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咱们的侦察兵调查,莫济里的敌人守军只有一个团,并且防御非常松散。他们毕竟只是后勤部队,我们将采用突袭的办法,一举击败敌人。我们将占领桥头堡,扫清敌人的守军,歼灭这股德军夺下他们的物资。”
耶夫洛夫再补充说道:“我已经在库兹涅佐夫面前为咱们284师争取到了主攻的机会,毕竟咱们拥有近卫头衔,比起友军,我们更应该发挥首战用我的精神。
这次行动,我们会在黑夜中进行,我们的友军也会配合我们行动。战斗时间就定在凌晨。”
“好的,现在我们要说的已经说完,战斗就在明日凌晨进行,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荣耀属于我们近卫284师,我更会亲自带领大家战斗。”杨明志意气风发的说着。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子上,如果不果断的支持战斗,那么毫无疑问是愧对近卫的头衔。对于284师的战士们,部队损失了一万多人,战友牺牲算是解脱,他们用生命夺得的荣誉千万不能在自己手里毁掉。
杨明志决定组织敢死队,固然大家都要参加战斗,其中的伤兵和身体素质差的必然被排除掉。
所有战士集结在指挥官面前,身材高大强壮,身上没有严重伤口的战士被挑选出来。杨明志对结果很满意,自己直属的特种反坦克营能活到现在的都是精英,这支部队将全部参战。之后敢死队又补充了二百多人,统共
第六十三章 偷袭莫济里
夜幕即将到来,休息的人群迅速苏醒。整支部队将要迎接新一场战斗,行军数日的战士们憋着一股劲,一个个装装待发。
杨桃被骚动惊醒,睁开眼睛只见丈夫正在整理衣装。
“现在咱们就要出发了么”
杨明志回过头看着睡眼惺忪的妻子。“嗯,现在就走,你们女人还有伤兵都在后面。”看着妻子眼神中有些不舍,杨明志蹲下来捏着她的小脸。“好了,你和大家等待胜利消息即可。”
杨桃点点头,“哥,你可要小心谨慎,一定不要受伤什么的。”
杨明志呵呵的站起来,虽说子弹不长眼,他并不认为自己太招老天记恨,不然也就不会混到这个地步。
特种反坦克营全体人员紧急集合,他们整顿了军备一个个精神头很不错。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同志们,这次咱们是主攻,攻克莫济里,我们得到给养才能从容撤退……”
正当他在这儿慷慨激昂时,一只手搭在杨明志肩膀上,一扭头只见是耶莲京娜,她还卖弄这笑脸。笑归笑,这人也穿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脑袋上还顶着个钢盔,扎着双马尾,有些巾帼英雄的派头。
“别列科夫,这场战斗我想我也应该参战。”
“你”杨明志不解的看着这个人,“你是个女人,战争让女人走开,我们还有几万男人,用不着你上。”
耶莲京娜一听就火了:“我的中国同志,你是我太懂我们苏联。我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战争到了这种份上,你的政委都阵亡的差不多了,这种时刻我必须身先士卒。当初给我的命令也是如此,再说我也不是花瓶,你的部队更是不能没有政委。”
