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步兵第42旅的!”参谋回答:“不过据说他们现在由突围英雄指挥!”

    “舒尔卡”巴特拉科夫少将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

    接着他又想起了舒尔卡之前对他说的那些话。

    然后越想就越觉得这个“突围英雄”不简单这家伙不仅在战斗打响之前就预估到了德国人这次进攻,他甚至还可能预估到了这场仗的大致发展方向。

    因此,他才能带着部队在重要位置做好准备。

    与这个“突围英雄”相比,自己的手足无措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615章 迫击炮
    战斗还没结束粮仓就遭到德军的轰炸。

    轰炸有炮兵也航空兵。

    不过就像之前说的,因为粮仓坚固而且占地面积广,同时苏军驻守粮仓的兵力还不多,所以这种轰炸很难起到效果。

    但航空炸弹的威力还是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一枚炸弹穿透两层天花板然后在粮仓内爆炸,导致中部部份坍塌。

    这也是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威力所在,这些轰炸机从空中高速俯冲使抛出的炸弹拥有很高的被速,就像是被发射出去的炮弹一样。

    又因为炸弹装有延时引信,这些炸弹如果准确的命中目标就能穿透目标的表层进入内部相对封闭的空间爆炸,这样的炸弹对建筑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它们会从内部将承重柱炸断导致整幢建筑崩塌。

    如果不是因为粮仓内部的承重柱又多又粗每隔二十几米就一组,每组十几根,每根需要两人合抱才能围得过来,只怕当场粮仓就完了。

    这设计就是为了防空,即便某部份承受柱被炸断也只是部份倒塌而非全部。

    也正是因为这样,德军的炮火轰炸对粮仓就没有多大作用粮仓如此坚固却只设计五层并非没有道理,相对低矮的楼层使炮弹更不容易命中,许多炮弹都是越过粮仓飞射到另一面,命中的粮仓的炮弹也大多只对表面造成一些破坏。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早就在保罗少校的意料之内。

    所以十分钟的轰炸后就停了下来轰炸只是为了提震士兵士气,被敌人狠狠打了一个耳光后就用炮弹和炸弹找回点面子,好让士兵们有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心。

    一个营的德军面对一个排的敌人居然要找信心

    当然,此时的保罗少校并不知道驻守粮仓的只有一个排,否则他都要被气得吐血了。

    “我们无法攻下那座粮仓,将军!”保罗少校像乔纳斯报告时是这样说的:“至少短时间内无法将其攻陷,因为粮仓十分坚固,而且敌人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布署了至少两个连的兵力!”

    保罗少校其实知道粮仓里没有那么多敌人,不过当然他不会这么说的。

    “那么,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呢”乔纳斯少将反问。

    “我认为我们应该绕过!”保罗少校回答:“将它包围,切断其补给!”

    “我不管你怎么做!”乔纳斯少将说:“总之,你要保证主力部队侧后的安全!”

    这对德军来说很正常,他们通常都是将目标告诉部下然后不管部下用什么方法完成,这也就是德军作战自由度的体现。

    “是,将军!”保罗少校感觉到乔纳斯要挂电话,于是赶忙补了一句:“但如果要将其包围的话,我们的兵力就严重不足”

    “上帝!”乔纳斯少将说:“我刚刚给你补充了一个装甲连!”

    但乔纳斯少将很快就意识到说这些无济于事,因为这个装甲连已经完了,它不能复生,所以现在的现实就是兵力不足,要么补充要么就别这么干。

    想了想,乔纳斯少将就答应了下来:“我会给你派出两个连,少校,还有几辆坦克和装甲车。这是你最后的机会,明白吗”

    “明白,将军!”

