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可以说是舒尔卡的疏漏,原因是铁路桥对斯大林格勒太重要了,所以注意力全集中在怎么将它炸毁而没考虑到撤退。
至于巴特拉科夫少将,这或许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畴……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这样的牺牲显然是值得的,任何反抗和怀疑都会是懦弱。
所谓的“用炮兵掩护撤退”,明白人都知道那不过是种心理安慰。
诚然,天色入黑后苏军的确能得到一部份炮兵增援,但苏军炮兵实力与德军相差甚远,同时在察里察河河岸还处在德军两面夹击中,苏军根本无法压制德军炮兵。
如果苏军这么做,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炮兵将再次被德军无情的摧毁。
于是,突击队就会在敌人炮兵的拦阻射击中死伤惨重。
哈里切夫大尉是个老兵,而且还是素质较高的海军……相较步兵而言,苏联海军文化程度及训练程度较高,再加上有战斗经验,所以他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会议结束后,哈里切夫大尉就一个人坐在角落的办公桌前对着地图发呆。
舒尔卡走到旁边给哈里切夫递上了一根烟,刚想说些什么,哈里切夫大尉就抢先说道:“我知道是怎么回事,舒尔卡同志,我们应该服从!为了斯大林格勒,为了苏联!我只是……”
“有点难以接受,是吗”
哈里切夫大尉愣了下,然后点头回答:“是的!我宁愿听到实话!”
舒尔卡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哈里切夫大尉此时的心情,一种被欺骗被利用的感觉。
如果巴特拉科夫少将实话实说:“现在是你们牺牲的时刻,我们无法保证你们能安全返回!”
这样反而会让人心里更舒服些。
哈里切夫大尉接过烟,说:“不过没关系,我会对部下说实话的!”
“抱歉,哈里切夫同志!”舒尔卡说。
“这不是你的错!”哈里切夫大尉一边点着烟一边摇头回答:“我听说过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克里木登陆战,甚至这两栖登陆船都是你的发明……它真的很棒,海军很需要它!所以,我相信你别无选择!”
舒尔卡深吸了一口气,说:“其实我们有选择!”
“哦”哈里切夫大尉抬了抬眉:“但也不是个很好的选择,是吗”
舒尔卡不得不承认这个哈里切夫够聪明,因为如果是个“很好”的选择的话,舒尔卡根本就不需要在这场合用这种表情、语气说。
“是的!”舒尔卡点了点头。
“我在听着,上尉!”哈里切夫大尉说:“还能坏到哪去呢”
舒尔卡指着地图,说道:“就像我们知道的,敌人在察里察河南岸布署了许多炮兵,而且这些炮兵为了能尽可能远的覆盖苏控区,所以距离察里察河很近!”
这是常识,火炮最远射程只有十几公里。
德军布署在察里察河南岸的炮兵阵地一方面是因为安全,有察里察河做为屏障,另一方面则是苏军炮兵被完全压制,于是德军会尽可能把炮兵阵地往北移以增加覆盖敌人的区域。
“你的意思是说……”哈里切夫大尉用疑惑的目光望向舒尔卡:“进攻敌人炮兵阵地”
“是的!”
“不,上尉!”哈里切夫大尉笑了起来:“敌人的炮兵阵地很多,而我们只有一个营……进攻的结果,就是我们全都回不来了!”
舒尔卡没有说话。
哈里切夫大尉意识到答案不会这么简单,于是反问了声:“难道不是”
“进攻炮兵阵地只是表向,哈里切夫同志!”舒尔卡解释道:“问题在于敌人不知道我们的战略目标!”
“什么意思”
“如果你是德军指挥官,深夜突然发现敌人以闪电般的速度渡过察里察河并撕开防线!”舒尔卡说:“然后朝其纵深的炮兵阵地发起进攻,你会是什么反应”
哈里切夫考虑了一会儿,就点了点头,说道:“我会以为敌人是大规模反攻,会以为敌人的目标是炮兵阵地,会紧急命令炮兵撤退……”
“是的,哈里切夫同志!”舒尔卡说:“炮兵同样是他们的弱点,没有人会用炮兵直接面对敌人步兵的进攻。如果能让德军指挥官误判,以为我们的目标是其炮兵……那么我们就赢了一半了!我是说,在敌人炮兵人心惶惶担心遭到进攻甚至忙着撤退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任务并返回北岸!”
“很好的主意,舒尔卡同志!”哈里切夫有些不解的问:“可是……你为什么认为这不是个好选择”
“因为我们要进攻炮兵阵地,哈里切夫同志!”舒尔卡指着地图说:“我们至少要有一个连级规模的部队,在登陆后利用黑暗及两栖登陆船的机动性四处寻找并攻击敌人炮兵阵地,这样才有可能造成敌人误判!”
