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冲杀!”

    裴元庆见时机成熟,发号施令,三千身穿光明铠的精锐重兵,轰然而出。

    这几十步的距离,正好是缓冲地带,让战马奔跑起来,带动足够的惯性冲力,同时只给突厥人一次放箭的机会。

    “嗖嗖嗖!”




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虏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在三百步区域响起,黑火药的炸药包爆破,闯入这片区域的骑士人仰马翻,使得后面冲锋陷阵的突厥骑兵顿时一缓,节奏被打断了。

    如果按照突厥骑兵冲锋的节奏,源源不断,势如潮水,一波强过一波,足以将正面的敌军给冲垮、冲散,把握杀伐主动。

    而眼下,节奏完全掌控在了大华军队里,两百步的弩机断层,以及三百步车弩黑火药爆破区,将突厥的冲击切成了几段,势头自然此消彼长。

    这就是罗昭云与裴仁基商议后,对付突厥先锋的打法,不像以前,先从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的顺序缩小,而是反过来了,从内环扩到了外环。

    近距离的突厥骑兵,交给了裴元庆所率的三千明光铠重骑精锐,大刀阔斧穿凿过去,彻底把冲到最前的几波骑兵给打散,队伍大乱,后面的骑兵便开始收割。

    “噗嗤!”一名身穿明光铠的士卒,手持长柄陌刀接连砍杀了五六人,才被一名突厥士兵长矛刺穿,前面的受伤,都被明光铠给挡住了一些。

    战斗力、防御力,大华精锐重骑还是占据了大优势。

    “咔嚓”

    裴元庆马槊在手里翻飞,已挑杀了三十多名骑士,勇不可当。

    其余精锐卫队,在他的带领下,杀的两进两出,加上普通骑兵参战,将突厥发的投入的一万五千人马都给压制住了。

    右谷蠡王看到伤亡很大,蹙起眉头,有限难以想象,什么时候中原人也有这么彪悍的骑兵了。

    长期以来,中原人都是步兵、车兵阵为主,配合少量的骑兵队伍做突袭的,很少有真正的骑兵大军,跟草原骑兵如此正面的硬碰硬。

    “谷蠡王,情况有点不对劲,中原骑兵什么时候这样强悍了。”军师都有些发懵了,这跟他们事先预想的不一样。

    “是啊,都说中原人是泥腿子,没有多少战马,要组建一支骑兵队伍,连大隋倾国力,也没有太多骑兵队伍,如今大华初立,不断作战,哪里这么多骑兵,而且还如此善战”谷蠡王也有点纳罕。

    投入了一万五的兵力上去,伤亡很大,被炸伤、射伤了很多骑士,战马哀嚎,骑士惨叫,硝烟滚滚,场面狼藉,明显先锋勇士的士气被夺了,被大华骑兵掌控了主动。

    “不能就这样算了,继续吹动号角,让前面的骑士勇往直前,只哟他们冲入大华军队的阵型,我们后面的勇士们,才能给他们致命一击!”谷蠡王并不气馁,毕竟手里还有一半兵力,去除前面伤亡之后,兵力还是要多余大华的先锋军。

    “呜呜呜”

    突厥人吹起了号角,仿佛催促前面的勇士敢于冲锋,不要放弃,鼓舞士气,继续向前。

    而大华一方,裴仁基也下令,擂鼓吹号,继续投入兵力,又投入了四千人马,左右斜插进入,如此一来,发出的兵力也过万了。

    “杀啊,杀杀”

    喊杀声震天,在这片沙石河床地貌上激烈搏杀,非常的惨烈。

    这个时候,就在考验双方骑兵的实战力,和配合度了。

    由于突厥人多是牧民,从小就骑马,个人骑术要比中原骑兵好的,毕竟这些大华骑士都是最近一年、半年才加入骑兵队伍,训练骑术,而那些从西北边陲跟随过来的骑兵,人数较少,在各种大战中不断消耗,只剩下一部分精锐了,比如明光铠重甲的骑兵,这是挑选的骑兵老手和悍卒。

