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除了那个吴小艾,还特殊一些,罗昭云已经摸清了她的脚根,竟然是窦建德之女,窦红线。

    他嘴角溢出一丝笑容,这个事情似乎变得有趣多了,也许她是来对罗昭云不利的,但是,至少现在来看,窦红线的杀意也就被削弱了,危险在一点点降低。

    “去吴美人宫内吧!”罗昭云口中的吴美人,就是指被提升到美人行列的吴小艾。

    何钦轻轻一笑,看上去会意君心,似乎明白陛下对这个吴美人,格外上心和喜欢,照这样下去,以后提成嫔妃,也不是难事。

    起驾之后,穿过层层宫苑门道,来到窦红线所在的苑落。

    此时的窦红线亭亭玉立在几株迎春花前,穿着一袭鹅黄色宫裙长袍,衣衫都是上等绫罗绸缎,剪裁合体,胸前衣袍褶皱中隐隐现出娇美的峰壑,秀发收成一束,盘髻处插着金镶玉的步摇,整个人柔媚之中,带着贵气。

    这一刻的窦红线,气质明显提升许多,加上从少女变成了妇人,身体也有了变化,似乎举手投足都有一种成熟的味道。

    “陛下驾到——”

    窦红线从发怔的状态中恢复神色,听到陛下二字,眉头轻蹙,一时还有些难以面对他。




第九百零三章 晋阳鏖战
    早春二月,冰河解冻,万物复苏,东南风渐渐压制住了北风,枯黄一冬的草根逐渐抽出嫩芽,一片绿茵在浮现在地面。

    晋阳城外,四个方位的大华军营,经过一冬的修整,伤员已经运送到附近的城池内修养,运来更多的弓箭武器,攻城器械,投石机,云梯,撞车等,为开春后的攻城做准备。

    新军队伍也不断征调过来,这些都是从河东各州县,重新征集入伍,用河东人来打晋阳人,以战养战,让这个地区做自我的消耗和代谢。

    城内的军队将士,有一些跟城外新兵是同乡,听着城下的家乡话,思乡厌战的情绪更浓了。

    到了夜晚,四面都是地方民调,类似当年楚霸王的四面楚歌的困局。

    城内的李渊、李世民还有几个大臣,瞧瞧站上城头,看到不少守卒在抹眼泪,被城外那些乡野民调所打动。

    “四面楚歌!亏大华将领能想的出来。”李渊冷哼,同时带着几分无奈。

    裴寂说道:“陛下,现在城内守卒的士气很低,人数也不过几万,老弱残兵,城内许多壮丁都拉出来守城了,但是厌战情绪不断蔓延,开春后交锋,恐怕不容乐观。”

    李渊闻言后,沉默了一下,说道:“难道朕不清楚这些吗,只不过,我们没有退路了,只期待突厥联合刘武周兵马,偷袭长安城能够凑效,我们这里的困局才能缓解。”

    裴寂心中暗叹,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等突厥长途跋涉偷袭长安成功,也是好几个月后的事,晋阳城是否能够再坚持几个月,这都是未知数了。

    “存粮还有多少”李渊询问粮草事宜。

    户部尚书于筠上前道:“禀陛下,大军省点用,坚持半年时间差不多,但是城内百姓口粮已经快断了,被朝廷征用,再这样困成下去,很可能……会人吃人了。”

    李渊眉头紧皱,叹息一声道:“再坚持一下吧,如果最后事不可违,再考虑玉石俱焚,还是出城乞降。”

    李世民道:“父皇,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了退路,即便投降,大华军队损失这么大,对晋阳军民都很痛恨,说不定也会屠城。”

    李渊点头道:“那就把消息传下去,就说大华军队攻破城池,会进行屠城,这样让城内百姓都能同仇敌忾,免得军心动摇,产生哗变。”

    “遵旨!”左卫大将军李孝基、兵部尚书李神通、礼部尚书柳崇礼、户部尚书于筠等人、千牛卫将军窦膺等人,躬身领命。

    李渊望向城外密密麻麻的军营,心中涌起一片无力感。

    ………

    两日后,到了传统的惊蛰节气,平地一声惊雷响彻大地,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旷野上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开始四处觅食,天气也逐渐暖和。

    晋阳城外,主将徐世绩,副将侯君集,在帅账内发布调令,要对晋阳城发起攻击。

    “咚咚咚!”

    鼓声阵阵,传荡在军营内,唤醒了沉寂一冬的男儿热血。

    号角声、马蹄声、武器锵锵声、兵甲摩擦声交织在一起,混合响动。随后,四处大营的队伍不断向外涌出,成千上万,在阵营前列阵。

    随着进攻的号角吹奏,四面的大军开始朝着晋阳城发起了猛烈攻击。

    “咻咻咻!”