闻言哈里切夫就明白了。
“他们将会被永远留在南岸了!”哈里切夫说。
第625章 泥泞
准备时间比想像的还要充足,原因是德军的火车直到凌晨一点才从南岸出发开往北岸。
之所以会选择在凌晨一点,是因为苏军在白天一直在用各种火炮对铁路桥实施封锁……这是巴特拉科夫对炮兵下达的死命令,目的当然是阻止德军火车和援兵过桥。
因此德军也不敢轻易在白天让火车过桥,毕竟火车是行驶在铁路上的东西,随便几发炮弹就能将铁轨炸毁使火车无法通行。
天色入黑后使用火力运输就安全多了,原因是在夜里炮兵想命中狭窄的铁路桥十分困难。
于是在一段时间的紧急抢修及火力掩护后,一列由二十几节车厢组成满载着补给和坦克的火车就开往北岸,同时部队也一批批的涌进北岸做好进攻的准备。
在听到火车顺利驶过铁路桥并进入掩护区卸装备时,乔纳斯少将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今天一整天的时间战果并不大,但他们总算是在北岸开辟了一块空间站稳了脚跟。
从明天起,资源和兵力就会由铁路线源源不断的送往苏军的侧翼然后向潮水般的涌向敌人并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德军补给充足、士气正盛,而敌人却被几面包围左支右拙。
乔纳斯少将自信满满的认为,用不了多久整个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就会就此崩溃了。
想到这,乔纳斯少将轻松的坐回到椅子上,顺手从抽屉里取出从法国运来的白兰地为自己倒上了一杯。
正在乔纳斯少将悠闲而自在的品尝杯中佳酿时,副官拿着一份电报进来报告道:“将军,敌人在粮仓方向发起反攻,保罗少校请求增援!”
乔纳斯一边摇着手中的酒杯一边沉声回答:“我不会派援兵的,让保罗撤退,并命令他半小时内出现在我的面前!”
“是,将军!”
乔纳斯少将对保罗今天的表现很不满意,他原本还希望保罗的部队能掩护主力的侧翼,没想到才进攻到粮仓就被挡住了。
“这个没用的家伙!”乔纳斯少将忍不住骂了声:“他占用了一个炮兵团,一个轰炸机中队,还几次派出援兵,居然还是被打得如此狼狈!”
在乔纳斯少将的心里,保罗少校的仕途已经完蛋了。
另一方面,乔纳斯少将之所以如此淡定的把粮仓的部队撤出,是因为此时铁路桥补给线及北岸的防御圈已经完善,德军已不需要再依靠粮仓这条补给线了。
然而,乔纳斯少将没想到的是,这是他在这场战斗中做出的最愚蠢的一个决定,他应该向粮仓方向派遣援兵,不管多少都值得。
不过实际上,乔纳斯少将即便是派遣援兵也已经来不及了。
原因是苏军在黑夜中朝在粮仓外围驻防的德军发起猛攻。
进攻的步兵有两个营,另外再加上新调来的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工兵营。
德军驻守的外围背靠河岸是一片荒野,更重要的还是夏季冰雪融化后导致地面一片泥泞,这导致德军甚至就连单兵掩体都很难构筑……只要往下挖深一点的坑,就会有脏水往里灌,不久掩体就会成为了一个浴缸,虽然它勉强可以躲子弹、炮弹,但全身泡在脏水里不仅不好受也会使枪械、弹药因受潮或是进入杂物而卡壳。
因此,许多德军能依靠的就只有几辆装甲车。
这如果在白天或许已足够,但是在夜晚苏军补充了炮兵后,这些装甲车就只是一个完美的靶子。
随着一阵轰响,挡在阵地前的几辆装甲车就被炸上了天。
接着在几发信号弹升上空中的同时,苏军士兵就成群成群的从掩体和废墟中钻了出来朝敌人阵地扑去。
苏军的进攻很有趣,原因是土地泥泞无法快速前进,所以他们几乎是几步一跤的一边摔一边往前爬,偶尔又爬起来冲几步……
不过似乎这样才是正确的进攻方式。
后来舒尔卡才知道,这支被调上来打头阵的第217营是组建自斯大林格勒,其中大多数人来自乡下。
来自乡下就意味着……他们早已习惯了夏天的泥泞,他们知道怎么在泥泞中前进并保护好自己。
果然,当德军的机枪“哒哒哒”的响起来,子弹“嗖嗖”的在虚空中乱飞时,实际中弹倒下的苏军士兵并不多,他们都很及时的“摔倒”然后在泥泞中爬行。
同在泥泞中的德军无法阻挡这些像蜗牛似的爬向他们的敌人,德军能感觉得到他们的存在,但认真看黑暗中却又什么都没有,一梭子弹过去连个水花都没能激起。
不久,突然间黑暗中就飞来几枚手榴弹,“轰”的一声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好在乔纳斯少将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否则保罗少校的部队很可能会就此全军覆没了。
