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呜呜呜呜呜
牛角长鸣,沉重无比,高句丽军后续部队不断凑集赶至,越来越多,已经达到四五万人了,都是主力军。
怎么回事,还没有追杀到隋军的大部队了。又一位将军赶到,脸色不满。
前面长弓岭峡口被阻挡了。
迅速杀过去,全力进攻
两股军力合二为一,继续猛攻,厮杀惨烈。
罗昭云率军抵挡,让数万高句丽无法逾越,当他看到敌军锐气已消的时候,突然喝令打开关口,他亲自带着骑兵杀了出去。
这是他从幽州调来数百武士,加上段文振所管辖的一军,抽出了两千多骑兵,组成了三千铁骑,早就在关口内等待,养精蓄锐。
此刻,罗昭云亲自带兵冲杀,身边跟着燕云十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击
大雪飘飞,遍地银白,整个山峦、林地、河流都银装素裹。
罗昭云带着三千骑兵,纵横冲杀,所向无敌,压盖了高句丽大军的气焰,直接掩杀出十余里,砍杀、踩死近万的士兵,这才收军而归。
次日,高句丽第三支队伍赶来,与前面两路军汇合,再次杀向山岭峡口。
罗昭云指挥三四万人,继续誓死抵抗,让七八万的大军,难以逾越,反而被罗昭云带兵再次杀退。
这日黄昏,乙支文德亲自衰落五万大军赶来,得知这里战况后,勃然大怒,原本是追杀隋军的大好机会,却被浪费掉了,贻误战机。
“罗成,就是那个大隋名声鹊起的少年元帅”乙支文德询问。
一位将领上前道:“回大将军,就是他,带兵驻守此地,阻截我军难以前进。”
乙支文德脸如寒霜,喝斥道:“岂有此理,百万隋军都亏败了,难道我们这么多人马,连对方几万人都攻不下,这不是天大笑话吗”
“将军令,全力攻城!”
“呜呜呜!”
号角吹动,战鼓敲响,高句丽大军开始猛攻。
罗昭云亲自站在关隘城头,拉弓射箭,百发百中,专射一些扛旗的人,很快,大旗不断倒下,影响军心。
双方鏖战,在小型雄关处,厮杀惨烈。
乙支文德坐镇后方,已经开始调度,派出一支万人骑兵,要绕过前方的山岭,多走出两三日路程,却能包抄过去,即便追击不上隋军,却能把罗昭云等人截断去路,前后围困,变成一支孤军。
大战途中,罗昭云已经吩咐后勤人员,把伤员提前运走了,做好今夜就撤兵的准备。
他自然清楚,这里虽是必经之路,却不是唯一之路,只是其它路线要绕过山峦和荒林,不宜行军,而且多走出上百里的路,轻骑也得两日多。
所以,罗昭云阻击了两日后,也不敢再耽搁下去,否则,鏖战五六日,等高句丽军前后包抄,他就插翅难飞了,即便自己能突围出去,那么这数万步兵,也绝对要死在这。最新最快更新
“雪橇都用上!”
罗昭云提前准备了雪橇板,有的用战马拉着,有的需要士兵自己撑着滑雪板,这样将移动速度提升,摆脱后方的追兵。
黄昏降临后,罗昭云带兵打退了高句丽当日最后一次进攻,然后悄然撤退。
城头上全部用稻草兵,布下疑阵,然后大军利用车队雪橇板等器材,拉着装备和士兵,快速逃走,只要甩开后方的大军足够远,即便次日高句丽骑兵来追击,也需要一段时间。
“驾——”
数万人撤走,滑雪板在厚雪上,阻力很小,速度快,比马车要便捷多了。
狂奔出了一夜,冲出百里,然后休息一个时辰,继续赶路,走到下午时候,来到一片复杂的地形区域,山林茂密,地形奇遇,是辽东边界。
这里有罗昭云安置的千人队接应,早就利用地形,在山林之地,布好了陷阱,等待追兵。
&nb
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诺言
罗昭云带兵风驰电掣,赶回来了辽东城,已经黄昏时分。
这些人大多带着伤病,厮杀中或多或少挂彩了,伤口没有及时处理,有些炎症,风寒侵袭,会有些发烧的情况。
进入辽东城后,立即找军医治疗。
提前赶回来的士兵,得知少帅平安杀回,成功阻断了后面的追军,全都欢呼起来,毕竟这件事,影响重大,如果没有他们誓死断后,大隋数十万大军,可能都要被冲散、打垮,横尸遍野不可。
即便如此,这几日,隋炀帝吩咐各路将帅在辽东城整军,清点人数,只剩下不足五十万军力了。
数日前统计,还有七十多万兵力,现在一下子缩水了二十多万,不是被击杀,就是被冲散,消失了踪迹,逃到各处都有。
百万雄师征辽东,不足一半回来,可谓惨败。
如果没有罗昭云料敌先机,早就在长弓岭峡谷关伏击,打退了前来此处设伏的高句丽军,那么隋军被阻断去路,前后包抄,很可能要全军覆没,能逃回数万人都不错了。
正因为罗昭云熟悉历史,早就料到了这种结局,所以才会提前部署,抢占了先机,成功地阻击了高句丽的追兵,保住了大隋数十万的兵力。
寒冬腊月,辽东格外寒冷,隋炀帝也染了风寒,咳嗽不断,一半因为失败的愤怒,羞愧丢面,一半因为天气原因,水土不服,没有经过这么冷的天寒地冻。
隋炀帝通过一些大臣和将领,得知罗昭云所做事情后,对他更看重了,他也清楚,若是没有人断后,被高句丽一路追杀,直接逃回大隋北平郡去,这一路上,千里之遥,很可能都是隋军埋骨之所。
“宣罗成觐见!”隋炀帝得知了罗成归来,立即吩咐人去传唤。
一名老太监出了临时行宫,不久,罗成风尘仆仆赶来,在一处大堂内,拜见了隋炀帝。
大堂内,站着不少文武百官,不论苏威、裴蕴、黄门侍郎王弘崔弘升等文臣,还是李景、薛世雄、杨义臣、樊子盖、荆元恒、赵才等武将们,看到罗成一身铁甲进来,都有些肃然起敬。
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少年将军,这一次的神奇举动,带着一军断后,打败了数次高句丽大军的追击,可是把他们都给救了。
宇文述等人虽然对罗成很有意见,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青年很有才能!
