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第九百一十二章 微服出访
    去海外引入玉米和番薯,以及全民养猪,让百姓有肉吃,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当前突厥来西,太原战役持续,南面杜伏威有意要援助萧梁,逼迫李靖做出回应,战局不断,不容罗昭云想那些惠民事情了。

    军机大臣们议事结束,纷纷离开皇宫,回各自衙署去办公了。

    罗昭云看着空荡荡的殿宇,只剩下他,批阅奏折,古代君王的生活,以前都只从梦里出现,如今成为现实后,渐渐适应了。

    有时候,他已经不再去考虑,究竟是穿越到古代,还是去了其它平行位面世界,这些都没有意义,只要存在,自己生活得很好,给这个时代百姓带来福利,这就值得他全力去做。

    “陛下,您这要去哪,老奴让人准备仪仗队。”

    “不必了,叫上几位侍卫,还有......顾妃,随朕微服私访。”罗昭云忽然想出去走一走,看看长安城的发展,已经百姓生活,究竟如何了。

    “陛下,微服私访,这个,宫外鱼龙混杂,十分危险......”宦官总管吓了一跳,担心出事情,急忙劝慰。

    “危险能有沙场危险吗,朕戎马生涯十多年,从边关小卒做起,什么样的战斗没见过,在自己的皇城内,又是微服私访,如果还有危险,那正说明这个长安城,已经无药可救了。”罗昭云并不担心,除了自己武艺超群外,还有顾青霜随行,她可是接近大剑师的存在。

    总管何钦还要苦劝,但是奈何罗昭云心意已决,而且不让宦官干涉太多,带着十八名侍卫,前后左右布下暗哨,他和顾青霜走出皇宫,进入了繁华的长安城。

    如今的长安,经过战后的重建和修缮,一百零八坊条理清晰,主干道和坊间的道路都有青石、青砖铺路,不像以前有泥土坑洼,走起来倒是舒适便利了。

    罗昭云带着青霜,先是去了北坊市,这里规模很大,单独占据了一个坊,有八个坊门,里面有农作物区、铁器区、布料街、胭脂水粉街、盐巴米铺等,还有牛羊马驴的牲畜贩卖区。

    在这里,除了关陇人,也有从函谷关外的中原,来长安城做生意的商贾、小贩、镖师等,甚至还有西域番邦、草原部落来的胡商,南北口音,中外口音,夹杂在一起,的确鱼龙混杂一些。

    罗昭云亲自去米铺街,问了一下米价、面价行情,跟自己得到的情报价格,做了比较,做到心中有数。

    “东家,现在这些陈年米,好不好卖”罗昭云询问一个米行的店铺掌柜。

    “呦,这位客爷儿,跟您实话实说,不是很好卖。咱们大华立国后,对关陇民互税收减半,又鼓励农作生产,去年丰收后,米就陈下来很多,这个冬买米的达官贵人不多,像是收租子得的米就够那些大家族食用了,至于城外的百姓都是自己种自己吃,不会进城来买米,不过,倒是胡商在收购粮食......”店铺掌柜刚才跟罗昭云聊的投机,所以此时的话,也就多了一些。



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
    罗昭云离开了米铺,对那个店铺掌柜的话,仍然响在耳畔,他的话非常朴实,却是当前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在宫内,罗昭云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但是,毕竟与目前百姓生活,还有那股经商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思维等,都有些格格不入,他有的是后世理所当然的宏观把控,经济大框,但如何与隋唐过度时期集合,需要认真揣摩、研究才行。

    比如土地问题,这让罗昭云也非常头疼,说起来容易,推行起来,有很多阻隔。

    因为关陇地区的门阀,尽管受到一些打击,被杨广铲除、打压了一些,但是,根基仍在,隋朝灭亡,长安城落入李渊之手,取而代之,建立了李唐,李家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之一,为了安抚关陇贵族,得到门阀扶持,李渊还是重用了门阀,土地、部曲、宅院财产等,仍然归那些大家族,并没有没收多少。

