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由于七战七捷,整个隋军前所未有的顺畅胜利,使得这支二十万军,成为了骄兵,觉得明天就能打过萨水,兵临平壤的城下了。
宇文述饮了一些酒,甚至还赋诗一首,心情格外的好,已经多少年了,没有这样痛快地带军打胜仗,一日击败了七次高句丽军的阻截和抵抗,这股气势,所向披靡,瞬间就压盖过了其它将军,甚至把罗成的势头也给压住了。
他哼着小曲,喝得半醉,迷迷糊糊,躺在帅帐内睡着了。
这一日的奔波追击,激战不断,二十万大军,早已疲惫不堪,加上胜利的喜悦,所以营地的防御并不严密,甚至连外围放哨的斥候,都减少许多。
夜色如水,山野静谧,没有一丝风,只有蟋蟀、知了在田野间叫着。
突然,在隋军大营的东南、东北方向,各出现的一队骑兵,无声无息,就像幽灵一般地出现了。
在隋军大营的西北侧的密林,出现了不少弓箭手、刀斧手,潜伏在暗,准备妥当。
“冲锋!”一位高句丽的将领下了命令之后,顿时间有响箭射向了高空。
轰隆轰隆!
骑兵开始冲锋,如浪之纵,铁甲生寒,枪戟高举,虎狼之师的威势。
当营盘瞭望哨的士卒,发现情形不对,吹响号角的时候,两面的骑兵一先一后,已经杀向隋军两座营盘。
那是高句丽军的精锐骑兵,特意选拔出来,进行今夜的偷袭,裹挟着极其凌厉强悍的杀气,令人震颤的蹄雷声浪涌起,使荒野大地,为之震颤,踹营破阵的声威,简直雷霆万钧。
隋军的营地一下子大乱了,二十来万人,都处于睡梦中,哪想到敌军来袭
高句丽骑兵突如其来,出现在隋军将士面前时,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大隋将士们,由衷地感觉到了恐惧,漆黑的夜,到处是火光,还有厮杀声,他们找不到了将领,听不到号令,完全一盘散沙。
“呜呜呜——”
营内号角响起,似乎要让将士们抵抗,但这个时候,面对四面八方,如山洪巨浪一般涌过来的无数敌人,早已胆寒了。
锋芒的长矛,锐利的砍刀,横冲直撞的铁蹄,如同割麦机,割倒了一片死尸。
这一次的突击,打得宇文述的军营措手不及,先是骑兵踏营,以最迅猛的速度和彪悍气势,冲垮了隋军的士气,然后四面合围,对隋军进行包抄围歼,顿时,大局已定。
整个军营已被高句丽军犁成了一道道田垄般的队形,切割局面已成,使隋军战阵难以形成,将士难以互通,剩下来的就是一面倒的屠杀场面。
宇文述被惊醒了,知道难以挽回颓废之势,立即下令撤退。
五军连夜突围,辛世雄大军负责断后,二十万大军,争相逃命,混乱不堪,不断遭遇伏击、冲散,许多将士已经辨不清方向,四处逃散,很多士卒,跑进了深山老林,不管是哪,只要能躲过今夜的追杀就行了。
大军败退,是
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势杀人
杨广坐在行宫帐内,高高在上,黄金宽椅,威严大气,他坐在那,散发九五至尊之的气势,不怒自威,所有将领、文官,全都寒蝉若惊。
没有人知道隋炀帝在想什么,猜不透,在这种身边为官,是最累的。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明白,杨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都保持缄默,不敢都说话了。
“二十万的兵力,都覆灭了”
“回、回陛下,还剩下,五六万人,陆续还有归来的散兵。”宇文述说的比实际数字要夸大了一些,否则,他担心受到责罚更加严重。
“前一日,你不是还派人向朕禀告,已经七战七捷吗,怎么转眼之间,就大败了”
“臣等由于一日接连大胜,放松了警惕,加上将士们太困乏,这一夜睡的太死了,又孤军深入,才被高句丽军有机可乘,都怪微臣,立功心切,想替陛下分忧,恨不得马上攻克平壤城,如果在五战五胜的时候,就及时放弃追击,安营扎寨,让将士们休整一番,就不会有此败仗了,微臣糊涂,没有信那句老话,欲速而不达,太心急了,微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宇文述并没有辩驳和硬撑,而是直接请罪、认错,还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功劳,七战七胜,使将士们太困乏了,才会着了道儿。
什么欲速而不达,什么立功心切,为陛下分忧,都是狗屁的托辞和借口。
“噗哧!”罗昭云在一旁笑了一声,赶紧闭嘴,假装憋住了。
杨广对宇文述有特别的依赖和信任,因为这个人很会做人做事,而且事事不是以大局为重,也不是以社稷为主,但却是以隋炀帝为核心,只要赢得杨广欢心,宇文述就会去做,不管是否伤天害理,还是对江山是否有坏处。
