浓烈的杀机,否则,也不会这样犯险了。

    不过,该如何安置她,暂时还没有想好,至少要把她的身份确认,排除了她不会伤害其它王妃和太子的情况下,才能让她和众人接触,眼下还是隔离一下比较稳妥。

    一缕阳光洒在地面,明亮温暖,冬天的早晨,在窗棂上结下一层霜,屋内虽然夜里没有断火,但房间太大,还是有些清冷。

    罗昭云一直想推行暖气,设计图已经跟一些皇家工匠师说过了,让他们在打造和安装,前提是锅炉的气压等要保证。

    窦红线醒来的时候,感觉到肢体纠缠,身子躺在男子的怀内,没有任何的阻隔,赤白相贴着,微微一动,都能感觉到对方的皮肤摩擦,还有某一处的异动。

    她身子先是一颤,然后整个人心情不好下来,知道自己的噩梦还在继续,成为大华皇宫内的一名佳丽,还是那种没有曝光身份的。

    “醒了”罗昭云微微一笑,手臂不自禁地紧了紧,把她搂抱的更紧实了。

    “陛下,太紧了。”

    “我想和你贴近一些,因为你已经是我最为亲近的人之一。”罗昭云笑着说。

    窦红线愣了一下,哪里听过这样的软绵绵的情话,有些发臊,但心里反而一暖,带着一点点甜意。

    失了身后的女人,特别喜欢听哄人的情话,这样心里还有安全感。

    窦红线这些日子天人交战,矛盾心情很复杂,加上先前国破家亡的经历,让她靠着一股报仇意志活着,来到长安城,不惜混入宫内行刺,这些都是下意识想法的支配自己,一旦这个目标被自己否定,崩塌之后,整个人容易找不到方向。

    毕竟这个女子,年纪不大,才二十岁左右,少年时候一直在山上学艺,她的师父告诉她有一段尘缘未了,许她下山历练。原本窦红线被窦建德许配给了苏定方,定下了名分,可惜后来还没有来得及成亲,夏国就被灭了。

    窦建德阵亡,苏定方也在大战中重伤死掉了,跟她有关系的两个男人都不在了,眼下只有这个罗昭云,跟她有了种种瓜葛。

    “昨晚,很舒服,小艾,朕发现越来越喜欢你了。”

    窦红线脸颊有些羞红,想到昨晚自己被他折腾得没有了气力,各种羞人的姿势,真的很难相信,那是自己做出的动作。

    “嘿嘿,想不到你的忍受力那么好,比其它几位王妃都能挺。”罗昭云轻笑着,搂着她的身子,让她的后背跟自己的胸膛紧贴,两个人都有些绻着身子,但是巧妙地契合。

    “.......”窦红线实在不知道如何接话。

    “陛下,天亮了,起床吧。”

    &n



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结
    虽然过了上元节,接近正月末,但仍起雪来,随着柳叶般的雪片飘来,白皑皑的外衣将整座长安城都渐渐包裹起来。

    都说瑞雪兆丰年,开春的雪对于农耕的百姓来说,可是好兆头,因为即将开春的雪落在田地里,渐渐融化,会给土地增加水分,这样打春之后,他们耕作时候,就不必推水车去浇水种地了。

    积雪并没有阻止长安城内一百零八坊的市民生活,到了清晨,坊门开启之后,推车出去做声音的小贩络绎不绝,一些主干路的店铺都陆续开始营业了,生机勃勃。如今大华朝廷鼓励经商,恢复经济,所以从商人员开始增多起来。

    士农工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一直以来,商人的地位都不高。但是在隋唐交际时候,商贾家业增大,能够会形成乡绅大户,依附门阀,买地租赁,置办家业,办私塾,修路建桥抬高名气等等,往往也开始有不小的影响力。

    隋代时期虽然有了科举,但是科举只是一个开端,取士名额太少,对于朝廷的大环境,甚至天下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读书人也不像宋代中举、晋升那么容易,所以全民读书没有形成,对商人的贬斥也就没那么严重。

    整个长安城,在晨光照耀之下,欣欣向荣,呈现了繁华的景象。

    罗昭云起床之后,陪着窦红线用了早餐,经过昨晚清醒的交融,闺房之乐,使得窦红线对面前的仇人,已经恨不起来了,更多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滋味儿。

    她珍藏近二十年的身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没了,被睡了两晚,她连自己的身份和名字都没有告诉,越想越觉得冤得很。

    早膳的时候,窦红线试探口风,询问起罗昭云,如何看待那些草莽英雄,各地义军首领!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乱世之中,英雄辈出,这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所以,草莽豪杰揭竿而起,抗击腐朽的朝廷,这是民心所向,也是局势造就。不过,真英雄太少了,不少奸雄、盗匪、欺世盗名之辈,许多首领打着义军旗帜,胡作非为,烧杀抢夺,堪比强盗一般,他们只能算绿林草莽,算不得英雄!”