杨明志钢线说两句,只见这位立刻面对广大战士。
“红军同志们。我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耶莲京娜,契卡你们都懂得对不对这次战斗我充当你们的政委,我们必须解放莫济里,解放那里被敌人压迫的同胞。在战斗中不准有懦夫,我们必须迅速解决战斗。”
这姑娘确实不是花瓶,她也是在一系列战斗中幸存下来。很多战士看过她开枪射击的场面,就在几天前,她也参与和元首团的鏖战。
部队全体开拔,敢死队六百多人做主攻。他们在杨明志的带领下向着莫济里方向强袭,在和大部队告别后,队伍开始急行军。
特种反坦克营的战士们已经接受了营长的特殊要求,所有人小腿帮着一圈麻布。如此大家确实感觉可以走更远的路而腿不疼,同时一旦中弹受伤,解开腿上的布就是很好的绷带。
大部队距离莫济里尚有十多公里的道路,敢死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兴奋之余大家忘记了疲惫。
杨明志紧握着自己手动的沙,加上已经装备的弹股合起来有四个。敢死队可谓是装备豪华,战士清一色的自动火力,手榴弹也高度集中。
在库兹涅佐夫的强烈要求下,他派了两个迫击炮班并入侦察连。“敌人很可能有重武器参与防御,为此分给你两门迫击炮,遇到敌人机枪阵地立刻炸毁。”
杨明志没想那么多,他觉得夜袭比如会是雷霆之击,敌人根本没有什么反应的机会。
部队在森林中穿行,按照侦察连确定好的道路。这一带森林依然茂密,而快要到莫济里时森林将消失。
那是城外的农田,马铃薯刚刚收获,莫济里的人民万万没想到灭顶之灾突然来了。土地还没有来得及播种,德国人杀了过来,很多市民因为反抗被杀害。德国人进行了大肆的抢掠,此时莫济里的年轻人不少做了奴隶般的民夫,凡是不愿意合作的皆被杀。
至于老人和孩子,老人基本被认为没有价值而被成片的处决。孩子,则按照纳粹制定的计划,收容起来送到德国人的后方,纳粹的“东方总计划”已经开始。
因为,杨明志面对的几乎是一座没有苏联人的城市,德国人占领这里后,莫济里变成了中央集团军群的支线补给线路的交通站之一。
当敢死队正在向这座城市靠拢,城中的德国人又是另一种景象。
德军的精锐部队都被部署到战斗第一线,负责后勤的部队则是二流或者三流的部队,甚至还有他们的仆从军。
快要凌晨零点,杨明志率部抵达森林边缘。
这个时间大部分的德国人在睡觉,他们白天忙着搬运货物,夜里必须休息。德国人的后勤还没有彻底完成摩托化,很多物资依旧需要骡马。就在莫济里的物资调度场,粮食、弹药、被褥等军需品堆积成小山。还有些马车刚刚装货一半,马匹解开的绳索被拉去睡觉。
人自然也得休息,一些德军士兵占领了居民房屋睡觉,很多的还是被命令搭建帐篷。他们知道这里是战区,但绝对想不到已经溃败的苏联人会来突袭他们。
因此守夜人只有一小撮,几个机枪碉堡只是沙
第三十七章 莫济里城的解放
杨明志率三连迅速通过石桥,加上侦察连一起一共二百余人。
“所有人注意,消灭所有德国人,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杨明志的命令就像是给城中的德军死刑判决。
一连二连也迅速通过石桥,战士们分散开了,开始向城内进攻。
