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剩下的都交给我,我是部队医院的贝茜卡。”杨桃把围观的几个人招呼走。

    这些人都是现役的军人,他们立刻认清了居然是正副师长亲自到访,不禁肃然起敬。

    杨桃所能做的只是早期处理,这个人的手在滴血必须迅速缝合。部队里没有特效的止血药,只能期望他自发性的止血。

    不一会儿,驻扎的医生护士赶来,他们见到大官也大吃一惊。

    “你们完全不用紧张,将伤者搀扶走即可,我们过来只是来看看你们的建设工作。”杨明志说道。

    围观的人们散去,他们的建设计划要继续实行。建立木桩的工作继续下去,只是工人们更加的小心谨慎。那个失误的持锤者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只是要求他继续小心谨慎。

    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他们沿着新开辟的土路建立了一串施工地点,每一处都是先打下木桩。只见几个建筑已经开始建设,他们树立起多个树干,又把制作好的木板铺设在木桩上,用铁钉固定好。

    比起挖洞的事,杨明志看着他们盖房子不禁迷醉。稍许,这里的负责人过来了。

    他是一名下级军官,很会搞土木工程,见到两位长官当即经历:“报告长官,我是上士奥尔金,负责黑山的施工。”

    两人回了礼,耶夫洛夫笑眯眯的,杨明志则注意到了他说的那个词汇。“黑山这里的小土丘就是它的名字,你给它叫做山。“

    “是的长官!”奥尔金立刻放下严肃,说道:“咱们这一带这样的高地不多,这个海拔一百的高地全是地区的一个制高点,所以称为山也可以的。”

    杨明志点点头,”也好,以后这个黑山地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既然你已经到了,那就带领我们参观一下。”

    由奥尔金引导者,大家漫步在施工区。大量的马车在运输着挖掘出的土石方,或者运输刚刚砍伐后的树木。土石方被堆积在一起,已经如同一座小山,至于砍倒的树木另有去处。

    那是几台木工车床,畜力驱动。几匹马被鞭子驱赶着转动绞盘,工人将树干加工成笔直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这些古老的机械不足为奇,它们加工的木材质量优秀产量也大。白俄罗斯这里木材资源异常丰富,百年大树比比皆是,杨明志完全不怀疑这些人能很快把新的仓库建设好。

    当然,最关键的仓库还是洞穴,奥尔金引领大家置身于一处洞穴挖掘现场。

    在这里,杨明志异常吃惊的注意到,这里有工人在搅拌水泥。

    “真是不可思议,我从不知道咱们还有混凝土”杨明志惊喜万分,他从未听里固施科夫说过这些,自己只知道铁匠村很能制造武器。

    奥尔金笑了笑,正巧,一辆马车拉来一些麻袋,这些沉甸甸的东西就是水泥。他命十几个工人一拥而上,将麻袋卸下来,并打开了麻袋。杨明志凑上前去,只见这一袋子都是石灰。

    所谓混凝土,就是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化学反应,最后两者在水分的催化下完美结合,成为坚硬的固体。如果再加入钢筋,坚固程度就更佳。

    杨明志万万没有想到铁匠村还有这个保留节目,这令人沉思。“既然我们还有水泥,细沙是不是也有很多。”

    “没错,实际上咱们这里虽然是森林平原,还是拥有一些裸露的岩石。”奥尔金指着大家面前正在挖掘的洞口。“计划上,我们要用石块堆砌一个入口,再用水泥装修一番。至于内部,为了安全也必须堆砌石块。”

    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问道:“既然如此,我想咱们也可以制造一些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咱们毕竟深处沦陷区,敌人对于我们的进攻可能性很大。我们以钢筋混凝土制造机枪甚至火炮碉堡,敌人除非用重炮平射轰炸或者出动俯冲轰炸机,否则咱们的碉堡必然固若金汤。“

    杨明志说这些,是因为自己知道德国人早晚有一点要试图把整个白俄罗斯的游击队消灭,为了从快从速,往往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村,连婴儿也不会放过。如果他们知晓在沼泽地有一个巨大的游击队的营地,必然会试图大规模兵力的围剿。