    “义军义军,有一个义字,肯定仁义当先,以拯救黎民疾苦为己任,安抚一方,保卫那里的百姓,这才称得上义军吧;像刘武周、李密、王世充等人,全都是考虑自身利益,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在他们的统治区,不见任何新法和政策,能够安抚百姓,使得百姓真正的改善生活,不受到战乱影响,饿死冻死。”

    窦红线轻轻点头,虽然她学问不多,对论语中庸、孟子荀子这些文章、圣贤的书读的不多,但是她心地善良,大道理还是懂的,能够听懂他说的涵义。

    “那你觉得夏国的窦建德,算得上英雄吗”窦红线故作平静地说出来,其实内心是紧张的。

    罗昭云沉思一下,瞥了她一眼,点点头道:“算,窦建德出身布衣,却有勇有谋,哪怕自立为王之后,听说他始终没有背离自己的初心,依旧身穿普通布料的衣衫,还曾亲自耕作,没有像其它起义军首领那样穷奢极欲,好大喜功,忘记初心和本分,所以,我对夏王窦建德还是颇有好感,一直希望能够招降,为大华所用。”

    其实罗昭云已经开始怀疑她的身份了,所以,将窦建德夸赞了几分,正所谓不爱僧面看佛面,多少要给一些



第八百九十九章 谈经济
    罗昭云心情平和,来到御书房,要召见政事堂参知政事,以及工部、户部尚书、侍郎等,商讨大华新一年内,如何推行经济改制和战后建设的问题。

    长孙顺德、诸遂良、温彦博、苏均、高孝基、虞澄道等人,听召觐见,在御书房内,坐成了两排,跟陛下交流建设、工业、商业方面的大体规划,然后要起草计划,全国发行。

    “诸位爱卿,我们今日所讨论的工、户、商各体系,我想到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经济!”

    “经济”

    “不错,简单地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百姓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往小说,指一个家庭的家务管理,往大讲,那就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这些大臣们听着陛下的话,在咀嚼话意,在琢磨意思,多少能够懂一些。其实就是一个新鲜说法,代表了户、农、工、商等活动的整体概括。

    “经济,我们不能管控太死,如一潭死水,就很难运转了。需要把经济搞活,加快商品的流通,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这需要,建立详细的商业体系!体系懂不懂,就是一个完整的大规则…….”

    “陛下,我们略有明白了。”诸遂良等人点头,有些词语比较新颖,但是意思还是容易理解的。

    “商业体系,包涵货币的制造、规范、与流通,今年开始,需要回收大隋的五铢钱,朝廷要重新制造青铜钱、铁钱等,银子、黄金,也适当用于货币兑换与流通,稳定货币作为交易的标准,这些能懂吧”

    长孙顺德、温彦博等人,微微点头,略懂了一些,但是还不是很明白,需要消化。

    罗昭云顿了顿说道:“朝廷要有特权,但是特权需要度,不能完全把经济抓死,第一个五年,我们因为立国不久,所以执行计划经济,就是在盐、纺织、酒业、陶瓷、造纸、制船方面,建立官坊,官窑,朝廷企业,吸纳精工巧匠、制造能手,然后按半月结算工钱。同时,在一些非重要行业,比如纺织、酒业、陶器等,允许民间企业出现,发展地方民营、私人作坊来生产,相互促进和发展……”

    这些思想很简单,罗昭云几乎信手捏来,因为都是读书课本里常写到的,也是他经历过的环境,但是对这个时代的士大夫而言,对商业都不甚了解。

    因为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各朝廷都抑制商人发展,降低他们的地位,贬斥商业,所以读书人,对经商者带着轻视和不屑,惟有读书高的思维,根深蒂固。

    商人逐利,眼中只能是利,追求的也是利益最大化,所以,有些人,会不择手段,投机取巧等等,造成不良风气。因为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足够的土壤供商业的成熟发展,所以君王都觉得商业发展是动摇统治的一个漏洞,导致民心日下,不好管理,所以故意要压制。

    罗昭云作为穿越者,对经



第九百章 布杀局
    罗昭云接洽了这些工部、户部的官员后,布置了新一年内的经济政策,也许他的许多想法,暂时还不被理解,但是他已经尽量找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让大臣们去接受、理解,然后起草文件,与目前时代实际情况结合,进行试运行。

    朝廷开始对经济尝试宏观调控,在官窑、官企等作坊、工厂方面,进行强化,加大产量,工艺创新,覆盖各州,促进物质的丰富性,满足百姓和贵族的生活、生产需要。

    物质增多,控制物价,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物质生活脱离匮乏层面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生活的稳定,国力的强大,一片盛世局面才能打开。

    虽然目前乱世,南国疆域还没有统一,北方还有晋阳城没有拿下,突厥虎视眈眈,但是,罗昭云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在政治、经济、科举方面进行推进,一旦战争结束,大华国就能很快步入正轨,发展稳定了,不会有立国初的困难局面。