    重新规划后,那些旧贵族依旧入朝为官,占据了一些好田,充当俸禄田,这方面,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皇家园林和朝廷的田都在就行,对于百姓,还是分配的比较偏远和土壤差一些的天地。

    罗昭云率军攻入长安,重新立国后,许多关陇贵族继续入朝做官,让户部来分配土地,自然奉行的还是那一套。

    所以贵族、门阀的田地仍在,百姓的田地就差了一些,产粮不足,遇到灾旱之年,肯定先遭殃,颗粒不收。而那些肥沃好田,却是挨近河流,即便遇到灾旱,也能利用水渠、水车来浇水,确保一半的收成。

    “门阀啊,不能不用,也不能放任扩大!”罗昭云当了皇帝后,也发现门阀尾大不掉的问题。

    目前这些贵族,虽然还不至于像以前北周时期的杨阀、李阀、宇文阀、窦阀、裴阀那样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但是,要推行新政也好,改革田制、商制等,肯定会成为阻力,或是顽固者。

    难怪当初杨广那样执意迁都去往洛阳,其实并非演义抹黑的那样,杨广穷奢极欲,非得修建东都洛阳城,图奢华和浪费,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战略原因的。都城在洛阳,对关陇集团的削弱,有着很大的效果。

    罗昭云一边走路,一边思考着,目前关陇一流的门阀,都已经废掉了,死的死,灭的灭,朝代更迭中最先遭殃,反而是二流、三流的门阀,根基未动。谁做皇帝,他们就拥护谁,毕竟人才多出自门阀居多,因为家学渊源,加上自幼读书的关系,寒门出来的士子非常少。

    想通这些,罗昭云觉得,回去只要有针对性地削弱,会逐渐改善的,但是对工商的发展,百姓农耕的重视,还得重新颁布新的诏令约束一下。

    “老板,胡商的事,需要抓紧查一下了。”青霜靠近,在罗昭云耳畔低声说道。

    罗昭云点头道:“放心,回去我就安排,燕琅阁和青影卫等,一查到底!”

    因为外面人多耳杂,所以二人的对话,没有



第九百一十四章 实干兴邦
    罗昭云回到了宫内,立即派人去通传,召见了燕琅阁、青影卫的指挥使,让二人留意长安的坊市内,有胡商收购粮食的动向,是否在为草原部落、西域敌国在购粮,或是恶意要掏空长安城内的粮食储备。

    一旦出现围城,突厥来袭,到时候城内粮食价格肯定会飙升,不可不防。

    安排好这件事后,罗昭云又开始重新思考农耕和民田的问题,现在的亩产的确很低,因为这个时代的农业,没有出现杂交水稻、高产种子等,加上肥料、农药等作用,所以亩产比后世少了数倍,甚至十倍。

    还有田地的制度,当限制贵族对土地的兼并,否则,当土地逐渐向大地主、勋贵阶层聚集,百姓无地之后,税收减少,国家财政赤字,而百姓的生死又依附在贵族手中,一旦遇到灾年,肯定多农民起义,朝廷想不亡都难。

    “需要一些农林的人才,对种子、除虫、耕种、移植技术等,进行研究才行,古代士子光在乎做锦绣文章,诗词歌赋,务实不够,动手能力欠缺,满嘴都是空话,除了少数做文官外,大部分人在自己职位上,都是能力不够的。”

    罗昭云想到这些,决定在太学书院基础上,再建立一所农林学校,医学院,把这种专业性强的门类,单独来发展。

    建立地方农林官、功曹等,这样使得士子学以致用,有小官小吏做,又能扶持一方耕作,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有效果。

    只有从朝廷的视角,真正去重视农业,而不是喊口号,嘴上要把百姓当回事,心中贵族仍然把百姓当成贱民,难以真正兴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罗昭云在书桌上,写了这八个大字,让司礼监的小太监拿去装裱,回头要放在勤政殿上,让百官时刻看到,谨记在心。

    至于推行农林学院建立,以及田地制度等,当日下午,罗昭云就派人找来政事堂、户部的同平章事、尚书、侍郎,吩咐他们去做了,他会定期查阅进度,让几位大臣们不得懈怠。

    谈完了国事,几位大臣从御书房离开,罗昭云接到了大内侍卫带回来的监视情报。

    “启禀陛下,胡商马队里面的紫衣女子,身份已经确定,的确是来自吐谷浑,是吐谷浑的公主,慕容紫嫣!”