“臣罗成,拜见陛下!”
隋炀帝点头,挥手道:“平身,起来说话。”
“遵命!”罗昭云起身后,抬头看向杨广。
隋炀帝有了一些倦意,有时还重咳嗽几声,跟来时候那种意气奋发,君临天下的感觉,完全不同了,脸上带着一丝阴霾,所有大臣们都不敢言语。
“朕听闻了你的所作所为,防患于未然,提前在必经之路上设军断后,使我大隋将士能够顺利摆脱追兵,保留了主力军,这个功劳甚大,这几日,究竟发生什么,阻击几次进攻,说来听听!”隋炀帝询问,因为还没有正面击败过高句丽的军队,那几次都是攻坚战,而非地面常规冲锋作战。
&nbs
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弃城
隋炀帝愣住了,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罗昭云会提出这个请求,他以前曾经听萧后提过,看好罗昭云,有意把如意公主嫁给他,但是隋炀帝当初觉得罗家资历不够,罗成年纪也小,要观察几年再说。
而且,杨广有意把如意公主嫁给门阀豪族,这样巩固皇室与顶级豪族之间的关系,同时辅助他削弱几大世家的影响力等,但是这一代年轻人,少有俊杰出现,即便有几人,但也被罗成的文武全才压制下去。
可以说,二十多岁年轻一代人中,罗成的名声,一时无俩,风头太劲了,没有人能及得上他。
隋炀帝目前正器重他,所以蹙眉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
这时候宇文述站出来道:“大敌当前,罗将军竟然有心思谈及儿女之情,也太不识大局了。”
罗昭云哼道:“宇文将军识大局,不妨断后,守住辽东城,让我等从容而退吧。”
“你!罗将军,你这是在自视清高,贬斥我们这些败军之将吗”宇文述话里带着挑唆。
罗昭云道:“我没那个意思,只是觉得宇文将军什么事都积极参与,张口闭口谈大局观,轮到自己,却又向外推脱,故作不知,把别人推出来当作挡箭牌,若宇文将军真的想要为陛下分心,不如你我同守辽东城,让陛下和诸位大臣先一步返回北平郡如何”
宇文述脸色有些发白,现在高句丽大军反扑,隋军已无战意,辽东城对大隋而言,就是一座危城,因为四周的县邑,虽然被隋军攻打,但里面的居民和少数部落,都是心向高句丽,隋军在这,等若腹背受敌。
而且辽东城内没有粮草,没有隋民百姓,空留几万守军,根本守不住这城池,会被高句丽军迅速反扑夺回。
隋炀帝对宇文述很是照顾,不愿意看到他下不来台,开口道:“好了,不必口舌之争,罗成啊,婚姻大事,不可草率,朕已知你对如意有心,甚是欢颜,不过,大敌当前,朕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许诺什么婚事,但也不会让立功将臣寒心,这样吧,这件事,朕已经熟知,回去会征询一下如意的想法,得她愿意,此外,你要在来年的征讨高句丽中,再立新功,两者结合,便可赐婚于你。”
罗昭云微微点头,自己表达这个诉求,同不同意,就看隋炀帝了。
隋炀帝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也给了罗昭云台阶下,说道:“当然,你不必担心,在此期间,任何大臣再向朕恳求赐婚,都不会同意的,以你为先!”
罗昭云拱手道:“谢陛下美意!”
