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所有隋军大将们,都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灭掉高句丽,就能立功一件,从此大隋没有了番邦敌人,以后要再立功就难了。

    有受降使者、监官把诸将军的这种心态,禀告给了隋炀帝,使杨广有些不爽。

    他亲自下笔写诏书,训诫诸将:“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征行之法。公等进军,当分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诏书制定,文官苏威、虞世基、裴蕴等无人敢反驳,都称赞陛下英明。

    有武将提出,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这样要求,恐会贻误战机,却被隋炀帝喝斥了一番,不懂圣心之意。

    罗昭云轻轻一叹,没有说什么,他觉得此时的杨广已经入魔,极其自大,根本听不见人劝。

    “咚咚咚!”

    战鼓雷动,如一阵阵响雷奏起,号角争鸣,低沉地划破天际。

    辽水的对岸,就是高句丽的底盘了,对面有巍峨的辽东城!

    在河滩上,高句丽早已建造了土堡石墙,壕沟倒刺,密密麻麻的木栅栏杆阻挡,在土堡的城头,站着无数的高句丽人,身穿皮甲,也有铁甲,并不完全整齐,这里面有靺鞨、契丹等部落的猎人、渔民临时组成的队伍。

    高句丽是一个复杂的番邦,里面有不少关外少数民族,还有朝鲜半的人,从五胡乱华时期逃亡关外的汉人,北齐的一些亡民等等,组合在一起,战斗力强悍,既有擅长游骑的牧人,也有关内迁民过来、懂得守城的汉人,它远比吐谷浑更加复杂。

    锵锵锵!

    兵甲摩擦,脚步律动,铿锵作响,杀气凛然散发。

    大隋的五路大军成为今日渡河之战的主力,从辽水上游到下游,绵延十里,准备今日渡河之战。

    对岸也有不少高句丽士兵,占据山崖密林,还有土堡准备应对隋军的渡




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滩之战 上
    “杀!”大隋将士吼声如雷,杀气冲霄,寒光朔动,乘船向对岸渡口、河滩杀去,要强行登陆。

    数十艘大型五牙战舰,外包铁皮,楼阁好几层,沾满了银光闪烁的甲士,弓箭手站在夹板山,朝着河滩进行压制。

    除了大型战舰外,还有小船、木筏等,更是多不胜出,横面绵延数里,不过,能登岸的好位置并不多,一些悬崖峭壁、礁石嶙峋处,难以登陆,所以,都要集中在几处隘口、平缓的河滩,还有一些渡口。

    这里是必争之地,也是交锋最激烈的地方。

    嗖嗖嗖!

    双方的箭矢仿佛不要钱一般,对朝着敌方猛地倾泻而出。

    噗噗!

    同一时间,各处都有中箭的人,隋军将士被射中,一条条壮硕的身影,直接栽入辽水之中,鲜血汩汩外涌,河水在一点点被染红。

    河滩之上的高句丽士兵,占据了地利优势,不过武器装备不如隋军,弓箭手的数量,弩机的先进会弱一些,所以也有一定的伤亡,血水从高处的河滩流下来,也浸入了水面中。

    很快,河水都泛红了,尸体漂浮一片,各种鲜活的面孔,此刻都变成没有生命的尸体。

    箭矢流星,大江上杀声震天,隋军争渡,伤亡巨大,满舱鲜血直滑靴底。

    “压制,弓箭手压制!”大隋猛将麦铁杖亲自登上一艘战舰,指挥着自己的兵马向前冲杀。

    甲士们全都弯着身子,躲在长盾之后,躲避箭矢,现在是双方弓箭手的对决。

    冷箭穿衣破甲,密集如雨,躲避也不能完全躲过,总有人会被流矢射中,躲在血泊之中,或是掉入了河水中,被水花冲走了。

    那些木筏上的隋军将士开路,几乎都要覆灭,因为无法躲避,挡也挡不完全,成了活靶子。

    一轮强攻过后,隋军伤亡很大。

    顷刻间,第二轮冲锋开始了,船舰再次呼啸而出,紧随其后,弥补前方的重大损失。

    而第一轮重逢的大型船舰已经接近河滩了,不过,船体哐当一声,竟然撞击巨石上,原来高句丽人已经在河滩和渡口前的浅水区里放置不少尖形大石,阻挡大型战舰靠近。

    “跳水,游上岸去!”

    “扔下船舰上的备用木筏!”

    一些副将、校尉们,指挥着各自军马,争取渡河时间。

    不过,高句丽早有准备,所有河滩上增添了许多的障碍物,鹿障、蒺藜、倒刺、壕沟、陷马坑等等,给隋军登陆造成很大麻烦。

    隋炀帝杨广在很远处,看到前线的厮杀,满脸杀机,这群高句丽士兵负隅顽抗,根本没有摄于大隋百万雄狮的威严,真是朽木不可雕,完全的暴民,不知死活。

    “给我继续增兵,扫平障碍,登陆河岸!”