    放下电话后,保罗少校就松了一口气。

    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否则事后追究起责任来,一个装甲连掉入陷阱被火烧得一干二净,指挥上的失误是肯定逃不了的。

    “克萨维尔!”保罗少校把参谋叫到面前,然后指着地图说道:“你去侦察一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明白吗”

    “明白,少校!”克萨维尔回答。

    他的确明白,德军作战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不需要说太多,指出这几个点后参谋马上就知道是要绕过粮仓将其包围。

    同时这也是德军常用的战术:如果正面强攻难度大的话,就绕过去将它包围。

    于是,德军几支侦察部队很快就出发了。

    他们分成两支,每支一个排,然后沿着粮仓两翼五百米左右深入并试图占领建筑。

    很明显,只要德军占领了粮仓周围的建筑并将其包圆了,那么粮仓也就被围死并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粮仓就不攻自破或者就算其中还有人也无法对德军侧翼构成太大威胁没有弹药,机枪“哗哗”几下就把子弹打光了。

    另一方面,粮仓坚固不代表其它方向的建筑也坚固,粮仓可以对自己用火攻不代表其它方向的建筑也可以。

    从战略方向看,这种考虑是完全正确的。

    问题就在于舒尔卡这支队伍只是学员部队的其中一部份。

    而这时候,就是学员们训练时间了

    德军部队沿着建筑穿插不久,就有一声没一声的传来枪响。

    保罗少校一听这枪声就感到有些不妙,因为这些枪声疏而不乱。

    有战斗经验的他当然知道这是狙击手的杰作。

    果然,下一秒就听参谋报告道:“少校,我们遭到敌人狙击手阻击,他们到处都是!”

    狙击手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让敌人有草木皆兵的感觉,因为几个人就能轻松挡住一个排一个方向前进的道路,于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敌人无处不在的感觉。

    “你们难道忘了怎么打仗了吗”保罗少校对参谋怒吼道:“压住他们,把他们干掉!”

    保罗少校所说的压住他们指的是迫击炮。

    这是德军常用的战术敌人狙击手往往对迫击炮无能为力,尤其是彼此协同的迫击炮。

    因为迫击炮往往可以躲藏在敌人狙击枪的射击死角里,比如弹坑、断墙后等等,他们甚至不需要冒头,而是通过炮兵观察员或是附近步兵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开火。

    于是敌人狙击手要么改变位置要么就呆在原地挨炸。

    而德军迫击炮命中目标只是炮弹和时间的问题。

    然而,保罗少校话音未落,战场内就传来有一声没一声的爆炸声。

    是迫击炮,不过是苏军的迫击炮。



第616章 训练
    舒尔卡之前组织的准备也就是其它狙击手和迫击炮手直到这时才发挥作用。

    应该说这才是舒尔卡之前计划的,也就是让狙击学校和迫炮学校的学员上来打打游击用实战训练。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上战场就赶上了这好时候,而且因为战局的变化使其不得不对粮仓实施坚守这同样不在舒尔卡最初的计划内。

    但现在说计划已没有意义,战场就应该随机应变。

    粮仓两翼是加两个狙击排再加上迫炮班。

    当然,这其中还有组织有秩序的加上了步兵第42旅的逃兵。

    于是德军派出的两个侦察排当然无法完成他们的侦察任务,或者说他们的侦察任务才刚开始就结束了,因为没过多久他们就死伤惨重灰溜溜的被打了出来。

    但对于这一点,保罗少校并没有气妥。

    因为他知道只要建筑不像粮仓那样,对于德军就没有太大的困难。

    事实的确如此。

    十五分钟后乔纳斯少将答应的两个连援兵就先后赶到,另外还有五辆两辆突击炮和三辆装甲车。

    让保罗少校感到意外的是,这五辆坦克中还有三辆是“三号”坦克。

    坦克及突击炮的火力对保罗少校进攻建筑显然有很大的帮助。

    这让保罗少校都有些想把进攻重点重新放在粮仓了。

    不过考虑了一番,保罗少校最终还是放弃了。

    他知道即便有这些援军和坦克,进攻粮仓依旧十分危险,因为就算敌人不驻防把一层放开让德军进攻,他们也不敢进入。

    所以最佳的办法,依旧是从两翼包抄。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在坦克、装甲车,以及远程炮火甚至偶尔还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德军两支部队就像两把尖刀似的从粮仓两翼穿插,所过之处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成了废墟。

    德军也只能这么干,否则很难将建筑里的敌人清空。

    “他们想包围我们!”瓦西里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一边对舒尔卡说。

    “是的!”舒尔卡回答。

    “你一定想好对策了,是吗”瓦西里问。

    “不,瓦西里同志!”舒尔卡说:“我没有任何对策!”

