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杨明志点点头:“我并不是说鲶鱼村是个无可救药的地方,我认为,鲶鱼村保持现有的作用就行了,未来师部应该搬到铁匠村,我们在鲶鱼村这里驻守少部分军队就行了。未来,铁匠村将变成一座小城镇。”
铁匠村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它所处的地方有大量的平地,甚至有泥土路通向北方的列奇察甚至戈梅利,也可通往莫济里。但就白俄罗斯的公路条件,下雨之后泥土路往往形成没膝深的泥路,在沼泽地这一带更是糟糕。
好在秋雨季节还没有到来,土地相当干燥,交通状况还说的过去。
但铁匠村最大的优势,依旧是居住在那里的村民,不少曾有在几十年前兵工厂的工作经历。
“耶夫洛夫,我们可以在铁匠村立刻进行弹壳复装,他们那里有着现成的硝酸钾和硫磺。他们也可以立刻开始手榴弹的制造,更重要的,那里完全可以进行秘密武器的生产。”
仅仅过了一天,昨日里里固施科夫的自我吹嘘,经过别列科夫发调查后,显然这些都是事实。
“真的可以大量生产我们需要的武器”
 
第六十六章 训女兵
由284师控制的武装人员,加上留下来康复的轻伤员以及民兵,总兵力接近两千人。
每个人都拿到了武器,但每个人分得的子弹并不多。普通步兵只能拿到一个基数的弹药作为常备使用,如若到了全体投入战斗的时候,弹药携带量才会提升。
对于民兵来说,过早的分给他们弹药是不行的,这群新家伙还需要大量的训练,其中又以少年兵的训练最为麻烦。
最麻烦的工作被杨明志包揽了,七十个小兵,一个个稚气未脱。他非常清楚青春期孩子的思想,一个个渴望长大,却摆脱不了对大人的依赖。他们叛逆又富有激情,战争已经开始,不少人渴望打仗。有的是为了复仇,有的甚至仅仅是觉得能做一次英雄。
但战争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就赐予他们免死金牌,下一轮战斗很可能就在眼前,杨明志比任何人都清楚,整个乌克兰的苏军最终会战败,沼泽地地区也不排除被德军攻击的可能,所有能战斗的人都要奋战。
八月初,沼泽地下了一场暴雨,到处泥泞不堪。普里佩特河河水暴涨,鲶鱼村周围的池塘纷纷连成一片,这里差一点就成了泽国。
所有人只好躲在木屋里等待大雨过去。下雨了,气温降的很快,好在战士们有足够的衣物御寒。
最令人揪心的是粮食,它们被堆放在村庄的谷仓中。那里即使在雨季也能保持干燥,杨明志长舒一口气,但也突然联想到,湿润的环境下马铃薯会很快发芽。土豆变绿后龙葵碱含量暴增,再食用可是会食物中毒的!
这就是游击战的生活,好在现在还依靠着村庄,如果真的生活在森林中,那才是糟糕透顶。
雨过天晴,土地依旧泥泞,然而新兵的训练一刻也不能耽搁。
他注意到那些孩子,不少人甚至打着赤脚,一个个走在泥泞的地里。武装起来的少年少女,他们的衣服五花八门,每个人都背着枪。
“全体都有!集合!”
杨明志一声令下,这些孩子们纷纷站好队,这里也包括杨桃。
关于他们不穿鞋子,这很可能伤到脚啊。面对长官的询问,一个孩子道出由来:“我是鲶鱼村本地的孩子,让大家打赤脚也是我们的注意。这里土地泥泞柔软,穿了鞋子反而容易陷入淤泥。再说,鞋子弄脏了还得费劲的清洗。”
原来是这样,再看看杨桃,这孩子还穿着小皮靴。
这些少年少女都穿着裤子,裤腿便到膝盖处。苏联女兵的夏季常服是没有裤子的,只有在冬季战斗时,她们会换上男人的棉裤。这也算是源于沙俄时代的老传统,但是在沼泽地的这些娃娃兵。这些少女一律被要求穿上裤子,甚至还得学会打上绑腿。
“孩子们,雨过天晴意味着我们依旧要训练,即使现在到处是泥巴。给予你们的时间并不多,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你们如何打仗。”
孩子们仔细的听着,他们非常服从这个东方面孔的长官。
”今天上午,我们继续行军的练习,到了下午进行打靶训练。”说罢,杨明志顿了顿气,看着这些孩子们的小腿:“以后,就算是泥泞不堪,你们也必须穿上鞋子。我不希望你们的脚丫子磨烂,再被污泥所感染发炎。你们必须清楚,咱们的药品并不多,受伤得了败血病就看你们的命运了。”
训兵的规矩还是老样子,一连长拉夫连季负责少年,二连长叶甫根尼负责少女。话说为什么没有三连长呢因为三连正是杨明志直属部队中的中流砥柱,三连就是他的警卫连,换言之他便是连长。
杨明志在一边满意的看着,俄罗斯人的纪律性很不错。他知道,这些少年训练好了可以直接补充进一般部队。少女因为非常特殊,她们还是不要冲在战斗最前线。
所以,相对于少年,杨明志更关注少女。妻子就在这队伍里,她背着钢枪和大家走着,整个队伍行进也颇为整齐。
在这里,她应该能交到同龄的朋友吧。自己就是个十七岁姑娘,身材却更加的纤细甚至是低矮。
正在联想之时,政委福明背着手走了过来。
“你就是这样训练孩子的他们只是这样的走队列,似乎和你一直希望的有些差异。”
杨明志回过头,无奈的说道:“这并不矛盾。这些孩子还没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只有一腔热血只会让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变得鲁莽,我只能强化他们的纪律。只有纪律,才是大胜仗的关键。”