    隋炀帝下了强攻死命令,促使前线将领,不顾伤亡,一定要尽快拿下河滩。

    &nb



第三百六十章 河滩之战 下
    “呜……呜呜……”伴随着雄浑悠长的号角,隋军再次吹起了集结号,第三波、第四波大军陆续渡水作战。

    由于高句丽准备妥当,依靠雄山峻水,地利优势,展开防卫之战。

    那些崇山峻岭、悬疑峭壁之间,安插了岗哨、箭塔,埋伏了兵马,隋军想要偷袭、巧渡也难做到。

    而在那些容易靠近、登陆的渡口、河滩,都已经被设置了障碍,土堡、壕沟、倒刺、鹿障、蒺藜、陷马坑,无所不用其极。

    加上那些投石车、火油瓶的使用,居高临下,给隋军将士带来了灾难性打击。

    高句丽的大军中,有高句丽本土的游牧人、耕种居民、汉人、北齐人、朝鲜人组成,这是主力军,同时,还掺杂了契丹人、靺鞨人、铁勒人、东部突厥人,这些少数部落都挨着高句丽,一部分族人迁入了辽西,所以被征调过来。

    这是一个复杂的部队,同样彪悍无比,当年北齐被北周、大隋攻击覆灭后,一部分王族、贵族逃入了关外辽西、辽东之地,成为当地的贵族,如今跟高句丽贵族唇亡齿寒,暗中勾结在一起。

    守城的器械、战术等,完全按照中原的套路,取长补短,针砭时弊,可以说,对付高句丽,却远比西南吐谷浑、吐蕃国、西域国等,难度大多了。

    可是,杨广和大臣们看不到这些,只认为高句丽弹丸之力,就是高丽小丑,不足为惧,百万雄师到来,摧枯拉巧之势就能横扫了。

    想不到第一战,就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

    “杀——”

    大隋正规军,受过训练,能打狠仗、硬仗,同时想到背后有大隋皇帝观望,全都拼命冲锋。

    可是辽水湍急,大船受阻,冲锋起来非常困难,战马也发挥不了多少威势,不少士兵不慎落水时,被溺死者有三成了。

    一个时辰过去,整个河面漂浮了无数的大隋将士尸体,惨不忍睹。

    罗昭云看到这一幕,情绪有些激动,恨不得亲自上阵杀敌,能闯出一条血路,让这些将士们能减少伤亡。

    “给我增兵,拿下渡口!”杨广感到颜面在流失,打了一个时辰,死伤枕藉,竟然还没有拿下河滩要塞,西域诸国的使节团,还有草原部落的酋长们,可都眼睁睁看着呢,如此多的大隋甲士,却奈何不了高句丽小国吗

    这时候,一群大臣,没有人敢多说话了,都察觉到杨广的怒意。

    “咚咚咚咚……”促令出击的战鼓声响起,可是士兵们听到鼓声,不再有血脉贲张的亢奋,只感到烦躁不安,前面的血腥实在太浓烈了,这样强攻,死亡太大。

    五路人马,有十来万人都头上去了,如同涨潮的潮汐一般席卷而上。

    终于,在这种人山人海的战术下,已经清空了不少鹿障,接近了土堡之下。

    轰轰轰!

    一艘大舰上,冲出不少



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
    隋军与高句丽军大战了两个时辰,从辰时一直打到了晌午,前线堆尸成片,遍地血流,剑、戈、矛、戟、滕盾散落满地,尸体上多被箭羽覆盖,都被射杀,也有被大石砸死,被陷马坑的尖刀刺死,战马压碎。

    这样的场面,惨烈之极,丝毫不比跟突厥时候那种肉搏厮杀战弱到哪去,任何战争都是这样残酷。

    不过,现在隋军已经攻上了土堡城墙,跟高句丽的士兵短兵交接,这样更加血腥,一个照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噗噗噗!

    大隋士兵砍杀着对方,敌军也在力拼隋兵,一场硬仗,都在拼着血勇和胆气。

    顷刻,土堡下死者已堆积如山,叠加在一起,残肢断臂,散落得到处都是,鲜血染透土地,扑鼻的血腥,刺激起士兵们胸中的杀意。

    隋炀帝杨广在后面静静观望,满脸铁青,对高句丽士兵的负隅顽抗感到愤怒,觉得这些辽东棒子不自量力,原本只要称臣依附,不但不会亏待他们,还会给足便宜,这群人,却如此冥顽不灵。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山河皆震,流血千里!

