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防空碉堡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它能抵挡大多数来自敌方战机机qiang和机炮的攻击。
反之,这东西对德空军来说就十分头疼。
这使德军战机在对苏军伏尔加河运输线实施封锁时总是无法放心也无法超低空,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自己也将面临被敌人防空火力击落的风险。
现在,德军将远程炮火前置后,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德军侦察机在空中观察沙洲,然后将一个个防空碉堡的坐标数据通过无线电报告给指挥部,接着再与炮兵协同引导着炮兵一个接着一个的将那些防空碉堡及高射火力点敲掉。
很自然的,这一天就是德空军狂欢的日子。
一架架战机和轰炸机轮番出动,没有防空火力的威胁,它们肆无忌惮的对河面上的运输船进行低空轰炸。
不久,德军远程火炮也加入到轰炸运输船的行列中。
第五百五十六章 封锁
德军炮兵与空军的协同进行得很好。
空军侦察机为炮兵指引目标,炮兵替空军清除敌人地面防空火力,多余的火力再全力对伏尔加河运输通道实施拦截。
于是,伏尔加河上到处都是被炮弹和航空炸弹炸起的水柱,一架架战机和轰炸机从空中俯冲下来,一艘艘苏军运输船被炸成碎片或是燃起大火。
片刻时间,河面上就到处漂浮着尸体、补给和运输船碎片,大片水域因为泄漏的燃料被引燃而着起了熊熊大火,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在第82步兵团指挥部的舒尔卡也感受到了来自补给方面的压力。
他们这些战斗在一线的部队原本每天能得到两片面包……两片面包也只能说堪堪能充饥,因为在前线作战体力消耗巨大,不一会儿就饿得双脚发软,这不是在二线休整时能比的,虽然休整时只有一片面包。
但是现在,伙食马上就锐减为一天一片面包。
可以想像,在二线没有直接参战的部队肯定也跟着减半。
如果说饥饿方面还可以忍几天的话,那么弹药的减少就更让人心慌了……像第82步兵团这样的前线部队只有半个基数大约五十发子弹。
“半个基数!”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焦急的在电话里冲着军需官怒吼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敌人只需要朝我们连续冲锋半小时,我们就会因为没有子弹而无法抵抗他们的进攻了!”
“我知道这个,米哈依尔维奇同志!”军需官回答:“可是我们手里只有这么多弹药,我们正在努力……”
“那么你们最好快一点!”说着米哈依尔维奇就“嘭”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其实米哈依尔维奇也知道催促军需官没什么用,这显然是因为德军进一步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封锁造成的。
安德里安卡从炮声隆隆的外面跑了进来,然后一边拍打着身上灰尘一边忧心忡忡的报告道:“各部份都在报告弹药不足,许多士兵都在捡敌人的装备和弹药使用,当然还有食物!”
这时两个人影在烟尘中闪进了指挥官,舒尔卡定睛一看,马上和米哈依尔维奇挺身敬礼,原来是集团军司令戈利科夫和参谋阿基莫维奇少校。
戈利科夫会到第82步兵团指挥部来可以说是例行公事也可以说是有意为之。
例行公事,是因为此时部队已经出现严重的补给问题,在这时候往往就是军心容易动摇的时候,所以需要上级到前线视察以稳定军心。
有意为之,则是第82步兵团最近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到意外的情况,戈利科夫想亲自看看。
“情况怎么样”戈利科夫问。
“情况不好,戈利科夫同志!”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说:“没有足够的补给,要坚守下去只怕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戈利科夫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在一旁的阿基莫维奇少校解释道:“敌人突然增加了对我们运输线的轰炸,东岸的补给几乎无法运过伏尔加河,如果不是我们在地下工厂里继续生产弹药,只怕连这些弹药都无法保证!”
斯大林格勒原本就是个工业城市,它拥有完整的生产弹药、装备甚至是坦克的生产线。
只不过因为德军的轰炸,苏军只能将有限的几条生产线搬到地下室继续生产,当然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大不如前。
“我们的空军呢”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忍不住抱怨了声:“为什么空中看到的全是德国人的飞机,如果他们能分担下压力,我们就不会处于这样的境地!”
也难怪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会抱怨。
其实这是部队的通病……部队中竞争无处不在,部队内部有竞争,部队之间有竞争,兵种与兵种之间还有竞争。
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是站在步兵的立场上看问题,那些空军平时享受着更高的军衔、更好的待遇,到了战时却几乎不起作用,战斗几乎都是由步兵扛着。
所以有时当然会心怀不满埋怨几句。
阿基莫维奇少校摇了摇头,回答:“我们的空军帮不上忙,米哈依尔维奇同志!他们主要在高加索地区战斗,在斯大林格勒方向我们总共只有一百多架……我们更多把它们用于应急或是侦察!”
