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漏掉某些信息。
“也就是说……”舒尔卡说:“当时你是主动停下坦克的”
“是的!”卡拉什尼科夫点了点头。
又沉默了一会儿,他才继续说道:“我看到了前方两辆被摧毁的坦克,脑袋‘哄’的一下就乱了,忍不住就想像着一发炮弹摧毁坦克把自己炸得粉碎的样子,然后我情不自禁的就把坦克停下了……很丢人,是吗”
“不,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舒尔卡回答:“这很正常!”
“我不需要安慰,舒尔卡同志!”卡拉什尼科夫拿着杯子喝了一大口伏特加:“那时我甚至失去了思考能力,如果不是你的指挥的话,我相信我会像那两辆坦克一样……”
“这就是问题所在!”舒尔卡说:“你以为我是在安慰你不,我认为跟敌人打仗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需要智慧……如果你当时勇敢的冲上去,结果是什么呢”
卡拉什尼科夫没有说话。
“结果就是跟那两辆坦克一样!”舒尔卡说:“被敌人炮弹击中,然后成为一堆废铁……这并不能让我们取得胜利!”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舒尔卡同志!”卡拉什尼科夫说:“但那一刻我应该冲上去,你会指挥着下一辆坦克获得同样的胜利!”
舒尔卡摊了下手表示无奈,他发现陷入自责的不只是自己。卡拉什尼科夫根本就不知道,他活着对苏联来说有多重要。
但突然间舒尔卡就发现卡拉什尼科夫似乎说得对,那一刻他的确应该冲上去……
原因是,卡拉
第二百零三章 关注
“比如你设计了一些有用的东西!”舒尔卡说。
“我的确这么做过!”卡拉什尼科夫回答。
卡拉什尼科夫指的是他设计的坦克机枪计数器和油耗计。
“不不,不只是这些!”舒尔卡说:“还有其它的一些东西,它重要到足够引起上级的注意!”
“这几乎不可能,舒尔卡同志!”卡拉什尼科夫说:“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我是说那些科学家们……”
“他们的确在做!”舒尔卡说:“可你不认为他们通常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吗”
卡拉什尼科夫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事实上,他设计的计数器和油耗计也不是复杂,让那些科学家设计的话他们能轻松完成,问题在于科学家不知道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们需要这个。
“可那会是什么呢”卡拉什尼科夫问。
这个问题把舒尔卡难住了。
他本想直接告诉卡拉什尼科夫研发ak47,甚至需要的话,舒尔卡还可以把大慨的样子画给他。
问题是……
此时研发ak47只怕不会被苏军高层接受,可以连发的步枪,还要重新设计过子弹……这都会被认为是某种的浪费。
至少希特勒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这种步枪几乎就相当于给每个士兵配上一把冲锋枪,射程又没有敌人的拉栓式步枪及轻机枪远,这是对后勤和工业生产能力很大的挑战而表现可能还不理想。
于是,希特勒否决了stg44步枪的生产计划,之后是被军方以mp43,也就是以冲锋枪的编号骗过了元首才得以生产。
而苏联,则是在战场上知道stg44的威力这才开始发展中间弹,于是才有了ak47。
简单的说,现在提出这种超前意识要颠覆整个国家的弹药生产线甚至淘汰所有拉栓式步枪的设计,而且提出这种设计的还是一个坦克兵中尉或是步兵少尉……更多的可能是直接被否决而不是使卡拉什尼科夫被研发部门所注意。
同时舒尔卡也知道,卡拉什尼科夫是不会接受直接提出然后馈赠给他的想法和创意。
想了想,舒尔卡就说道:“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所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扫雷坦克,你为什么不对它进行改良呢我可不想一直需要使用碾子到战场上排雷!”
“说得对,舒尔卡同志!”卡拉什尼科夫闻言不由站了起来:“我们为什么不对它进行改良呢设计一款专门的扫雷坦克!”
“是的,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舒尔卡说:“最好是在泥泞地也可以使用,我是说……碾子扫雷在泥泞的道路上就很困难,不久我们在雪地上作战也会出现类似的困难,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吗”
“说得太对了!”卡拉什尼科夫说:“我们为什么不用铁制滚筒代替石制碾子呢”
“说得没错!”舒尔卡赞同道:“铁制滚筒就不会像石制碾子那样容易被炸裂了,即便是碾上反坦克地雷……它也只是被炸一个洞,而这甚至不会影响它继续排雷!”
