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第六十三章 蒸汽车床出马
听到这杨明志立刻来了兴致,他惊讶的看着这个中年人。“难道,你们还能制造军火”
“军火可以,当然仅限于爆炸物。如果说枪炮什么的,我们的蒸汽机床似乎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什么!机床!杨明志听到了这个词汇。他立刻追问,这下子他彻底坐不住了。”真是缺少什么来什么,我们就是缺少军火。如果是复装子弹,你们会不会。我不要求太多,圆头弹就可以。“
里固施科夫点点头:“子弹绝对没问题的。我们村庄的优势正是这个,我们的很多年纪大的人曾经在沙皇是兵工厂工作过,在红军的一些制造工厂也工作过。”
杨明志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在整个办公室,就他一个最活跃,甚至站了起来。接着急忙问道:“你刚才说机床!我没有听错”
“没错,是机床。”
“可是没有电力,你们如何加工”
里固施科夫笑着摇摇头:“你们啊,谁说机床一定要用电力了”这个家伙带着一种匠人天生的自豪感,这个情感杨明志能察觉到。机床是工业之母,早期的机床是水里驱动,后来也有蒸汽驱动和内燃机驱动,最后才是最靠谱的电力。
铁匠村有一些机床,里固施科夫声称,他们村至少有四台可以操作,还有十多台木工车床。最关键的能加工金属的,只有一台是卧式普车,蒸汽驱动,这是从沙俄时代传下来的,放在村子里都战斗了半个世纪。剩下的三台主要负责冲压,它们成为居民农具的制造者。
杨明志兴奋极了,他掩饰不住已经高兴的扭曲的脸。他看着耶夫洛夫:“同志,我想我们可以复制在远东的经历了。我还是厂长,我可以继续制造咱们的秘密武器。这要我们的工匠们足够手巧。”
耶夫洛夫知道那是什么,可以瞄准发射的单兵火箭,它将是德国人的恶梦。
“好!我全部都答应了。”耶夫洛夫站起来看着这两位村子:“你们务必尽快把你们能组织的士兵集结完毕,全体抵达我们的鲶鱼村军营。在这里,我想尽快对你们展开军事训练。”
杨明志亦有话说,他已经做出决定,便对铁匠村村长说:“我想先行前往你的村庄。我是部队的副师长,在战前也是一个工匠。我想我们可以制造新的武器。”
杨明志是个行动派,他深知现在部队的巨大劣势。没有重型武器,人员素质因为大量民兵加入而降低。
把民兵训练成好兵,这需要老兵和政委的系统军事训练。武器方面,寄希望与友军赠送,这种事还是不要过分依靠,只有自己动手制作才有前途。
到了下午,杨明志把妻子一并拉走。他内心里也非常担忧她的安全,把她待在身边彼此也都安心。
铁匠村,通往那里是有旱路的。就像之前大部队进入沼泽一样,杨明志跟着村长里固施科夫,这个姓“青蛙”的家伙不出意料的带着大家游走在水塘之间的小路,待出了水塘最密集的区域,两条河流交叉的小平原也就到了。
夫妻俩顺利抵达了铁匠村,此行花费了三个多小时。两名随行的战士还卷着铺盖,此行,杨明志已经决定住在村子里。
作为穿着军装的人,杨明志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他们近乎是夹道欢迎,直到村长忍无可忍的命令大家离开。
这样,杨明志也能好好审视一下这个村子。这儿确实是个大村,甚至还有几栋混凝土建筑。如果这里作为未来的游击战根据地,似乎比鲶鱼村还要好。它的周围也是大量的树林,高大的杉树、桦树和山毛榉,长势非常喜人,能提供巨大的掩护。
