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贤后,很少跟朱元璋提什么要求,但是一旦她提了,朱元璋便会很爽快地答应了。
这次也不例外,听完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便哈哈笑道:“朕便和你去一趟汤山,顺便看看刘牧这小子的稻田养鱼究竟弄得如何了。”
“毛骧,传太子,摆驾汤山刘家庄。”
浩浩荡荡的车队缓缓驶出京城,驶向刘家庄。于此同时,不知多少亲军都尉府的士兵已经潜入了刘家庄,就像上次在临濠府的那样。
朱元璋这次并不打算搞什么突然袭击,提前派了个太监给刘牧通报,让他准备接驾。
一听朱元璋要来,还在河里捞螃蟹的刘牧,赶紧撒丫子跑回了家,洗干净身上的泥巴,换上了一件新衣服,带领着家属们到了庄外迎接圣驾光临。
刘牧站在庄子口,远远地便望见了皇帝的车队缓缓到来了。
“微臣刘牧见过陛下,吾皇万岁。”刘牧见到朱元璋的龙辇缓缓地走进了,伏在地上高声喊道。
朱元璋穿了一件红色的龙袍,在贴身大太监的搀扶下,走下了龙辇,见到刘牧,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刘牧原本以为只有皇帝一人到来,没想到皇后和太子竟然也来了,只好继续伏在地上,高喊道:“微臣刘牧见过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马皇后的态度的比朱元璋和善多了,面露微笑地说道:“刘牧啊,赶紧起来吧。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不少啊。”
朱标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过刘牧了,心里很是开心,但毕竟父皇还在面前,他也不敢太过放肆,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刘牧在前面做向导,带着朱元璋一行人来到了主宅正堂内,朱元璋和马皇后面南而坐,朱标坐在一旁,只有刘牧弯腰塌背缩着脖子站在一旁。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厉声问道:“刘牧,你可知道今日朕为了何事而来啊。”
圣心难测啊,尤其是朱元璋的心思则更是难猜,刘牧摇摇头,“微臣不知。”
朱元璋看了看身旁的马皇后,说道:“皇后想去汤山赏风景,路过刘家庄,朕便顺路来看看,还记得稻田养鱼,朕和你的赌约吗?”
刘牧叹了一口气,都说贵人多忘事,这陛下的记忆力也太好了吧,他不知道,真正坑了他的反而是和善的马皇后。
“微臣知道。”刘牧赶紧点头。
朱元璋哈哈笑道:“朕来的时候,见到你们庄子上有一块儿地稻子长得贼差,你家的粮食如果亩产不够四石,朕就派你去那种地,明年还不到四石,就再种一年,一直到你种出亩产四石的粮食来。”
四石,不仅刘牧,就连朱标听完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就算丰年,亩产也就区区三石,跟别说今年是灾年,这四石粮食简直是痴人说梦啊。
朱元璋这是要铁了心罚刘牧去种田了。
谁让人家是皇帝呢,是普天之下的第一人呢,是掌握着万千生命的主宰这个呢,你说四石就四石,我还能说什么呢,大不了背起锄头去种田好了。
“微臣领旨。”刘牧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个赌注,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祈祷自家的稻谷各个粒大饱满,将谷穗压弯了腰。
第七十八章 汤山行
朱元璋把屋外的毛骧叫进来,一段时间没见,这家伙又变黑了,脸上的棱角也更加分明了。
“毛骧,你派人去帮刘牧家的稻谷收一下,千万不要虚报,也不可缺斤少两,快快去吧。”
毛骧欣然领命,看来自己今天得充当一下庄户的角色了。就算皇帝不提醒,毛骧也不敢弄虚作假,何况现在皇帝已经提醒了,自己更得小心谨慎了。
朱元璋端坐在正座上,喝了几口温茶,稍微缓解下身上的乏意。从割稻,砻米,碾米到最后成为白花花的大米还有一段时间,朱元璋便决定趁着这段时间,带着马皇后和太子去汤山逛一逛,毕竟这才是此次出城的主要目的。
刘牧很悲催的被要求一起同行。
出了刘家庄,往汤山行去,朱元璋远远地望见了刘家庄后新起的那几座建筑,很好奇地问道:“那边的那几间房子是干什么用的,看样子也不是用来住人的,你小子又在搞什么名堂啊。”
刘牧挠挠头笑道:“那是微臣学堂扩建的教室,学生多了,原先的那间小房子已经容不下了。”
朱元璋捻着胡须,笑道:“教书育人,你小子也算做了件好事啊,给朕多教几个像张顺那样的学生,也算功德一件啊。”
刘牧感到有些意外,这还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表扬自己呢?