“是的,就是铁制滚筒!”卡拉什尼科夫兴奋的说道:“只要我们掌握好它的重量,或者给它一些额外的动力,它就不会成为坦克的负担反而还有可能增加坦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这样就更不容易陷进泥泞地或是雪地……”
“好主意!”舒尔卡说:“我几乎就看到这种扫雷坦克在战场上向敌人阵地前进了!”
“不,这是我们的主意,舒尔卡同志!”卡拉什尼科夫说:“没有你的提醒,我不可能想到这些的!”
“别说这些了!”舒尔卡说:“我想你需要联系你在斯
第二百零七章 家人
第二百零八章 冯.博克
第二百零九章 骑兵
第二百一十章 迂回
仅仅只是五小时,进攻科兹沃村的苏军部队就损失大半……坦克第27旅只剩下31辆坦克,而骑兵第44师两个团的番号将近两千骑兵就倒在了那片几公里的开阔地上,后来甚至都到了马匹的尸体及坦克残骸挡着去路使骑兵无法前进不得不停止冲锋的地步。
斯基尔马诺沃村方向的坦克第四旅原本也会有同样的下场,因为他们受命像坦克第27旅那样让坦克抛弃步兵与骑兵一同进攻。
但卡图科夫上校顶住压力没有同意这么做。
他向上级报告:“我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攻占斯基尔马诺沃村,不过请上级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
或许是因为坦克第四旅之前取得的战绩,于是上级同意了卡图科夫的请求。
卡图科夫没有像坦克第27旅那样从正面进攻,也没有沿着公路和铁路进攻。
因为卡图科夫很清楚,德国人是在这一带组织兵力和装备打算从这里突破苏第二道防线进攻莫斯科的……沃洛科拉姆斯克与克林一样,有一条公路和铁路直达莫斯科。
事实上,莫斯科周围的公路和铁路线就像是一个蜘蛛网,莫斯科在正中央,外围有一系列重要的节点卡在公路和铁路上,这些节点是绕不过去或是很难绕过去的,因为旁边都是难以通行的泥泞地、沼泽、河流等。
北面的克林是一个,往南就是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基、奥勃宁斯克等,这些节点也就是的第二道防线的支柱,苏德两军主要就是在这些节点上攻防厮杀,一旦被德军突破又没能及时补上缺口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图科夫认为,既然敌人打算从这里进攻,那么他们必定在这里准备了大量的炮火及坦克,这些炮火和坦克能轻易的封锁坦克第四旅的进攻路线,即便是找到了一个适合进攻的开阔地也一样。
事实证明卡图科夫的想法是正确的,科兹沃村方向第27坦克旅和第44骑兵师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
就算最终第四坦克旅因为t34的数量和步坦协同的能力成功占领目标,但付出的代价只怕也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卡图科夫部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份在正面佯攻,另一部份则从侧面迂回。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坦克第四团团长扎哈卡维奇少校反对道:“从南侧迂回,这代表我们的坦克要跨过一片泥泞地!”
“德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卡图科夫说:“所以他们不会想到我们从这个方向进攻!”
“但如果我们的坦克陷在泥地中……”
“你忘了我们有自救木吗,扎哈卡维奇同志”卡图科夫说:“我们受过相关的训练,只要有几辆坦克顺利的冲进敌人的防线就可以为步兵提供掩护,然后……其它坦克就能得到足够的时间跟进!”