    因为历史上,许多朝代建立后,前面几十年都不安稳,除了被统一地的暴动多,就是灾荒多,虫灾、旱灾、洪灾等,时有发生,但是各个朝代立国初,都因为战乱影响,财力有限,物质匮乏,不能及时安置流民,解决饥荒等,导致上百万人大片死于开国后的灾荒,这种事很常见。

    接下来的次日,罗昭云召见了一批军事将领,秘密议事。

    这些人多是年轻将领,秦琼、程知节、罗士信、薛万仞、张公瑾、郭孝恪、麦仲才、慕容怀固、长孙安世、宁武飞等人就被招来觐见。

    他们里面有七成人都是从晋阳城外调回来的,远离了前线,没有任何说法,所以,有人心中多少有些失落,觉得这样缺少了立功的机会,回来做文官,类似程知节这种粗犷性格,自然是安稳不下来。

    “有几位将军都是从太原郡的战场回来,这一年跟随朕征战辛苦了,把你们召回来在长安城过年,都分配了新居宅院,可曾适应”

    “启禀陛下,一切适应!”秦琼稳重一些,恭敬回答。

    程知节却有些安耐不住了,毕竟回京过了年,元宵也过了,他们却始终没有得到继续派回太原郡的调令,也没有南下辅助李靖剿灭萧梁的意向,所以,他总觉得不踏实,好像自己在前线放了什么错,不被信任,被调回来任虚职一样。

    “陛下,我们都是疆场上的粗人,在外面厮杀惯了,冷不丁地闲下来,这手脚都痒,特别是北面的晋阳城未破,李唐未灭,难免萧梁、杜伏威、辅公拓、李子通等势力也没有平定,我们在长安城内,等着有些着急,恳请陛下准我等再赴疆场,替陛下开疆拓土,替大华消灭敌国。”程知节态度诚恳,但是也带着几分焦虑和急迫。

    罗昭云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着其它人问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要去前线作战”

    罗士信站起来道:“陛下,臣也愿意继续回到沙场,为大华杀敌立功!”

    张公瑾接着道:“臣也希望能够回到前线,上阵杀敌。”

    其余人也纷纷

    表态,但是,他们都在察言观色,见陛下没有生气动怒,都心中稍安。

    毕竟他们是臣子,而且官爵都不太高,多数是从瓦岗山、李唐过来的降将,所以生怕触动龙鳞,惹到罗昭云的怒意。

    “既然尔等都迫不及待想要上战场,那么朕自然会成全你们。”

    程知节、罗士信等人闻言,都露



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风来
    二月早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河流解冻,河岸边的石缝,山林外的旷野,有迎春花一簇簇,一丛丛地吐露出嫩叶,虽然还没有到草场莺飞的日子,但是,从远处望去,已经有了一点点绿茵的迹象。

    一缕从东南吹来的风,越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地大河,带着丝丝暖意地扑进了八水古城长安。

    城内偌大的一百零八坊,楼宇建筑群鳞次栉比,此起彼伏,长长的朱雀街,规划整齐的坊墙和道路,繁华的街市,如潮的人群,彰显了长安城的繁华。

    大华的皇城,更是甬道华丽,门匾庄重,台基广阔,庭院深邃,廊柱耸立,重檐高翘,砖瓦精美,这是隋代时期建造大兴城皇宫,被重新修缮扩建,如今成为大华的皇宫,颇有皇家的气派和庄严。

    一个春风来,重檐处镶嵌着兽头瓦当下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摆,发出稀稀落落的声音,时高时低的透过薄薄的窗纱钻进殿内。

    罗昭云坐于勤政殿内,批阅奏章,旁白的太监、宫女安静守候。

    “什么时候了”

    “回陛下,接近黄昏了。”太监总管何钦躬身回答。

    “今晚该宿在哪个寝宫了”

    “几位王妃都有身孕在身,这几晚,陛下若有需求,还可以临幸在采女那里。”

    罗昭云想到另外两个采女,虽然长得还不错,也被他先后临幸了,尽管她们很温顺,姿容不错,但是除了外貌,其它没有什么两人记住的特点,很难被记住。

    因为女子要打动人,除了美貌,还有内涵,罗昭云的思维很广,跟薛芷箐、萧依依、长孙无蓉在一起,倒是还能聊上话,毕竟这些女性已经是这个时代比较有学问的女子了,而社会绝大部分女子,都是没有上过学的。

    尤其是这次选采女,长孙皇后有意挑选三个出身最普通的女子,外貌姿容过得去,但是她们的出身背景,比较普通,很难读书识字过,这样一开口,基本没有文化的层面,都是朴实的土话,跟他交流不在一个层面,自然难以有很深的感情。

    在隋唐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还没有推行,不过,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印刷术,造纸业不发达,纸张很贵,所以能读起书的寒门家庭很少,这些出身普通家庭的女子,比男子更难有机会接触学问,所以知识含量层面会显得匮乏。
1...191192193194195...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