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太一仙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安安君

    燕玄虎见来了观众,就像演员看到摄像机似的,马上精神焕发,提高嗓门对不远处的学生大声问道

    “你们知道吕洞宾和八仙宫的关系吗?”

    年青学生显然不知道,但眼睛里都放出了光,探着身子,很想听个究竟。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陕西高官安县人。他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游庐山时,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64岁时,吕洞宾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当时吕洞宾凡心未尽,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孑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钟离权题诗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肴。

    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升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伤,人生就像一场梦。

    于是吕洞宾感悟,拜求度世。钟离权遂以十试其心。后人在此立祠,以示纪念,这是八仙宫的来历。”

    三人寄存了自行车,带着八位年青大学生,一起迈进五开门的山门。

    第一进院落的正中有遇仙桥。

    燕玄虎向他们详细的解说“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出求道时,在甘河桥遇吕洞宾祖师授《五篇灵文》而得道,故称全真十方丛林,皆修遇仙桥以示纪念。”

    院正面为灵宫殿,殿门上有邵力子手书其道大光匾额,殿内奉祀护法神王灵官。

    燕玄虎看到即些学生们望着神像迷茫不解的眼神,显然他们在这方面是一无所知的,便说“这位是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

    赤面,三目,被甲执鞭,为镇守山门之神。王灵官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

    曾从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年间封为隆恩真君。

    你们看,在王灵官两侧,那是青龙、白虎两神。

    青龙,也称苍龙,古代神话之东方之神,是二十八宿中之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因其组成龙像,位于东方,色青,故称青龙。

    白虎,是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是二十八星宿中之西方七宿即奎、娄、胃、昂、毕、觜、参。因其组成虎像,位于西方,色白,故称白虎。

    青龙、白虎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四神,道教宫观常以它们作护卫神,以壮威仪。”

    年青的男女学生们纷纷点头,感觉受益匪浅。

    第二进院的正面为五开间的八仙殿,为八仙宫之主殿。殿门正中悬挂着宝仙传四字匾额,为清光绪皇帝所书。殿内正中奉祀着东华帝君。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

    “在中国历史真有八仙吗?”学生们好奇地问道。

    燕玄虎认真的说“确实真有其人。

    先说八仙之首的铁拐李,姓李,名玄,隋朝峡人,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

    因为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

    于是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弟子就烧了尸壳。

    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则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忽然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情急之下,心想把元神跳出。

    就在这时,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

    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第321章 舍俗取道
    


    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

    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

    东汉时期陕西咸阳人。他一出生就像三岁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

    一直到第七天,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

    他曾经担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奉召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遇到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

    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他留世的诗题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下面这位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纪最大,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是唐朝的道士,擅长法术,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年龄有数百岁。唐太宗、唐高宗知道以后,就派使者召见他入宫,他不愿去。到了武则天时期,不得已奉召出山,走到半路假装死去又未去成。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

    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

    居然对面而看不见。

    玄宗后来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并准备将他女儿许配给他,他唱道媳妇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

    最终也没同意这门亲事,恳辞还山,走到半路,死于衡山蒲武县。弟子说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奉祀。

    《太平广记》说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果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

    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他所乘的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

    白天骑得时候,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就还原成一天驴。后人题诗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忽然有一位戴眼镜的男学生问“人到底应该往前走还是应该回头看?”

    一时倒把燕玄虎给问住了,他拿眼睛四处瞟着,不知谁能回答这个两难问题。

    ……

    燕玄龙见一向能言善辩的燕玄虎被年青的大学生给问得哑口无言,抓耳挠腮,便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对大学生说

    “你平时是用左眼看还是右眼看?用左耳听还是右耳听?用左腿走还是右腿走?”

    戴眼镜的大学生被问傻了,他问“这个要区别吗?”

    三位道士听到这里立即就明白了,燕玄虎随口道“那你还区别什么?”

    学生们仍不明白“能不能直接给个现成的答案?”

    燕玄龙觉得有必要深入启发一下,就说“人应当往前走还是回头看,这个选择不成立,世上也不存在所谓的现成的答案。你们看过太极图吧,天地大道的所有秘密都在那两个阴阳鱼里面。”

    大学生们还是没有听懂,指着匾额问“尊道贵道,你们道士怎么看待道德?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品质?”

    燕玄龙说道“只有在不道德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的问题。

    只有在没有品质的时候,才会想到品质。

    有道德的人不知道道德。

    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的存在。

    不要试图培养什么,要道法自然。”

    燕玄虎非常不喜欢燕玄龙说话时那种自以为得到真理的口吻,他转移了话题

    “现在我们来讲吕洞宾,全真道奉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

    吕祖姓吕名岩,唐末山西永济县人,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辈都做过隋唐官吏,他自幼熟读经史,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

    后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道号为纯阳子。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

    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钟离权,拜他为师。

    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

    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死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

    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他的传说既多又杂。”

    “听说吕洞宾喜欢何仙姑,有没有这回事?”

    一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好奇地问道。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天生一副仙科。何仙姑15岁时入山,遇到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

    洞宾对仙姑一直不同于众仙友,他对仙姑更亲近,更信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俩互送风车时,洞宾独自在房中,手持风车,冥冥思量。

    同时,仙姑对不小心被龙三弄湿的风车爱惜有加,很容易让人产生喜欢的想法。

    直到天地绝境三击掌之后,他们才醒悟到这种特殊的感情是道情。神仙是不可以谈情说爱的,因此三击掌后他们舍情取道。”

    “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那么吕洞宾到底是喜欢何仙姑还是白牡丹?”

    一位男大学生发问。

    “吕洞宾最爱的是白牡丹,他们有三世情缘。





第322章 八种人生
    


    东华上仙爱牡丹仙子,但为了使命他只能拒绝牡丹仙子。吕洞宾和何仙姑的感情只是道友之情。”

    他旁边的男同学争着回答。

    “不对,仙姑是洞宾的红颜知己,又是生死与共的道友。而白牡丹只是洞宾最喜欢的人。但喜欢不等于爱,吕洞宾最爱的人是仙姑。”另一位男学生不服气地说。

    几位大学生为吕洞宾到底爱谁争论起来。

    燕玄虎清咳一声,打断他们说

    “我们先不要管吕洞宾到底爱谁?

    现在我们来看蓝采和,他是唐末至五代时人。

    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他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3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离奇的是,他夏天穿棉袄,冬天卧雪地。

    平时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沿街行乞。如果有人把铜钱给他,他就用长绳穿起来,拖地前行,散失了也不回头看。

    若是见到穷人,就把铜钱送给他们。

    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看到他,他却容貌依旧。

    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

    他最有名的踏歌是

    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下面这位是韩湘子,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

    本名韩湘,是唐代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子。

    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

    已许配韩湘。但是汉帝想把她婚配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汉帝大怒,将韩湘罢官发配。

    灵灵悲郁而死,韩湘投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后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

    韩愈极力反对,韩湘子因此而出家,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之列。

    韩湘子屡次化形,度化他的叔叔韩愈,但韩愈多次不悟。直到韩愈被降官到潮阳,路经蓝关,雪拥不前,冻埋雪中。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

    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你们看他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他是宋朝的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

    他天资淳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因为他的弟弟骄纵不守法,残害人命。

    曹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隐迹山岩,布衣装扮,整日思索道的玄妙深奥,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吃饭。

    有一天,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他们问听说你在休养,所养的是什么呢?
1...176177178179180...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