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我们的装甲车攻入了村子,和苏联人的部队近距离激战,他们完全不是我们炮兵的对手。然而苏联人用了一种特殊的武器,我们的装甲车不堪一击。我想即使是坦克,遭遇这种武器的袭击也会惨败。”

    &n




第三十三章 部队分歧
    白俄罗斯的森林茂密异常,在森林中穿行整支部队不可能一路狂奔。

    杨明志很关心部队的战马,最后的20匹都背着很重的物资。负责照顾这些牲畜的战士一直在忧心忡忡的抱怨:“马匹载重多,他们需要更多的食物。青草只能当做零食,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填饱肚子。”

    这些高头大马载重弹药箱,以及从德国人那里缴获的一些物资,甚至还有几包弹壳。跟随队伍撤离的十几个孩子,不少也骑在马上。

    杨桃也是个孩子,她还未满十八岁,杨明志想了想,这丫头走累了自己背一段儿就好。

    长时间的行军对于双脚磨损很大,很多战士脚底磨出水泡,有的人腿疼,即使这样大家还要继续前进。

    “丈夫,你把我放下来吧,我自己还能走。”

    “真的。其实背着你并不是很累。”

    “我还是担心你啊。丈夫。”杨桃温柔的劝慰道。

    说实话,杨明志此刻的内心是非常舒服的,自己的老婆自己疼。做一个萝莉控就得多付出些,何况这是惨烈的二战,这丫头还是队伍里非常重要的卫生员。最终耐不住磨人,他还是放下了女孩。“小桃,你总是叫我丈夫的,我听着有些受不了。以后你还是叫我名字,或者喊一声哥就行了。”

    杨桃努努嘴,温柔的叫了一声哥。

    “哟。你们不是夫妻嘛,还以兄妹相称”耶莲京娜笑着从两人身边走过。

    “我不要你管!”杨桃害羞的对着那人喊。小小插曲给了行军队伍一点乐子,不少人强行苦笑,他们实际的境况非常够呛。

    在杨明志看来,库兹涅佐夫的军队规模和“红一方面军”似的,只是他固然没有那些人的指挥才能。

    现在的境况与中国红军的长征有些类似,杨桃在抗联的时候听着那些老党员说了很多事。什么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十八勇士,女孩之前那里晓得这些,当时给予她幼小的心灵极大的震撼。

    终于,一匹战马的物资被清空,部队补充一下弹药都,装子弹的木箱旋即抛弃,杨桃也就坐在马匹上,杨明志更是饶有兴趣的牵着辔头。

    “哥!我们下一步是不是要去沼泽地。”女孩用东北土话说着。

    “对,就像长征时候过草地的时候。”

    一听是长征,女孩马上来了精神。“我们现在依旧是被德国鬼子堵截,后面都是他们的追兵,我们一定通过草地,然后就是安全区了粮食够不够我们会不会挨饿我们会不会陷入泥巴里”

    杨明志下意识的扣扣耳朵,这姑娘嘴皮子还挺利索的。

    “小桃你说的太多了。”杨明志拍拍自己肩上扛着的粮食袋,“咱们的伙食吃半个月不成问题,再说沼泽地那边非常安全,而且是苏联控制区。那里的生活设施应该都没有被战争破坏,到了那里我们将吃的很好。而你,甚至还能洗个热水澡。”

    杨桃一听这个立刻嘿嘿笑起来。

    “太好啦,战争开始以后我跟你都没泡过澡,真怀念在军营那边的生活啊。”

    杨明志转头看看她,都说这时代女孩保守,她这倒好,嫁了人算是无所谓,还有这东北女人虎的那一面。她根本还是个孩子,再想想自己对她做过那些事,一股负罪感油然而生。“小桃,你还是别再说这些了。”

    “为啥。反正是中国话他们又听不懂。”

    杨明志周紧眉头,“即使战友们听不懂你也不该大声嚷嚷。”

    杨桃环顾四周,确实见到很多战士在交头接耳,说的话她是听得懂的,大抵是议论夫妻打情骂俏什么的。

    也是因为这个,很多士兵开始思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亲人。这里一些战士来自最初的步兵团,与杨明志有着交情。特征反坦克营,最初参与造rpg的战士还有四十多人幸存,这些人的交情就更深厚了。

    他们很多家就在远东,其他的战士多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白俄罗斯本地人还是更多的。在部队扩充兵力的时候,相当多的士兵就是来自明斯克周边的预备役人员。

    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正在被纳粹铁蹄践踏,无数普通老百姓被射杀,财务被抢夺,妇女被侮辱,儿童也被无差别的杀死。更糟糕的,战役彻底失败,败家卫国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很多士兵庆幸自己还活着,而家乡和亲人的安危,根本不敢想象。

    突然间,有士兵抱怨:“我们现在就像是逃命,还不如走出森林和德国人干上一仗。就是死了也值了。”