其他的不多想,杨明志此行来就是想看看这个“老青蛙”毛遂自荐的那些个机床。
里固施科夫还想寒暄几句,杨明志开门见山的说:“同志,一切的话等我看完你的机床再说吧。”
村长嗯了一身,在他的带领下,杨明志拉着妻子前往那间二层的混凝土建筑。他令随行士兵听从村里的安排,今晚就住在村庄里,士兵帮着整理内务。
杨明志跟着村长,只见这小二楼还有烟囱,此时此刻还冒着黑烟,看来内部应该还在生产。
村长站在门口,看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屋子里就是我们全部的机床的,全部是蒸汽机动力。现在机器还在生产农具,希望你们感兴趣。”
杨明志少了一份谦逊,他直接推开了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四台大型机器。
它们非常的怪异,蒸汽动力的机床,这得是十九世纪的东西吧,用到二十世纪真是难为它们了。
在工业制造方面,很多事不需要村长来介绍。杨明志一眼看出那是冲压机床,其加工的成品就堆在机器旁,这是在加工铁铲。
当然,他更关心的是这里有无钻床、铣床这些特殊的机床。答案很糟糕,没有。有的只有一台怪异的车床,操作方面有些复杂,具体如何操作杨明志已经看懂了。
“现有的材料加工迫击炮弹弹体应该没什么问题。”杨明志自言自语的说道。
“迫击炮弹,真的我觉得我们的机器还不能胜任。”村长解释着,他觉得这些机器只能制造诸如手榴弹之类的武器。“如果说修善枪支的话,比如把磨平的膛线再拉出来,我们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不,都是没问题的。”杨明志举起右手,指着这蒸汽动力的车床。“长柄手榴弹用铸造法就可以,至于迫击炮弹必须切削加工。还有我们的秘密武器,火箭推进式榴弹,也是必须用切削的。”
杨明志自然不是墨守成规的人,现有的条件
第六十四章 新兵们
次日一大早,在铁匠村集体农庄的小广场,准备参加民兵的村民们陆续集合。
杨明志的身份此刻变得非常特殊,仿佛他就是这些人的接应者。同时,他也必然是这些人的统帅,因此,杨明志并没有站在幕后。
他身着整洁的军装,武装带扎稳牢,手枪别在腰上。整个形象正是威风凛凛的苏军军官,一张东方面孔也表明了,整个人并不一般。
战争动员什么的,这个村庄早已进行,能够参加战斗的就剩下这么多人。
看看这些人,孩子、妇女和一群一脸络腮胡的老家伙,这里唯独不见年轻男子。是啊,那些男人作为士兵早就被征兵,大部分人其实已经战死。
沉痛的话题杨明志不说,村庄里固施科夫说了一通,之后便是他的演讲。
给新兵训话什么,杨明志在那个位面本就是个小领导,这种事自然得心应手。
此刻,他手里握着一支步枪,突然子弹上膛对空射击。不少人为之一振,尤其是女人。这里有一些年轻的姑娘,本着一腔热血亦或者是报仇而参军。
要把她们也训练成好兵真是很困难,比如现在,有些人明显是被吓住了。
“民兵同志们我是近卫284师副师长别列科夫,你们已经决定加入我们的队伍从了吗”
杨明志审视着他们,大部分保持着沉默,只有一些老者勇敢的举起右手。
“看来刚才的枪声你们害怕了。少年、女人,战争本来不关你们的事。但是那些侵略者已经夺走了你们家人的生命,他们下一步就要无差别夺走我们的。如果害怕枪声,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做战士。这样的人请你离开。”
这时,一个女人突然喊道:“是啊!战争不是你们男人的事吗为什么我们也要去打仗!”
