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男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路口

    不过贾似道却并没有及时出现在军营中,而且范文虎和张世杰等人也都没有在这里出现,大家都听说了他们一直都在后面商量军情,所以众人都不敢造次,全都站得笔直,生怕丞相会忽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不过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却还是看不到贾似道的身影,贾丞相是不是真的已经到来了这一点让不少人都感到了一丝怀疑,毕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真的没有看到贾丞相的身影,只是听说他来了而已。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已经到了临界点的时候,终于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有十几个身穿鲜艳铠甲的亲兵鱼贯而入,然后就看到一个身穿一身大红官服的贾似道已经大步走了进来,他虽然已经须发皆白,但却并没有一般老者的沉稳,反而像个猴子一样蹦跳着走路,一看就不是个沉稳的人,看到众将之后也是立刻大笑起来“哈哈哈,咱们终于见面了。”

    众将立刻全都伏下身子对贾似道行礼“丞相在上,末将等有礼了。”

    贾似道依旧春风满面,当即对着人群中的几个熟人相继打起了招呼“成波,你可是比几年前壮实了不少啊,以后可要战场了立大功劳啊。苑季,你母亲的身体如何了前些年我听说她好像身体不如往年了,这一次我可是带了一点宫里的好药,专门给你带来了。不过你可是要她老人家再给我做饼吃啊,她做的饼可是香的很啊。楚年,你儿子该会走路了吧当初他可是上一次鄂州大战的时候生下来的,有纪念价值啊,我还记得当初我给他取名捷胜,如今可还安好与否”他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却根本就没有和任何人显示自己的官职,反而和众人说起了家常,这一下可是把那几个被点名的人说的全都心头一热,一个个连声呼应,和贾似道说起了自己的情况。而那些没有被提到名字,或者根本就不认识的,也都心头滚烫,恨不得自己也被丞相记住。

    贾似道却是心中满意,他知道自己已经将这些人的心牢牢地抓住了,武将而已,一群莽夫,他们能有什么道行和自己斗只要自己高兴,就可以随便将他们搓圆捏扁,自己还真是喜欢和他们打交道呢。

    不过当他走到帅位的时候忽然就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然后猛地坐在了上面,脸上竟然透出了一股不怒自威的表情,这也是贾似道厉害的地方。

    他环视了一圈然后慢慢的开口了“诸位




第109章 鄂州惨败
    不过还是有人按耐不住心里的烦躁,还是站出来说了一句实话“丞相,不可啊!千万不要忘了赤壁的前车之鉴。”

    贾似道本来柔和的脸上忽然就晴转暴雨,脸色阴沉的吓死人,他其实一直都在等着这么个人的出现,这就是叫做恩威并施,恩已经在刚才的寒暄中做出来了,现在就要杀人立威,然后他就可以在军营中竖立起自己的威望了,这就是贾似道一贯的做法了。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睛也跟着竖了起来“好贼子!你竟然敢在这里大放厥词!口口声声说什么赤壁,你光知道赤壁铁锁战船被周郎烧得一干二净,却不知道我朝大将韩世忠当年就在黄天荡的时候,就是利用铁索连舟打的金兀术抱头鼠窜,差一点就死在黄天荡当中,那个时候你这样的人应该都被扔进长江了吧今日你口口声声说什么我们要重蹈曹贼的覆辙,却不知道我们也可以按照韩大将军的老路,你这不是灭我军的锐气涨他人的威风么说大点就是扰乱军心,来人啊,给我推出去,砍了!”这也是贾似道存心找茬,所以只说了几句话就直接下令杀人,这也让众将全都吓了一跳。

    不过这一次要杀的人却是鄂州众将中的猛将程鹏飞,这也让众人感到惊讶了,这可是一员猛将啊。

    伯颜和阿术等人此时正站在望楼之上,远远地看着江那边的宋军大营中到处都是铁锁链城的战船,当即抚掌大笑“鄂州大战时机已成,从此我们将要直下临安了。”

    阿术微微一笑“丞相是想如何破敌呢”

    “何必考我不过就是一把火而已。”

    阿术一听这话也不禁呵呵笑了起来“还真没想到贾似道真的是我军的福将,他到来之后竟然采用这样的战术,这不等于把大好的鄂州拱手送与我等么”