    一旦发生反围剿战争,修筑合适的防御阵地也是取胜的关键。

    正当杨明志不禁畅想中,奥尔金无可奈何的泼了一盆冷水。“副师长的设想非常好,可是我们现在很困难。这些水泥是村里储备的,现在用于建设仓库,或者说也有防空洞性质的洞穴,必然消耗所有的水泥。咱们这里有不少岩石,却不出产石灰。”

    杨明志听他解释一番,难道是怕自己听不懂此人比划了一番,方才知晓,他说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而已。

    “好吧,是我想的太多了。水泥既然非常宝贵,你们必须节约的用,然而也不准偷工减料。毕竟水泥防水,我们把物资搬进洞穴,外面若是下大雨,洞穴内部也必须保持干燥!”

    “遵命长官!”奥尔金立刻敬了军礼。

    耶夫洛夫听这二人说了半天,他们说的东西更像是建筑工程师的对话。奥尔金不用说,这人本来就是很好的工兵,参军之前是研究建筑学的学生,在机械方面也有一些造诣。而别列科夫,今天他表现的也是个建筑师。

    他是一个奇人!耶夫洛夫说道:“别列科夫,你对奥尔金他们这些人修建的情况还算满意吗”

    “还不错。”杨明志挠挠头,“不过我们都在外面,他们做的到底好不好,我们还得进去




第一百四十章 蘑菇论
    在原本的位面,杨明志知道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洞穴经济。这个字眼看起来太大了,实际上所谓洞穴经济,就是农民把洞穴利用起来,种蘑菇便是一个重要项目。

    其实不光是天然的洞穴,很多防空洞在冷战结束后也纷纷废物利用,有的作为仓库,有的就成了蘑菇的农田。

    杨明志参观过一些蘑菇生产基地,只是不是洞穴。

    那是一些普通的农村民房,老百姓将房间改造一番,成了彻头彻尾的小黑屋。

    要避免光线,要保证温度的恒定,还有相对湿度达到90%,另外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也高。既然在附近的山林中,村民和士兵总能采集一些食用菌,为何就不能把菌种保留,自己培养蘑菇呢

    杨明志把话说出来,奥尔金非常诧异。他深知自己不是这块料,却也要怀疑一番。

    “长官,十月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降雨一般比较充分,而到了冬季,气温会跌到冰点以下。即使我们种植蘑菇,这样的低温肯定会影响巨大。到了冬季,马铃薯也停止生长,我们根本不能发展农业。”

    “是么同志,你的话太绝对了。”杨明志说道。

    “也许吧,副师长同志,我并不是什么农业学家或者植物学家。我们在洞穴里种蘑菇,或许卡维茨基更有经验。”

    奥尔金把话转到新上任的存在卡维茨基头上,他就在这里,并且一脸懵逼。

    杨明志看看他,不禁摇摇头。“或许真的是我太一厢情愿了你们毕竟是一群工人阶级,种蘑菇的专家咱们的营地可能根本没有。”

    耶夫洛夫马上接过话茬,说道:“是嘛别列科夫既然你提到这件事,你或许是有经验的。亦或者你是听说过或者见过,就凭借自己的记忆,你完全可以搞一搞,我们也会帮助的。毕竟我知道蘑菇这种东西,长的很快也能填饱肚子。战士们每天都吃马铃薯和面包,到了冬天蔬菜匮乏了,多一些蘑菇也能调剂一下。”

    杨明志噗呲笑了,“好吧,要不我就硬着头皮试一试。”

    就在这时,处在角落中的杨桃不禁咳嗽一声,弱弱的插话:”如果是蘑菇,我会。“

    她的话顿时使她成为焦点,众人齐刷刷的看着这个灵巧的姑娘。杨明志赶忙问道:“贝茜卡,你刚才说,你会种蘑菇”

    “对!我会,因为我真的种过,有一些经验。”