话音刚落,顿时队伍里议论纷纷。杨明志一皱眉头,此番话他算是听懂了,那个年轻的女人也是一名动员兵。
村长立刻呵斥一声,队伍安静下来。
“刚才那个说话的人是谁”杨明志大声喊道。
“是我!”只见一个女人走出队伍,与其他女人不太一样,这个人换上了男人的裤子,具体来说这是她丈夫的。
在杨明志的追问下,这个女人自我介绍,迪莉娅卡纳什金娃。她的丈夫在战争开始前被征召加入了苏军,更令人震惊的是,她丈夫所在的部队,正是近卫284师。因此女人的情绪异常激动,她踉踉跄跄的跑到杨明志面前,几乎跪倒在地。
“告诉我!我的丈夫到底怎么样了!到底是战死了,还是被俘虏了!你们到底有多少人!他是不是还或者!”
杨明志完全没有意料到这个,女人的情绪有些激动,随行的战士把她拉开。
“迪莉娅,你冷静下来。这是战争,我们都要忍受一切悲剧。”
女人哭丧着脸,她将一封信交给杨明志。
这是其丈夫在从军后寄送的邮件,战争后就再也没收到信息。从信上来看,她的丈夫被分配到了第一团,居然是耶夫洛夫的团。那个团在战斗中损失惨重,整个团几乎全军覆没,最终撤退到沼泽的第一团战士,总人数仅仅一个连。
卡纳什金,这个姓氏相对比较特殊,白俄罗斯男人的姓氏结尾叫“斯基”的更多,如果这个卡纳什金还活着,在最后的普查中应该有映像。显然,这个卡纳什金已经阵亡了。
杨明志沉痛的看着这个一脸泪痕的人:“迪莉娅,你的丈夫非常勇敢。我们的近卫284师没有人投降,所有人战斗到死。一万多人战死,最后只有一千多人突围。你的丈夫已经英勇战死了。”
“死了,真的死了么。”
“不是死了,是牺牲!你的丈夫是一位伟大的红军战士。所以我很希望你收回刚才的话。这是战争,我觉得你应该为丈夫报仇,现在加入军队还来得及。现在,我们的师长也牺牲了,你丈夫隶属的团,团长耶夫洛夫升级为师长。”
女人沉默下来,更多的人跟着沉默下来。
原本村长组织民兵多半带有些强迫性,其实广大村民也知道,侵略者在无差别的杀害普通居民,要么逃难要么留下了抗争。绝大多数人没有逃离,其内心里必然是要抗争,只是战斗也会送命,很多人还有一丝犹豫。
现在,迪莉娅卡纳什金娃收回了那些“逃兵言论”,她要报仇,并强烈要求加入丈夫生前所在的连队。由于她的关系,大部分没有了杂念。
所有的民兵一百三十五人,他们带着不多的行李,在村长里固施科夫的率领下向着鲶鱼村前进。
杨明志拉着妻子的小手跟着大部队走,
第六十五章 未来根据地
这个临时的会议要解决民兵训练的问题。目前284师控制了四个集体农庄,其中罗莎斯卡亚,也就是那个小树林村,幸存的村民特别稀少,为此部队把撤退道路上一切拯救的普通人暂且分到这个村子,在新的地域建立新的集体农庄。
其他三个村子,集体农庄的大集体还是存在的,这更便于展开工作。
耶夫洛夫看看大家,开始念着手中的文件,也就是他的笔记本。
“就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小树林村的民兵总人数是一百零五人,鲶鱼村的民兵九十二人,黑土村民兵一百四十三人,铁匠村民兵一百三十五人,合计民兵部队总兵力四百八十三人,这相当于一个营。”
“这个人数还真多啊。”杨明志有些吃惊。
“账面上的人数很多,这里面的未成年民兵超过七十人,女兵更是超过二百五十人。民兵和正规部队不同,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都非常的差。”
耶夫洛夫说这话的时候,民兵的村长们就在身边。即使如此,耶夫洛夫没有一丝客气,这毕竟是战争,他看着杨明志问道:“别列科夫,我知道你一直希望民兵部队能马上投入战争。这样,他们会在战争中迅速成长为老兵。可是面对现在的状况,你还觉得他们有多少人能在第一次战斗后活下来。”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杨明志扪心自问,或许自己真的操之过急。