    “哈哈哈,这可是长生天送给我们的礼物,不可不收!”伯颜看着对方浩大的阵势更加开心了“贾似道还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一上任就把张世杰赶走了,听说还差一点杀了张世杰手下的大将程鹏飞,最后虽然没有杀了,但也打了二十军棍,这才让宋军迫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灵活的水上优势开始和我们对战大江,这简直就是我们的福音呀。”

    “那么我们就按照原计划开始布置了”阿术微笑着问道。

    “好啊,就按照原先的计划开始布置吧。”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什么似地“那个破玄子道长还真是厉害,他的计策全都起了作用,现在看来我们以后还是要多多重用与他。”

    “这个当然了。”

    接下来的战斗的确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在贾似道的带领之下,宋军开始了极其拙劣的表现。

    十一月二十三日元军进逼汉阳,时大宋丞相贾似道率战船万艘,控扼长江要口,权知汉阳军王仪守汉阳,权知鄂州范文虎守鄂州,都统王达守受阳逻堡,京湖、四川宣抚使朱祀孙率游击军巡江策应。

    二十五日伯颜以部分兵力佯攻汉阳,声言取汉阳渡江,果然贾似道上当马上任命夏贵调水军往援,夏贵明



第110章 贾似道之死(上)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当贾似道倒下的时候,曾经他的死党也都纷纷开始背叛,而那些曾经最害怕他的人则全都跳出来开始拼命撕咬贾似道,做出一副不把他除掉誓不罢休的样子。

    当初那个全靠拍贾似道马屁才得以升官的陈宜中此时已经被提升为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竟然是他第一个上书要求查办贾似道的误国之罪。

    很多人都惊诧不已,甚至有人说陈宜中是要痛改前非了吗可是江万里却直接一句话给他定了性,狗永远改不了吃屎,陈宜中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他不知道贾似道并没有被元军杀死。

    但是此后为表示自己不是贾似道的哈巴狗,陈宜中甚至把贾似道的亲信韩震诓到家里,派人用铁椎将其砸死,而后又开始气势汹汹的要找贾似道其他的手下算账。

    贾似道另外一个铁杆手下廖莹中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这位贾似道首席文人,当初在贾似道向忽必烈求和时他曾撰写《福华编》替他贴金,而后来贾似道过生日时,廖莹中向他献上肉麻的《木兰花慢》。

    宋度宗即位后,贾似道独断专权,一切朝事均由廖莹中决断,可以说廖莹中既是贾似道的臂膀,又是无耻文人的典型。陈宜中开始的时候也曾想和他联手,但后来却发现这个计划根本实施不了,所以他直接下定决心要除掉廖莹中,因为廖莹中终究有些才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廖莹中竟然是个忠义之士,绝不是陈益中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史书中记载了这段往事,当夜他悲歌雨泣,到五鼓方罢。廖归舍不复寝,命爱姬煎茶以进,自于笈中取冰脑一握服之。既而药力不应,而业已求死,又命姬曰:‘更欲得热酒一杯饮之。’姬复以金杯进酒,仍于笈中再取片脑数握服之。姬觉其异,急前救之,则脑酒已入喉中矣,仅落数片于衣袂间。姬于是垂泣相持,廖语之曰:‘汝勿用哭我,我从丞相数十年,宾主之情无间,然今事势已去,丞相必有南行之命,我命亦恐不免。年老如此,岂复能自若今得善死矣。吾平生无负于主,天地亦能鉴之也。’于是分付身后大槩,言未既,九窍流血而毙。”虽说廖莹中也许罪有应得,但与阴险狡诈和贪生怕死的陈宜中相比,他当然算一条好汉。

    廖莹中死后,谢太皇太后好像忽然转了性,毕竟她也曾经依靠于贾似道多年,实在狠不下心将他杀死,一直都犹豫不决。

    贾似道此时已经落水,那些昔日被他吓得要死的人自然纷纷请求诛杀他。

    高斯得请求诛似道,上不从。黄镛、王应麟请移似道邻州,不从。不久,有人要求“下诏切责”贾似道。于是,贾似道想回绍兴,可守城者不给他开城门。后来朝廷“徙似道婺州”,婺州人到处张贴布告,把贾似道撵了出去。不久,监察御史孙嵘叟等,以为对贾似道的惩罚太轻,朝廷又把贾似道“徙建宁府”。可是翁合又说,建宁是朱熹故里,不能让贾似道侮辱圣地,应该把他流放到更加偏远的地方。接下来陈景行、徐直方等等纷纷上书,谢太后只好