    所以,大华骑士只有依靠阵法配合,以及武器的精良,弥补一部分骑术的劣势。

    突厥人单个人勇猛,但是整体配合不行,因为他们非招募的常规军,而是临时由牧民拼凑起来的队伍,聚而为兵,散而为



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
    罗昭云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大军主力按照常规的行军速度,抵达上郡的三川城外,安营扎寨,挖壕沟,立倒刺,建立行辕与箭塔等,井然有序。

    原本魏晋隋唐时期,门阀氏族盘根错杂,君王要驾驭地方和权贵,有很大困难,很容易被掣肘、架空,但罗昭云戎马十年多,如今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沉稳刚猛,带兵打仗无往不利,因此不论在军中的无敌威望,还是对门阀权贵的威慑,都是相当大的。

    故而,陛下亲征,全军上下众志成城,军纪严明,哪怕北上要面对二十多万的匈奴铁骑,也并不胆怯,反而觉得这是在陛下面前立功表现的大好机会。

    “报——前方奏报!”

    前来送情报的斥候,经过一层层稽查、对口令,然后被带到了皇帐之前,账外侍卫接过了奏报,转身进入了账内。

    军营刚设置完毕,罗昭云正与几名武将和大臣商议排兵布阵的细节,侍卫带着前方先锋军的奏报呈递上去。

    罗昭云接过之后,摊开一看,是关于先锋军大破突厥的捷报。

    “哈哈,不错,裴将军幸不辱命,在昨日大破了突厥先锋,消灭两万敌军,俘虏数千,获得战马牲畜上万头,兵甲也不少,目前在前面整军,等待我军主力感到汇合。”罗昭云将捷报的内容说了出来。

    来护儿、萧瑀、史大奈等随行的武将、文臣,都高兴起来,担忧前面先锋军战况的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nb



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
    罗昭云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大军主力按照常规的行军速度,抵达上郡的三川城外,安营扎寨,挖壕沟,立倒刺,建立行辕与箭塔等,井然有序。

    原本魏晋隋唐时期,门阀氏族盘根错杂,君王要驾驭地方和权贵,有很大困难,很容易被掣肘、架空,但罗昭云戎马十年多,如今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沉稳刚猛,带兵打仗无往不利,因此不论在军中的无敌威望,还是对门阀权贵的威慑,都是相当大的。

    故而,陛下亲征,全军上下众志成城,军纪严明,哪怕北上要面对二十多万的匈奴铁骑,也并不胆怯,反而觉得这是在陛下面前立功表现的大好机会。

    “报——前方奏报!”

    前来送情报的斥候,经过一层层稽查、对口令,然后被带到了皇帐之前,账外侍卫接过了奏报,转身进入了账内。

    军营刚设置完毕,罗昭云正与几名武将和大臣商议排兵布阵的细节,侍卫带着前方先锋军的奏报呈递上去。

    罗昭云接过之后,摊开一看,是关于先锋军大破突厥的捷报。

    “哈哈,不错,裴将军幸不辱命,在昨日大破了突厥先锋,消灭两万敌军,俘虏数千,获得战马牲畜上万头,兵甲也不少,目前在前面整军,等待我军主力感到汇合。”罗昭云将捷报的内容说了出来。

    来护儿、萧瑀、史大奈等随行的武将、文臣,都高兴起来,担忧前面先锋军战况的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nb



第九百四十五章 听战绩奏报
    大军主力在三川城外得到补给之后,次日一大早,罗昭云就下令开拔出发了,浩浩荡荡,加快了行军速度。

    由于大战在即,所以最近的伙食也都得到改善,每个士卒可以得到一荤两素,牛油、羊油入锅,加上没有毒质的细盐,其它作料的调味,压碎谷壳的米饭,这些细微之处得到提升和改善,使得大华将士吃饱喝足,体力都有所增长。