    瓦西里满脸不信的望向舒尔卡,等看到舒尔卡一脸严肃时才意识到舒尔卡很可能说的是实话。

    “可是,难道我们就继续这样呆着”瓦西里问。

    “当然!”舒尔卡回答:“我们不能撤退,因为粮仓是战略要地,一旦放弃就是将这个坚固的堡垒让给了敌人,以粮仓为基点,德国人至少能将防御线往北推两公里!”

    “我知道这个,舒尔卡同志!”瓦西里说:“我说的是对策!”

    “我说过,我没有对策!”

    瓦西里无奈的摊了摊手,他不明白舒尔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你忘了我们到这来的目的了吗,瓦西里”舒尔卡问。

    “训练!”瓦西里回答。

    “是的,训练!”舒尔卡朝正在前进的敌人扬了扬头,说:“那么,你们现在还等什么呢”

    瓦西里明白了舒尔卡的意思,点头说道:“我马上去指挥!”

    瓦西里的确明白了舒尔卡的意思。

    接着他就做了一些布署:

    粮仓的狙击手大部被调出,连同瓦西里一起,只留下一个班敌人对粮仓的狙击手有所忌惮,而且也不敢轻易进攻粮仓,留太多人手在这里就是浪费。

    不过因为粮仓人手不足,所以瓦西里随后又从二线步兵第42旅的逃兵中调了一个连进驻。

    这一个连全由狙击手带队因为狙击手熟悉粮仓的每一个角落及通道,知道该如何机动。

    “我认为您应该撤出粮仓,舒尔卡同志!”瓦西里说:“因为它很有可能被敌人包围!”

    “这里同样需要人指挥,瓦西里同志!”舒尔卡说。

    其实舒尔卡呆在粮仓是稳定军心的步兵第42旅的逃兵之所以还敢返回粮仓作战,除了之前狙击手们在这里打一场漂亮仗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舒尔卡在这里。

    如果舒尔卡和瓦西里同时撤出,那些逃兵很自然的就会以为他们是被补充上来当炮灰的,于是粮仓就算拥有地理优势也很难守住。

    所以舒尔卡不能走。

    瓦西里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点了点头就带着部队离开了。

    舒尔卡敢留下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对瓦西里一行人有信心。

    或者也可以说他对现在战场的局面有信心。

    德军兵力并不多,舒尔卡在粮仓楼上观察得一清二楚。

    之前赶到的德军不过两个连,补充一个装甲连,但两次进攻一次侦察之后只剩下一个步兵连。

    接着又补充两个步兵连和几辆坦克及装甲车。

    也就是说,其总兵力不过一个营。

    以这样的兵力就想完成对粮仓的穿插及合围,只怕有些小看苏军的狙击连和迫炮连了。

    不过当然,德军拥有坦克和装甲车的优势苏军居民区尤其是二号车站坦克数量较少。

    这是因为苏军坦克是在北部工业区拖拉机厂生产,从河东增援的坦克也只能用大型运输船运输舒尔卡缓解补给的策略是两栖登陆船、油桶浮桥、大型运输船几项齐头并进,导致德空军无法兼顾。

    但前两者都无法运输坦克,大型运输船运输坦克也不容易。

    坦克要增援2号火车站的话,更多的是从拖拉机厂经马马耶夫岗穿过居民区再到达2号火车站。

    这一方面必须在晚上才有办法做到,另一方面则是坦克开动都需要消耗燃油。

    于是南部居民区的坦克总处于紧张状态。

    此时,坦克主力也被用于察里察河主战场而不是侧翼。

    再加上德军还拥有火炮和空中优势所以这场仗,敌我不能以简单的兵力对比论输赢。

    其实如果真以兵力对比的话,德军只有一个营,而苏军则是两个连的精锐再加上一个加强营的逃兵。

    苏军总兵力甚至超过德军。

    简单的说,这场仗,只要苏军能避开德军的空、坦、炮的优势就没多大问题。

    而这也正是狙击连和迫炮连的训练科目。




第620章 火车
    这的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舒尔卡也感到束手无策。

    甚至舒尔卡还发现,粮仓的战斗似乎已无关紧要了德军攻占了铁路桥,它在粮仓下游,也就是说德军的补给和增援都不需要经过粮仓。
1...119120121122123...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