苏军很快就占领了从粮仓到察里察河的一段区域,或者也可以说是打通了粮仓至察里察河的通道。
工兵紧随作战部队后方,前方部队推进,后方工兵跟着修路。
事实上,他们所做的不能称之为修路。
因为他们只是把一些水坑、弹坑填上,否则两栖登陆船在经过这里时会被陷在里头无法动弹。
由于工程简单,所以在作战部队控制这片区域后不过十分钟,工兵就修好了一条通往察里察河的路……虽然它仅能供三辆两栖登陆船并排前行。
接着,粮仓另一头就有节奏的闪了几下手电,这是两栖登陆船即将到达的信号……苏军通讯设备落后,尤其是部队与部队之间的通讯十分困难。
比如海军步兵旅与步兵之间的通讯,就需要各指挥部转接,所以反而是用一些简单而原始的通讯方式更方便也更及时。
几分钟后,在一阵马达和虚弱的光线中,两栖登陆船就一辆又一辆的沿着已经清空的街道开进粮仓,接着又沿着公路开往察里察河。
它们的前锋部队可以说一刻都没停顿,直接就从街道事实上是从火车站开往察里察河也就是战场。
除了二十几辆分配给舒尔卡学员部队。
第626章 登陆
舒尔卡指挥着部队登上两栖登陆船。
每艘两栖登陆船可以搭载十几人,差不多也就是一个班,于是一个连队只需要十几艘登陆船。
其实这是有冗余的,如果要硬塞的,搭载人数至少可以增加一倍。
之所以没搭载那么多,一方面是因为载人的同时还需要带上弹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作战需要……如果搭载太多人塞得满满的话,不仅十分危险也就是一旦被敌人炮弹命中或是机枪锁定那就是被打倒一大片,更重要的还是施展不开无法作战。
“上尉同志!”在舒尔卡要登上两栖登陆船时,哈里切夫大尉所在的两栖登陆船在旁边停了下来,他跳下船把舒尔卡拉到一旁,小声说道:“你不需要亲自带队过河,交给我好了!”
舒尔卡笑了笑,回答:“感谢你的好意,大尉同志!但是……事关重大,我们不敢有半点马虎!”
舒尔卡这是婉拒,如果把话说明白的话,那就是舒尔卡带的这两个连是分别是狙击连和迫炮连,哈里切夫大尉其实不知道该怎么指挥同时他也无法在指挥海军抢滩登陆的同时指挥学员部队。
如果真交给哈里切夫大尉指挥的话,舒尔卡相信他甚至可能会把狙击连当普通步兵用,而迫炮连则当作炮火掩护单位。
这就是暴殄天物了。
哈里切夫大尉显然没有明白舒尔卡这话里的意思,但他看在舒尔卡眼里看出了这事没商量,于是点了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
舒尔卡跳上两栖登陆船……初时舒尔卡还有些不习惯,因为用坐船的感觉去坐车,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不过这点不适应很快就被战场的紧张取代了。
外围依旧是响彻着枪声和爆炸声,偶尔还有几发从德军方向打来的炮弹。
这并不是德军发现了什么,而是苏军步兵为了掩护或者也可以说是掩饰两栖登陆船发动机的声音,所以依旧在两翼朝德军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即便在照明弹的光线下发现几辆两栖登陆船,也会以为那是为苏军步兵运送援兵或是补给的。
几分钟后,两栖登陆船就一辆辆的并排停在察里察河河岸。
工兵部队在河岸不远处开辟了一道前沿阵地……所谓的前沿阵地并不全是壕沟、哨所之类的东西,比如这次是渡河作战,工兵就沿着河岸方向和走势开辟了一条横向路。
这样一来,两栖登陆船就可以一艘接着一艘的在河边排开并同时朝对岸发起进攻,而不是像一条长蛇一样几艘几艘的添油送死。
时间一点一点的跳向一点五十分。
突然,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空中,首批上百艘两栖登陆船“隆”的一声就离开前沿阵地高速朝察里察河开去。
舒尔卡是第二批,他带领的学员部队都在第二批。
这是哈里切夫大尉的意思。
“因为第二批最安全!”哈里切夫大尉说:“我认为那是你们最应该呆的位置!”
舒尔卡明白哈里切夫大尉这话的意思。
第二批的确是最安全的,首批需要面对南岸德军守军的火力,第三批则可能会遭到敌人炮火的轰炸,第二批在中间是处于被掩护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