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而这又是乔纳斯少将无法接受的。
原因很明显,拖得越久苏军对2号火车站的援兵甚至是炮兵的补充都越来越多。
沉默了一会儿,乔纳斯少将又问:“那么,另一种方法呢”
“偏移的是铁轨!”工兵回答:“但铁路桥的宽度恰好够‘新坦克’通过,这可能需要两个小时!”
“那就这么做!”
“但是……”
“没有但是!”乔纳斯少将说:“就这么干!”
“是,将军!”
工兵原本想提醒乔纳斯少将,万一坦克在桥中间出现故障,后果将十分严重。
这也是“虎式”过桥需要两小时的原因之一。
工兵们需要对“虎式”全面检修,以防它们行驶到桥上趴窝,而且它们还需要一辆一辆的通过,否则一不小心就连着几辆塞在桥上动弹不得。
其实,从工兵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换履带,但既然乔纳斯少将下了命令,他们也就不得不执行了。
于是,五辆“虎式”停在桥头准备一辆一辆的通过铁路桥。
正通过一辆时,苏军就沿着河岸打到了桥头。
想了想,舒尔卡就对瓦西里下令道:“马上联系炮兵,还有我们的迫炮部队,集中火力轰炸桥头!”
第634章 作战局
更何况战场的事在没有真的打一仗并出结果之前,很多东西都是说不准的。
比如舒尔卡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被包围的部队很难被围歼,最后遭受损失的反而是苏军自己。
真打起来说不定就会像巴特拉科夫希望的那样,被围的德军因为害怕、士气等原因稳不住阵脚,或者苏军人品大爆发,一发炮弹恰好命中德军弹药库于是德军兵败如山。
所以可以想像,巴特拉科夫的计划很可能在内务部甚至苏军高层内都不乏支持者,毕竟此时苏军的作战大多都是这样的风格……英勇冲锋,把敌人赶出斯大林格勒甚至苏联,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付出的代价越大就越能表明战斗的惨烈、指挥官的决心以及战士的勇气。
舒尔卡想的没错,当戈利科夫把问题报告给方面军司令部,朱可夫紧急把问题提交给内务部,希望内务部能管管他们这个不听话的少将。
但内务部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自己的部下不服从指挥,而是想到了歪处。
处理这件事的是奥列格中将。
奥列格中将是nkdv第十局局长。
原本nkvd部队下设边防、保卫、安全、铁路……等九个局,全面负责国内的及部份边境的保卫,第十局也就是作战局是去年(1941年)根据需求新成立的。
由此也可知苏军其实并非对德军的进攻毫无戒心,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来得如此之快。
其实是否是作战局在这时界线已经模糊了。
因为仗打到现在,原本用于保卫铁路、治安等内务部队已全部转化为作战部队,比如nkvd第10师原本就是主要用于平息叛乱和剿匪的第三局。
只不过现在因为战时的紧急动员,所以全部调由第十局作战局统一指挥。
奥列格中将接到朱可夫的反馈后,首先是问了下参谋:“2号火车站方向的战斗进行得怎么样,我是说第10师”
参谋翻了翻情报,回答:“他们打得很勇敢,奥列格同志!德国人用几个师的优势兵力对第10师发起猛攻,他们甚至还攻占了铁路桥,但第10师派出突击队将铁路桥炸毁,并将一个师的敌人围困在铁路桥附近!”
奥列格点了点头,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在接到朱可夫电话的时候,奥列格就认为一定事出有因。
至于是什么因,当然是陆军不希望nkdv军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陆军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内务部队与其它部队原本相处的就不融洽,甚至说是“仇恨”都不为过。
而nkvd长期以来也一直被其它部队认为是“对内内行对外外行”的部队。
可是现在,如果nkvd部队在战场上立功的话,那么当然就会被其它部队妒嫉。
于是,奥列格中将不仅没有下令停止这个进攻计划,反而一个电话打到巴特拉科夫那,说:“打得好,巴特拉科夫同志!如果你觉得是正确的,那么就不要手软,给那些侵略者一些教训,让别人眼红!明白吗”
“明白,将军同志!”