扎哈卡维奇闻言只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似乎是个可行的计划,身为坦克指挥官的他只是习惯性的对泥泞地心存恐惧。
于是,在斯基尔马诺沃村方向的炮火准备就在炮弹中加上了烟雾弹。
坦克第二营在正面公路、铁路以及其间的一片开阔地上展开佯攻,坦克第一营四十几辆坦克带着第333步兵团迂回。
舒尔卡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的注意力不是被敌人吸引而是看着身后跟着部队的宣传车。
“同志们!”喇叭里传出激昂壮阔的声音:“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受敌人的入侵,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但这些侵略者打错了算盘,我们勇敢的战士不怕牺牲,伟大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喀秋莎
第二百一十三章 命令
至于增援侧翼的科兹沃村,那只是上级的命令。
如果坦克第四旅按部就搬的先进攻科兹沃再朝纵深挺进,只怕德军已经做好准备于是难度就会成倍的增加。
舒尔卡想的没错,马贝诺村的德军完全没有防范。
三公里的路程,公里,如果全速前进的话只需要4分钟。
实际上坦克第四旅用了15分钟,原因是它们在路上遭遇了一队赶往前线增援的坦克……这批德军坦克一共有9辆,它们沿着公路以行军队形前进,然后两军在绕过一个山丘之后突然间狭路相逢。
t34坦克第一时间就停了下来,然后朝目标射击,德军也同样是这么做的。
敌我双方距离不到一百米,彼此甚至都能看清探出头指挥作战的车长。
所以双方都做到首发命中。
只可惜德军开在前头的是“四号”坦克……“四号”坦克速度快行军时通常都走在前头。
问题就在于它的短管炮即便是在100米内都很难击穿t34的装甲。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t34毫发无损,而德军“四号”坦克则被击穿瘫痪在原地……被穿甲弹击穿时更多的时候只是装甲上多了一个孔坦克瘫痪无法继续作战,除非是打穿了发动机或是引爆了炮弹,否则没有很大的动静。
然后t34就抢占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三辆t34展开将炮口对准公路的拐点,德军坦克一冒头就“轰”的一声将其击毁。
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追击战……德军坦克落荒而逃,t34在后头一路紧追,追到马贝诺村时德军坦克就只剩下两辆了。
马贝诺村很快又被苏军占领。
德军在马贝诺村设有一个重炮营,也就是将第44骑兵师炸得丢盔弃甲死伤大半的那个重炮营。
德军210mm重炮的射程有11公里,本不该布设到距离前线只有五公里左右的位置,但如果德军要往苏军防线纵深炮击并对朝前突防并推进的德装甲部队提供炮火援助的话,六公里的冗余还是有必要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急切之心,他们甚至都考虑到往前推进了。
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炮根本就没等到那一刻就报销了。
坦克冲进了炮兵阵地又是辗又是撞的,就像野猪拱了一地的好白菜似的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大炮,运弹药的汽车也在逃跑的路上被一辆辆炸毁。
消息传到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部,冯.博克不由大吃一惊。
虽然他知道第10装甲师挡不住苏军的进攻,尤其如果敌人中有坦克第四旅。但他同样也没想到第10装甲师的崩溃会如此迅速,整个过程不过五小时,第10装甲师就丢掉了占领的三个村庄甚至还有一部被包围。
“我们一共损失了54辆坦克,25门反坦克炮,8辆牵引车,26门迫击炮,16门重炮,13个永备发射点,21个机枪发射点!”副官详细的报告道:“人员损失也十分惨重,仅斯基尔马诺沃一个方向就伤亡一千余人,师指挥部被摧毁……”
冯.博克听着这些数字不由眉头大愁,虽然说这是他有意为之,也就是找出坦克第四旅的位置另外还有诱敌深入的成份在其中,但这代价之大发展得如此之快完全超乎他的意料之外。
看了看地图,冯.博克就下令道:“命令第2、第5、第11装甲师朝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集结,还有第35步兵师和第106步兵师……另外,命令空军做好为我军提供空中掩护的准备!”
“是,元帅阁下!”
三个装甲师,一共四百多辆坦克,从三个方向向沃洛科拉姆斯克发
第二百一十四章 另一个选择
指挥部里一片沉默。
做为一名军人,最可悲的就是明知道上级的决定是错的却无处可辩,明知道这样下去是死路一条却不得不这么做。
第四坦克旅乃至整支突围部队似乎都陷入死胡同……不前进就意味着被处分,前进就意味着被敌人包围!
“我们可以向上级反应吗”加夫里洛夫少校问。
“我这么说了,少校!”卡图科夫回答:“但是……”
但是后面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最高统帅部下达的命令,部下再怎么反对也不会有用的。
就比如基辅战役,朱可夫、布琼尼、基尔波诺斯等一大批有头有脸的将领接二连三的提出放弃基辅……但一个接一个的被撤职,基尔波诺斯如果不是因为在一线指挥只怕也难逃被撤职的命运。
这次反攻也同样如此。
“舒尔卡”加夫里洛夫少校将目光投向舒尔卡,问:“你有什么想法吗”
“不,少校同志!”舒尔卡无奈的回答:“我们似乎只能执行命令!”
军官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继续反对的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撤职,然后部队依旧要向特维尔进攻,也就是说除了给自己惹麻烦外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次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不过散会后卡图科夫还是把加夫里洛夫少校和舒尔卡两人留了下来。
“我们需要讨论下步坦协同方面的问题!”卡图科夫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