“哎。”刘牧竟然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
声音虽小,但是却让朱元璋听了个一清二楚,便问道:“朕夸了你两句,你竟然还叹上气了。”
“微臣也想留在学堂教书育人,恐怕以后得老老实实种田了。”当然这句话是在自己心底说得,刘牧可没觉得自己命太长,非要向朱元璋这口刀上撞。
刘牧拱拱手,回答朱元璋,“微臣只是在感叹韶华易逝,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啊。”
这刘牧转眼间竟还成了大儒了,真是猪鼻子插大葱,朱元璋也懒得搭理他,径直往汤山走去。
朱元璋和马皇后相互搀扶着走在前面,周遭是一群太监和侍卫在护着他们,刘牧和朱标则是跟在身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便来到了汤山。
汤山的求精果然迷人,半山的枫叶看上去金灿灿地,还有山间涌出的温泉,蒸腾着热气。
之所以名为汤山,便是因为这山上多温泉的缘故。
朱元璋指了指远处的一间石亭子,面带笑容,对身旁的马皇后解释道:“看见前面那座醉风亭了吗,前段时间,刘牧这小小子便是在那里赢得刘伯温。”
朱标早就在朱棣那里听说了刘牧在算学上击败了刘伯温的事情,被他说得神乎其神,仙气飘荡的地方,竟然也不过是如此普通的一个石亭罢了。
马皇后莞尔笑道,“诚意伯算学造诣极深,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了,没想到竟然败在了刘牧手里,果然应了那句老话,英雄出少年啊。”
刘牧没想到自己在马皇后眼里竟然有这么高的评价,英雄少年。只是可怜了刘伯温啊,远在青田老家,还会被拽出来鞭尸。
马皇后觉得有些乏了,便在醉风亭里坐了下来,还是按照惯例,朱标和刘牧站在一旁。
“朕赏赐你的《汉书》应该读完了吧。”
朱元璋真是个极煞风景的人,这么优美的风景,不谈点风花雪月的事情,竟然问读书这种枯燥无味的事情。
刘牧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微臣读完了。”
这一次,刘牧并没有说谎,这段闲暇的时间,他确实将一整本《汉书》读完了。当然,肯定没有少折磨张辅成。
读完汉书以后,刘牧对汉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汉朝不止有张骞出使西域的雄壮,也有苏武牧羊数十余年的悲壮,即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豪迈,也有赵充国大破西羌的痛快。
“纵观前朝各史,朕最喜欢的还是汉书,最喜欢的还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豪迈,要不是朕要坐镇天下,朕真得想完成这封狼居胥的壮举。”
马皇后一听封狼居胥吓得不轻,她还真有点担心朱元璋忽然心血来潮想要御驾亲征,便赶紧笑道:“封狼居胥的事情交给他人做就好了,陛下可以去学一下汉武帝吗,自己培养个冠军侯不就可以了吗?”
朱元璋现在手下猛将如云,光叫得上名号的就不下一打,更别说还有像蓝玉这样还未成长起来的后世战神。
所以,朱元璋完全不用像他后世的那个儿子朱棣一样,动不动地就御驾亲征,最后还驾崩在了御驾亲征的路上。
与其说朱元璋喜欢汉书,倒不如说他想成为汉武帝和汉宣帝那样的人物,像驱逐匈奴一样,将蒙古人赶到草原上喂马。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冠军侯是千年一遇的人才,那是朕想培养就能培养的吗?”朱元璋白了一眼马皇后。
刘牧吓得脚有些发凉,刘伯温的话难道要应验了,亭子里就四个人,朱元璋是绝不可能将朱标培养成霍去病的,那么剩下的不就只有自己了吗?