    杨桃所谓的经验,那时候还是在几年前。她已经罹难的父亲除了带着她去打猎,也教她采集。附近的山上不仅有猎物,还有五花八门的山珍。人参和灵芝是最珍贵的,除此之外,可以食用的蘑菇也是五花八门。

    为了以后更好的采集,她的父亲采集了布满菌丝的土壤带回家,经过一番加工处理就制作好了培养基,加入多少腐殖质多少水,这些要领到教给了还是幼女的杨桃。

    那些是她温馨的记忆,后来亲生哥哥去当了兵,弟弟留在家里。灾难将领后,只有她一个人在枯井里挨过了鬼子的搜查,如果哥哥还活着,应该是跟着东北军入了关。因为这些是痛苦的回忆,杨桃不愿意揭开自己的伤疤,甚至也不会告诉丈夫。

    她之所以可以很随性的称呼丈夫为哥哥,也是因为她那个当兵的大哥,按照年龄也就比杨明志小几岁而已。

    杨桃声称她会种蘑菇,会制作培养料,而且也会分辨出那些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有毒。

    经她一番说辞,杨明志恍然大悟。这丫头的经验早就暴露无遗,在撤退的途中战士们在森林中到处找可以果脯的东西。这丫头总能找到一大堆五花八门的蘑菇还有野菜。

    ”可以吃的蘑菇总是不起眼,有毒的总是太显眼。“杨桃凭着女人的直觉和猎人的经验,在这异国他乡分辨出了那些蘑菇可以吃,甚至在鲶鱼村的附近,她也找到了容易生长蘑菇的区域。

    大家听了这丫头的所赐,一个个喜出望外。

    “如果你们听从我的配方,找到含有菌丝的泥土,我们能迅速制作培养基,之后就是将其置身于合适的地方,待其静静的成长就好了。”杨桃的话就像是蘑菇一定可以培养,她信誓旦旦的样子令杨明志也倍感信心。

    蘑菇这种真菌植物,只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培养,洞穴无疑是天然的培养基地。

    杨明志说道:“既然下雨后我们的黑山会渗入雨水,这样湿度就可以保证。温度的话洞穴的特殊环境能让它在最寒冷的时期也能保持温度,夏家也是异常的凉快。索性我们就多挖掘一些洞穴,专业生产蘑菇。如此即使是冬季,我们还是可以生产出一些粮食吃。”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应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前线
    阴雨天气持续了五天,待雨水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十日。

    降雨并没有阻挠大家的建设热情,新的仓库还在建造,还有大量的民房建筑计划。雨水无疑带来了很多麻烦,地面变得泥泞,鲶鱼村附近的池塘涨水。好在这雨水没有变成大雨,洪水什么的完全没有发生,不过气候是实实在在的转凉。

    杨明志这几天一直待在铁匠村,天气不好自己的心情也很糟。他看到战士们依旧冒着小雨继续劳作,有些家伙是工作的太热了,干脆光着膀子干活儿。

    这很令杨明志担忧,为此还亲自制止了几个赤膊扛着圆木的战士。他命令道:“你们不知道现在很冷吗难道非得得了感冒才长记性”

    这些人根本没把长官的话当回事,因为他们确实很热。

    恐怕就算是耶莲京娜在这里发号施令,这群人也是当面穿好衣服,待长官离开又怎么凉快怎么来。“真是一群狂人,未来一段时间病人肯定要增多了。”杨明志给部队医院捎封信,命令做好接受伤风感冒病患的准备。

    阴雨天气,杨明志等人不便于到处走动。他最大的收获便是反坦克炮,它已经大功告成,里固施科夫按照图纸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建造,虽然超过了他自己吹牛的区区两天时间。

    杨明志非常满意,这炮盾,这炮架,看起来很像回事,包括机械瞄准的设备也都制作的很好。显然铁匠村的科研能力是极强的,这群工匠在正规的兵工厂可以有更大的作为,现在大家局限于小小的沼泽地,只能屈才了。

