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第一百八十九章 虚张声势
第一百九十章 诱敌深入
坦克营是凌晨三点半到达第333团驻地,其实也没到驻地。
卡图科夫听说情况后就赶在坦克营之前先一步赶到。
“干得好!”卡图科夫说:“形势对我们很有利,现在就是痛打这些侵略者的时候了!”
“上校!”舒尔卡出言阻止道:“我认为我们应该等天亮了再进攻……”
“我知道天亮后进攻对我们更有利,舒尔卡!”卡图科夫说。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t34能在500米外轻松击毁德军“三号”、“四号”坦克,而德军“三号”、“四号”坦克却必须在100米内能对t34的装甲构成威胁。
也就是t34具有远程优势。
但如果在黑夜中进攻……这个优势就基本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1941年版的t34只有少量坦克装有通讯设备,这也使坦克第四旅的坦克必须像舒尔卡提出的那样,每辆坦克的后装甲上都必须安排几个跟随兵通过电话与坦克进行联系。
而指挥这些跟随兵的,就是旗语和手势……t34的柴油机马达噪音很大,互相叫喊根本听不清。
“我们无法掩饰坦克的噪音!”卡图科夫说:“即便是我们朝敌人开炮,敌人侦察兵依旧可能察觉我们已经有坦克部队跟进了,这会吓跑他们的!”
卡图科夫的话让与会的军官们发出一片笑声,这不仅是因为卡图科夫的幽默,更因为自豪……在所有苏军部队甚至莫斯科都在担心挡不住德国人进攻的时候,第四坦克旅却在担心德国人逃跑。
舒尔卡没有笑,他指着地图对卡图科夫说道:“上校同志,从我们的驻地一直往后十里都是开阔地,而且土质干燥适合坦克作战!如果我们将坦克布置在第333团防线后十里左右的位置并埋伏好……”
“那么第333团怎么办”卡图科夫问。
他明白舒尔卡这话的意思,问题就在于第333团要以步兵面对敌人一人坦克师。
“我们当然会溃败,我们已经有经验了!”加夫里洛夫少校接嘴道:“我们是从布列斯特要塞一直逃到这里来的,不是吗”
军官们再次发出一片笑声。
卡图科夫想了想,就点头说道:“我同意,那就这么办,我们在十里后等你们……确切的说,我们的包围圈会在五里左右开始布署,但在那里我们看到德国人在追赶你们时,我们不会动手,明白吗”
“明白!”
加夫里洛夫少校和舒尔卡异口同声回答。
不过计划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就困难。
“溃败”……就算是撤退都要担上很大的风险,更何况是“溃败”。
确切的说要做到“溃败”并不困难,失败的撤退就会发展成溃败,问题在于不愿承受太大伤亡的假“溃败”,做起来就难了。
尤其是还要计划着坦克第四旅的反攻,所以绝不能在路上布设太多的地雷和反坦克雷。
不过这是加夫里洛夫少校需要头疼的事,舒尔卡相信他能组织并计划好。
事实是加夫里洛夫少校也的确能做到,方法就是布下地雷之后精确的绘制雷区地图,然后提前将地图送给卡图科夫然后让每一个坦克兵都了解哪里是雷区……敌人不知道这个,所以雷区对敌人依旧有威摄和阻滞作用。
舒尔卡返回部队的时候,战士们已经躲进战壕休息了,虽然依旧有些人睡不着,但是在指导员的命令下就算做样子也得闭上眼睛。
指导员给舒尔卡递上了一根烟,一
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
那是一道反坦克壕,一道隐藏的反坦克壕。
想要将其隐藏起来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它上面铺上木板再铺上一层土……远远望去与其它地方没什么区别,它甚至都不影响步兵通过。
但是,重达十几吨的坦克辗上去显然就是其无法承受的。
它距离苏军坦克防线整整100米。
换句话说,就是德军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迫近苏军坦克100米的距离。
施罗德少将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如果苏军有足够的时间为2.7米的t34构筑一个能将其完全隐藏在其中的坦克掩体的话,那么他们当然有时间构筑一个反坦克壕,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
不过就算施罗德少将想到这一点也改变不了什么。
就像他思考的那样,第79装甲师如果撤退的话,就意味着将被苏军一跟尾随追杀……这其实还只是施罗德少将一厢情愿的想法,苏军另一个坦克营已经从两翼包抄并切断他们的后路了。
这一来德军坦克及跟在其后的士兵就全都懵了。
德军坦克无法前进,因为前进就意味着掉进反坦克壕里等着被敌人俘虏。
同时德军坦克也无法后退,原因是距离苏军坦克太近了,只有100米……在这距离上撤退就跟自杀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会将面积超大的侧装甲以及薄弱的后部装甲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
其实就别说普通官兵了,就连经验丰富的施罗德少将面对这种情况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将军!”步话机里传来部下一阵紧过一阵的请示:
“我们该怎么办”
“你的命令是什么”
“我们被反坦克壕挡住了,无法前进!”