    弓箭方阵万箭齐发,犹如黑色的乌云瞬间笼罩过去,暴雨倾斜,噼里啪啦射在城墙、城楼、城内的街道上。

    当当当



第九百零四章 江湖夜话
    晋阳城外,大华军队四面合围,鼓声阵阵,杀声冲天。

    随着时间推移,晋阳城风雨飘摇,不断有豁口被撕开,但是,唐军疯狂阻截,再次又封堵上了。

    “这是一场苦战啊,唐军还有存留着最后一股抵抗士气,要需要一点点磨掉!”徐世绩看着胶着的战况,心中有所了解,唐军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崩溃,还在咬牙坚持。

    自从陛下回到长安城后,这里的指挥权就交给了徐世绩,他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既兴奋受重用,又觉得压力山大。

    如果能顺利攻克晋阳,活捉李渊父子,灭掉李唐,那么自己就会被载入史册,被大唐的史官重重描写上一笔,青史留名,封侯拜相。

    一旦自己失败退兵,很可能沦为一个笑柄,在这样兵力、局势的优势情况下,再拿不下晋阳城,他徐世绩注定要被耻笑的。

    这些日子,他反复寻找破城之法,今日发起攻击,也是开春之后的第一战,一鼓作气,试一次能否破城,如果破不掉,就继续陷入持久战,一点点磨耗,因为城内的存粮和人口,注定无法再长久这样干耗下去。

    “通向城内的地道,挖的如何了”徐世绩侧身询问。

    一位侍卫虞侯都尉拱手道:“回徐将军,正在加快打通,但是为了避免被城内人检测到,越是接近城墙区域,只能趁着攻城时候,声音杂乱,才能向里面挖掘。”

    徐世绩凝重问道:“还需要多久能到城内”

    “如果能够日夜攻城,半个月足矣!”

    “好,本将军等的了,确保质量,不能出纰漏,只要打通入城,一切就好办了。”徐世绩点头,他打算派一支死市杀入城内,以黑火药配合,肯定能炸开墙洞和城门。

    另外派出一些斥候刺客,混入城内,找机会行刺李渊父子,或是朝廷大臣,制造混乱局势。

    前方是血与火的战场,大华将士冲锋陷阵,城头唐军誓死抵抗,锋芒对接,血光喷溅,一条条生命就这样倒在血泊之中,许多当初丧命,成为永远也爬不起的尸体。

    徐世绩等人,看到伤亡不断扩大,但还是继续派上从河东地区各州县招募过来的新兵,轮番上去攻城,用鲜血和厮杀来锤炼新军士卒的胆子。

    从辰时打到了黄昏,死伤近万,看了今日很难一鼓作气拿下晋阳了,徐世绩有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过多失望,这是一块硬骨头,不是那么容易啃下的,所以,望着烽烟中的古城池,终于挥手下达了撤军的命令,鸣锣收兵。

    城头的唐军在大华将士如潮水退却的时候,全都如释负重,虚脱地坐在地上,劫后余生,喜极而泣。

    不过,唐军守卒心中也清楚,这只是开春的第一次攻击,后面还要天天面对,看着千疮百孔的城池内外,扑鼻的血腥气息,浓烟滚滚的城内建筑,每个人的心情都沉重下来,看不到曙光。

    ………

    罗昭云这两日继续宿在窦红线的宫苑内,初尝做女人的滋味后,十九岁的窦红线被罗昭云温柔有技巧的手段,送上一次次极乐的状态,倒是越来越不抗拒这种床榻上的运动了。

    反正做一次也是**,做一百次,也是**,窦红线心理防线从当日第一夜回复之后,渐渐变得适应,甚至有些心安理得了。

    虽然便宜了他,但自己也享受到了,并不痛苦,感觉特殊,这就足够了。

    &



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离
    月朗星稀,开春后天气渐暖,夜景之中多了几分柳叶飞絮,以及虫鸣叽响,甚至吹过的风夹杂着泥土水气的芬芳,沁人心脾,与寒冬腊月的冷风完全不同。

    罗昭云这几日安抚住了窦红线,觉得跟她相处下来,感情在一点点积累、建立,从她的眼神中,看不到冷漠了,有时候两个人目光相对,还有一种情愫在滋生。

    他的防范之心在减弱,心中对她的喜爱,也增多不少,照此下去,罗昭云觉得,总会感化、降服这个胭脂马,拴住她乖乖留在宫内,老实地做她的王妃吧。

    罗昭云忙完一天的政要决策,批阅了一堆奏折,走在花团锦簇的宫苑内,听到了一股悠扬的琴声,是从薛芷箐的宫阁传出,他心中一动,觉得许久没有单独陪这位关中大才女了。

    在诸嫔妃之中,以薛芷箐的年纪稍大一些,跟罗昭云差不多的岁数,二十六七岁了,如今也已经有孕在身几个月,在这个年代,她这个年龄,第一胎算是比较晚的了,大龄孕妇了。

    但在罗昭云看来,这很正常,也是后世女子真正成熟的年纪,一点都不大。

    他闻着琴声,一步步移驾,没有大张旗鼓,只有随身一位宦官跟随,来到了薛妃的宫门外。

    “陛下今晚要住在薛贵妃的寝宫吗”