“没错,纪律。正是要求纪律的严格,才有我们这些政委的存在。”福明说罢笑了笑,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递给杨明志一根。“来,抽一根爽爽吧。”
训练中的杨桃一丝不苟,但也会瞟一眼一帮关注大家的丈夫。只见那个家伙在和政委同志抽烟,还有说有笑的。“唉,他们男人总有些坏习惯,我最受不了男人抽烟了。”杨桃吐槽着。
“省省心吧,男人有点小毛病没啥。”
这个女孩就是娜塔莎,杨桃知道丈夫在有意再陪她,所以本着战友关系,自己和她的关系也很不错。
两人的交头接耳被领队的叶甫根尼听到。“队伍保持安静,不准随意说话。”这样,两个女孩也闭嘴了。
&nbs
第六十七章 侦察兵情报
时间已经是八月中旬,对于少年兵的训练初见成效。现在的杨明志很满意,这群孩子平日里加强营养,同时训练量也逐渐增大。两周的集中训练,他们一个个长了不少肌肉,开枪射击的基本功也精进很多。
很多苏联的动员兵就是这样,集中训练一下马上投入战场。其结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后来的大规模战役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却也导致极大规模的伤亡。
所以杨明志可不敢让这群娃娃跟着自己冲锋在第一线白白的送命,如果真的进行军事行动了,他们作为辅兵最合适。
八月八日,波罗的海的苏军部队找到了合适的机场。轰炸机从塔林海湾的艾泽利岛机场起飞,成功的轰炸了柏林,这是向德军轰炸莫斯科的报仇。
轰炸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消息迅速传遍了在前线奋战的苏军部队。
“这是对德国人袭击莫斯科的一记耳光,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的空军依旧存在,而且还能直接飞到敌人的大后方。”斯大林向所有的苏军战士广播。
在沼泽地,领袖的讲话接听到了,战士们深受鼓舞。但乐观的情绪只是提高士气而已,苏军面临的必然是德国人更为猛烈的报复。
沼泽地这里,除了民兵和普通士兵大规模的训练保持战斗力外,铁匠村在加紧生产武器,黑土村则大量生产粮食。黑土村养的牛多,这样他们每天送来大量的鲜牛奶。营养品交给伤兵还孩子优先食用,因此,短短两周,杨明志着实的觉得妻子丰满了一点。
身体强壮了就能更好的打仗,体力跟得上了,游走在森林中必然不觉得累。
铁匠村生产木柄手榴弹,这种土手榴弹制作工艺不难,威力也尚可。至于制作武器的原材料自然是钢铁,那么铁匠村有现货么答案就在沼泽外围,那些当初逃命用的车辆,悉数被战士们暴力拆除,大大小小的钢铁碎片被运回去回炉铸造。
这样,铁匠村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投入大规模生产,如此每天能制造一百多枚手榴弹(只要材料够),爆炸的成功率在九成以上。
仅仅是爆炸还不过瘾,杨明志强烈要求在这些爆炸物上加点料。“如果我们用铁皮做一点容器,里面灌注汽油,这样手榴弹也能变成不错的燃烧弹。”杨明志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如此手榴弹击中了德军的装甲车,纵使不能炸毁,也能如同一样。这样车内的人员肯定不愿意被活活烤死,被迫跳车逃命,装甲车也就失去用武之地。
蛰伏在沼泽地的近卫284师一直没有闲着,外围的侦察兵一直保持着通信。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保证沼泽地地区的安全,也是对基辅方面负责。
几天以来,通向沼泽地的土路完全没有德军的身影,但是德军就在远方的莫济里,这是非常确定的事,为了摸清情况,侦察兵向莫济里移动。
他们发现发现被炸的桥梁还是老样子,但是德军修建了浮桥,大量的卡车在浮桥上移动,同时也有大量的步兵部队在行进,还有大量的马车,车上装载着大量木箱。
这分明是在向前线运送物资!由于没有照相机,侦察兵只好远距离的盯着,然后粗略的速写,并把敌人的武装情况记录下来。接着侦察兵迅速撤退,向沼泽地内的师部汇报情况。
杨明志和耶夫洛夫就在师部,侦查员将搜集到的情报交上了。
“德军的大量辎重部队在向东方移动!他们一定是在向莫吉廖夫亦或者是戈梅利运送战略物资。”杨明志吃惊之余,觉得德军的做法非常合理。
他赶紧走到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前,手指着各个城市的坐标。“耶夫洛夫你快过来。”
耶夫洛夫随着他盯着地图,此刻的杨明志活像是一个军事家。
“这里,戈梅利,如果敌人在这里集结,他们绕过沼泽地区直接杀入左岸乌克兰,进入顿巴斯地区,这样我军在乌克兰地区的部队的后背就会挨刀子。“
“确实如此,或许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已经察觉到了战局的发展。”
杨明志皱着眉头。“卫兵!速速把福明政委请来!”
