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他不想和稀泥,还是要说一说:“里固施科夫不听指挥私自分了空头补给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放过他,以后物资分配铁匠村得到的物资就太多了,这样会引黑土村和鲶鱼村的强烈不满,如此还会让小树林村这样的失去村庄的村民心生不满。”
“那怎么办如果我们给铁匠村治罪,以后军火还造不造!”杨明志问道。
耶莲京娜也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她还记得上级的命令,要大力展,要联合一切的反抗军。“反正里固施科夫有罪,至于死刑我觉得也不应该。”她将口吻放下来,自己根本就不想把事情做绝。
几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得亲自到铁匠村一趟。
“只要里固施科夫认错,那就简单的惩罚一下,如果他拒不认错,只好先关一段时间禁闭,以观后效。”耶莲京娜如此提议,杨明志觉得还可以。
杨明志虽然有伤,还是计划去一趟铁匠村。这段日子,士兵们简单的建设了道路,他们伐树并砍成树干,凿入泥土作为树桩,土路则尽量被夯平。道路简单的修建,虽蜿蜒曲折却也平平稳稳。
杨明志等人坐在马车之上,行的还有一个连的战士,此行就是去找里固施科夫的麻烦。
期间,作为铁匠村的村长,里固施科夫已经有了觉悟。“我得让我的村民好好吃一顿,如果师部怪罪下来,责任都是我的。”他如此一意孤行,其他人也就打了马虎眼。
没想到师部怎么怪罪下来,第二天,师长就亲自过来了。
里固施科夫已
第一百三十四章 犹太逃亡者说
铁匠村私自分了补给这件事简单的解决,给予他们的处罚看起来很轻——对于普通的分了物资的人,把东西拿出来便没了罪责。|小说排行榜m|≯≯
责任最大的依旧是里固施科夫,现在他被迫任命做一名军火生产的负责人。村民卡维茨基担当了新的集体农庄的村长,部队的一名政委拉蒙斯基则被派驻到这里。
通过三天的搜集,能找到的物资都被统计。铁木辛哥提供的空中补给,解决了五千人的冬季军装问题。空投的面粉也解决了部队一定时间的吃饭问题。
杨明志在整个部队中恐怕是最博学的,他庞大的知识储备令妻子杨桃咋舌。他并不是科学家,至少还是知道普通人每天需要多少卡路里支持生产生活。
十月一日,杨明志还待在铁匠村这里。粮食的统计结果出来了,非常糟糕,一些麻袋掉进了沼泽泥塘,浪费了很多面粉,即使这样还是有过三十吨面粉平安的运抵。
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17oo大卡的热量,如果是有重体力运动的,则过21oo大卡。士兵加强训练,每个战士必须保证一天2ooo大卡的供应。
根据苏军1941年九月二十二日颁布的每日伙食配给标准,冬季战斗人员每天要吃九百克的面包和蔬菜八百二十克。苏军把土豆归类为蔬菜,其实完全可以当做主食。
杨明志的部队伸出敌占区,他们不知道苏军改了伙食标准,因此他还是执行的老一套。
“每个战士每天得吃五百克面包和一公斤马铃薯,目前军人就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战士们声称还是肚子饿,那就增加面包的配给。”杨明志简单的罗列了一下新的事物配给方案。因为不久前挖掘的马铃薯太多,主食只好因地制宜的偏向这个。
五百克面包则相当于四百克干面粉,如果做成面条足足有八两(老毛子的面包非常瓷实)。杨明志还不知道谁有能耐一天吃八两干面条,因为饭做出来可是三斤多的湿面条。建筑工人自然会吃的更多,现在的部队平日里若是没有额外的劳作,保持这样的配给水平已经很不错。
同时,他计划给予普通居民的配给是每天二两面粉而已,马铃薯每人每天一斤。这样的配给制给予普通人的不多,如果是孩子,因为需求量少给予的也少,不过孩子每天有牛奶喝。
在很多战士们看来,他们的副师长又摇身一变变成了营养学家。
杨明志和耶夫洛夫等人商讨,即可动群众大规模的捕鱼,制作成咸鱼备用。“战士们必须要吃到肉食,每名士兵每周要吃一顿肉,鱼肉每周两次。进行了重体力劳作的战士,则要牛肉罐头。”
在吃的问题上,杨明志不得不和各位高级军官探讨一番,他的营长们也被要求前往铁匠村开会,讨论以后的吃饭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分布在沼泽地外围的各个侦查小组。他们往往把自己打扮成毛茸茸的一团,大量的茅草把自己伪装成草垛,安静的埋伏着。
大家很担心,由于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德军终究确定部队的位置,旋即展开报复行动。自从空投补给之后,这种危险系数更高了。
侦察兵分布的很广,刚刚进入十月份,他们就现了异常情况。
几个慌慌张张的人在逃窜,这些人带着为数不多的行李,更有趣的,还有孩子跟着逃跑。
“这些人是在躲避着什么,肯定有着重大嫌疑。”率先现的侦察兵们互相通了气,迅从森林中钻出来。
士兵还披着厚厚的草垛伪装,脸上还因为杨明志的喜好,用湖泥画了几道。比起后世的特种兵他们差了很多,视觉角度来看,这些人则伪装的非常好。
逃跑中的人完全没有觉察到,便被五个人围了起来。
这些人显然是吓坏了,当即瘫倒在地,嘴里还说:“别杀我们。”
为的一名士兵很诧异,只见这八个人还在瑟瑟抖,当即一声怒喝:“闭嘴!”