朱标在一旁也被朱元璋给点燃了心中的气氛,他虽然是文质彬彬,但毕竟生于乱世,其内心的坚毅也非常人能比,“父皇,我大明正在筹划下一次北征,到那时,在魏国公,宋国公,曹国公等人的带领下,必定可以横扫大漠。”
朱元璋有些欣慰地点点头,他一直担心朱标太过文弱,但现在看来,孩子还是随自己的,内心里还是有着一股杀气的。
眼看到了中午,随行的太监便将准备好的吃食端了上来,刘牧也终于可以有机会见识见识,朱元璋究竟是个多么勤俭的皇帝。
朱元璋果然勤俭,一家三口只准备了六菜二汤,只是饭菜是光禄寺做得,各个大油大盐,跟后世食堂的大锅饭没什么两样,吃一次两次还可以,但是吃久了,总会觉得腻。
刘牧也拿出了杨刘氏给自己准备的盒饭,白花花的大米上面铺着一根鸡腿和两样时蔬,另外还有两个今早刚刚煮好的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好时机啊。
第七十九章 收稻谷
刘牧带来的两只螃蟹并没有进到自己的肚子里,刚拿出来便被朱元璋要了过去。自己还算幸运,最后竟然得到了一条蟹钳。
吃完饭后,刘牧便带着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在汤山上逛了一圈,汤山上的美景让久居深宫的马皇后感觉心旷神怡。
但刘牧的心情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色带好,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紧张了。
游完汤山,朱元璋一行人便回到了刘家庄,一进庭院,便发现一堆白花花的大米,毛骧已经派了一堆侍卫守在一旁,别说人了,就算是一只鸟也没办法靠近。
刘牧竟然见到自己的学生张顺,正在院子里跟一个老者低声交谈着什么。
一见到朱元璋回到庭院,众人便齐刷刷地在地上行礼。
“都平身吧。”等众人站起身子,朱元璋扫了一眼,说道:“这杨大人竟然也来了。”
原来这位老者正是张顺的上司,户部尚书杨思义。
杨思义佝偻着身子,“回禀陛下,微臣听说刘公子在庄上搞稻田养鱼之法,心生好奇,便像来瞧瞧,未曾料到,竟然有幸在此遇到陛下。”
“巧了。”朱元璋哈哈笑道:“朕也是想来看看刘牧的稻田养鱼之法的”
太监们给朱元璋和马皇后搬出了两个椅子,这一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妇就这样坐在庭院中间。
“这是几亩地产出来的稻米啊。”朱元璋盯着眼前的稻米堆,问一旁的毛骧。
“臣量了一下,应该是四亩。”毛骧既没有隐瞒,也没有多报,实实在在地就是四亩地产的粮食。
一听毛骧报出了四亩这个数字,朱元璋脸色微微变了一下,除了他自己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够看得到。
“开始称吧。”朱元璋一声令下,毛骧手下的侍卫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装袋,上称,记录在册一气呵成,一炷香的时间过后,眼前的稻米堆已经装在了一个个布袋里,侍卫们还快便将所有记录在册的稻米的重量都算出来了。
“有多少?”朱元璋急不可耐地问道。
何止是朱元璋,基本上每个在场的人都踮起了脚,翘首期盼着这个数字的公布。
“十五石。”毛骧读出了手上的数字,心里也为恩公刘牧捏了把汗。
四亩第产量十五石,这对于朱元璋而言,是个天大的好事,但对于刘牧而言,则显得有些悲催了。
朱元璋喜笑颜开,得意地看着刘牧,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朱标则是像刘牧投来了同情的目光,至于马皇后,脸上还是挂着笑容,仿佛一切事情都跟她无关。
杨思义弓着腰走到朱元璋面前,拜倒在地,贺道:“恭喜陛下啊,四亩地便产量十五石,每亩亩产就快到了四石啊,就算丰年也没法得到这样的收成啊,更别说今年还在闹虫灾,微臣以为刘公子的稻田养鱼之法确实行之有效啊。”
朱元璋现在的脸色跟猪肝没什么两样,杨思义说得话句句在理,自己又没法惩罚他。
刘牧现在的心情跟朱元璋一样,恨不得将杨思义这个老头给亲手掐死。他以前心中还存在着侥幸,朱元璋心情一好,自己再说上几句不要脸的恭维话,或许便可以从轻发落,现在好了,这条路算是彻底没有机会了。
赶紧认输吧,还等什么呢?
刘牧刚想要迈出右脚,坐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马皇后终于张嘴了。
“刘牧弄得是稻田养鱼之法,这稻子收了,那鱼呢?”
毛骧拱手道:“回禀娘娘,鱼,臣也派人打捞了上来,就在庭院外面呢?”
朱元璋不禁皱起了眉头,凑到马皇后身边说道:“这与也能算粮食吗?”
“鱼也能吃,能吃便可作为粮食啊,陛下又没有规定,只有稻米才算粮食。”马皇后并没有因为朱元璋是皇帝,而有所让步,坚持要把鱼也算到粮食当中去。
说实在的,十五石粮食已经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期,稻田养鱼这件事情也被证明了是切实可行的,倘若加上鱼,那超过十六石便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儿臣认为,稻田养鱼并没有让稻谷减产,反而有所增产,除此之外,还有鱼作为意外的收获,所以儿臣同意母后的看法。”朱标也站了出来,站在了刘牧这一侧。
刘牧被感动的稀里哗啦,能遇到有这样的皇后,这样的太子,朱元璋这一辈子真是有福气啊。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便让毛骧把鱼抬了进来,说道:“君无戏言,既然这地理产得,都算到最后的产出里面来。”
刘牧望着那一条条还活蹦乱跳的鱼,这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鱼有这样亲切的感觉。
这些鱼,竟然成了自己救命恩人,让自己免于种地的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