舒尔卡就完全不问这样的问题,因为他更多的考虑全局。
“他们增强了炮火封锁,是吗”舒尔卡问。
戈利科夫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其实一直存在一个危机,由西往东到伏尔加河,我们的防御纵深只有5到10公里,而敌人榴弹炮的最大射程就有10公里!这意味着,德国人其实只需要将火炮布署在斯大林格勒城边就可以将炮弹越过斯大林格勒打到伏尔加河边。”
顿了下,戈利科夫又接着说道:“当然,如果德国人仅限于此的话,对我们的河上运输线造不成多大伤害。但是,随着德**队的深入,他们的炮兵也紧随其后,于是其炮兵可以控制的河段纵深就越来越远,范围也越来越大!尤其马马耶夫岗正面的炮兵……它们在压制我军防空火力的同时还对我方补给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炮火封锁有时比敌人的飞机还可怕!”阿基莫维奇少校补充道:“因为飞机在夜里的轰炸就会受到限制,虽然它们在夜里也可以轰炸,但数量不多。但是炮火封锁……只要侦察机在空中打出几发照明弹,很快就会有成片的炮弹飞往伏尔加河将我们的运输船炸成碎片!”
舒尔卡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火炮在战场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果说战场上装备的性价比,那毫无疑问是火炮……它可以打出成片的炮弹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范围内的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还是长时间、大规模的甚至是持续性的打击,有时甚至连续轰炸几天几夜。
这优势就不是飞机能比得了的。
第五百五十七章 运输
“我们为什么不反攻”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疑惑的问:“就像我们以前做的一样,在夜里反攻摧毁敌人的炮兵阵!”
“德国人巩固了防线,米哈依尔维奇同志!”阿基莫维奇少校解释道:“马马耶夫岗一带的地形比较复杂,其两翼分别是峡谷和冲沟,这使我们无法对其实施迂回包抄。正面则是马马耶夫岗。虽然我们的确可以像之前一样凭借炮兵的掩护夺回马马耶夫岗的正斜面,但也仅限正斜面……敌人在马马耶夫岗山脚构筑了几道防线,天色一亮我们就不得不撤军甚至放弃正斜面!”
也就是说,马马耶夫岗的正斜面已经成了德军的缓冲地带,天黑时德军随时可以将它放弃,天色一亮……苏军又得把它还给德军,否则就必须付出惨重的伤亡。
于是,指挥部马上就陷入了沉默。
马马耶夫岗虽然还在苏军的控制中,但因为德军大胆的将远程炮兵布署在这里,它已经成为插入斯大林格勒中央的一把尖刀。
这把尖刀,不但对伏尔加河的运输线构成巨大的威胁,还隐隐有将斯大林格勒分割成南、北两个无法联系的区域。
后者或许还不明显,因为此时德军炮兵的主要任务是封锁河上运输线。
但有朝一日,当斯大林格勒因为严重缺乏补给而十分虚弱时,德军只需要将炮口一转,马上就可以用炮弹将马马耶夫岗至伏尔加河只有两公里左右的瓶颈地带切断。
这对斯大林格勒来说是致命的。
因为斯大林格勒相当一部份补给是自产的……就像之前所说的,斯大林格勒有许多工厂在日夜不停的生产子弹、炮弹甚至坦克。
但这些工厂全都集中在北面工厂区,而人员、兵力则大多集中在建筑密集的南面居民区。
(注:在计划经济下苏联的建筑很有规律,斯大林格勒也不例外)
一旦北面工厂区与南面居民区之间的通道被切断,这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南面的百姓和部队将极度缺乏补给,而北面虽有补给但却没人,于是很快就会被各个击破。
沉默了好一会儿,安德里安卡才说了句:“或许我们可以用炮火实施压制!”
阿基莫维奇少校摇了摇头。
“我们也想过这个,安德里安卡同志!”阿基莫维奇无奈的回答:“问题在于我们的补给不允许……我们需要大量的炮弹保证自己能压制敌人的炮兵,而这又增加了运输线的压力,结果就是……”
阿基莫维奇少校摊了摊手。
这意思大家都明白,用大量炮弹换来的运输线的短暂安全,运来的炮弹可能还不够打出去。
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甚至还起到反作用。
这也就是保卢斯高明的地方:将远程炮火前置的确是忌讳,但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斯大林格勒缺乏补给的情况下这么做反而会成为苏军的鸡肋。
空军、步兵、炮兵……各兵种各方案一个个被否决,斯大林格勒似乎陷入了最后的死局,只有等着被德军一点点蚕食最后全军覆没。
这时,舒尔卡说了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德国人打退”
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不解的望了望舒尔卡,回答道:“因为我们必须这么做!那些火炮正对着我们的补给线!”