……
虽然天气寒冷,但豆大的汗珠还是从施罗德少将额头上渗了下来。
想了想,施罗德少将就下令道:“原地射击,摧毁他们!”
“是,原地射击!”
“原地射击!”
……
不得不说德军的通讯还是很有效率的,命令很快就一层层的传达了下去。
接着,幸存的德军坦克就展开队形沿着反坦克壕的位置一字排开与苏军坦克展开炮战。
这几乎就不能说是坦克战,它更像是中世纪燧发枪时代的战斗……吹着风笛打着有节奏的战鼓,排着整齐的阵形靠近,然后隔着一百多米面对面的互相举枪射击。
区别只是在战场上互相射击的不是士兵而是一辆辆坦克。
随着“轰轰”的一阵炮响,敌我双方整齐的炮管都冒出一阵浓烟,炮弹在两行队列之间飞来飞去。
不过很明显德军坦克处于下风,虽然他们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t34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
首先是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这时期普遍使用的穿甲弹是尖头穿甲弹,它击中倾斜的钢板后就会因为力矩的原因改变射向,也就是常说的跳弹。
就像现在这样,一发发炮弹击中t34但也只是在其上打出一个刮痕,炮弹被径直弹往空中或是别的方向,这当然无法穿透装甲对坦克造成伤害。
另一个好处,就是根据穿甲弹公式,倾斜角度一定,穿甲弹穿透力与口径大小成正比。
因此被德军火炮射击时,t-34坦克45毫米厚60度斜角的装甲将近90毫米的厚度。
这厚度等效厚度基本使德军坦克炮失去作用了。
于是,就算德军坦克其它方面性能优
第一百九十五章 俘虏
德军一群群的举起双手向苏军投降,这其中还包括施罗德少将……事实上,德军就是在施罗德少将的命令下投降的。
“投降吧!”施罗德少将在步话机里对部下说道:“我们失败了,继续打下去已没有任何意义!”
在这方面德军与苏军不同,苏军强调的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向敌人投降,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刻,否则毫无疑问的就会被扣上一顶叛徒的帽子。
德军则认为在尽力却无法改变战局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坚持到最后,并且不认为这是种耻辱。
苏军阵营欢呼震天,卡图科夫在听到敌人投降时的消息时激动的连问几遍:
“是真的吗他们投降了”
“是的,上校!”
“你确定他们放弃抵抗了”
“我确定,上校同志!”
“我们胜利了”
“是的,上校同志!”
……
然后卡图科夫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向西方面军指挥部报告。
指挥部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霎时就响起一片欢呼,朱可夫虽然不动声色,但还是掩饰不住脸上喜色,他对着步话机说道:“祝贺你们,卡图科夫同志!祝贺所有英勇的坦克第四旅的官兵,你们不仅成功的保卫了莫斯科,更是成功的打破了德国装甲师不败的神话,为全军竖立了榜样建立了信心,你们是苏联的英雄,是祖国的功臣,是人民的骄傲!”
