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应该说这的确是有用的,大阅兵举行并在全国播出后,就一改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德军很快就会占领莫斯科进而是苏联全境的想法。

    或许说,这次大阅兵激发出一种同仇敌忾的气氛,使许多部队甚至是百姓都产生了即便最终还是会




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车头
    扎哈卡维奇少校果然就打了个电话向朱可夫请示。

    朱可夫劈头盖脑的就把扎哈卡维奇少校骂了一顿:“我已经告诉过你了,把敌人从图拉地区赶出去,赶出去……明白吗你知道什么叫赶出去吗就是把他们打败,然后为图拉解围!”

    “是,大将同志!”扎哈卡维奇少校赶忙应了声。

    挂上电话后,扎哈卡维奇少校就无奈的耸了耸肩,说道:“你们都听到了,上级的命令就是这个!”

    舒尔卡则不以为意,他轻轻一笑就继续等着。

    加夫里洛夫少校注意到舒尔卡这个表情,不由投来一个疑惑的目光。

    舒尔卡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等着。

    他知道朱可夫这是怎么回事,朱可夫这反应是担心秘密泄漏,所以不假思索的就拒绝了。

    另一边的朱可夫的确被吓到了。

    坦克第四旅居然想以炸毁铁路桥的方法拖延德第3装甲师。

    朱可夫不是因为这个办法不行才被吓到的,而恰恰是因为这个替代方案可行,不仅可行还能更好的完成战略目标才被吓到的。

    这意味着什么

    这也就是说坦克第四旅已经猜到了让他们反攻图拉的战略目的,否则他们不可能会想到一个如此完美的替代方案并且向指挥部请示。

    换句话说,那就是他们猜到了苏军在十天即将举行大阅兵!

    朱可夫在办公室里焦急的走来走去,这可不是件小事,虽然坦克第四旅是支值得信赖的部队,但这消息一旦泄露就直接关系到整条防线乃至莫斯科的安危。

    想来想去,朱可夫认为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下达命令时给出的十天之限泄露了消息。

    也就是说,如果出事追究起责任来,他这个直接泄密者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

    这也是他在第一时间就把扎哈卡维奇臭骂一顿的原因。

    如果同意这个计划也就意味承认……朱可夫当然不会承认。

    不这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想了想,朱可夫马上又一个电话打到坦克第四旅指挥部。

    接电话的是扎哈卡维奇。

    朱可夫问:“是谁提出这个计划的”

    扎哈卡维奇半张着嘴,他以为朱可夫是要追究责任。

    “将军同志!”扎哈卡维奇回答:“是我提出的!”

    显然,扎哈卡维奇不愿意出卖舒尔卡。

    “别想骗我!”朱可夫气呼呼的说道:“是那个叫舒尔卡的家伙吧!”

    “是,是的,将军同志!”扎哈卡维奇少校只能承认:“我认为这个方案可行,所以就……”

    “什么可行这简直就是胡扯!”朱可夫骂道:“其它人先散会,你们两个留下把问题交待清楚!第270号命令难道写得还不够明白吗你们居然敢在这种情况下违抗命令!你们知道这种行为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吗尤其还是坦克第四旅,尤其那个舒尔卡还是‘突围英雄’!”

    “是,朱可夫同志!”扎哈卡维奇应了声,然后用手捂着电话,面色苍白的对舒尔卡说道:“舒尔卡同志留下,其它人散会!”

    于是指挥部就只剩下扎哈卡维奇少校和舒尔卡两人。

    扎哈卡维奇将电话接到了扩音器,准备接受来自朱可夫的愤怒。

    但没想到朱可夫话风一转,就说道:“舒尔卡,你这个混蛋,你就不能私下向我报告吗”

    “是,朱可夫同志!”舒尔卡回答:“可是我除了用这个方法外,似乎无法向您报告!”

    “算了!”朱可夫问:“没有其它人知道吧!”

    “当然,朱可夫同志!”舒尔卡回答:“我什么也没说!”

