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掌贵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弱水西西
    文兰识相,除了主动表示了回馈之情,还表达了愿修书朝鲜反省之意,可想而知,朝鲜王收到这封书信后,为保声誉和女儿前程,也一定要大出血一番……

    皇帝的算盘比商人打得还要响!

    文兰是朝鲜王夫妇最疼爱的掌上明珠,若将文兰退回去,朝鲜又无其他适龄公主,届时补来的贵女自然也就不如文兰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哪怕是为了长久考虑,只怕皇帝也从未有过遣返文兰之意……

    此外程紫玉也知晓,这次文兰身后的陪嫁不少,甚至有一座金矿,足见文兰在朝鲜的受宠程度。就冲这一点,皇帝也必须要将文兰留在大周皇室。

    且东北路里蛮夷不少,大周与朝鲜一直都是联手合作,加之海上倭寇之扰,大周与朝鲜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了一片和睦。

    所以皇帝哪怕对文兰再厌恶,也绝对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而让两国有生出罅隙的可能。

    想来文兰也是早就想通了这一点,才既敢在皇帝面前求赐婚,又敢嚣张对王玥出手。说穿了,就是她知道自己有叫人割舍不掉的价值,才敢有恃无恐罢了。她清楚,只要闹得不过分,皇帝都会对她睁一眼闭一眼。

    当然,她是聪明人,今日若不是被算计,她也不至于马失前蹄,吃了这么个暗亏……

    而在皇帝与文兰达成了“共识”后,他两人之间的气氛一下便轻松又融洽了起来。

    皇帝索性将皇后和昭妃的来意跟她挑明,又直言因着她的过分,他不好包庇,所以她得暂退一步。

    文兰听懂了。其实从太后被昭妃那一怂恿,皇帝对太后的一应承,她就知道难逃这个结果了。虽有这个心理准备,可当这个暗示从皇帝口中道出后,她还是不甘又恼火,她想手撕了昭妃的心都有了。

    “我是一国公主,既是要做妾,自然不能丢了颜面。相比四皇子,太子才是良配。”

    &nb




第二六四章 赏脸说话
    正如李纯所料,皇帝第二日醒来后便下达了一个口谕。

    他表示,文兰昨日的确胡闹,尤其坏了太后的寿礼更当受罚。不过念在文兰年纪小,不懂事,他便从轻处罚了。即日起,文兰将由皇后带在身边亲自管教,关于文兰的各项事务都由皇后亲自负责……

    这道圣谕并未指明对文兰的实质处罚,也未对文兰的婚事有所指示,听着似是而非,看似也并无不合理之处。

    反正包括朱常安在内的大部分人是没看明白皇帝的真实意图。昭妃本还打算找皇帝探探口风,看是不是依旧要南巡结束才颁旨赐婚,是不是赐侧妃之位……

    昭妃自然没见到皇帝,反而是打听到了皇帝昨晚幸了献舞的田美人,且对其服侍相当满意。

    听到一串串悦耳的琵琶声从皇帝院中传来,想到昨日皇帝的冷淡和嫌弃,昭妃自是一肚子郁闷,生出不少人走茶凉的悲愤。

    昔日黄花想要再拾君恩本就不易,更何况皇帝本就是冷情之辈,而对手偏还是一朵朵娇艳不凡,嫩得能掐出水的鲜花,她想要再获昔日荣宠无疑痴人说梦。

    残酷的现实叫她不得不接受,昭妃哀叹了一声。她的将来,还是只能看儿子了。一切都尚算顺利,儿子最近忙,她这个母妃还得要继续加油!

    ……

    皇帝主意已定,却自是有意秘而不发。

    一来他是在等朝鲜的回复,此刻自然是将棋子紧紧攥在手中不着急落下。只有朝鲜王夫妇心慌了,他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二来先前所有人都知他将赐婚文兰朱四,此刻突然又反复,实在不好听。

    第三,他要留出一段时间给文兰的名声做缓冲,只要文兰这段时间与皇后亲近的同时,与朱常安母子渐渐生疏,待南巡结束后再提赐婚,届时就不易引起多少口舌了……

    一心扑到了儿子身上的昭妃去找了文兰。一为探探口风,二为寿礼一问。

    可昭妃却扑了个空,她压根找不到文兰。

    最后她终于在太子妃的住处堵到了文兰,见文兰面色不善,对她冷淡,她只当文兰是受了太子妃的气,又因着昨日之事闹别捏。

    “吃皇后亏了吧你且忍忍,过几日太后大寿,你的罚自然也就解了。你打砸了安儿的寿礼,安儿面子上挂不住。这几日就不能过来看你了。”昭妃见文兰板着脸,心里也是不快。

    可儿子一早就叮嘱她,他二人要一个唱红脸,一个演白脸。只有这样,文兰才会在有所忌惮、自责和内疚的过程中淡化“侧妃”引起的愤怒,转成对他母子的感激,依靠和巴结。

    为此,朱常安打算先凉文兰几日,由昭妃先上门来哄人。

    “你若有什么需要或要转达的,就跟母妃说。等熬过了这几日,届时母妃让安儿带你四处游玩去……”