很快,督导民兵训练的福明火速赶来,他得知了德军运送物资的消息。德国人在向东部运送物资,而非是从莫济里南下,显然东部前线的德军更需要物资补给。
“德国人正在攻击布良斯克,或许德国人的弹药消耗太多了。”福
第六十八章 基尔波诺斯的命令
如果敌人的中央集团军群突然分出那辆一线部队,他们不再以攻占莫斯科为战略目的,而是参与包围乌克兰,这样在兵力上德军就占优了。
再者,德军的进攻方式是闪击战,他们会合兵一处发挥优势兵力重点进攻,在空军和火炮部队摧枯拉朽的进攻下撕开口子。阵地有了缺口,往往造成整个阵地的崩溃。
那么中央集团军会南下吗基尔波诺斯祈祷着,但愿这些事不要发生。可是那个别列科夫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正面的交战中,德军的迅猛攻势被顽强的挫败,大部队广泛分布在右岸乌克兰。后背确实是整个方面军巨大的破绽!
西南方面军的司令部对于如何防守焦头烂额,他们寄希望于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也希望前线军队的殊死抵抗。
但他还不清楚,一切已经向那个杨明志,即别列科夫说的那样发生了。
八月二十日,德军主力进抵第聂伯河,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一部占领了南部重镇克列缅丘格,德军从这里开始渡过第聂伯河。而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就在他们的北部五百公里,德军的后续部队距离两个进攻锋线又是五百公里。
如此这是一个进攻的大三角,德军以钳型攻势向基辅包围,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就在这个大三角中。
因此,希特勒抓住机会在次日下达新的指令,即德军必须全部歼灭苏联西南方面军,必须歼灭其下属的第五集团军,从而从南部攻占克里米亚和进入顿巴斯地区,切断高加索地区对苏联的石油供应。简而言之,核心的目标就是夺了苏联的巴库油田。
基尔波诺斯并不知道这个险恶的目的,他只是发觉到德军明显是在包围他。
在此期间,他也给沼泽地区和外围的部队下了命令。他给予在基辅北部,切诺比这个地方的两个苏联步兵师原地防御的命令。
又建议沼泽地区的近卫284师一项军事行动,即主动出击骚扰敌人的运输线。
“你们最好歼灭一支德军部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减轻左岸乌克兰的压力。”
“这个是命令吗”接受信息的耶夫洛夫询问道。
“就当这是个命令好了,你们最好骚扰或者消灭一支德军,就算减少一点点压力也是好的。”
这更像是一份邀请,而非命令。目前284师遭遇的情况还是非常糟糕的,西北方面军的残部向莫斯科方向撤退,大批的溃兵留在战场上,很多人被俘虏,很多躲入森林继续作战。284师找不到组织,他们已然成为友邻部队的客军。
任务就是这样,主动出击袭击德军。摆在部队面前的是两个选择。
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任务恐怕只有通过军事会议解决问题。如此,部队的高级军官和民兵代表齐聚一堂,就在鲶鱼村的师指挥部。
因为这是关于军事行动的会议,会场一片肃静。如果大家同意了,就是意味着战争。
杨明志看看大家,把基尔波诺斯的话复述了一遍。
“现在我们的同胞正在和德国人作战,他们就在这片沼泽地的南方不远处。出于爱国,我们应该立刻投入战斗。但是出于理性,我们的上级是西北方面军,并非是他们。所以是战斗还是拒绝,大家给出一个决定。“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铁匠村村长举起右手。“去战斗吧!我们总躲在沼泽地这个安乐窝并不是长久之地。我们的安全不能依赖别人,如果德国人胜利了,我们也死定了。”
“他说的有道理,我们是军队不是老百姓。”新提拔的一团暂时团长格里申说道。
这个人是很代表军队立场的,格里申是下级军官,这番他被提拔到一团做临时指挥官纯粹是没有军衔更高的人了。当然,一团此刻的兵力也就六百多人,其中还有补充的伤兵,他充其量也就是个营长罢了。
说来说去,关于怯战的言论根本不存在。杨明志越想越觉得奇怪,这群人如同打了鸡血似的,难道都是爱国主义爆棚了想了想,他才突然发现,耶莲京娜本人也是参与会议的。
这个内务委员部的同志,如果她统一军事行动,其他人若反对,显然就是怯战行为,就是伟大祖国的叛徒。
参与战斗,这当然是杨明志梦寐以求的,部队蛰伏了一个月了,部队得到了很不错的休整。残兵败将的狼狈气全然没了,队伍也增加了一些新鲜血液,是时候带领大家“干一票”了。
杨明志再看看大家:“你们确定都是支持军事行动的,对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