时机已经成熟,“发射信号弹,要求库兹涅佐夫的大部队迅速前进。”杨明志看着天空,一个红色信号弹缓缓升空,很多惊醒的德军看到了天空中的那个诡异光点。
德国人驻扎莫济里有一个团的兵力,后勤步兵团团长汉斯弗兰肯斯坦,他被一些列枪声爆炸声惊醒。
此人已经把原莫济里的政府办公大楼作为自己的指挥部,他也在将这里作为卧室。他甚至来不及穿衣服,仅仅身着裤衩就趴在床边。在那桥梁的方向火光冲天,有一大群人在呐喊,枪声频繁。
突然,他身边的玻璃被流弹击碎,玻璃成了碎片。
如果这子弹再精确一点自个小命可就没了。弗兰肯斯坦立刻趴到下去,更多的子弹顺着窗户射进来。
这并不是巧合,杨明志在战斗前稍微看了下侦察连速写的地图。苏联官方的政府大楼和民居区别很大,尤其那挂着“苏维埃”的牌子非常明显。
杨明志估摸着敌人的指挥官大部分还是不喜欢和士兵挤在一起,所以他们一定在大楼里,除了舒适外,也是象征意义上的必要性。
他率领二百多人向着那栋五层楼的方向猛攻。
在战前,莫济里并不是大城市,她后世将变成一个重要的石油管道输送节点,那个时候小城市才会迅速发展。至于现在,他只是普通的小城,因依靠着河流有战略意义罢了。
攻击的沿途,不少从房屋里钻出来的德军看看情况,很快就遭遇到苏军的迅猛打击。
部分士兵和大部分分开,开始挨家挨户的检查房屋。
一般士兵是做好准备,再另一人踢开门后直接扔进去手榴弹,接着冲进去胡乱扫射,不管有没有人。这样做杀伤了不少德国人,也给公民的住房造成巨大伤害。
战端一开战士们已经顾不上,有的人觉得可能有同胞还住着,他们更灵活的进攻,并不是粗暴的扔一顿手榴弹。
巷战爆发了,苏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却也付出了一些战士死亡的代价。
这支猛攻的部队没有遭遇严重抵抗,杨明志命令部队猛冲,冲锋枪组成强大的弹幕,完全火力压制敌人。反应过来的德军要么一开始就被消灭,要么在抵抗了一阵后被乱枪打死。
一支德军的机枪班紧急的扼守在大楼门口,弗兰肯斯坦自知自己的处境异常危险。他才刚刚穿上白衬衫,衣服已被硝烟熏黑。
他拿着鲁格手枪命令士兵迅猛开火。好在杨明志在那个位面学习过一些城市战的经验,部队全是贴着枪走,当敌人机枪手一开火,只有先锋的几个人倒下,剩下的迅速卧倒。
“该死,怎么这个时候还有机枪手!”杨明志骂骂咧咧的看着那挺mg34喷涌着火舌。这东西射速很快,五百发的弹链弹药充足,能压制部队很久。
部队遭遇了阻力,其他地方也遇到了一些麻烦。攻击物资调度场的苏军也遭遇到清醒了的德军的阻击,一连长拉夫连季禁止部队不要命的猛冲送死。
在杨明志这里,他无奈的趴在地上。几个士兵试图用手榴弹炸毁这个机枪阵地,一人刚刚拉掉导火索想要扔,却被敌人击中,手榴弹也掉落下来。爆炸杀伤了不少苏军战士,而敌人的扫射不减。
“该死!这时候应该带着rpg就行了。”杨明志锤着地,这时候有个枪榴弹也好。
但是好运最终站在苏军这边,那个机枪手肾上腺素冲昏头脑,疯狂扫射一阵子那机枪枪管都发红了!最终因为枪管变形子弹不能再打。
“枪管!我要新的枪管!”这名士兵大喊着,弗兰肯斯坦不太懂这个,情急之中他也不知道如何换枪管。
指挥部里的一些士兵和军官来到门口阻击苏军,他们的火力已经大减。
“肯定是没有子弹了。”杨明志兴奋至极,他一下子站起来,“同志们,进攻!”
