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第三百九十章 库利克
“命令他们!”这时就算麦赫利斯这种对军事几乎不了解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他想也不想就下令道:“让他们一定要守住,尤其是刻赤半岛,不准后退一步!”
“是,麦赫利斯同志!”通讯兵应了声就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麦赫利斯将目光投向舒尔卡:“马上准备登陆吗”
“是的!”舒尔卡点头道:“当然,如果他们能守得住的话!”
于是克里木方面军就行动了起来。
部队一支接着一支的开往港口,包括舒尔卡所在的近卫坦克第1旅也是。
事实上,近卫坦克第1旅是优先登陆的部队,这是麦赫利斯的命令。
因为麦赫利斯认为只要近卫坦克第1旅能成功登陆刻赤半岛,那么这场战役就胜利一半了。
甚至麦赫利斯还打算与近卫坦克第1旅一起登陆……不知道这是麦赫利斯想拿一个“身先士卒”的名声,还是因为他相信近卫坦克第1旅认为只有它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又或者,是麦赫利斯知道一旦离开了舒尔卡他就无法指挥作战了。
舒尔卡认为更重要的是最后一个。
不过近卫坦克第1旅却没能成行。
“麦赫利斯同志!”一名负责与陆军协同的海军上校参谋向麦赫利斯报告道:“今天海上风浪太大,坦克等重装备很难实施登陆!”
事实的确如此,运输船在港口随着风浪摇来晃去的,这会给起重机吊运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危险,一不小心还会造成事故,更不用说偶尔还会有几架德军战机从空中俯冲下来抛几枚炸弹。
“如果可以!”上校参谋说:“我们可以先把坦克部队的人员运过去!”
“你疯了吗”麦赫利斯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这个参谋:“你让坦克部队丢下他们的坦克赶赴前线”
于是近卫坦克第1旅就留了下来,首批登陆的变成一个步兵师。
事实上,就别说坦克部队了,步兵师在这种风浪下装卸都有困难,因为步兵师同样也有汽车、火炮和弹药。
无奈之下,只能让步兵师放弃重装备赶赴刻赤半岛,一阵折腾,首批只有6000余人成功登陆刻赤。
而此时的刻赤情况已经开始恶化了。
指挥刻赤作战的是库利克元帅,他原本是苏联国防副委员,深受斯大林的信任,因为他曾在察里津战役中指挥炮兵取得胜利,被斯大林认为是炮兵专家……当时苏联极度缺乏人才。
但实际上库利克元帅外强中干(历史上被人称作草包元帅),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以及“**莎”冲锋枪都被他这个国防副委员否定过,因为库利克元帅认为它们都是无用的,比如火箭炮和冲锋枪,都是没有准度浪费弹药的东西。直到斯大林亲自下令生产。
苏德战争爆发后,库利克元帅因为在列宁格勒错误的指挥而被解职。
原本这个库利克元帅只能呆在莫斯科休假,但在曼斯坦因发起进攻并威胁到克里木里,斯大林又将库利克调往克里木主持大局……
由此可知斯大林用人其实相当主观,他认为能行的就能行。
比如库利克,换作其它人的话,因为指挥问题而失败要么被枪决要么被送上军事法庭,而库利克却能在休假一段时间后重新被派上战场……这显然是给他另一次机会。
如果从军衔上来说,麦赫利斯是中将而库利克是元帅,麦赫利斯当然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两栖登陆
“危险”麦赫利斯嘴角上扬,似乎这个词根本就不在他的字典中,或者说为了他自己的声望,士兵们冒的任何危险都是值得的。
当然,麦赫利斯不会这么说。
“任何危险都是值得的,舒尔卡同志!”麦赫利斯挺起了胸膛,就像是他在承受这些危险:“因为这是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收复我们的土地,为了把敌人从我们美丽的国家赶出去!所以……”
麦赫利斯朝地图摊了摊手。
“很明显的一点!”舒尔卡指着地图说道:“德国人兵力不足,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因为他们的先头部队必须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塞瓦斯托波尔实施包围,另一路则全力进攻刻赤半岛。不管是哪一路,需要的兵力都不少……”
说着舒尔卡就将目光转向了阿历克塞。
“是的!”阿历克塞回答:“他们赶往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队大慨有一个师,进攻刻赤的部队则有一个师另外再得到部份兵力的加强。他们的后续部队正陆续赶来!”