“或许我们可以采取老兵带新兵的方法。”杨明志灵机一动。“我们训练民兵,起码能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以及会开枪为止。之后分配到我们现有的部队中,比如说,所有的少年营小战士,这些人由我亲自督导。”
耶夫洛夫噗呲一笑,这个别列科夫似乎更喜欢少女。把还是孩子的女孩训练成女兵,这是他已经在着手做的。包括她的妻子贝茜卡,那个也是未成年的孩子。
男人好色是非常正常的,耶夫洛夫喜欢成熟的女人,比如耶莲京娜,这样还很有野性的女人跟令他着迷。结果这个别列科夫,是不是此人有着特殊的喜好。
也罢,这个家伙特别会打仗。耶夫洛夫抬起头:“民兵怎么安排,你目前是副师长,也是兼顾咱们师作战的参谋《如何安排人选最为妥当,这应该是你的任务。“
听起来,似乎耶夫洛夫就是不管了。杨明志满意的笑了笑,他已经获得了民兵的分配权。
“好吧,好吧。或许你们已经有了方案,现在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方案。为了避免出现一些麻烦情况,干脆所有的民兵以年龄、性别进行分配。我们不再以村庄分配连队,孩子们组建少年营,女人们组建女兵营,其他人组成后备营。”
这样的分配方式打乱了集体农庄的建制,如果不这么办。来自一个村庄的民兵组成了民兵连队,在战斗中胜利巨大,他们或许会不听号令冒然的要利益最大化。也可能损失巨大后,整个连队的士气彻底崩溃,也可能全部变成战争疯子。
就像正规部队这样,284师原本的战士,大部分来自白俄罗斯的各个地域。小集团主义根本不存在,士兵只知道自己的长官和政委。
如此,之前的“明斯克营”旋即取消掉,除却女人和孩子是,剩下的人组成的后备营,顾名思义,这些战士在训练合格后,会被按插入正规部队。
论如何开展游击战争,杨明志是公认的“专家”。耶夫洛夫没有反对他的新型民兵分配方案,作为高级政委的耶莲京娜和福明也没有反对。
但是民兵并不是脱产的军人,在必要的军事训练后,他们要回到村里进行日常的生产作业。
“民兵分配就按我的办法来,吃完午饭后,所有民兵到机场集合。我们重新划归部队,同时发放武器。”杨明志最后阐述道。
一听发武器,几位村长眼睛放光,耶夫洛夫亲口承认,部队里的轻武器实际上非常充裕,如果说不充裕的自然还是弹药。
这时,铁匠村村长毫不犹豫的保证:“如果是复装子弹,我们铁匠村有着绝对优势。”
耶夫洛夫眼前一亮,会议开始的太着急,他还没询问杨明志在铁匠村的所见所闻。民兵的事告一段落,现在是杨明志的发言时间。
“我认为,鲶鱼村并不是适我们以后的战略根据地。在我看来,铁匠村非常适合我们未来开展游击战争的核心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杨明志立刻说明了鲶鱼村的地理劣势,即使村长波博斯基不高兴。
“我们固然是经过了普里佩特河,鲶鱼村距离河流过于接近,德军若是袭击我们,我们有可能就在他们的重炮射程内。再者,鲶鱼村这里的土地状况并不如铁匠村,那里更加适合农耕种植马铃薯。再者我们的机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劣势,一旦以后我们的游击活动频繁了,鲶鱼村就是敌人重点袭击的对象。当德军发现我们有了飞机场,恐怕袭击的战争烈度将更加惨烈。”
所有人都没有想的这么长远,机场的存在能保证基辅方面的物资一点点的运抵。机场建成后,苏军除了继续空投补给外,也起降运输机送些重型设备。福明说道:“鲶鱼村确实存在一些劣势,但优势是这里处于战争前线,我们这里建设观察哨,基辅方面援助我们是希望我们能实时观测德军的动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