战士们立刻爬起来,杨明志和大家一同冲锋,他也看到那个耶莲京娜,勇气不输男兵。
弗兰肯斯坦非常走运,他猛的躲到门后才没被扫射致死。苏军战士射杀了门口的所有德军,弗兰肯斯坦自然也没有逃走,他被人用枪托砸晕。士兵打算补枪的时候杨明志及时赶到,按住士兵的枪口。“冷静下来,这个家伙很可能是个军官,留下他的小命。”
士兵点点头,当即卸下此人武装,用随身的麻绳将其捆住手脚。其他士兵开始上楼,清缴所有的德军。
杨明志估摸着,这个被俘的德国佬,他穿着白衬衫还有双肩背带,这样的打扮和普通士兵差别太大了。
弗兰肯斯坦渐渐苏醒过来,只见一堆枪口指着自己,为首的更是一个东方长相的家伙。
&
第三十八章 丰厚的战利品
清晨,经历了一场大战,战士们汗流浃背。这场战斗苏军近百人人战死,二百多人不同程度受伤。苏军取得了重大胜利,紧接着便是清点战果的时刻。
杨明志站在调度场,这里本是莫济里城市广场。大量的粮食,一包包面粉堆在这里,还有一筐筐的马铃薯。大量的弹药箱整齐的码放着,一些士兵撬开箱子发现大批弹药,还有很多手榴弹。
“可惜,德国人用的7.9毫米的子弹,和我们的完全不同。”杨明志遗憾的说道。
己方部队的弹药经此一战消耗很大,集中冲锋枪使用弹药消耗巨大,杨明志本人用了三个弹股,二百多子弹消失。
好在随着检查的深入,这里拥有的武器弹药非常可观。再者德国人一个团两千余人被俘和歼灭,仅仅缴获的k98就有一千余只。冲锋枪也得到不少,通用机枪有十几挺。
调度场这里还有五辆半履带式装甲车,二十辆卡车,足够充分的油料。
德军也有大量的马车,只是原本有三百多匹骡马,在战斗中一些死于战火,一些受到严重惊吓,最终安然无恙的只有一百多匹。
杨明志看到库兹涅佐夫的统计官正在清点战果,剩下的事交给他们就行了。杨明志拍拍身上的尘土,正想往回走,在调度场角落里居然还有大家伙,不少战士在围着看。
原来苏军发现了德军遗留下来的十门88炮,还有弹药若干。如果攻城的时候德国人用这种武器防御,那就太恐怖了!杨明志倒吸一口凉气,得亏这支德军警惕意识太差。
除了粮食弹药,士兵们还发现了很多生活用品。诸如香烟、打火机、笔记本、钢笔,甚至还有脸盆毛巾,肥皂居然还有不少。
更重要的,几个士兵撬开特殊标记的箱子,这里面居然是药品。
杨明志知道意义重大,立刻去通知“野战医院”的人们。
战斗结束了,士兵们挖掘深坑,掩埋死去的战友。德军阵亡士兵的尸体也简单的扔到沟渠里草草掩埋。
杨桃非常担忧丈夫的安危,现在她看到丈夫安然无恙,心情顿时好多了。她还没来得及和丈夫说说话,只见他要求医生们赶快跟他走。“你们快到调度场,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药品,你们识货,速来!”
部队最缺的正是药品,杨桃也亲自上阵参与搬运。夫妻俩彼此非常开心,“这些药品若是全搬走了,受伤再多也不怕了。”
杨桃经过长期的学习,很多药剂的名字还是懂的。德国人的药剂也多用拉丁语标注,这样苏联的医生一样看得懂。
所以战斗后新受伤的士兵无比幸运,抗感染的药物一到位,以后的麻烦都不是事儿。
上午,很多士兵终于得到休息的机会,不少人干脆随便找个地方就睡觉了。库兹涅佐夫默许士兵这样,他下达命令中午之前所有人必须清醒过来。
杨明志陪着妻子,帮着照顾一下伤兵。这里有的伤者就是他的部下,营长亲自照顾给了大家信心。很多人的伤并不严重,只是子弹射穿四肢什么的,至于伤到内脏的人大部分已经牺牲。杨明志知道,这种状况下即使有很多药品,能否活下来,还得看伤兵的伤势和一些幸运元素。
不少士兵制作了简易的担架,撤退的时候就用抬着战友。当然库兹涅佐夫觉得应该使用更高效的撤退模式,缴获的一堆细软也不必扔掉,能装上卡车马车的都带走。老弱病残安排上车,部队修正一天,次日出发。
耶夫洛夫带着284师剩下的人,他们和跟随部队的民兵、市民,还有老弱在一起。
死亡的战马可没有被浪费,战士们许久没有吃到肉,马肉算是打牙祭。这时候已经没空烤面包,不少士兵煮面粥充饥。
耶夫洛夫寻找杨明志,被士兵告知那个人正在“医院”那里。“这个别列科夫,一打完仗就去找他老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