    雨水停了下来,天气一直是个半阴天,好在太阳若隐若现。

    温度开始回升后,居民们开始翻晒他们的衣物,战士们也到处找地方把有些潮湿的被褥翻晒到干燥。

    杨明志和耶夫洛夫等人则回到了鲶鱼村,除了检查战士们在阴雨天结束后的情况,更要看看那些储存的物资。

    只见一众士兵在翻晒马铃薯,原因无他,这些食物不慎过了水。的亏是气候比较寒冷,否则它们很快就要发芽了。

    “马铃薯发芽就不能再吃,龙葵碱摄入过多会发生严重腹泻,甚至使人脱水而死。”杨明志立刻给予这些处理马铃薯的士兵命令,即在翻晒的时候发现有发青的果实,必须挑出来。

    正副师长等人的归来,耶莲京娜急着向大家表功。她这几天一直在处理鲶鱼村和军营的各种事务,做了很多事。

    一场简单的总结会议在师部的会议室展开。

    耶莲京娜一脸的欢喜,即使她的身份要求她应该非常严肃。“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虽然下雨了,咱们的食物,尤其是那些小麦粉保存的非常好。如果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命令村民们帮着保管。咱们的同胞很有阶级觉悟,面粉就在他们的家中,没有人敢偷拿一克。”

    这不是肯定的么!杨明志腹诽着,他实在也知道苏联老百姓很听指挥,其实也是惧怕这个内务部的“女魔头”。因为耶莲京娜在执行命令方面非常果断,甚至冷血,她也是最近开始变得变通的。

    耶莲京娜说了很多关于保管空投物资的事,弹药和被褥这关系到战士们的生活和战斗,他们必须自己保管好。而粮食方面,这些由集体农庄的民政人员和军队共同管理。面粉和罐头食物保存的最好,其次是大量腌制的咸鱼,最后才是马铃薯。

    回来的时候,杨明志看到了很多拉直的麻绳,上面挂着大大小小的鱼获,数量很是庞大。部队并不缺食盐,尤其是那位图皮科夫,这位方面军总参最知道士兵日常都需要什么,食盐空投了两吨。这些食盐立刻投入腌制鱼肉的工作。

    “你们可以放心,为了节约食盐,我令战士们把捕捞到的鱼立刻解体,去除骨骼只剩下大量的鱼肉。”耶莲京娜自诩机智如我,杨明志也很赞誉。鲶鱼没有刺,肉质鲜美,一块块咸鱼肉块能很好的解决战士们冬季的肉食和食盐的摄入问题。

    “真的很不错,我的政委同志。”杨明志说道,“不过我们在铁匠村也没有闲着。新的仓库正在建立,我们还计划搞食用菌的养殖。我绝对想不到,咱们的贝茜卡居然有种植蘑菇的经验。”

    “你妻子!”耶莲京娜惊讶的问。

    “对!就是她。这丫头已经制作了培养基,至于能不能成功几天后就能见分晓。”

    “是嘛,那么我们拭目以待。”耶莲京娜嫣然一笑也很可爱。

    在残酷的战争中,这微笑温暖人心,显然她是笃信一点——苏联必定取得胜利。

    杨明志归来之后立刻去了医院一趟,不出所料,气温骤降后医院躺倒了不少发烧的病人。

    “他们都是伤风感冒,军事训练后不注意保暖,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你不用担心。”医生拉斯柳京对杨明志道,接着要求检查伤口情况。

    本想着回来之后能再休息一下,没想到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有发来一串电码,经过翻译后,他告知大家,此刻一场新的战役



第一百四十二章此战你不参加
    杨明志的压力很大,上级要求284师主动出击,摧毁沼泽地南部的切诺比火车站。〔网[(

    他比方面军司令部还清楚这座小镇的意义,几个月前大部队撤入沼泽地后分了家,库兹涅佐夫率领数万人进入切诺比,经由这里的铁路系统乘火车撤往后方。

    切诺比就是这样一座小城市,依靠着第聂伯河而建设,人口不多,却因为有一个火车站变得非常重要。白俄罗斯的一条铁路要经过切诺比进入基辅,而且这座城市还拥有一座钢结构的铁路桥。
1...4748495051...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