舒尔卡点了点头。
这是德军作战的特点,他们通常将速度最快、战斗力最强的机械化部队摆在前沿用最快的速度突破,让敌人来不及准备。
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前方兵力不足同时后续部队会被远远的甩在后头,尤其德军还要兵分两路。
“在刻赤方向!”舒尔卡继续说道:“德国人用有限的兵力进攻刻赤,其主力必然沿着刻赤半岛推进!”
“是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两万人对阵苏军十余万人,尽管苏军士气低落不堪一击,但如果德军不投入主力的话,只怕根本无法扩大战果甚至很有可能遭到苏军的反扑。
“所以德军后方的防御必然空虚!”舒尔卡说:“我是说在刻赤半岛方向的后方!”
“你的意思是……”阿历克塞眼里出现骇然的神色。
“是的!”舒尔卡指着地图回答:“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费奥多西亚登陆!”
费奥多西亚是个港口城市,位于刻赤半岛与克里木的连接处,同时也是刻赤半岛最窄的部位……从南到北不过16公里。
事实上,这一带遍布森林沟壑,实际能够进入刻赤半岛的就是一条几公里的狭长通道,可以说是刻赤半岛的咽喉部位。
“如果我们成功登陆费奥多西亚,那么我们就能将德军一分为二,甚至将进攻刻赤半岛的德军包围在产岛内!”舒尔卡说。
“可费奥多西亚已经被德军占领!”阿历克塞反对道:“我们无法登陆!”
在这时代登陆战是十分困难的,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行的,因为登陆作战会使自己暴露在毫无遮挡的海面上,承受敌人炮火,接着还要走上海滩面对敌人的机枪。
其实这些都还算好,因为就像舒尔卡之前说的,德军兵力不足后方空虚,费奥多西亚也是如此。
更糟的其实还是气候和海水……
“舒尔卡同志!”阿历克塞说:“要知道现在的气温是零下四十度,而且海上还有不小的风浪,在这种情况下登陆,我们的士兵随时都有可能被冻在冰块!”
舒尔卡没有说话,因为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危险,尤其苏联海军还缺乏两栖登陆艇……事实上,此时的苏联海军基本没有两栖作战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苏联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确切的说是很少这方面的需求,苏联整个是一片大陆,能用得着两栖登陆作战的战场很少,所以一个劲的发展
第三百九十三章 海军步兵旅
应麦赫利斯的要求,黑海舰队随即调来了一个旅到捷姆留克斯基。
他们身着黑色的海军服,背着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头戴无檐军帽,长长的子弹袋挂在肩与腰部之间,看起来神采奕奕的。
这些部队在苏联被称为海军步兵旅……1942年正式更名为海军陆战队。
他们虽说是海军,但在整个苏德战争时期却是被当作步兵使用,比如驻守在敖德萨以及塞瓦斯托波尔的滨海集团军大多就是由海军士兵组成的,甚至莫斯科保卫战中都有海军步兵旅。
舒尔卡现代时就对这支军队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是苏军中素质相当不错甚至战斗力与实战中打出来由军功命名的“近卫”部队不相上下。
主要原因是海军通常都是选择文化素质较高的士兵,比如高中及以上,另外训练以及补给相对充足,尤其海军步兵旅在组建时还是从各舰队抽调四万人为骨干,以这些骨干为基础扩编。
相比之下,苏联陆军则大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整体素质肯定有差距。
一个能说明这方面问题的就是,此时苏军已生产出svt半自动步枪。
这款半自动步枪应该说性能相当不错,10发弹容量,重量与莫辛纳甘相若,射速却比其快许多。
问题在于其保养比较困难,所以不受步兵欢迎装备量较少……步兵素质较差,有许多人仅仅只是经过基本的射击训练,当然无法对该枪进行常规保养。
而海军步兵旅却并非如此。
于是就出现同一款装备对于陆军和海军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凭价的情况。
走进麦赫利斯指挥部的是个海军少将,他脸色阴沉的走到麦赫利斯面前挺身敬了个礼,说道:“麦赫利斯同志,海军步兵第五旅旅长弗拉基米尔向您报道!”
“很好!”麦赫利斯正装作批阅文件,听到报告声就起身邀请弗拉基米尔来到地图前,然后对正在看地图的舒尔卡介绍道:“舒尔卡,我把你需要的人带来了,我认为你们应该交流一下!”
接着麦赫利斯又向弗拉基米尔介绍道:“这是舒尔卡同志,我相信你知道他,‘突围英雄’!”