“起身吧!现在诸位将军讨论一下,如何从辽东城退军,此城有没有坚守的意义,如果坚守,需要多少兵力和粮草”
罗昭云站起身,站入了武将队伍中,宇文述横了他一眼,带着几分阴厉。
不过,罗昭云现在并不惧怕所谓的八大家族之一的宇文家族,因为这是边疆,是他的大本营之地,不是京城,而且形势也今非昔比了,罗昭云羽翼丰满,有足够实力自保,大隋又到了末年,那所谓的关陇贵族
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骁果卫
隋炀帝决定尽快撤走,因为在辽东城里,觉得很不安全,时刻都有被围困阻击的危险。
大部队休整一夜,次日一早,数十万大军离开了辽东城,回到辽西之地,这里草原、山林茂密,居住着契丹、奚、室韦、鲜卑等少数民族。
隋炀帝不做停留,继续赶往北平郡,过了临渝关后,是大隋的疆域,这才放心。
辽东城的百姓被卷走了不少,使得偌大城池,变成一座孤城,迁徙的百姓都被安置在北平郡的县邑。
这一次伐辽东失败了,隋炀帝脸面无光,但并不死心,反而觉得明年开春出兵,时间延长,兵力再增加,肯定能攻克平壤,征服高句丽,俯首称臣。
隋炀帝下诏,把这活着回来的数十万大军,安插在北平、渔阳、涿郡三地,安营驻扎,加强训练和阵法操练,几个月后,要重新攻入辽东去。
由于这次征战失利,也让隋炀帝意识到,目前的府兵制,太过守旧僵化,百姓参军入伍,却没有了战斗力,因为大隋承平日久,各地府兵治所,往往都是兵农合一,士兵已经习惯了开垦种地,厌倦了战争,这样的军队,已经没有了多少战斗力,更不愿意背井离乡,远征辽东。
裴矩上奏,请隋炀帝重新以募兵形式,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提升战斗力,而不是从各地抽掉那些民兵性质的府兵。
这条建议被隋炀帝采纳,于是刚回洛阳,杨广就下诏,在京城外成立一支骁果卫,隶属于左右备身府,置左右雄武郎将,官职比各地鹰扬郎将高半阶。
它虽然仍属于十六卫所,但依旧不是府兵制,而是募兵制,不需要屯田种地,就近入伍,而是从全国各地招募勇士,来京城附近编军入伍,不限户籍和地域,既然选择背井离乡,就没有了牵挂,可以四处征战,骁勇彪悍。
各地英雄豪杰,懂一些拳脚功夫、刀枪剑术的,纷纷不远千里赶来,要加入骁果卫中,因为军中不看出身,只比勇武,完全是一支为战而集合的队伍。
罗昭云没有跟回洛阳,而是继续留在涿郡,监督兵器制造,为明年第二次伐辽东做准备。
他有一种预感,大隋的气数将尽了,因为从各地得来的情报看到,不少前朝遗族和地方义军,都在蠢蠢欲动,四方灾难增多,百姓疾苦。
由于第一次征战争动员百万雄狮,粮草需求和运输都是一个大困难。
比如山东民夫运米至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反,士卒死亡过半。江淮以南民夫船运黎阳、洛口诸仓也是如此,运送者因劳累而死枕藉,沿途遍地死尸。还有朔方数十万车夫,护送粮草,因为道理崎岖,消耗巨大,最后送到之后,只是原来数目的三分之一,畏罪逃亡。
大批的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逃亡深山老林避难,社会萧条,民心不安。
今年山东、河南发生大水灾,重役、灾荒之下,官府不加救恤,反而苛逼,已经有人起义造反了。
邹平人王薄拥众聚长白山,率先打起反隋旗号,自称‘知世郎’,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此
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
一秒小说§网..】,精彩免费!
洛阳皇宫内。
大雪下了一夜,清晨刚停,晨曦初照,整个宫廷院落都披挂一层洁白羽衣。
如意公主出来透气,穿着华丽的霓裳裙,里面有棉绒袄衣,披着上等狐皮材质的大氅,面容娇美清丽,看着一片梅花,整个人心情说不出的欢喜。
她在宫里,已经得知了前线的消息,虽然大军失利,差一点就征服高句丽,但这等战争国事,她并不如何关心,但是听回来的大臣、宫里人都说,罗昭云最后立功,还当面向圣驾提亲,求婚如意公主。
“他做到了,没有辜负我的一片痴心!”如意公主面似桃花,整个人都感觉美滋滋的,虽然不在场,但是她可以想象,自己的白马王子,一身铠甲,征战而归,立下战功,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不求封赏,却提出迎娶如意公主,这一下,天下皆知,都在歌颂这段郎才女貌的爱情。
少女情怀总是诗!
这样浪漫、忠贞的感情经历,充满了战场厮杀后的沉淀,铁甲背后的柔情,还有远方伊人的厮守,综合在一起,如意公主十七八的年纪,简直把自己都迷醉了。最新最快更新
萧后的凤驾,在宫女的簇拥下走过来,看到自己小女儿那样痴迷发怔,时而发笑,时而羞涩,开心地跟梅花、雪花为乐,心中一叹,女大不中留,自己这丫头,中情太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