“如果它们正对着我们的补给线!”舒尔卡说:“我们为什么不另外开辟几条补给线”
“你是说从其它方向运输”阿基莫维奇少校摇头否定道:“我们做不到,舒尔卡同志!其它方向被沙洲阻挡,运输船无法通过!”
“运输船似乎的确无法做到,但我们为什么不使用两栖登陆船”舒尔卡反问。
“两栖登陆船”阿基莫维奇少校眼睛不由亮了起来:“你说的是……在克里木半岛使用的两栖登陆船你设计的两栖登陆船”
阿基莫维奇少校做为参谋人员尤其还是舒尔卡的“粉丝”,所以当然知道这一战也知道两栖登陆船。
“是的!”舒尔卡回答:“它既可以在河上行驶也可以在陆地上行驶,我们为什么不用它来运输补给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穿过沙洲的地带……使用它就不需要频繁的装卸!”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舒尔卡同志!”阿基莫维奇少校说:“可是,据我所知……那些两栖登陆船无法控制方向,我是说在陆地上无法控制方向!”
“那是因为当时我们需要在克里木紧急登陆!”舒尔卡回答:“所以生产出简陋的两栖登陆船之后就将其紧急投入使用。在那之后,我们的研发人员就已经在开发能控制方向的两栖登陆船了……这并不是难事,你说是吗”
这是当然的,因为这直接把汽车的方向控制系统直接移植到两栖登陆船上就可以了。
“我相信……”舒尔卡说:“他们应该已经研发出可以控制方向的两栖登陆船。只不过,我们不知道他们有,而他们也不知道我们需要。所以……”
戈利科夫和阿基莫维奇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的确有可能,因为两栖登陆船这东西对于苏军来说还是新型装备,尤其是可以控制方向的两栖登陆船。
所以,对于这款装备当然是封锁消息。
但封锁消息这东西有时也并不完全是好事,比如说现在,戈利科夫和阿基莫维奇就对它一无所知。
确切的说,阿基莫维奇并不是对它一无所知,而是以为这种两栖登陆船还处于无法控制方向的状态所以只适合登陆。
“如果!”舒尔卡指着地图说:“我们使用两栖登陆船运输,就可以在宽达五十公里的正面任何一点实施运输,而敌人火炮的最远射程就只有10公里……”
“那么我们就能完美的避开敌人的火炮封锁!”戈利科夫接嘴道。
“是的!”舒尔卡点了点头。
下一秒,戈利科夫就下令道:“马上联系方面军指挥部,马上!”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两栖登陆船
结果还是舒尔卡先一步联系到了研发部。
苏军作战部队与研发部的联系其实并不紧密,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此时研发部撤到哪里。
比如戈利科夫就需要通过方面军指挥部甚至是朱可夫才能联系到研发部并得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想得到装备和支援的话可能还会有一些审批之类的手续。
但舒尔卡却直接一个电话找到了西索伊……西索伊之前给舒尔卡留了一个电话,那原本是西索伊给舒尔卡留的一条后路,也就是万一斯大林格勒守不住的话,可以通过西索伊的关系将第82步兵团调离斯大林格勒。
“舒尔卡!”电话另一头的西索伊知道是电话是舒尔卡打来的后一下就紧张了起来:“情况很不妙是吗很高兴你打了这个电话,你放心,我马上让他们把你调过来!”
舒尔卡注意到西索伊用的是“你”,也就是只有舒尔卡一个人。
舒尔卡想,这应该是因为战斗进行到现在,莫斯科方面严令斯大林格勒任何人在没得到允许的情况下都不得撤出,于是以西索伊的能力也只能做到将舒尔卡一人调走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
舒尔卡回答:“不,西索伊同志!十分感谢,不过我打电话不是为了这个,虽然斯大林格勒的情况的确不妙!”
“那是为什么”西索伊疑惑的问,接着又有些担心的说道:“我希望你能明白,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你或是个人利益,你能活着对国家、对军队甚至对这场战争都是有利的……”
“我知道,西索伊同志!”舒尔卡说:“不过很抱歉,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想知道,你们已经完全两栖登陆船的改进了吗”
“两栖登陆船”西索伊一愣,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问:“你说的是在克里木用于登陆的那种船”
舒尔卡听着西索伊这话一颗心马上就凉了半截,西索伊似乎都把两栖登陆船给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