这是个俄语词汇,还别说,这八个倒霉蛋马上就安静下来了。
“你们俄国人吗”士兵问道。
“是!我们当然是!”
“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罗伯罗斯基,乌克兰基辅人。”
士兵一听马上懵了,觉得事情过于蹊跷,这几个人的可疑系数顿时升高,他们会不会是间谍士兵当即问道:“基辅到我们这里有二百公里,中途都被德国人占领了,你们是如何跑到这里,普里皮亚季的沼泽呢“
“我们在逃命!行行好,你们是苏军吧!是游击队吧!求求你们救救我,起码也要救救我的孩子。”这个罗伯罗斯基直接跪倒在地,双手伸开诉求着,仿佛这几个侦察兵就是救世主。
士兵想了想,“好吧,你们所有人都站起来,我和我的战友得搜查一番。确认你们不是间谍,身上也没有枪。如果检查没有问题,我会把你们带到安全区。”
罗伯罗斯基等人照办,他们高举双手被挨个检查。其他的士兵端着枪丝毫不敢怠慢,因为在这种敌我局势犬牙交错的环境下,一个疏忽就可能招致死亡。
“好了,你们都没有问题。但是你们的情况还很可疑,跟着我们走吧。“
侦察兵现了和以往很不同的难民,一群声称从基辅市区逃亡的市民。情报同过电台直接由侦察兵到鲶鱼村,情况再转到铁匠村。
杨明志和耶夫洛夫都得知了这个情况,在冥冥中,杨明志更觉得似乎有什么重大的事件,迫使这些所谓的基辅市民大逃亡。究竟是什么呢居然想不起来。
他决定先回鲶鱼村看看,在难民抵达鲶鱼村一天之后,杨明志亲自回来了。他没有和妻子好好叙叙,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审问这几个人。耶莲京娜自然也是跟着归来,在路上她一直强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时刻防备德国间谍。”
杨明志一直觉得耶莲京娜太过于小心,他所知道的二战历史,这片沼泽地一直是游击队的乐土,是德国人的恶梦。德军的围剿收效甚微,反倒是游击队中的叛逆如同土匪一般抢劫本国人,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在审讯室,这八个人其中还有一个男孩,都直挺挺的站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伤口拆线
进入十月份后,埋伏在沼泽地外围的侦察兵和民兵们,总能找到一些零星的难民。 他们的身份很多就像是罗伯罗斯基——犹太人,亦或者是吉普赛人。
他们都是苏联公民,在德军眼中则是应该被消灭的劣等民族。
对于沼泽地的大家,人口越多越好。部队现在的情况好了很多,粮食相对充足可以养活更多人。
杨明志因为伤病情况,继续在部队的医院接受检查,现在医生拉斯柳京告诉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我的副师长,你的伤口可以拆线了!”
拆线!杨明志自知伤口是妻子缝合的,这个时代还是用棉线居多,所以伤口开始愈合后必须拆线。不像后世的羊肠线,可以被人体吸收成为皮肤的一部分,更不说神奇的藤壶胶了。
想想看,自从负伤到现在也有了些日子,时间进入十月份,秋季已经到来。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索性就爽快的答应了。
但是他强调了一点:“千万不要给我用吗啡。第一,这个东西很宝贵,还是留给以后做手术怕疼的同志。第二,我很担心自己会上瘾。“
“你这人要求也真够多的。”拉斯柳京很诧异,拆线很疼,他作为军官的,本就有优先用止痛药的特权。这个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程强,也罢,见其坚毅的样子,拉斯柳京就随了他的性子。
杨桃作为护士,内心里可是心疼坏了,一个劲的劝慰。
杨明志摇摇头:“亲爱的,你不用担心我。我是个爷们儿,这点伤痛没什么。而且作为副师长,我更要做出一个表率,得让战士们知道,他们的长官是个勇士。”
在俄罗斯的传统中,人们喜欢服从于强者。杨明志懂得一些毛子文化,在西方往往讥讽俄军士兵是灰色牲口,因为他们对于长官总是有变态的服从。或者说,这种文化也是蒙古人带来的,亦或者是他们的一支祖先,瑞典系的维京人——瓦良格人的战士传统。
杨明志做出了他的选择,十月三日就动手术。
他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嘴里叼着一根裹着麻布的木棍。受伤的左臂平静的伸展开,搭在一个凳子上。
拉斯柳京冷静的把各种手术器具摆开,又选择好了作为住手的护士。