    中原人由于食用五谷粗粮,加上稻谷无法去壳,煮饭发硬,面食也是那种黑馒疙瘩,没有油水,只煮一些青菜,导致士兵体质很弱,体力涨不上来。

    当然,许多百姓连一天两餐都无法满足,军人的吃喝相对那些贫民,已经是不错了。

    大华境内,推行了碾子去稻米谷壳,加上细盐的产出,提高了伙食中一些的细节,这几日又加了牛羊肉,荤素搭配,让出征壮士们,吃的很饱,白天加快行军,锤炼体质。

    一天的赶路,终于在黄昏时候,抵达前线与骑兵先锋汇合,安营扎寨。

    裴仁基、裴元庆、薛万仞等人前来迎接陛下,汇报作战成果以及突厥主力的情况等。

    大帐之内,罗昭云坐在主位,账内聚集了七成武将,三成文官侍郎等,商议军情。

    听了裴仁基将战斗的细节描述出来,排兵布阵,以及长弓、弩机、黑火药的运用,打乱了突厥骑兵的冲击节奏,使得敌军由主动变为被动,反而被大华的骑兵反扑击败。

    如果是硬碰硬,那还真不好说,虽然大华先锋有骑兵阵,以车悬阵冲锋,但是突厥骑兵的雁形阵,同样也有一些兵法奥妙,真的对抗起来,厮杀惨烈,即便大华先锋能够胜利,也是残胜,绝对不像这样只伤了三四千人而已,奸敌两万多兵力,俘虏了数千匈奴人。

    “启奏陛下,我军先锋斩敌两万一千六百余人,俘虏四千二十六人,逃散数千,战马有三万多头,死伤的战马大约一万多头,趁乱逃散的马匹也有近万头,斥候营已经全部出动,除了侦查突厥主力之外,也在搜寻失散的马匹......”裴仁基禀告战果。

    “我军先锋伤亡有多少”罗昭云询问先锋军的伤亡,对将士们很关心。

    账内的文武大臣心中大受触动,陛下听到这样的捷报后,竟然并没有大喜过望,而是冷静地询问己方的伤亡,体恤部将,令人心底暖呼呼的。

    “回陛下,先锋军阵亡三千四百人,重伤一千二百四十多人,轻伤两千一百五十多人,目前伤兵营已经住满,许多重伤士卒都被包扎,由于随军的军医队伍人手充裕,加上药草带的也足,所以,伤者比以往要多出三成的存活机会,轻伤者,救治及时,休养半年都能够恢复。”

    罗昭云微微点头道:“安排好伤员,重伤的人,立即派人送往三川城救治,轻伤者,军营就医,随时作为替补,死伤的战马,及时割肉储存,用地窖的方式......”

    上万头战马,一匹战马出肉百斤的话,那也是一百万斤的马肉了,只不过在春季,天气暖和,外放很容易坏掉,所以,尽快屠宰割肉,然后挖几座地窖,储存肉食,表面用盐涂抹,这样可以保存时间较长。

    至少跟突厥作战期间,有肉可以使用,多余可以送我三川城储存,然后想办法冻冰块,运肉回去,解决长安城缺肉的情况,堂堂京城人士,目前也是缺少肉食的,毕竟这年头不吃猪肉,牛是耕作物,很少舍得宰割,羊肉虽然可以,但是关中又不是牧区,而且连年征战,哪里有许多肥羊待宰,所以,鸡、鸭肉



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袭与反偷袭
    入夜,天穹一片漆黑,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毡子裹住了上空,连星光也黯淡了。

    已是初夏,三川之地,绿油油的草毡在沙石土壤中铺在了漫山遍野,春风袭来,混杂着泥土的芬芳。

    那些枯黄的草被新冒起的草芽顶掉,风吹日晒,成为了草根补的肥料和春泥,给野草提供了养料。

    “轰隆隆!”