    “真的是她”罗昭云感觉奇怪,这个女人,怎么来到长安城了,难道吐谷浑有了什么变故

    “知道了,带多一些人,继续去关注。另外,保护好其安全!”

    “遵命!”侍卫队长拱手后,转身离开。

    罗昭云沉吟踱步,离开御书房,来到后宫的寝殿。

    薛芷箐和萧依依正在宫苑石亭内听琴曲,腹部隆起,还有两个月就要临盆了。

    二女看到陛下到来,起身微微施礼,被罗昭云制止,微笑道:“两位爱妃,身子不便,就不必多礼了。”

    “陛下忙完政事了。”

    “恩,今日的批阅算是结束了,来陪陪你们。”罗昭云笑容和蔼,坐下之后,扫了一眼,没有看到同样有孕的杨采玉,问道:“杨皇后呢”

    “皇后的生母,还有长姐来了,正在她的寝宫探望。”

    “哦,原来是娘家来人了。”罗昭云笑了笑,想到很久没有见到杨采玉和萧皇后、大姨子南阳公主,理应过去打个招呼,顺便看望采玉。

    “我去看望一下杨皇后和贵客。”

    “陛下请便。”薛芷箐和萧依依不置可否



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来
    罗昭云谈笑风生,跟萧氏客气一边,他的目光关注着这位长辈,体现儒雅翩翩的一面,并没有什么其它异样的目光。

    萧氏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情绪从那件事上转移开,不去想它。

    “听闻陛下又要御驾亲征了”南阳公主在旁询问。

    罗昭云目光转过来,跟南阳公主眼神相对,微微点头道:“不错,突厥再次来犯,直逼长安,威胁社稷稳定,朕会亲自带兵去阻挡。”

    南阳公主点头,目光看着罗昭云,轻叹道:“战场上刀剑无情,请陛下多加小心。此次关系到大华的安危,祝陛下洪福齐天,击败突厥,给长安百姓一个安全保障。”

    “那当然了,陛下御驾亲征,肯定能横扫突厥。”皇后杨采玉,对丈夫有一种近乎崇拜感情,这些年他南征北战,在大隋朝,年仅十五岁开始征战便将,一直战功赫赫,给人强大的自信。

    罗昭云微微笑道:“也没那么神,打仗嘛,没有常胜将军,天生的兵神,其实跟运筹帷幄,小心谨慎,随机应变等,都离不开的,不过,这次也不必担心,朕已经安排妥当,不必为此担心。”

    萧氏、南阳公主闻言点头,她们都是妇道人家,不懂军事,既然陛下胸有成竹,她们也就不多问了。

    罗昭云在这里陪三女又聊了片刻,留下她们在宫内住下,让她们多陪陪杨皇后,这才离开凤仪宫苑。

    夕阳落下,天色已经朦胧,宫内已经要相继要掌灯了。

    罗昭云正往长孙皇后的寝宫走去,这时候有侍卫长疾步着赶来到仪仗队前,禀告了皇城外有人手持陛下御赐之物求见。

    “会是她吗”罗昭云心中好奇,立即吩咐太监总管何钦,跟着侍卫长去接人,带到陛下的寝宫两仪殿。

    顷刻,当罗昭云回到两仪殿不久,一位身穿紫衣,头戴斗篷的身影来到了殿外,接受了侍卫的盘查、摸索,发现没有武器之后,这才放行进入。

    罗昭云坐在两仪殿前厅的长椅上,垂足而坐,手里拿着茶汤,目光盯向了进来之人。

    那是一道身材修长的身影,穿着华丽的丝绸布料的霓裙襟衣,曲裾缠绕,剪裁得体,女性的身材得以完美展现。

    她卸下罩在后半头部的连衣斗篷,一张清美绝伦的芙蓉脸颊更清晰了,眉目如画,睫毛修长,眸子中带着淡淡的蓝色,眼神看到罗昭云的时候,有些含情脉脉的味道。

    “吐谷浑慕容紫嫣,拜见大华陛下,万岁万万岁。”