有了中将的支持巴特拉科夫就更有底气了,于是马上调集部队就对德军发起进攻。
霎时杀声震天炮声隆隆,苏军的炮弹、火箭弹带着各种呼啸朝德军倾泻,接着一队队部队就高喊着从藏身处爬了起来从几个方向同时朝德军驻地发起反攻。
这其中最苦的就是步兵129师。
他们是最早被调到铁路桥附近驻防的,因为之前的主要方向是防御,所以第129师受命在建筑群中布下地雷、铁丝网、障碍等。
现在突然转为进攻,而且巴特拉科夫严令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起进攻,这使129师不得不用手榴弹、炮火清除自己布设的障碍和地雷然后发起进攻。
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地雷没能清除干净,它造成了许多己方人员的伤亡。
不仅如此,巴特拉科夫甚至还给学员部队和海军步兵营下达协助进攻的命令。
不过当然,舒尔卡和哈里切夫都没有把这些命令当一回事……他们有理由拒绝执行命令,尤其是舒尔卡的学员部队,从始至终就没有将指挥权交给nkvd第10师。
但舒尔卡和哈里切夫在粮仓的指挥部里却一点都高兴不起了,他们站在高处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远处铁路桥方向的战斗。
一发发照明弹升起,苏军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一波一波的冲向德军防线,然后一波一波的倒在德军的枪口下。
“他这是在做什么”哈里切夫大尉愤怒的说道:“他以为这样下去能突破敌人防线!”
“他希望消耗敌人的弹药!”舒尔卡说:“在敌人弹药耗尽的时候,防线自然就会突破了!”
“这个混蛋!”哈里切夫骂道:“他会害死我们所有人的!”
哈里切夫说的没错,这不仅仅是巴特拉科夫一个人或是内务部的问题,更是斯大林格勒的问题……两个师的兵力和补给对苏军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斯大林格勒却非同小可,它甚至可以说舒尔卡这段时间辛苦经营的结果,可是转眼间就被别人这样大手大脚消耗掉。
这样下去,即便苏军能打赢这场仗又有什么意义呢
用两个师换德军一个师
虽然德军总兵力不如苏军,但在斯大林格勒这个局部,苏军的兵力却远不如德军!
但舒尔卡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这时,通讯员拿着电话向舒尔卡报告道:“上尉同志,电话!”
舒尔卡原本以为是集团军司令部,但是当他接起电话时才知道并非如此。
“在忙吗,舒尔卡同志!”电话里的声音跟舒尔卡开着玩笑:“我听到了枪炮声,你是不是要被敌人俘虏了”
“你是谁”舒尔卡问。
虽然舒尔卡觉得声音有些耳熟,但这时代的电话还原度差,舒尔卡无法分辩。
“这么快就把我忘了!”电话那头传来几声笑声:“阿卡季耶维奇,之前找你谈过话,但差点被你的士兵给包围了!还记得吗”
舒尔卡闻言不由一愣,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国家安全局第六总局局长!l0ns3v3
第632章 心态
“砰”的一声,翰恩才刚冒出头就被一枪爆头,连哼都没有哼一声就跌回了坦克舱。
或许是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那一瞬间坦克乘员甚至都没反应过来,他们还以为车长回来是踩空了或是躲避子弹。
直到发现车长好一会儿都没反应,机灵的炮手才突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关舱盖,关舱盖!”炮手大叫:“把那该死的舱盖关上!”
机电员一猫腰就钻到舱盖的位置,坦克对他们来说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熟悉,即便在黑暗中他们也能熟练而准确的走位。
但是已经太迟了
就在机电员伸手要关上舱盖时,一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适时从外面投了进来。
而机电员在惯性思维依旧把舱盖一拉,扣上。
“轰”的一声闷响,就像鞭炮被捂在铁罐里炸开发出的声音。
事实上,因为坦克装甲很厚,所以这声音可能比鞭炮还要小得多。
但这并不代表其伤害小。
事后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些坦克乘员大多都是七窍流血而死,于一幸免他们不是死于手榴弹的弹片,而是密闭空间内突然增大的压强。
而此时的瓦尔特甚至还不知道七号车发生了什么,还在一次次呼叫。
不过这样的状况也没能持续多久,因为他很快就发现上方的钢梁依稀出现几个黑影。
“我们应该撤退,上尉!”炮手慌张的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撤退!”瓦尔特下令。
瓦尔特是名成熟的指挥官,虽说他这个命令看起来很不厚道:七号车车长一直要求撤退,一直被否决,而在七号车被炸毁后,瓦尔特自己却选择了逃命。
这从道德和勇气方面看的确不合适,但战场就应该这样做。
排除其它的一切理性分析,六号车此时继续留在这里就只有一个下场,像七号车一样被炸毁而无法发挥任何作用。
从这个现实来看,任何一个还有理智的指挥官都不会选择留下。
但天公却不作美,坦克启动后却没有往前移动,不管驾驶员怎么踩油门。
于是瓦尔特等人就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了。
两辆坦克没有费多大工夫就被苏军解决掉,第二辆是被海军士兵用炸药包引爆的海军士兵从钢梁上越过坦克,然后跳到坦克的另一头,将炸药包绑在坦克上实施爆破。
只听“轰”的一声,整辆坦克都被炸成了一团火球。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海军步兵在钢梁上绑好绳索,然后将一包包准备好的炸药吊运到桥墩上环绕着一圈绑好,牵好电线并马上引爆。
一声巨响,铁路桥就被炸上了天。
“撤退!”