    “可以。”罗昭云点头。

    “但薛妃有了身孕,不宜过激侍奉陛下入寝。”宦官何钦四十多岁,在隋代时候,只是内侍省下辖的内仆局一名太监小官,正六品,后来李唐占据长安,从新启用这些宦官,所以,他又熬到了从四品。

    这次罗昭云做了帝王后,从内侍省内挑选脚根、背景都比较干净何钦上来,做了太监总管,此人能力、性格、吐等,还是让罗昭云满意的。

    罗昭云想到薛才女成熟的身段,绝美的容颜,还有丰富的学识,摇头一笑道:“朕总不能日夜笙歌,没有节制地纵欲,那样不宜长寿。”

    “哦,陛下英明,是臣多虑了。”何钦识趣退后。

    这对君臣,点到为止,比较有默契,有时候不必说太多。

    其实有时候,罗昭云很想废除内侍省,和太监制度,因为这种宫刑,实在是对男性的一种伤害,造成了许多性格扭曲的人,往往最后对朝政、都历史影响都不小。

    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汉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

    东汉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割后失去男人能力的人。

    隋代起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罗昭云脑海中,可是有唐代中后期宦官干政,废掉皇帝的事情京城出现,专权跋扈,不得不谨慎起来。

    所以,罗昭云尽量减少宫内宦官的数量,规定纳妃的数量,宫女的数量,宫内用的人少,就无需太多宦官的存在了。

    “陛下驾到。”

    到了殿门口,何钦喊了一嗓子,里面的宫女立即参拜,罗昭云直接步入庭院,然后走向宫阁。

    琴声停歇,薛芷箐也起身,走向殿门口去迎接。

    看到挺拔伟岸,英俊不凡的陛下到来,薛芷箐脸颊绽放笑容



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季的小雨贵如油,给复苏的万物带来了水分和养料,渗透土壤,催生枯草发芽,一片春意盎然,虽然还没有完全的莺飞草长,但是,绿茵可见了。

    罗昭云带着后宫佳丽出来踏出,就在长安城北门靠近龙首山的皇家园林内。

    正所谓一月梅花傲霜雪,二月杏花满树白。在阳春二月,杏花开放,白花花的一片挂在枝头。

    罗昭云与诸位王妃来到了园林内,踏青寻梅,遥望杏林,阳光和煦,一片美景。

    长孙无蓉、杨妃、薛芷箐、高雨霏、萧依依、宁沐荷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有窦红线、唐又琪、柳毓三女。

    顿时间,诸女的绚丽多彩的长裙飘动,花枝招展,美不胜收。她们的欢声笑语,堪比黄莺和百灵,叽叽喳喳,悦耳欢快,形成一道靓丽风景。

    作为皇后,长孙无蓉显得很大度,对待窦红线三女也很关照,寒虚问暖一番,让她们好好侍奉陛下。当然,长孙皇后对窦红线的关注比较多一些,因为三女之中,她也知晓,似乎陛下对这个‘吴小艾’最为宠幸,已经是‘婕妤’身份,赐爵提级比较快,其余二女只是‘宝林’。

    “多谢长孙皇后关心。”三女都敛裾施礼。

    “好了,以后就是一家人,都在这宫廷之内,成为了陛下的妃子,我等当齐心协力,侍奉好陛下,这才是最重要的事。”长孙皇后年纪不大,刚二十出头,但是心智早熟,自幼诗书礼仪都很精通,又是门阀千金,所以懂得事情和道理,的确要比普通女子多得多。

    这个门阀的年代,读书士子、王侯将相、贤者大夫等待,都是出自这个阶层,寒门阶级没有物质基础过多去私塾学习,或是购买纸书等,更何况平民女子。

    唐又琪和柳毓就是如此,这大名还是入宫前才起的,以前都是乳名、丫头的叫着,大名很少,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么这种排行。

    比如孟姜女,并不是姓孟,而是姓姜,这称呼的意思姜家大丫头,姜家长女。

    窦红线仔细打量着长孙无蓉,对这个年轻皇后也有好奇,见她眉如远山,目似凝黛,五官精致,气质娴静,又不失华贵,的确给人有一种母仪天下的细微感觉。

    “这就是他的皇后,其它的王妃也是那样的出色......”一时间,窦红线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原来她没有想过自己要留在宫内,真正做罗昭云的妃子,但是,随着在宫内的生活持续下来,半个月内的时间,她逃走的念头已经淡化一些,矛盾更深了,不知该想办法逃脱,还是向对方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有牵扯到一个欺骗,还有不好的行刺念头。

    所以说,窦红线内心越发矛盾了,不知该如何做。

    &n
1...192193194195196...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