任何领导对这样忠心拍马的人,都很难抗拒,所以,在宇文述自己陈词请罪之后,杨广心中的怒气反而消减不少,有了台阶可下,就想大事化小,放过他一马了。
这时候,罗昭云的一笑,让隋炀帝皱起眉头,侧目问:“罗将军,此际前线失利,你为何发笑”
罗昭云站出来,气宇轩昂,如今他羽翼丰满,隋朝将乱,他心中对朝廷的敬畏,对宇文述的隐忍,已经不需要可以去维持了。
他大大方方站出来,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听宇文将军的说辞,感到可笑,又为死去的那些将士感到不值,死得不明不白,甚至没有任何意义。”
宇文述听完,心中咯噔一下,知道罗昭云要趁机对他落井下石了。
“此话怎讲”杨广的语气转冷,似乎对罗昭云的突然发难,有些不悦。
但罗昭云假装不识,已经对隋炀帝彻底死心,知道他的王朝,即将要崩溃了,这个人也无药可救,所以,忠君之心早就淡化,也没想要挽救他什么,只知道自己有仇报仇的时候到了。
“启禀陛下,这次高句丽一方,明显就是疲兵之计,故作不敌,试想我等与高句丽作战,哪次不是浴血伤亡,艰难攻克,宇文述领兵,在第一次激战不足一个时辰,就轻易攻克河滩,随后七战七捷,这怎么可能是高句丽的真正实力”
“只要是一个冷静的主帅,就会考虑是否为敌军的歼击,可是宇文将军眼里只看到立功,把陛下戒骄戒躁,不可轻易速战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轻敌之后,落入敌军圈套,才有此大败,二十万大军,一夜之间,损失重大,只剩下不足四万人。”
“那么多年轻的士卒,大隋健儿,埋骨荒野,惨不忍睹,试问身为主帅者,难道不该负责吗不重罚,如何让死者安息,让活着的将士们归心”
罗昭云说得铿锵有力,字字诛心,令人听完肺腑,热血悲愤,不少将领都在点头,觉得很有道理,哪怕跟宇文述关系较近的司马德湛、段达等人,也不敢轻易站出来帮腔了。
第三百九十章 围城平壤
隋炀帝身边的几位宠臣,平时跟宇文述关系不错,这时候都站出来请愿,总算没有抛弃宇文述。
鱼成都也走出来,先是狠狠瞪了罗昭云一眼,然后抱拳,单膝跪地道:“宇文将军劳苦功高,这些年对朝廷忠心无二,请陛下开恩,放过宇文将军这一次。”
其余将领中,有摄于宇文家、独孤家的权势,也站出来恳求。
一半人没有动,比如薛世雄、麦铁杖等人,都站在罗昭云这边,不动声色,默认这种军法处置。
罗昭云此时丝毫不给这些人面子,冷哼道:“那消失十五万将士,他们的命,难道就白白丧生了,此事传开,军心必定受影响,一个错误的统帅,坑害了那么将士,如何能轻饶,否则,我们百万雄兵,经得住几次这样的劫难如何回去跟那些将士的家人交待”
宇文鸿转身道:“难道罗将军就没有失利的时候吗,非得要砍了宇文将军,你才肯罢休”
罗昭云哼道:“宇文鸿大人,你出去跟前线的将士们解释吧,看那些士兵,如何平愤若是激发兵变,这个罪名,你担得起来吗”
“够了!”杨广听了半天,差不多已经分清两派的观点了,要说宇文述此次的失误,追究起来,的确够砍头的了,但是,他如何忍心这样对付自己的忠心奴才
而且,其子宇文士及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两个人算是亲家关系,加上从龙之功,诸多私秘,可以说,宇文述跟杨广的关系,比罗成这个外人,深厚得多。
“宇文述,带兵无方,察觉不明,致使大军惨败,死伤盈野,罪不可恕,但念其年迈,为大隋立下不少功勋,又是想要为朝廷早日征服高句丽才犯此战略错误,免于死罪。但革职为民,打入军中牢狱,回京后再进行重罚。于仲文、卫玄、王仁恭三人,全部免职,副帅刘士龙,没有起到督军作用,斩首以谢天下!”隋炀帝开了嘴口,算是拍定了罪名。
罗昭云心中一叹,隋炀帝果然念旧情,没有对宇文述除以死刑,而是找了替罪者,把宇文述的得力副手给斩了。
事已至此,他知道,这件事就算完结了,他即使再追究,也没有了意义,罗昭云索性冷淡一笑,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宇文述在叩头,浑身都是冷汗,刚从心中还是七上八下,因为杨广最近喜怒无常,当初连高颎、贺若弼等人,说斩就斩了,赐死薛道衡,也是随便一句话,宇文述知道自己犯下的罪不小,在这个节骨眼,真要砍了他以安军心,也是理所当然,直到现在判罚宣布,他总算安心下来。
“都拉下去关押,送往辽东城!”杨广发话。
侍卫长上前,带着侍卫把这几位将军都押下去了。
行宫内非常安静,隋炀帝的脸色深沉,眼神锐利,显然心中有气。
“都退下吧,明日由罗成带领麾下人马,继续攻打鸭绿江对岸的河滩防线。”
“臣领命!”罗昭云再次被启用,推向了前面,他麾下有五路军,薛世雄、麦铁杖、张瑾、卫文升、窦彦等将军。
