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不是贾贵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石唯

    也就是独立团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严格的说。

    截止到现在,孙德胜的骑兵连,已经超额完成了李云龙交付的任务,当初李云龙只是交代孙德胜,想办法将鬼子给调动起来,别的不要该管,只要让鬼子和伪军跟着骑兵连的屁股疯跑就好。

    孙德胜百分之百的执行了李云龙的命令。

    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孙德胜依着现场的情况,适时的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小任务。骑兵连调动鬼子的同时,也仗着骑兵的机动性,时不时的反击一下鬼子。

    十几次反击袭扰鬼子的战斗中,孙德胜他们打死了二十八个鬼子,击毙了三十九个伪军,打伤一百多鬼子和伪军。

    而骑兵连,却奇迹般的保持了原版阵容,没有一个骑兵战士在袭扰鬼子战斗中牺牲和负伤。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另一方面。

    是孙德胜感到鬼子最近几天,有些疲倦了,之前疯子一样的追着骑兵连疯跑,而现在,鬼子虽然会追骑兵连,可是他们追击的速度和次数,全都有所下降。

    这是一个好的局面。

    “噌”的一声。

    孙德胜抽出了自己心爱的军刀。

    这把军刀,是独立团李云龙在骑兵连成立之日,亲手送给孙德胜的,算是孙德胜的心爱之物。

    因为这把军刀上面,寄托着李云龙对他孙德胜的重视。

    想必是睹物思人的缘故,看着手中雪亮军刀的孙德胜,莫名的想起了当初李云龙跟他孙德胜说的话。

    “老孙啊,咱老李对不住你了,之前答应你的骑兵营,变成了现在的骑兵连,你也知道,咱老李被人敲了竹杠,那个敲咱老李竹杠的人,咱老李得罪不起啊。”

    孙德胜咧嘴笑了笑。

    敢敲李云龙竹杠的,也就首长了。

    用赵刚政委的原话来形容,首长敲你李云龙竹杠,是你李云龙的荣幸,是首长看得起你李云龙。

    李云龙严重的口是心非,嘴里说着不乐意的话,可是这个眼神中,却泛着一丝得意,“咱老李才不稀罕这种荣耀那,老孙,你之前就是锅军骑兵连的一个大头兵,咱老李不想你这身本事白瞎了,给你一个骑兵连连长干干,你要是干不好这个连长,咱老李马上撤了你孙德胜的职,你要是干好了,莫说一个骑兵连连长,就是骑兵团团长,咱老李也想办法让你孙德胜当上。”

    士为知己者死。

    李云龙就是孙德胜的那个知己,是李云龙一手发掘了孙德胜,且给了孙德胜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李云龙的知遇之恩,孙德胜一直牢记在心,或者明天,要不后天,就是他孙德胜报恩李云龙的最终时刻。

    反扫荡结束后,自己还能不能在看到这般美丽的星空,都是后话。

    孙德胜抬起头,贪婪的看着夜空中的星星。

    好像他自参军以来。

    不不不。

    是记事以来,第一次这么认真的欣赏着天上美丽的星空。

    “好美啊。”看到兴奋处,孙德胜情不自禁的喃喃了一句。

    “孙连长,团长的命令。”小喇叭的声音,很是不合时宜的从孙德胜背后传来,打断了孙德胜的陶醉,也将孙德胜的神魂给喊归了躯壳。

    是李云龙给孙德胜的命令。

    命令中。

    只有寥寥数句话。

    今晚刑志国带敢死队炸毁了鬼子大黑河渡口阵地物质,明天白天十三时,独立团在前胡沟对鬼子发起冲锋,在这之前,孙德胜的骑兵连无论如何也得将鬼子牢牢的钉在前胡沟。

    狭路相逢勇者胜。

    鬼子扫荡我们,我们未尝不也是在扫荡着小鬼子。

    就看谁的牙口更好一些。

    这就是李云龙的魅力所在,为常人所不能,为常人所不做。

    只因为独立团的番号,就因为我们是独立团。

    历史长河中,多少英勇的番号,大功某团,攻坚某营,英雄某连,什么什么铁老虎排,什么什么尖刀班等等之类,一个个番号的后面,是一群不屈的英灵。

    这些番号,有的直到今天还被保留着,有的因为种种原因被撤编了。但那些英勇的番号,几千年来有一个共同的番号。

    英雄!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亦或者老人和小孩,他们都有一个英雄的名字。

    英雄这个番号或许能概括了那场战争中所有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或许能概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英勇的儿女,这个番号会消失吗?