    这话杨明志听到耳朵里,他走到这人面前:“士兵,你刚才说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心中有戾气,就是长官在面前他也毫不掩饰。“我是米哈伊尔佛利亚季。”

    “好的,米哈伊尔同志,你对部队有什么抱怨的话,大声说出来也好。”

    士兵驻足,很多人围上来不知发生了什么。

    士兵福利亚季大声喊着:“我认为我们完全是在逃避。在森林中穿行一味的逃命,这是红军的行为吗我宁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也不希望在这山地磨断我的腿。”

    杨明志看看这个人,他的鞋子确实磨坏了。待到他脱下鞋子,这人的脚底的水泡都磨烂,已经有血液渗出。杨明志一惊,之后很多人都在抱怨,所谓开战后除了战争外就是行军,甚至对于目的地一直摇摆不定。

    突然又有人问到杨明志:“副师长,我们确定要渡过沼泽地我们去那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听说你要领着我们大家打游击战。”

    杨明志没有反驳,他犹豫了一阵点头承认。

    后面赶来的耶夫洛夫看到这边聚集了不少人,当即以为出了什么事,他急匆匆赶来,才发现是关于路线图上,士兵



第三十四章 必争之地莫济里
    库兹涅佐夫率领的这支苏军终于遇到了重大危机,因为撤退方向产生重大分歧,部队不得不进行拆分。在这德国人占据绝对优势的战场,“分家”无异为一种自杀。

    杨明志敬重那些人,又愤怒他们致大军安危于不顾。部队中的白俄罗斯人,他们应该听从命令撤往后方,而不是一腔热血的和德国人死磕。

    拼命主义要不得,等待32集团军和他们的追随者注定、是残酷失败。

    其结果也确实如此,帝国师就在森林外围等待着,德军也从尔热夫方向调来一些军队。在这片森林的西部有三个师的德军等待着,他们装备精良,从这个方向突围,以轻装部队根本无法突破。他们寄希望突破德军封锁线转移到乌克兰和大部队接头的战略梦想,完全就是白日梦。

    帝国师非常乐见于从森林里钻出一大群苏联人,他们看上去就像是被命令围剿的那群人。

    “看来苏联的近卫第284师已经是困兽犹斗,命令传达下去,对于这支部队毫不留情。”

    由于苏军是夜间走出森林,一开始他们取得了一些战果。待太阳升起,战况完全掌握在保罗豪塞尔手里。

    由一个装甲师和两个摩托化师组成的火力网,自然不是纯粹的轻装步兵能啃得动的,近万名苏军战士抱着必死的信念,悲壮的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

    他们势不可挡,敌人的机枪火力网似乎都被这股气势所震撼。

    “绝对是他们。这支部队已经击溃了我军两个师和我的元首团,他们这已经是奋力一搏。这样我就送他们下地狱。”保罗豪塞尔命令副官写好电报稿,内容便是“敌人已经消灭”。

    战斗持续了一天,32集团军残部的猛烈攻击最终还是被德军压了下去,随着机械化部队的推进,苏军的抵抗愈发的变得没有意义。

    不少战士选择用人弹的方式和德军坦克同归于尽,除此之外他们对于装甲目标几乎无能为力。

    最终他们剩下了一些残兵,有一千余人逃回了森林。很多人在懊恼,早知如此还不如跟着大部队一起撤退好了。

    然而重新进入森林的他们,纵使是破衣烂衫,他们还是遭遇到了不少从包围圈内溃退下来的零星部队。这支部队在重新积蓄力量,从森林西南部无法突围,所有人还得老老实实的经由沼泽地撤退。

    另一方面,杨明志跟随着大部队依旧按照森林的走向行进。这片森林沿着普里佩特河发展,河流周边有一些小城市也有不少集体农庄。

    侦察部队发现了一些村庄,可惜竟然空无一人,显然村民是逃离了,因为他们把能拿走的生活用品全部拿走。

    杨明志分析,这些村民很可能沿着河流前进,目的地要么是普里皮亚季的沼泽地,要么直接向南撤往乌克兰。沼泽地将是这支部队的目的地,只要进入苏联统治区一切都好办。

    “唉,部队就剩下三万多人了,我们的粮食还算充裕,弹药还凑合。就是经不起和德国人的一场大战。”杨明志遗憾的说道。

    部队在树林里休息,杨明志对未来有一些担忧。他看着正在吃着煮麦仁儿的妻子,她要是遇到什么危险可就太糟糕了。

    耶夫洛夫递过来饭盒,食物无他正是一盒煮熟的麦仁,最后撒了一点盐。

    “唉,又是这个。我们自从撤退基本就是吃这个。”

    “没办法,我也很想吃肉。或许等到沼泽地,我们能抓点小鱼煮个鱼汤。”

    杨明志噗呲一笑,最近的生活很艰辛。没法洗澡的事就不说了,这身衣服也是一身酸臭味儿。身上有一些伤也无大碍,最难受的就是伙食,这也罢了,如厕竟然没有手纸,只好用树叶凑合。