弗拉基米尔意外的望了下舒尔卡,然后客气的与舒尔卡握了握手,说道:“是的,我听过你,上尉!”
“很荣幸见到你,将军同志!”
“那么!”等麦赫利斯离开后,弗拉基米尔少将就压低声音问着舒尔卡:“这个愚蠢的计划是你想出来的么”
舒尔卡有些无奈的回答:“恐怕是的,将军同志!”
弗拉基米尔少将从鼻头发出一声冷哼,毫不掩饰眼里的愤怒,狠狠的望着舒尔卡,一语双关的说道:“很好,上尉!我会记得你的,还有我的部队!”
舒尔卡知道弗拉基米尔少将这话是什么意思。
显然,海军第5步兵旅乃至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都不赞同舒尔卡这个计划……这很正常,没有人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两栖登陆是对的。
但他们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这是最高统帅部代表麦赫利斯的命令。
否则,以舒尔卡一个上尉,即便是“突围英雄”,又怎么可能调动海军步兵旅。
舒尔卡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回答道:“我知道,将军同志。有很多人记得我,其中更多是德国人,但他们中相当一部份都死了!”
弗拉基米尔少将不由一愣,他没想到舒尔卡会这样回答,同时也是初次领教了舒
第三百九十四章 调虎离山
舒尔卡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其实就是调虎离山。
德国空军一直以来都是以质占优而不是数量,而苏联空军就是胜在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开始就摆明自己想要进攻费奥多西亚,那么只要德国人愿意,苏联空军基本不可能飞到费奥多西亚上空并实施有效轰炸。
然而,如果刻赤成功组织起一次反攻,而且还是有空军支援的反攻,肯定会引起德国空军的重视。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德国空军会将有限数量的战机投入到刻赤方向抵挡苏军的反攻。
于是费奥多西亚上空的空防就会暴露出来。
“也许在这方面你是对的,上尉!”弗拉基米尔少将看着地图说道:“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的确可能成功的轰炸费奥多西亚使其分布在海滩处的岸防炮失去作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岸防炮其实是苏军的,他们被德军缴获于是成为苏联海军的威胁。
不过,也正因为它们是苏军的,所以苏军很清楚它们的位置及分布。
“但你不知道两栖登陆作战的困难和危险,上尉同志!”弗拉基米尔少将说着就看了看另一边正在假装看报的麦赫利斯,他显然有些担心自己说的什么话会被“小报告之王”听到。
“你对它一无所知!”弗拉基米尔少将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所以,如果你像他们说的那么聪明的话,应该马上取消这个愚蠢的计划,它除了让我和我的士兵在海滩上冻死外,什么也得不到!”
“跟我说说有什么困难”
“什么”
“我想知道那些困难!”舒尔卡说:“然后我们才能解决那些困难,您说是吗,将军同志”
弗拉基米尔少将不由笑了起来:“你以为你能解决那些困难不,上尉,没人可以解决这些困难,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
弗拉基米尔少将说的是实情,两栖登陆战应该说是美军打得是好,不过那也是因为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积累了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而此时的太平洋战争才刚爆发不久……也就是放眼全球都没有多少两栖登陆作战的经验。
“说不定我可以!”舒尔卡面不改色的回答。
弗拉基米尔少将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他显然认为舒尔卡太过自负了。
“岸防炮的问题,可以算是解决了!”弗拉基米尔少将说:“但是制空权的问题呢没有制空权,我们的运输船以及军舰就相当于德国人战机和轰炸机的靶子……我们或许可以骗得了德国人一时,也就是轰炸费奥多西亚的时间。但是,等德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的空军很快就会将矛头指向我们的军舰,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呢用防空炮或是出动所有的战机跟他们抢夺制空权”
“我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舒尔卡回答:“因为我们是在夜里登陆!”
“什么”
“你知道的,将军!战机在夜里很难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海面上!”
身为海军指挥官的弗拉基米尔少将当然知道这个,海平面在夜里漆黑一片,同时天空也漆黑一片,这会使飞行员无法分辩哪里是海哪里是天空,于是往往会一头栽倒在海里却以为是投往天空的怀抱。
相比之下,在陆地上飞行甚至勉强作战都会安全得多,在海上夜战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我们也同样无法在夜里轰炸费奥多西亚不是吗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岸
“我们或许可以把船开上岸!”舒尔卡说。
“什么”弗拉基米尔少将一脸疑惑的望向舒尔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