众将纷纷起身,离开了行宫,各回自己的大营了。
翌日,罗昭云统兵渡河,向鸭绿江对岸的防御线发起攻击,由于先前高句丽军的大撤退,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所以防线已经被隋军拆毁,等高句丽军去而复返,收回防线后,已经来不及彻底整修了。
所以,这一场仗打得并不艰难,防御工事都是残破的,加上罗成几路军的士气高涨,冲锋陷阵,一日鏖战,黄昏时候,就攻克了河滩的雄关隘口。
隋炀帝和一众文官武将都微微点头,这个罗成统军打仗,还真是有一套,这么快就攻克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琼登场
苏威站出来谈判,想让高句丽人摄于大隋百万雄师,自动投降,甘愿臣服大隋,这样的想法很美好,但与现实差距很大。
事实上,高句丽人民族成份混杂,有桀骜不驯的契丹人、突厥人,亡国之后痛恨隋朝的北齐人,以及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朝鲜岛人,混在在一起,这些骨子里的血脉,都反感隋人,他们的性格,是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不死心,而且,狡猾无比,又骄傲自大,哪怕弹丸之地,但仗着地形崎岖,远离隋朝边境,所以,并不十分惧怕大隋来袭。
跟这样的人谈判,基本对牛弹琴,好歹不知,不彻底消灭,想要怀柔,那策略根本行不通。
隋炀帝得知高句丽王根本没有谈和的想法,顿时大怒,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美好构想没有实现,圣可汗的光环也没有感化、威慑到高句丽人,不得不发兵袭击。
“明日起,全力攻城,给朕早日攻下平壤城!”
“遵命!”所有武将们都拱手听令。
在下午谈论战法的时候,罗昭云站出来,抱拳道:“臣将的先锋军,几次鏖战,损失不下几万人,需要增补一军进来。”
杨广微微点头,不论他对罗成的有何成见,爱恨交织,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冲锋陷阵、攻城掠寨中,他带兵非常厉害,几乎有大隋杨素、宇文忻、贺若弼等军事天份,不可小觑,而且运气一向很好。
“除骁果卫外,其余十四路军,任你挑选一支填补过去。”
罗昭云寻思一下,抱拳道:“臣就要山东道的兵马吧。”
“山东道行军总管何在”
“末将在!”一名鹰扬府郎将邹泰站出来,山东一带的府兵军马,是由他带领过来。
隋炀帝道:“即日起,你那一路山东军,归罗成将军调遣。”。
“臣领命!”邹泰不足四十岁,但是为人沉稳,起身后,又朝着罗成拱手一礼,退回将列。
这里面大将军、将军头衔的人很多,他一个地方鹰扬府郎将,四品武官,的确没有资格站在前排。
“今日已经商定妥当,明日便按部就班攻城吧,骁果卫负责攻打南城门,由樊子盖将军指挥,李景将军带五路军攻打西门,罗成将军带兵攻打东门,杨义臣将军替代宇文述统帅之职,重整五路军马,攻打北面,违背抽掉的四路军马,暂时休整,随时补充各军兵源。”
“臣等领命!”武将们全都弯身拱手,接受号令。
会议散后,出了行宫,邹泰快走几步,追上罗昭云的步伐,抱拳道:“罗将军,邹某这就回营清点人马,然后带去罗将军的行辕。”
罗昭云点头道:“可以,越快越好,早日过来接受整编,便能早日派上用场。”
“末将明白。”虽然邹泰比罗成年纪大,但是官职却差了一大截,爵位也比不了,而且罗成这几年威名赫赫,邹泰远在山东地区,都听闻了这个罗成的战绩。
“对了,山东府兵内,是否有一个叫秦琼秦叔宝的人”罗昭云好奇询问。
“秦叔宝”邹泰愣了一下,仔细想了一下,点头道:“好像有这么一号人,现在是军中的一命校尉。”
“年纪多大”罗昭云问。
“大概三十七八岁的样子。”邹泰回答。
罗昭云心中盘算一下,如果秦琼这个人,真的是历史原型,也应该接近四十岁,看来应该是他。
“那好,曾有故友为我介绍过此人,据说有一些本领,本帅军中正是用人之际,等一会你带兵来到本帅行辕大营的时候,顺便把这个秦琼带来,让我见一见。”
 
集结号 重要通知
金戈铁马,畅想历史,一页页,镌写狼烟烽火的喧嚣。
谁煮酒,一生知己伴,重聚首,千杯醉笑!
…………
今日,作者做了一个决定,把笔名丰玄机更改回龙竹。
当初来的时候,因种种原因,没有使用龙竹的笔名发书,导致以新人的姿态,一点点从零开始积累人气。
现在因为版权和笔名归属等原因,要把众多历史书,收回在龙竹笔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