    这方面男人就只能硬扛着,女人还好点。队伍里的女人很少,宝贵的卫生用品都是她们在用。再看看津津有味吃着饭的妻子,这丫头可千万别出事,以后等战争结束了,还得生一群猴子呢。

    杨明志蹲在土坎上扒拉着饭盒的食物,手指着部队前进的方向。

    “耶夫洛夫,你总是往军部跑的。现在咱们是在向沼泽地移动,部队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意图”

    “有一个,我们前进的方向必须要过一个城市。我们必须占领莫济里城,经过这座城市我们会继续进入森林,之后才是进入沼泽地。”

    “原来是这样!那里该不会已经被德国人占领了吧。”杨明志弱弱的的问道。

    耶夫洛夫似乎不太关心这个,随口说道:“谁知道呢我们就当那里已经被占领,这样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也好。

    部队休息的时候也总是军部开会的时刻,杨明志和耶夫洛夫都算是高级军官,如今更加糟糕的境况,两人更是整个队伍里少有的打仗材料。

    传令兵一路小跑的赶来,招呼新的会议事宜。

    杨明志看看耶夫洛夫,“走吧,我们去看看那个家伙又有什么新计划。”

    他旋即把还没吃完的饭放到妻子身边,“小桃,你身子弱多吃一点。记住吃完后用水冲一下。”

    杨桃点点头,丈夫吩咐的事她全都答应,即使也很担心丈夫吃的不多会饿肚子。

    两人风尘仆仆的赶到军部,自从32集团军残部带着一堆白俄罗斯人出走,来开会的军官也少了不少。整支队伍依旧分成两派,库兹涅佐夫为首的部队主张一路突围到大后方,而284师计划留在沼泽地游击战。

    两派互有支持者,在分家之前,他们必须安全的通过沼泽地。



第三十五章 敢死队
    杨明志非常满意库兹涅佐夫的战斗计划,他信心满满的回到自己部队的驻地。

    很多士兵看到自己两位长官在微笑,纷纷立正站好。杨桃亦是如此,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明显是个战争狂人,渴望打仗却又总能突出重围。他的微笑没有别的意思,肯定又是军事行动。

    女孩走到杨明志身边,冷静的询问道:“哥,你去军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杨明志点点头,抚摸这妻子的小脑袋。

    说实话,作为军人的女人,最担心的自然是丈夫战死沙场。杨桃就在这里,自己这段日子一直领着兵冲锋陷阵的,她嘴上不说,内心一定一直提心吊胆的。

    “小桃。我让你冲洗的饭盒完成了么“

    “完成了,就是我觉得用饮水冲洗,这不是浪费水么。”

    “不会的。”杨明志下意识的把玩着女孩的辫子,因为长期没洗头,头发的酸味不说,发丝也分叉不少。

    杨明志抬起头,在他面前战士们已经聚集很多。他看到了这些出生入死的弟兄们,284师最后的兵力就在这里。这些人没有选择出走正是铁了心的要追随耶夫洛夫和别列科夫。

    杨明志顿了顿气扫视一下大家,当即说道:“我和市长耶夫洛夫同志从师部回来,经过分析,我们撤退的道路上遇到了一处很大的障碍。城市莫济里,我们必须攻占这里,这是我们通向沼泽地的必经之路。”

    他用到了攻占一词,言外之意德国人已经对这座城市军事占领。

    一名士兵当即举手问道:“我们真的必须经过这里。现在我们整个部队的兵力并不多,很多人身心疲惫。攻下莫济里不知又要付出多少人牺牲的代价。”

    “对的,我们既然是沿着河流与森林撤退,没有必要必须经过莫济里。”

    “让我说,还不如直接泅渡过河算了。”

    战士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耶夫洛夫咳嗽几声。很快队伍里有识趣的人马上停止议论。

    “同志们,我们能走到今天并不似畏惧德国人,指挥官选择攻占莫济里一定有他们的原因。我是员,我决定拥护指挥官的决定。”党员伊里奇列奇卡洛夫说道。

    杨明志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他的闪亮登场网罗了不少人,大部分党员战争他这一边。

    其实大部分士兵知道他们的抱怨没什么用,继续抱怨则会被人耻笑为懦夫。

    杨明志拍拍手呼吁大家安静。

    “同志们,我们继续撤退必须过河,或许从别的地方过河能避免伤亡。但是你们也要考虑到这里面将耗损的时间。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攻占了莫济里,那里已经成为德军的一处补给站。大量的食物、弹药、干净的饮水,大量的生活用品。你们难道不想好好把自己整理一遍,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刮胡子了。”

    这么一说大家呵呵乐起来,老毛子的胡须非常茂密,他们平日用专业刮胡刀,结果现在只能用匕首,危险性太强。仅仅是梳洗卫生不足以给大家更多,关键性的粮食和弹药,甚至换上新衣服,这是大家迫切渴望的。

    杨明志见大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当即宣布计划。
1...1112131415...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