    “那就好,你们打算怎么炸毁铁路桥”

    ……

    这些话听得扎哈卡



第二百七十章 失败




第二百七十一章 信心
    坦克第四旅的驻地是由一个地下仓库改造的。

    这个地下仓库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能防空,而是为能够更好的利用火车站附近的土地。

    由于这里之前是用于储存物资的,所以很少考虑人生活在其中是否舒适的问题,于是寒冷、浑浊的空气、不方便的生活设施等都让战士们有些苦不堪言。

    唯一能让战士们感到欣慰的,就是在通风口附近有个焚烧炉,据说那是之前用来处理变质或是损坏的货物的。

    其它人都没有发现这个焚烧炉的好处,除了老兵。

    他第一时间就向普卡雷夫建议抢占焚烧炉附近的位置作为三连的驻地……这些事一向都是普卡雷夫安排。

    普卡雷夫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三连就在焚烧炉旁搭打地铺。

    然后它的作用很快就体现出来,老兵从角落里捡来了一堆堆的包装箱,在焚烧炉里升起火,很快就成为仓库里唯一的一个取暖的地方。

    其它人也想升火,但很快就被营长喝令把火熄灭了……没有烟囱,燃烧后的烟雾会沉积在地下室里无法消散,于是他们只能将羡慕的目光投向三连。

    对舒尔卡来说,这或许是个最舒适的宿营点。

    做为三连连长,舒尔卡被安排在了距离火炉最近的区域,在这里舒尔卡能将潮湿的裹脚布和靴子烘干……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舒尔卡不知道多久没有穿过干燥的靴子了,它不仅让人很不舒服,天气一冷还经常冻得脚部失去知觉。

    “碰到困难了是吗”指导员坐在了舒尔卡身旁。

    “是的!”舒尔卡回答:“他们正在为我们抽调t26和kv1坦克,用它们来补充坦克第四旅!”

    指导员担忧的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坦克第四旅很可能就不再是坦克第四旅了!”

    舒尔卡更担心的还不是这个。

    如果仅仅只是装备上的差距的话,说实话还不是那么明显。毕竟图拉距离莫斯科不过一百多公里,而且还有一段距离可以用火车机动,所以kv1、t26与t34的机动差距并不是那么明显。

    至于火力和防护上,kv1和t26也勉强能与苏军作战。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不同型号的坦克与t34之间的协同和指挥的问题……指挥员必须详细了解每款坦克的性能、速度,甚至火力和防护,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该让t34上,t26应该摆在哪个位置等等。

    相比起来,如果清一色的都是t34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反正都是t34,都拥有出色的火力、速度和防护,摆在哪都一样。

    另一方面,是这些坦克普遍缺乏通讯设备,即便有坦克电话在夜间也很难进行统一指挥。就像之前所说的,坦克电话更多的是步坦协同。

    所以,这对指挥员绝对是一个考验。

    如果是卡图科夫指挥的话,舒尔卡相信他有这个能力指挥协调。

    但现在却是扎哈卡维奇少校指挥,就为这场战斗凭添许多变数了。

    “如果是这样,我们至少应该组织几次训练!”指导员说。

    指导员虽然军事素质不强,但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在部队里呆久了基本的军事知识还是有的。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舒尔卡回答:“同时因为保密的原因,我们也无法进行训练!”

    坦克第四旅身处的地下仓库,与排雷坦克之间的训练都要分批进行,将t26、kv1等开进来一起训练基本不可能也没有意义。

    指导员站起身拍了拍舒尔卡的肩膀,说道:“我想你一定会有办法的!”

    舒尔卡不由苦笑了一下,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他有办法,而且指望着他有办法,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示敌以弱
    苏联1941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二章示敌以弱第二天,就有几辆t26和kv1开进了地下仓库编入了坦克第四旅。

    事实上,这些t26和kv1都是指挥车,也就是配备的通讯设备的那种,它们是来与t34一起协同训练的。

    舒尔卡从扎哈卡维奇少校那知道,这是卡图科夫的想法……扎哈卡维奇少校打电话到医院征求了卡图科夫的意见。

    卡图科夫的建议是:“有通讯设备才有训练的必要,没有通讯设备就算是训练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让指挥车参与训练,其它同型号坦克则跟着指挥车走!”

    这的确是个办法,不过所有人包括扎哈卡维奇少校都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在此之前苏军坦克部队就是这么指挥的,实战的结果显而易见……指挥车因为走在最前面所以很容易被德军辩认出来并抢先摧毁,接着其它坦克就失去指挥各自为战。

    如果说坦克第四旅与它们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多了坦克电话。

    即便是这样,训练时间短得可怜。

    “我们只有三天的训练时间!”扎哈卡维奇少校无奈的对舒尔卡说道:“因为我们需要时间进攻!”