一开始,他是不选择杨桃作为住手,只是这个姑娘软磨硬泡,自个还是应允了。拉斯柳京嘱咐道:“我是给你的丈夫做手术,最担心你有恻隐之心。鄉村暁说網你必须保证不会分心,否则出现了意外,你我都不愿意看到。”
女孩自然是满口答应,拉斯柳京也就许可。现在她作为护士负责手术器具,另一位莉莉娅,则是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护人员。有了这个人在,拉斯柳京自诩手术会很成功。
杨明志安静的躺着看着这几位,他们是手套口罩都戴上了。
拉斯柳京最后问一句:“副师长,你果然是一点麻药都不打”
“当然!“杨明志坚决的回答,“我说到做到,你们不用担心我。不过你们还得给我做一件事。”
为了以防万一,比如身体的本能性的颤抖很可能破坏手术,杨明志要求把自己的胳膊捆在凳子上。
杨桃听丈夫这么要求,很不忍心。“哥,你别这么坚持了。非得学什么关公刮骨么”
听到这儿,杨明志顿时乐了。他不知这丫头从哪学的三国的典故,难道是在抗联里听到的。也罢,如今就学关公刮骨好了,如果自个也有关公的那些气节,也算是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
“就这么办,我会坚持的。拜托,不过是把线从肌肉里拔出来而已,难道还会流很多血”
拉斯柳京笑了笑:“你有这个觉悟,我就干了。”
如此,杨明志缓缓的闭上眼睛,医生也开始了他的工作。
剪刀把棉线剪成一段一段的,之后用镊子一根根的向外拔,拉斯柳京的动作非常轻柔,并时刻注意着病人的反应。
此刻的杨明志确实在忍受着很大痛苦,额头上满是汗水,左臂也攥紧了拳头。“早知这么疼,还不如来一针吗啡。”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认怂太伤面子,杨明志只能咬紧牙关慢慢承受。
杨桃也很揪心却无能为力,只能等待着医生的命令,随时提供新的器具供应手术。
拆线手术非常快,短短十分钟所有的棉线清除干净。
如果毛子这里也有白药,那必然是止血止痛的神奇。非常悲催的,白药目前只在中国南方流通,连也只有少量配给。
毛子这么没有很好的消炎药,在处理完自己的伤口后就擦了一些碘酒,再用最新到货的纱布包扎起来。
“副师长,你很幸运,咱们现在的药品非常充足。这些卫生棉和卫生纱布都是最新空投而来。我们不必再重复使用以前的,或者用普通的白麻布代替。你放心,绝对不会有细菌感染的事。”
杨明志欣慰的乐起来,折磨终于结束了。
刚刚做完手术的他还需要静养,至少要休息一天,等伤口结痂了才好自由活动。
他做手术的这一天,在那辆摔坏的坦克的周围,一群战士在试图把坦克大卸八块。很多带有铆钉的零件被凿子和铁锤敲下来,有的则非常暴力的用钢锯锯断。
四辆坦克三辆完好,甚至可以开动。在傍晚的时候,杨明志听到了户外的很不协调的噪音,听起来就是什么车辆在开动。
“这是坦克在发动吗士兵,给我去看看是什么情况。”他下意识的招呼警卫连的战士,话音刚落才发现这里是医院,周围都是些伤兵,还看着自己。
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防炮和大杀器
深挖洞广积粮,修建粮仓准备越冬。 284师在收获了大量的粮食后,必须想办法把粮食都保存好。
修建粮仓的事由耶莲京娜等人负责,这些政委既是部队的政委,也是几个集体农庄的最高苏维埃的负责人。
杨明志很放心他们处理生活上的事,他看到战士们正在清点粮食,接着把大量的土豆块装载马车上,开始向铁匠村运输。因为在铁匠村附近的那个突破,一些民兵已经在开始挖洞修建地窖,亦或者在突破上建设房屋作为粮仓。
战士们运输粮食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处理被拆下来的坦克炮塔。
次日,杨明志决定亲自去监督战士们的行动。在那个位面,他是兵工厂的小领导,在工程机械制造方面很有相关知识,包括现在的拆坦克工作,必须以庖丁解牛的态度去拆。
他非常担心战士们以简单粗暴的模式处理炮弹,便没有继续听妻子继续静养的要求,亲自到了拆卸现场。
杨桃很担心他,索性跟着一起去,并嘱咐道:“你千万不要亲自上手,站在一旁口头指导就好了。伤口虽然拆线了还是有可能崩裂。”
对此,杨明志只是一笑了之。
就在机场,这所谓的机场如今就是一处大广场。民兵战士依旧在进行军事训练,普通士兵则主要进行日常的跑操。
在机场一角,三辆坦克并排陈列着,它们都完好无损,甚至可以直接上战场。弹药和燃油都非常充沛,坦克兵技术很是生疏,他们只好看着说明书自学如何做好坦克兵。
作为即将被拆卸的那个炮塔,它被战士们分离的推到。几个士兵拿着凿子和铁锤拆卸铆钉,看起来相当的暴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