    一阵骑兵轰然踏过,踩在了荒野的草地和沙土上,没有吆喝声,也没有太大的马蹄声,因为这支万人队的骑兵,马蹄上都裹着布袋,为的就是减轻动静。

    他们马不停蹄,没有任何休息,直接朝着大华的主力军营奔去,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突袭大华的迎敌,哪怕不能给致命一击,但如果能造成一些伤害,打击士气,也会对突厥明日之战有很大好处。

    始毕可汗得知三万先锋军被击溃,右谷蠡王也阵亡的消息,勃然大怒,但内心也是有些担忧,一是怕士气低沉,不利于后面的交锋,二是对罗昭云和大华将士有些摸不透了。

    以前面对大隋将领和军队,胜负皆有,但自从对上罗昭云之后,始毕可汗似乎还没有占到便宜,心里的阴影不小,所以,决定夜里派出一万骑兵突袭,对大华进行滋扰,得手的话,好处很多,即便失败了,也能退走,大华骑兵少,夜里敌军人数不明,也不敢贸然追击。

    所以说,这是突厥人打得如意算盘!

    此次带兵的事突厥铁勒族一位猛将,名为博格滕,是铁勒部落中一位成名勇士,天生神力,手持一把车轮斧,骑着汗血宝马,指挥万人队快速接近大华军的营地。

    前途有大华的斥候,巡骑卫等巡逻,但是被突厥斥候射杀一些,所以,他们觉得,消息应该还没有走露,能够偷袭成功。

    大约还有六七里的时候,忽然间,奔跑在最前面的骑士惊呼一声,战马的前蹄刚一落地面登时踩空,勇士和坐骑一起落入了陷马坑中。

    “扑哧扑哧…”许多倒插立在坑内的长枪锋尖,连人带马直接都穿透了。

    怎么会这样必经之路上,出现地坑倒刺的伏击

    正当突厥骑士们愣神的瞬间,山岭边缘和一些灌丛处,忽然射出了弩机和弓箭的流矢。

    “嗖嗖嗖!”

    破空之声呼啸而来,如同箭雨一般笼罩下来。

    “啊——”突厥前面的骑兵措手不及,黑灯瞎火,看不清箭矢的痕迹,凭借闻风识劲,那至少是暗劲巅峰的人才能做到,所以不少人中箭,纷纷跌落马下,就博格滕的手臂都被箭矢擦中,划出一道口子,好在被他避过了要害。

    “有埋伏!”

    但突厥的骑兵速度过快,前面发生的事情,后面的兵马并没有察觉,所以一的骑兵继续拥挤上来,跨越了陷马坑,继续冲出了数十米远才一点点减速。

    前面除了陷马坑,还有绊马索、蒺藜等,阻碍突厥骑兵的前冲。

    须臾之间,加上各种陷马坑、蒺藜、绊马索等伤害,以及弓箭的乱射,突厥骑士死伤了过千人。

    &nbs



第九百四十七章 帐下胡姬舞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突厥层层营帐之内,有一道最大的营帐,方圆十多丈,圆顶尖立,被重兵把守,这是始毕可汗的大汗帐篷。

    快到了午夜,营地已经寂静了不少,士卒大多已经睡去,赶路一天,人困马乏了。

    但可汗的大账内还是灯火通明,甚至有些喧闹,各部落带队的首领,突厥的大将军,聚集在账内,饮酒吃肉,场内是几个年轻貌美的胡姬,伴着草原特殊胡人丝乐曲调,载歌载舞。

    那细致的腰肢,挺拔的胸脯,圆润高耸的臀部……

    单薄的衣衫披在身上,腰间露出一抹性感的肌肤,裙子垂系在两侧的髋部,直令人期待那丝纱布,是否会随着她们蛇一般扭摆的动作,不经意掉落下来,露出一片肉光来。

    如此妖冶的舞动,展现性感的身躯,令在场的突厥武将、大臣们都有些陶醉。

    始毕可汗也吃了酒,先锋军失利被灭的怒火压在心中,借着酒水和歌舞,宣泄出去不少。
1...201202203204205...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