    这个番号怎么可能消失?

    它将永远存在。

    英雄这个番号,在和平年代将被每个普通人敬仰,如果战争打响,我们相信这个番号将闪着夺目的光芒,重新在麾下集合起一支军队。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坚强后盾。

    这支军队里有岳将军、袁将军、张自忠将军这样的铁血悍将,也有平凡的如二老歪、二狗蛋、刑志国、孙德胜这样的普通军人。

    这支军队能够打败任何侵略,这支军队的番号将永不磨灭。

    冲锋,为了兄弟们的生命冲锋,为了这个番号不会消失冲锋,为了民族的自强,为了国家的存亡,那群英勇的人们,在泥地里,在沟壑中,在弹雨下,血泊中,不停的厮杀着,直到周围在没有站立的侵略者为之。

    小鬼子,中华民族这个番号你能打垮吗?

    一千多年前,你过来领略过名山大川、唐皇宋帝,一千年后你就以为自个挺牛了,就能蹬鼻子上脸了,妄图霸占这片美丽的沃土?

    狗屁。

    小鬼子,你以为你能征服这个番号,你以为你能打败这个番号?

    我们的脚步或许慢了,我们武器装备不怎么好,但这个番号还是那么闪烁着光芒,我们永不屈服。

    中华民族,这个番号永不磨灭,子子孙孙的永不磨灭!

    世界上能够战胜钢铁的不是钢铁,而是钢铁般的意志,是钢铁般意志趋势下的那柄热血铸就的铁血军刀。

    这股钢铁意志下,骑兵连在孙德胜的带领下,在前胡沟对鬼子发起了冲锋。

    只见孙德胜身上左右斜挎着两个手榴弹包,插了十颗手榴弹,左手提着把寒光闪闪的军刀,带头杀向了鬼子。

    骑兵连其他战士,紧跟在孙德胜后头,他们一手枪,一手刀,朝着鬼子冲去。

    炮火中,一群视死如归的爷们组成了金戈铁马。

    冲……

    杀……

    日军开始冒着炮火朝这边放枪,队伍里面不停的有人倒下。

    冲到鬼子阵地不到一百米的时候,小鬼子射出的子弹犹如水泼的一样密,小鬼子的掷弹筒也朝着压到阵地前面的骑兵连战士们一颗一颗扔。

    骑兵连伤亡严重,但死战不退,孙德胜带着兄弟们互相掩护着往前冲,冲近了就扔手榴弹。

    弹雨中,弟兄们打红了眼,几乎是迎着弹片、子弹往鬼子的阵地上扑。

    鲜血,又是兄弟们的鲜血,昨天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的鲜血。

    子弹、弹片夹着热浪,钢铁与钢铁,意志和意志,厮杀着,呼喊着,奔跑着,冲锋着,一群毫不畏死的汉子,就那么把鲜血挥洒在身子底下的这片国土上了。

    千百年来,这片沃土让多少暴君多少外族垂涎,又有多少热血男儿为这片沃土献上了头颅,因为这群汉子世代的活着,活在这片沃土上。

    铅灰色的天,云低低的压着,阵地上面到处是尸体,碎石,断木,血肉模糊的躯干,枪声停下了,风夹着雪花一片一片落了下来,落在活着的兄弟们身上,也落在那些倒在血泊里的骑兵连战士的尸体上。

    鲜血还没有流干,那些鲜血一滴一滴,渗进泥里,拥抱着曾经誓死捍卫的国土。

    “连长。”一个骑兵连的小战士,朝着孙德胜吼喊了一句。

    这个小战士,孙德胜很有印象,今年是十七岁,是骑兵连年纪最小的一个士兵。

    “害怕不害怕?”孙德胜看着不远处,被他们一个冲锋击溃的鬼子阵地,咧嘴询问了一句。

    “连长,不害怕,我刚才还杀了两个鬼子,就算现在死了,还赚了一条命。”十七岁,还带着一丝稚嫩语气的话语,却显得骄傲异常。

    我杀了两个鬼子。

    “骑兵连,进攻。”孙德胜带着残存的几十个骑兵连的战士,朝着鬼子阵地又一次的发起了冲锋。

    什么都不想。

    就想将小鬼子的主力牢牢的吸引在这里,为独立团其他三个营围歼鬼子创造条件。

    “杀”