    “没事了吧没事我便进去了!”文兰强忍了推开昭妃的冲动。

    这对不要脸的母子!当看透了之后,这些丑陋嘴脸一下便显得清晰了起来。文兰每多说一句都觉得耻辱。

    “你这孩子,急什么该不会生安儿的气了吧哎,母妃便悄悄告诉你吧,安儿这些日子正要给你准备个惊喜呢。最晚大寿之后,他一定会把那惊喜拿出来。你两个一见钟情,他心里可只有你!我这个婆母也一样,心里只认定了你这个儿媳。其余的,你别多想。”

    昭妃见文兰低下了头,以为自己这是说中了,却没瞧见文兰的拳头都攥了起来。

    不说这事还好,一说到“一见钟情”,“情有独钟”,“儿媳”这些字眼,文兰仿佛听见耳光子打在脸上的痛响声。耻辱啊!这口气,她可咽不下去!

    “说到大寿,也没几日了,文兰,你昨日应下,补偿给安儿的寿礼……你可准备了”

    “昭妃娘娘急什么,我都当众应下了,我还能跑了不成”

    “那就好。文兰啊,寿礼你可得好好准备,安儿先前那份寿礼可是足足花了几千两,千万懈怠不得!”

    文兰如何看不出,这才是昭妃一早上哪怕跑断了腿也要找到她的原因吧算算时间,也就不到十日就是太后大寿了,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想要给太后惊喜。若到时候拿不出像样的寿礼,朱常安丢了面子事小,因此落个“寒酸”的名头,失了口碑,丢了各路人等的助力和青眼才是糟糕。

    这会儿朱常安母子只怕已是走投无路。他们从头到脚都是一股子穷酸气,没有银子,唯有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了她这个罪魁祸首的赔偿上。

    “知道了。”

    “文兰,江南物产丰富,贵重好物不少,你想选什么寿礼若是忙不过来,母妃闲着没事,可以代你去置办。”

    “这倒不用。今日下午太子妃约了几位公主逛扬州,届时我也去,我自会好好挑选。”

    “这样啊,也好。记得要注意保密!”昭妃难掩失望。“听说今早金特使已经回了朝鲜”

    朱常安借着负责南巡,打探到了不少消息。今早一听说朝鲜使臣回国,母子俩赶紧聚到了一起,做了种种猜测:

    使臣突然回国,是因着文兰正妃之位泡了汤是使臣失望是回国求助是皇帝的意思,还是文兰的意思呢会不会还有什么其他缘故……

    文兰闻言目光一凛,心道这对母子对她的事了如指掌,可她却一直被他们的狼心狗肺蒙在鼓里。

    这么一想,文兰更是郁闷。她心下一转,笑了起来。

    “的确是回去了。不是要准备寿礼吗娘娘你又口口声声备寿礼需要几千两银子,我身上的银子只怕不够,所以让使臣找我父王母后给准备点金银送过来。”

    昭妃双眸一下便亮了。

    “文兰,不止是寿礼,昨日你还打翻了好几瓶上好宝石粉,价值上千两……”

    文兰嘴角一抽,这是要她赔银子还是赔宝石她索性打断了昭妃。

    “不就是宝石吗要多少没有我还缺那玩意儿吗我弄坏了多少,到时候全都赔你就是,用不着反复来提醒!”

    文兰一脸气恼,昭妃虽有些丢面子,可看在宝石的份上,还是笑得绚烂。她又安抚了几句才离开。

    文兰哼了一声,勾唇冷冷笑着……

    昭妃又将主意打到了程紫玉身上。

    虽不知儿子与程紫玉的进展,可就冲先前的投入;程家的家产;昨日儿子看着那女子时不时失神的表现;还有太后皇帝对那女子的看重……她定要在这段时日想法子将那程紫玉收服下来。

    昭妃不想大张旗鼓,又知道那女子冷清,思来想去,她决定安排王玥去办这事……

    昭妃再次打起了小算盘。

    那两人是老乡,定能一拍即合。王玥定会怕将来被文兰公主压得死死而急于找盟友,所以哪怕自己与王玥有隔阂,此刻王玥也定会放下成见,尽全力拉拢程紫玉……

    昭妃忍不住暗自得意。如此,自己又是不费吹灰之力,财力人力物力自有王玥去张罗,一举多得……

    王玥的确是一口应下了,还将昭妃的小算盘一字不落告知了程紫玉。

    程紫玉也是忍不住感叹与王玥这次合作的效应的确不错。

    王玥与她已在同一条船上,对她来说几乎是内应的存在……

     