“撤退!”
由于驾驶的是水陆两用的两栖登陆船,所以苏军只片刻功夫就撤得无影无踪。
此时的德军炮兵,甚至还在穷于应对苏军突击连队的偷袭。
哈图切夫大尉在渡过察里察河后没有立即去师部报道,他在河岸等了许久。
“我告诉他们,看到铁路桥方向的爆炸就可以撤退了!”哈图切夫大尉说。
舒尔卡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
哈图切夫希望那支突击队还有些人能够回来但这显然是奢望,这支连队一开打就要用最快的速度深入敌占区四处攻击,想要功成身退比登天还难。
果然,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有两栖登陆船返回。
不过后来舒尔卡才知道,这支突击队的确有人幸存,他们有几个人在完成任务后就一直躲藏在建筑群和废墟中,在苏联百姓的暗中帮助下一直坚持到苏军反攻。
这些都是后话。
舒尔卡给哈图切夫递上了一根烟,说道:“上尉同志,巴特拉科夫正等着我们的消息!”
哈图切夫大尉点了点头,最后朝河面方向望了一眼后,才依依不舍的与舒尔卡一起跨上两栖登陆船。
其实巴特拉科夫早就得到了消息,当舒尔卡和哈图切夫大尉走进指挥部的时候,巴特拉科夫正在与集团军司令部通话。
“是的,戈利科夫同志!”巴特拉科夫兴奋的说:“我们已经炸断了铁路桥,敌人一个师的人和装备都被困在了察里察河北岸!”
“是,保证完成任务!”
“明白!”
当巴特拉科夫放下电话后,就给舒尔卡和哈图切夫大尉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一边握手一边开心的笑道:“感谢你们,舒尔卡同志,哈图切夫同志!你们英勇行为改变了局势,你们救了所有人!现在”
说着巴特拉科夫将两人拉到地图前,说道:“上级要求我们将敌人包围并消灭掉,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打这场仗!”
舒尔卡闻言不由愕然。
他望了巴特拉科夫一眼后反问道:“这是戈利科夫同志的命令”
“可以这么说!”巴特拉科夫回答:“不过当然,戈利科夫同志的命令,是让我们抓住这次机会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敌人!”
舒尔卡闻言松了口气。
他其实知道戈利科夫不大可能下这样的命令,原因是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实力不足还是应该以防御为主,巴特拉科夫说的则太激进了。
战场经验不足的指挥官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很容易走极端,正如形势不利时他们会垂头丧气、手足无措外,当形势好转时他们又会过于乐观。
“我认为这不现实,巴特拉科夫同志!”舒尔卡说:“我们虽然炸断了铁路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包围并歼灭他们!首先是他们已经在北岸背靠河水构筑了完备的防御工事。其次是他们依旧保持着炮火及空中优势。再次,在炮火及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轻松的做到用渔船提供补给甚至搭建浮桥!”
顿了下,舒尔卡又补充道:“当然,用渔船和浮桥补给很难维持他们进攻,但防御还是绰绰有余的!”
“我们有援军,舒尔卡同志!”巴特拉科夫说:“戈利科夫同志将会给我们派出两个师的援军,另外还有一个炮兵团和两个火箭炮营这些部队原本是增援我们用于夺回铁路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