    罗昭云虽然心中早有猜测,当真正见到这妮子的时候,还是有些略感意外。

    “紫嫣,怎么会是你!你怎么忽然来长安了是太想念朕了吗”沈洛微微一笑,对她的到来,还是很高兴的。

    当年攻打吐谷浑,跟慕容紫嫣和索哲姐弟相识,前后好几年了,聚聚分分,可谓患难与共。

    灭吐谷浑的是罗昭云,最后帮她重建家国的,依旧是罗昭云。

    慕容紫嫣感受到了大华陛下的热情流露,如果换成中原女子,听到这样露骨的情话,势必会害羞、矜持,但是这位来自高原的公主,反而很直接地接受了,微微点头:“是有些想你了,不过,也不是那么想,谁让你不去吐谷浑看紫嫣,也没有书信



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来
    罗昭云谈笑风生,跟萧氏客气一边,他的目光关注着这位长辈,体现儒雅翩翩的一面,并没有什么其它异样的目光。

    萧氏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情绪从那件事上转移开,不去想它。

    “听闻陛下又要御驾亲征了”南阳公主在旁询问。

    罗昭云目光转过来,跟南阳公主眼神相对,微微点头道:“不错,突厥再次来犯,直逼长安,威胁社稷稳定,朕会亲自带兵去阻挡。”

    南阳公主点头,目光看着罗昭云,轻叹道:“战场上刀剑无情,请陛下多加小心。此次关系到大华的安危,祝陛下洪福齐天,击败突厥,给长安百姓一个安全保障。”

    “那当然了,陛下御驾亲征,肯定能横扫突厥。”皇后杨采玉,对丈夫有一种近乎崇拜感情,这些年他南征北战,在大隋朝,年仅十五岁开始征战便将,一直战功赫赫,给人强大的自信。

    罗昭云微微笑道:“也没那么神,打仗嘛,没有常胜将军,天生的兵神,其实跟运筹帷幄,小心谨慎,随机应变等,都离不开的,不过,这次也不必担心,朕已经安排妥当,不必为此担心。”

    萧氏、南阳公主闻言点头,她们都是妇道人家,不懂军事,既然陛下胸有成竹,她们也就不多问了。

    罗昭云在这里陪三女又聊了片刻,留下她们在宫内住下,让她们多陪陪杨皇后,这才离开凤仪宫苑。

    夕阳落下,天色已经朦胧,宫内已经要相继要掌灯了。

    罗昭云正往长孙皇后的寝宫走去,这时候有侍卫长疾步着赶来到仪仗队前,禀告了皇城外有人手持陛下御赐之物求见。

    “会是她吗”罗昭云心中好奇,立即吩咐太监总管何钦,跟着侍卫长去接人,带到陛下的寝宫两仪殿。

    顷刻,当罗昭云回到两仪殿不久,一位身穿紫衣,头戴斗篷的身影来到了殿外,接受了侍卫的盘查、摸索,发现没有武器之后,这才放行进入。

    罗昭云坐在两仪殿前厅的长椅上,垂足而坐,手里拿着茶汤,目光盯向了进来之人。

    那是一道身材修长的身影,穿着华丽的丝绸布料的霓裙襟衣,曲裾缠绕,剪裁得体,女性的身材得以完美展现。

    她卸下罩在后半头部的连衣斗篷,一张清美绝伦的芙蓉脸颊更清晰了,眉目如画,睫毛修长,眸子中带着淡淡的蓝色,眼神看到罗昭云的时候,有些含情脉脉的味道。

    “吐谷浑慕容紫嫣,拜见大华陛下,万岁万万岁。”
1...194195196197198...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