    舒尔卡明白这话的意思。

    策划及实施炸铁路桥用了两天时间,训练三天,然后就只剩下五天将反攻图拉了。

    五天……舒尔卡甚至都不确定是苏军将德军赶出去还是德军将苏军击溃。

    “我们要重点观注的是扫雷坦克!”舒尔卡说。

    “扫雷坦克为什么”扎哈卡维奇少校问。

    “我们在图拉方向主要是用地雷迟滞德军的进攻!”舒尔卡说:“如果扫雷坦克被德国人缴获……”

    于是扎哈卡维奇少校就明白了,扫雷坦克要是落到德军手里,他们完全可以凭着它直达莫斯科了。

    这个问题引起了扎哈卡维奇少校足够的重视,由此还引申出一系列的问题最后甚至惊动了朱可夫。

    首先一个难题是怎么才能保证扫雷坦克不落入德军手里。

    这表面看起来不难,因为在扫雷坦克出故障或者即将被俘时只需要将其炸毁就可以了,这只需要一枚手榴弹几秒钟的时间。

    问题就在于……德军手里有许多从苏军手里缴获的t26。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t26,而是扫雷坦克前的扫雷滚筒。

    德军工程兵只需要将扫雷滚筒拆下然后装到t26甚至其它坦克前就可以完美的“生产”出扫雷坦克然后向莫斯科推进。

    甚至这种扫雷滚筒生产起来也不困难,德军完全可以马上仿制……当然,这时间可能不够,毕竟随着气温下降补给形势严峻的德军甚至连有御寒的衣物都严重不足就更不要说考虑其它的了。

    其次,就是苏军要向德军进攻并使用扫雷坦克的话,就会在雷区里清出几条坦克通道。

    这些坦克通道短时间很难再用地雷补上,同时还会因为积雪留下十分明显的履带印,于是德军就能沿着这些履带印发起反攻。

    于是最终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不适合在这时将扫雷坦克投入战场。

    但是必胜的把握……谁在战场又能有必胜的把握呢何况坦克第四旅现在这种状况。

    于是扎哈卡维奇少校又将军官们召集到指挥部讨论这个问题。

    “不,我认为这种情况不适合进攻!”加夫里洛夫少校说:“因为这简直就是帮德国人开辟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这不是适



第二百七十三章 转移




第二百七十四章 古德里安
    冯.博克扫了一眼电报,然后很快就被电报的内容吸引住目光。

    “什么”冯.博克抬起头望向参谋:“你的意思是说,俄军坦克第四旅只剩下十几辆t34了”

    “是的!”参谋回答:“不只是我们处在困难中,元帅阁下,俄国人也在崩溃的边缘。我们一直担心的这个坦克第四旅,他们在此之前就已经是从各部队中抽调t34,在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尤其是特维尔一战后,他们已经损失惨重实力远不如以前了!”

    冯.博克点了点头。

    这与之前的情报都是相符合的,尤其是特维尔的战斗……那场战斗虽说德军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甚至因为被俄军炸毁了桥梁导致北面补给困难很难对莫斯科构成实质威胁。

    现在,冯.博克只能将攻进莫斯科的希望寄托在中部和南部。

    然而,的苏军在特维尔损失的t34却是真实的,那一辆辆坦克残骸,坦克兵的尸体,还有因为故障而被德军缴获的……德军甚至从中修好了几辆并马上将其改了涂装编入自己的装甲部队。

    那是一款很优秀的坦克,冯.博克甚至相信,只要坦克第四旅有足够多的t34,德军就永远也无法攻进莫斯科。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冯.博克看了看地图,然后马上给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打了个电话。

    “好消息!”冯.博克说:“我们得到确切的情报,俄国人t34严重不足!”

    “我们一直都知道这个,元帅阁下!”古德里安回答:“他们所有装备都缺,但我们也好不到哪去!”

    “不,这次与往常不一样!”冯.博克说:“你相信吗坦克第四旅只有十几辆t34,我们不确定是多少,但不超过二十辆!”

    “坦克第四旅你是说那支‘t34部队’”
1...4344454647...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