    他不是那种脚踏实地,肯隐忍下来,把机会留给条件更成熟的子孙去实现这宏图大业的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亲手去完成。

    现在杨广正当壮年,既然有心北伐,就不会等到年迈苍苍、半截入土的时候才御驾亲征,只要征服高句丽,四海朝拜,自己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圣可汗,傲古铄金了。

    不得不说,杨广为虚名所累,已经走火入魔的心态了。

    ………

    这样的鏖战一直持续着,一会隋军压倒过去,一会因为后继不足,又被高句丽士兵夺回,僵持不下。

    因为地方有限,哪怕隋军拥兵百万,也不可能同一时间派上去,需要一军又一军地交替使用。

    罗昭云看到那万千军卒,大隋男儿,犹如一群群蝼蚁在挣扎,曾经,他也是这些蝼蚁中的一员,如今,他已身披铠甲,成为大隋少帅,只是今日,他挽救不了那些士卒了。最新最快更新

    依照罗昭云的看法,从杨广想要出兵打高句丽的时候,就已经漏洞百出,过于轻敌,还想要急于求成,反而难以成功。

    首先,国内几个大工程,开凿运河、修建东都、完善西北长城、讨伐吐谷浑等,一年一个大事件,如果换做其它君王,十年完成一个,都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了,可是隋炀帝却毫无耐心,每年都在大动作。

    这些大工程,朝廷出资是有限的,大部分都是无偿劳动,征调上百万劳役,除了管饭外,是没有工钱的,这些百姓荒废了家庭春耕秋收,劳死在服役中,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比如黄河两岸,河南、河内、河北、山东等地,就是运河的途经区,还是黄河泛滥的灾区,劳役繁重,赋税增多,家中劳动力被抽掉去参军、劳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
    大军陆续登陆,清除了河面,推开巨石,填完马坑,使后面的五牙战舰缓缓靠近,抵达了河滩上,一次性数万兵马上岸,一直到深夜,已经运送了二三十多万兵力。

    五路军为先锋,在前方安营扎寨,布置防御线,提防着高句丽军的偷袭。

    隋炀帝和文武大臣没有渡河,在辽水南岸休息,毕竟对岸充满了不安因素,高句丽的地界,随时都可能出现伏兵和偷袭。

    今日的大战,让隋军伤亡很大,原本趾高气昂,觉得可以轻松横扫小国的大臣、将军们,信心有些动摇。

    这只是第一战而已,就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夜间,罗昭云出来走动,看着月色正浓,秋高气爽,他有些担忧,高句丽果然是难啃的骨头,跟它交战,绝不能御驾亲征,而是应该派出一些斥候滋扰,从内部瓦解,然后派出奇兵袭击,不敢这样大集团军一层层推进,伤亡实在太大。

    他看过这里的地图,隋唐时期,关外人少,林木还没有遭到破坏,所以大部分地区都是密集的山林,居住人很少,从这里到平壤,主干道不多,只有那么两条主路,但都有险要地形扼住隘口。

    辽水、鸭绿水、萨水、浿水四道地障,而且地形不断纵深,隋军要是节节破关攻过去,沿途还有城池攻击,兵力一铺开,加上粮草运送困难,百万大军说崩溃,也是一夜之间的事。

    杨广征高句丽,唐太宗征渤海国,都是失败而归,有复杂的相似性。

    “这高句丽是我幽州背后的威胁,如果能重创它最好了,可以解除我罗家大本营日后的麻烦。”

    罗昭云把今日之战都看在眼里,这一次,他没有挂帅,只是陪同在君王身侧的御林军将领,保护杨广安危,前线的事,与他无关,只是当一个看客,但罗昭云仍很上新,也许以后,自己跟高句丽之间,也有类似的苦战,如何能知己知彼,才能减少伤亡。

    “兰陵王高长恭的后人,是否就在辽东之地呢”他隐隐怀疑,北齐的一些后裔就在辽西、辽东一带蛰伏。

    罗昭云心中想着,是日后如何把商业铺到高句丽,斥候散开,打听情报,关键时候,起到巨大作用。

    ………

    次日一大早,隋炀帝迫不及待带人渡河,来到了北岸的大营,指挥各军将领,继续出击,围困辽东城。

    这座辽东城是关外第一大城,跟平壤城不相上下,自汉朝开始,就在此经营,数百年下来,不断扩建,几易城主,北齐之后,落入了高句丽手中。

    隋文帝在位时曾派军来袭,要夺回辽东,但三十万大军,损失很大,最后不了了之。

    “明日围城,一面城墙出动两军,如此八路人马轮流攻打,三日内,务必克城!”杨广当着众多武将的面,发号施令,下了期限。

    “得令!”于仲文、麦铁杖、赵才、辛世雄等人,接了皇命,继续鏖战。

    &n



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战辽东城
    隋军大将军李景,总领攻城大军,抽出腰间配剑传令道:“三军听令,即刻攻城!”

    军令如山,顿时号角齐鸣,雷鼓震天,杀声四起,漫天箭羽如蝗,互相射击。

    潮水般的隋兵架起云梯、设钩车、累蹬道,蜂拥冲上,在迎头抛落的滚木、石块、沸水等攻击下,一批倒下又一批顶上,一场古代攻城战激烈地展开。

    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隋军的兵力,今日攻城投入了二十万,外围还有数十万大军在后方观战,可以说兵源庞大,足够对辽东城进行重重围困,全面进攻。
1...7879808182...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