    喊杀声再一次响起。

    骑兵战士与鬼子又一次激战在一起,军刀与刺刀交织在一块,不断有人被砍翻在地,也不断有骑兵战士被砍落马。

    “骑兵连,进攻。”喊杀声音中,是孙德胜孤独的冲向鬼子的身影。

    冲锋过后。

    孙德胜身中三枪,可是他手中的军刀,却砍死了三个鬼子,另一只手手中的手枪,还击毙了一个中佐军衔的鬼子。

    身中三枪却换了四个鬼子的命。

    这买卖不亏本。

    “呵呵呵。”勒住马,咧嘴笑了笑的孙德胜,将手里没有了子弹的枪丢在了一旁,抄起军刀,朝着鬼子阵地又一次冲去,伴随其冲锋身影的,还是那句话,“骑兵连,进攻。”

    进攻。

    进攻。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独立团,只有进攻的士兵。

    团长说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

    谁厉害。

    谁就可以活。

    “骑兵连,进攻。”

    :。:

    ≈lt;/div≈gt;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不是贾贵》,“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iishu)是,,,,!




第276章炸坦克(求月票)
    【】(iishu),

    李云龙得到孙德胜殉国的消息,是在一个小时以后。

    那时的李云龙,正忙着指挥对宫城大队鬼子的围剿战役,听闻孙德胜战死,整个骑兵连全军覆没,李云龙一个趔趄,瘫坐在了地上。

    骑兵连是李云龙的心头肉,费了老鼻子的劲,李云龙才组建了一个独属于独立团的骑兵连。

    可现在。

    所有的一切,均化为了泡影。

    不难过是假的。

    李云龙晓得,现在不是他难过的时刻。

    战争。

    总是要死人的,不是你死,就是他死,要不然如何消灭小鬼子?小鬼子不会乖乖的坐在那里,任由你去杀。这一过程中,得用无数的人命去拼。

    孙德胜牺牲了,他是好样的,是个爷们,没有被吓尿裤子。骑兵连全部战死,是好样的,他们都是英雄。

    眼睛有些发红的李云龙,双眼死死盯着面前的地图。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鬼子还有多少兵力可用?手中的弹药还充足不充足?这个必须弄清楚。

    另外,鬼子的战术意图要判断出来。

    孙德胜骑兵连的全部壮烈牺牲,并不是没有一点效果,他们用自己宝贵的性命,将小鬼子死死的拖在了前胡沟前沿。

    正因为小鬼子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前胡沟前沿,独立团一营、二营、三营约一千多官兵,才从容的合力围歼了一支人数约三百人左右的,由鬼子和伪军组成的小部队。

    从总兵力上分析,鬼子是有优势的。

    但是仔细盘算盘算,鬼子的优势有限,地理不熟悉,是一方面原因,物资匮乏又是另一方面原因,毕竟他们的物质,被刑志国带人给毁掉了,第三方面原因,是鬼子的机械化装备在山里施展不开,没有了机械化装备,鬼子就成了没牙的老虎,独立团善于攻伐这种没有牙齿和利爪的老虎。

    如此。

    勉强算是拉平了双方的优劣势。

    今天是阴天,鬼子的飞机貌似没法出动,之前对独立团的布防、调动掌握的很清楚的一幕,就没有出现。

    大体说来。

    独立团占有一定的优势,只不过这个优势很小,是用刑志国及孙德胜他们无数战士的性命换来的。

    这种情况下。

    如果换成鬼子指挥官的角度,鬼子指挥官会如何考虑问题?如何做出反击?

    李云龙盯着地图,仔细的琢磨着,他下一步会怎么打呢?

    首先,这个指挥官很有头脑,也很有耐心,要不然当初就中了独立团分而击之的计策了。其次,鬼子晓得抱团取暖的道理,从大黑河渡口阵地开始,一直没有分兵追绞,就算进山,也仅仅深入大山一二里。
1...161162163164165...1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