第111章 贾似道之死(下)
    贾似道的容忍却让郑虎臣愤怒异常,于是他变本加厉,用了更多手段。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精神层面的打击,比如他们在路上的是路过一座古庙,在古庙中看到了吴潜当初被流放时写的文字,郑虎臣就故意问贾似道“贾团练,吴丞相怎么会来到这里呢”贾似道却毫不在意,就像是根本没有听到似地。

    后来郑虎臣就不断给贾似道递话希望他自杀,老贾却说“太皇许我不死,有诏即死。”郑虎臣说:“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但说到这里之后贾似道就再也不多说一句了。

    在此之后郑虎臣也看出来这个家伙是真的下定决心就是不死,但他又不敢真的下手杀死他,他也知道大宋不准擅杀文官,让自己这样的人要是真的亲手杀了贾似道,那么以后他就一定会被人算后账,所以干脆就换了一种方式,那就是对贾似道全家老小施加虐待,先是不给饱饭吃,后来又故意把马车弄坏,让贾似道全家老小都步行赶路,这一下他们真的是遭了大罪,毕竟这些人大都是娇生惯养,哪受过这样的对待,只走了几天就全体老小集体扑街了。

    一直走到漳州,他们见到了赵介如。赵介如曾是贾似道的门客,不管以前到底和贾似道相处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问题,但总归还是有点宾主之谊,所以当他得知贾似道和郑虎臣来到漳州后,便在公舍宴请郑虎臣,同时想让贾似道入座,贾似道却不敢上前。

    赵介如很快发现,郑虎臣想杀贾似道,就派人试探郑的口风说:“想必贾似道也没有活路了,您不如给他来一个痛快的。”

    郑虎臣回答说:“我偏要这个老东西活遭罪!”通过这句话赵介如知道郑虎臣的真实意思了,于是他买通了一个郑虎臣的手下终于私下里见到了贾似道。

    “恩相!”赵介如这两个字说出来的时候,立刻就让贾似道的心中一紧,他也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敢于站在自己的面前说这些话,当即就热泪盈眶起来。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赵介如就马上低声说道“恩相,这一次看来是在劫难逃了,群玉已经归天了。”

    贾似道一直都在赶路,他根本就不知道其他地方出的事情,一直都还以为廖莹中和陈益中等人一定会在背后使劲营救自己,可是现在忽然听到了廖莹中的死讯,也不禁瞪大了眼睛“怎么,怎么回事到底群玉是怎么死的”

    “是被陈益中那个混蛋逼死的,还有不少人也都受到了牵连,全都死无葬身之地了。”赵介如本来还想多说两句,但忽然听到了外面有人咳嗽知道有人过来了,于是立刻低声说道“恩相,还要尽早做出决断,这个郑虎臣就是想要害死您啊。”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他却没想到自己这么半句本来是想要提醒贾似道的话却成了贾似道的催命符,贾似道就像是被抽空了灵魂一样神不守舍,他终于看清楚了整个形势,自己也已经没有任何的翻身的可能了。

    贾似道自知必死,他拿出了身边一直都藏着的冰脑一包,借故洗脸的时候就掬水吞之。

    之后就觉的腹中



第112章 接班人
    张顺的想法很多,但却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行动计划,他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准备来一个随机应变。

    不过这一次也不可能说走就走,他必须对这里做出一个完整的安排才行,所以还是把神农架的几个核心成员都集中起来,开始和他们商量这件事的可行性。

    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刚刚把这件事提出来,就立刻遭到了反对,郭破虏、周飞羽等人几乎都是坚决反对的,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张顺根本就不需要来这么一次危险之旅,毕竟现在看来临安并不安全。

    张贵甚至直接说出了那样的话“我们特战营的战斗力一流,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直接派人去把你想要的人带回来。”