第二六五章 七窍玲珑(三合一章节)
    程紫玉昔日闹大那“刺杀”事端时便猜到会有今日。这次南巡,诸位皇子只怕都会打探那次刺杀的虚实和经过。

    当日朱常安借了魏知县的手捂得再好,可被泼了污水又说不出苦的众皇子岂能察觉不到这桩案子并不简单

    而刺杀事件在朱常安进京后便戛然而止,再未被提起,更叫他们感觉惶恐。是他们父皇的意思,不让朱常安继续追究还是朱常安已经得到了他想要,也就没必要赶尽杀绝了

    还有种可能,便是刺杀只是前奏,朱常安不曾乘胜追击,只是因为时机未到,他在等一个合适的契机,到那时,这桩案子将被再次翻出……

    这事原本众皇子还淡忘了不少,但在程紫玉出现,昨晚文兰又因吃醋而大闹了一通后,不少人想起当日四皇子被追杀,王侧妃挡剑,都是发生在了程家地盘。众皇子一下便想起了这茬,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朱常哲同样有所忧。

    他是南巡事宜的总负责,可前期的南下工作却是朱常安所做。两人做事风格不一,行事手段不同,用人上自然也时常意见相左。再加上权利的重叠,导致两人在短短十几日便已生出了不少矛盾。

    都想为自个儿牟利,都想做出成绩压对方一头,都想要攫取更大权益,事实两人都明白,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正因如此,朱常哲更不敢掉以轻心。

    与幕僚商量后,他决定会一会程紫玉,弄清楚那次的刺杀事件。既是为防被算计,也是想要试着抓住朱常安的蛛丝马迹。毕竟作为当日目击者和受害者的程紫玉,一定是知晓前因后果的。

    而五皇子他想要堵到程紫玉简直是轻而易举。收到程紫玉那厢出门的消息后,他便掐好了时间和路径,顺其自然地“偶遇”上了……

    而程紫玉巴不得朱常安被他的兄弟们惦记上,这送上门的机会自然是要好好把握。

    几位皇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也没有一个是蠢材,她不能叫他们察觉出她对朱四的恨意,于是她的言辞始终保持客观,如个旁观者一般,不加任何个人判断,也没有表露过多的情绪,只将当日的错漏和疑点整合后放进了事件里引导一番……

    今日她对五皇子是这么说,他日面对大皇子或皇后,她依旧将是这么开口。

    “当真是辛苦了我这位四哥!”

    听完故事的五皇子面上闪过一丝冷笑,随后快速恢复如常,冲着程紫玉盯了过来。“我四哥福大命大,正应了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程小姐以为呢”

    “或许是吧!”程紫玉如何听不出四皇子这是在试探她,显然还想从她口中挖点有用信息。

    “不知为何,总感觉程小姐对我四哥不怎么待见。是不喜还是冷淡或是说,我四哥对程小姐做出过什么不讨喜之举”

    “四皇子何出此言”程紫玉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她对朱常安已经努力克制恨意,可还是那么明显吗竟连五皇子也看出来了

    “我四哥也算是一表人才,却听闻在程小姐那儿吃了几个闭门羹,我直言一句,程小姐不像是在以退为进,或是欲擒故纵。按理程小姐与我四哥还有一层买卖关系,不应该啊!”

    知道的真是不少!程紫玉并不确定朱常哲这是在试探,还是在引诱,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也不喜朱常安。

    “哪有什么喜不喜,只是不合脾性罢了。当日王家初见时,曾有幸见过四皇子浮躁虚夸的一面,便烙进了心里。”她就是不喜又如何她不介意婉转表达出来。“五皇子耳聪目明,王家种种想来也已打听到了。”

    朱常哲竟是勾起了唇,淡淡的笑使他身上散发的阴鸷散了不少。

    “程小姐倒是坦白。你直接说他假惺惺虚伪下作就是了!你放心,你我说的话,绝对不会传出去。”

    他这么说已是很明显的示好。见程紫玉并未否认朱四人品,朱常哲顿时觉得这一趟很值。

    他撇了撇唇,脚步却明显一缓。

    “听闻事发后不久,程小姐便冒着大风大雨上门索赔了。按理人命关天,程小姐又是深明大义的,不该选那个时候上门吧”

    “谁说是上门索赔民女那分明是去探望王小姐了。当时还带了探望的礼呢。”

    “哦!那么应该是在下误解了。本皇子还以为,是程小姐在目击案发过程时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疑点,怀疑是因着人为使了幺蛾子才导致了您的损失,这才连疾风骤雨,电闪雷鸣都不顾地上了门索赔。”

    程紫玉暗暗心惊,这既是在套话,也是在暗示,他观察入微,想象力也丰富。他至少猜对了一半。

    这也就是他一开始便咬定自己不喜朱四,是因着朱四做出了不讨喜之举的缘故……

    呵,这人引导着自己,一点点的套话,一问套了一问,最后还能转到这处,的确不容小觑。

    五皇子的声音小了些。

    “听说那日魏姓知县很气恼,在衙门冲着师爷发了脾气,砸了茶碗,怒骂了程小姐您好一通。……显然程小姐索赔的力道有点强,连地方官都吃不住了!

    或许本皇子正是因着这事被误导了吧刚刚所言若有不确实之处,还望程小姐别放心上。”

    朱常哲紧紧盯着程紫玉,后者却是笑了。

1...8485868788...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