朱可夫这话说得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在此之前,苏军从上到下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装备也不见得比德军差不多少,有些方面甚至比德军还强,数量以及总兵力甚至比德军还多,但就是屡战屡败。
许苏军将领将其简单的归结为“勇敢”的问题,就像之前所说的精神原子弹,只要士兵足够勇敢就能击败敌人。
部份将领认识到问题也许是出在兵员素质或是战术上。
但这两方面的差距要赶上是需要时间的,一时半会很难赶上,所以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失败主义,甚至包括斯大林在内都不相信苏军能挡得住德军的进攻。
如果说有什么胜利的话,那就是西南方面军在基辅的反包围之战。
但那场战斗并不是硬碰硬的战斗,而是将德军装甲部队骗过河东然后以装甲部队对敌人步兵的结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还打得险象环生。
这场战斗就不一样了,它完完全全是的一场坦克对坦克的战斗,虽然这其中还是用了一些计谋占了优势,但以一个个坦克旅很干脆的歼灭德军一个装甲师……这已足以证明坦克旅的编制、战术等都是正确的。
于是,苏军找到了方向。往后毫无疑问的将坦克部队往t34、往坦克旅发展。
“但是……”朱可夫接着下令道:“你们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卡图科夫同志!占领克林,将第二道防线的缺口补上!”
“是,大将同志!”卡图科夫回应着,然后就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施罗德少将举着双手从自己的指挥车上下来,他原本打算利用桶车的速度带着几十名部下突围,但在几辆坦克迎面挡在路上并“轰”的一声就将为首的桶车炸上天后,他就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使施罗德少将甚至都来不及换掉自己的军装。
苏军士兵一看到施罗德少将的军衔,马上就把情况通知了加夫里洛夫少校。
很快加夫里洛夫少校就赶到现场,他同样也是驾驶着桶车,从德国人那缴获的桶车。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克林防线
苏军从德军手里缴获的不只是汽车和补给,还有装甲车、桶车甚至还有十几辆坦克。
从德军手里缴获坦克是很难得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总是会在投降之前炸毁装备。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军大多时候都是在进攻……进攻的优势除了德国人的“进攻优势论”所说的优势外,其实还有一个战利品方面的优势。
处于进攻中的部队不需要担心自己出故障的装备会落入敌人手中,因为前方的部队总是在前进,敌人总是在后退,故障装备掉队了可以在后方慢慢维修。
撤退的部队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们的战线在不断后退或者也可以说是逃跑。
那么,一旦装备出了故障需要维修……那么你首先要计算的是能否赶在敌人追上来前把它修好并逃走。
否则,就不用多想了,把它炸毁以免留给敌人。
苏军的装备有相当多的一部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炸毁的。
不过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德军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突然成了撤退的那一方。
于是,习惯于不炸毁故障装备而让他们在后方甚至在路边慢慢维修的德军就吃了亏……
舒尔卡和他的部下就在路边缴获过三辆坦克,两辆“三号”一辆“二号”。
德军机械师和坦克乘员正在一边修坦克一边聊天,或者是在讨论坦克的故障,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舒尔卡等人搭乘的汽车开到他们身边时他们还是没有发现异常……或许是他们太专注于修坦克了,又或者是舒尔卡等人搭乘的是德式汽车和装甲车。
这其实是加夫里洛夫少校有意这么做的,因为他认为先头部队如果清一色的使用德式装备有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事实证明加夫里洛夫少校是对的。
汽车在坦克旁停了下来,然后那些德军坦克兵愣愣的望着从车上跳下来的俄国士兵……他们一开始甚至还以为这些穿着俄**装的都是后送的俘虏,直到他们发现这些“俘虏”手里拿着枪,眼里充满了杀气才发觉事情不对。
他们想拿枪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一个个黑洞洞枪口已经顶在他们的脑袋上并将他们全都缴了械。
可笑的是,坦克下还有机械师,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依旧在底盘一边抱怨着一边修坦克。
小偷走上前踢了踢他露出的脚,机械师咒骂了一声,虽然说的是德语舒尔卡听不懂,但依稀能猜出是:“别烦我,就快好了!”之类的话。
苏军士兵们笑成一团,这时机械师才发觉事情不对,缓缓从底盘钻出来一看……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满了苏军士兵,而自己的人已全都被控制住了。
“继续!”舒尔卡用英语对这群德国人说道:“直到把坦克修好,如果搞什么鬼的话……我就不敢保证我的手下会怎么处置你们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