    但是张顺却依旧微笑着,他的语气显得有点戏谑“你们不是开玩笑吧这样的事情能去把人偷过来么那样的话我们成了什么人名不正言不顺不说,以后说不定还会成为人们嘴里的曹操,到时候我们该怎么昂首挺胸的走出神农架天下人要是真的拿我们当曹操,我们以后说的话也会被人当成妄语,那么我们可就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毕竟张顺说的也是真话,而在座的众人可都是张顺最核心的人了,他们虽然一直都没有谈论张顺此行到底是什么目的,但大家却都心知肚明,而这些人在这里说来说去的真实原因也不过就是为了试探张顺到底准备带谁去而已。

    说到这里众人的话题终于转移到了这个上面,张贵到底还是按捺不住首先发问了“老三,你和我说句实话吧,你到底准备让谁和你一起去。我知道你看中了我们特战营,但我也知道我们不会全员都参加的,你就和我说实话,你准备带谁去就行了。”

    张顺呵呵的笑起来“大哥,我知道你的意思,以前你就常说有机会一定要去临安看看的,这一次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去看看了。”

    张贵愣了一下,立刻大笑起来,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此时算是心满意足了,于是直接躺在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其他人,那个样子仿佛是在说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周飞羽也立刻站了起来“三哥,我还是反对,要不然我带着第一师跟着您一起去吧,临安虽然还是大宋的地盘,但鞑子却随时都会到达,天知道前面的宋军到底还能坚持多久呢要是真的再来个兵败如山倒,鞑子长驱直入直接到了临安城下,那么我们可就真的要吃大亏了。”

    “上万人的大军想要通过鞑子的封锁之地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是真的打草惊蛇那还真是得不偿失了。”张顺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就看到周飞羽的脸色变了,于是马上微笑起来“不过我觉得还是由你来担任掌旗营的主将,毕竟你和我一直都在一起配合,现在我的掌旗营还没有营长,也都是你一直兼任,现在你就继续吧。怎么样觉不觉得自己这是大材小用呢”

    周飞羽也是先愣了一下,然后竟然笑了出来“哈哈,既然是这样,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其实咱们还是去一趟临安的好,去一趟的好。”

    &



第113章 临安的意义
    张顺想去临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这件事也对他的确非常重要,不能不去试一下。

    首先来说张顺一直都想着要找一个可以在未来继承大统的人物,而这个人物很明显是需要他亲自去接回来的,否则哪里会有他的份

    宋度宗生了三个儿子,其中除了现在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一个是庶出的长子赵昰,今年七岁,而另外一个就是宋度宗的小儿子赵昺,而这三个人也就是著名的宋末三帝。

    历史上元军攻克临安时,五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相继被俘,而就在临安城投降前夜,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在驸马都尉杨镇、国舅杨亮节和三古十二斋所辖的义军护送下潜出城外,逃往婺州,后又至温州,为赵宋王朝保留了一丝血脉,此后张世杰、陆秀夫也陆续率残部到温州江心寺会合,算是为大宋保留了最后一点血脉。

    由于宋端宗被俘,所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就推举了赵昰为帝,也就是宋端宗,此时天下还有几分在宋人手里,浙江的福州、温州、台州、处州,广东的广州、南雄州,长江以北的扬州、真州、通州尚在坚守,四川虽大部已落入元军之手,但钓鱼城、凌霄城等山城依旧坚持抗元。

    而且宋朝约有军队二十万上下,如果指挥得当,胜负也未可知,但宋朝君臣寄希望于元军能像当年追赶宋高宗的金兵一样,因不堪忍受南方湿热的天气退兵,给宋朝一个喘息甚至中兴的机会,因而步步退让,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元人。

    宋端宗下诏令扬州守将李庭芝、姜才来福州勤王,李庭芝令淮东制置副使朱焕守城,自己与姜才率领七千宋军南下,谁知前脚刚刚出城,朱焕后脚便开城投降。李庭芝被围泰州,元军将扬州城中宋军的妻子、儿女驱赶到泰州城下,一时间,城下哀号之声不绝于耳。见此情形,宋军无心再战,丢下兵器投降,姜才身染重病卧床,与李庭芝一起被送到扬州杀害。

    扬州沦陷后,真州、通州相继失守,宋朝失去了长江以北的最后据点,图谋北上再无指望,令李庭芝弃守门户,无疑是一着错棋。在元军压迫下,流亡宋朝一步步往南逃亡,福州、泉州、潮州、惠州……由于害怕城池失守,宋朝君臣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士兵远离故土,渐生异心;家眷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1...5657585960...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