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
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最低点位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
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
三人玩命猛骑,一路之上,讨要些商州糍粑聊以充饥。在第四天早上,来到了位于山阳县长沟镇的天竺山脚下。
天竺山是陕西道教胜地,三人推车上山,山上劲松苍翠,林海茫茫,壁立万仞,奇峰叠出,涧出天表,庙古洞幽,烟岚迷离。行至三里峡、七里峡时,但见东西两山壁立万仞,傲然对峙,峡中最窄处观天一线,峡中有祖师洞、焦赞洞、孟良洞等各种大小不同240余洞,山上道观有铁钟等5处,男女道徒30余人。
“看来也跟旅游没啥区别。”
燕玄虎把车子一停,坐在草地上斜着眼往那峡谷深处怔怔地望着。
这时,忽听得远处有脚步声,有人唱吟道
名为泉布者,无足走人间。
善发难言口,能开不笑颜。
偿逋小续命,赒急大还丹。
唯有商山老,非干买得闲。
三人竖起后背,这是邵雍的泉布吟,在这偏僻山野,怎能有人会吟此诗
邵雍是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合称为北宋五子其字尧夫,谥康节。原籍范阳。幼随父迁共城。
自号安乐先生,后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世称百源先生。
宋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后居洛阳。在洛阳时,与司马光、吕公著、富弼等从游甚密,并与程颢、程颐相往来。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
其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
邵雍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也曾在商洛隐居。清康熙续修商志卷八隐逸上曰尧夫游商,爱南秦川风土,卜居八年,与州守宋郎中友善。
在商洛旧志中就有邵雍的相关记载他曾在商州南秦川的竹竿岭和天柱山隐居并留诗。天柱山即现在的天竺山。
这时,燕玄虎便脱口道
一簇烟岚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
从今但作西归计,免向人间更问津。
无成麋鹿久同群,占籍恩深荷使君。
万古千秋名与姓,得随天柱数峰存。
待那人走近,竟是一位樵夫,穿着破烂,身背树枝。樵夫略停了一下脚步,看着三人,摇摇头,走去。嘴里哼哼着
叹人生容易老,总不如盖一座安乐窝,上有琴棋书画,下有渔读耕樵。
闲来了,河边钓,闷来了,把琴敲,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
燕玄虎闻听跑步前去,对着樵夫的后背说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识天根不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识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樵夫停下脚步,却未转身,说
下有黄泉上有天,人人许住百来年。还知虚过死万遍,都似不曾生一般。
要识明珠需巨海,如求良玉必名山。先能了尽世间事,然后方言出世间。
这时,燕玄龙和燕玄飞也都追过来,燕玄龙断定此人定懂梅花易数,又怕他不肯轻易承认,便说“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樵夫定步不语,看了一眼燕玄龙,眼神怪异。
燕玄飞说“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樵夫原地不语。
燕玄虎说“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樵夫开口了“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立花春已非。”
燕玄龙说“如棋事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樵夫说“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说到这里,三位年青的道士大喜过望,终于没有白跑,能在这里碰到一位世外高人,燕玄龙抱拳提问“先生必是易界逸士,我们是太乙宫的道士,想讨教些问题。”
樵夫这才放下一人高的树枝,说“我只是个砍柴禾的,不过,你要是有啥想问的也可以问。”
“按照邵雍象数逻辑,他把天地从始至终的过程区分为元、会、运、世,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实际是一年的放大,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邵雍认为,历史周期由兴盛到衰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天形成于元的子会,地形成于丑会,人产生于寅会。
第396章 梅花测字
“按照邵雍象数逻辑,他把天地从始至终的过程区分为元、会、运、世,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实际是一年的放大,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邵雍认为,历史周期由兴盛到衰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天形成于元的子会,地形成于丑会,人产生于寅会。
人类历史发展到第六会已会,即尧之世,达到了兴盛的顶点;从午会即第七会开始,便由盛而衰,这是夏、商、周到宋的历史时期;到了亥会即第十二会,天地归终,万物灭绝。另一元,也即再一周期又将开始。
在一个周期内,历史是退化的,由尧至宋,经皇、帝、王、霸四个阶段,一代不如一代。请问,
”燕玄龙故意没有把话说完整。
那樵夫仰天大笑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燕玄虎说“古人曰,相人不如相字。
字乃心画,心形如画。笔画一成,分八卦休囚,定五行贵贱,决平生祸福。今天有幸想请您给占卜一字。”
樵夫笑而不答。
燕玄虎就对燕玄龙直挤眼睛,又对燕玄飞呶嘴。
燕玄飞出于好奇心,便说“先生,我想请测一字,不写出来可以测吗”
樵夫点头默许。
燕玄飞想也未想,就说出一字“幻,幻想的幻。”
樵夫略一思考,便笑道“幻字的原形是狐字。暗指美女。幻字指代的是一段恋情。幻字右边一个弯弯,说明这是一段曲折的感情。左边的幺,是狐狸尾巴,右边加上色字,是绝色佳人。这是第一层意思。”
燕玄飞的脸一时间绯红,她低下头不敢大声喘气。燕玄龙也紧张地盯着樵夫。
“这第二层意思是断绝。幺添上佳人的佳,便成了似是而非的维。这说明,你们很想维持、维护这段感情。从色到佳,一个断绝,一个维护,这是为什么呢说明这段情是秘密的。”
燕玄龙几乎想制止樵夫再说下去,可是他还是忍住了。
“这一切虽然感觉着是幻,但是如果要撇下这个幻,你又得到一个幼字。”
“为什么”燕玄虎倒比谁都急。
“虽然似真似幻,亦真亦幻,但是撇下这段情,则是幼稚的。”
燕玄虎说“我师妹一个字也没写,你就可以随口这么说”
樵夫说“我这是解字,不是测字。测字会说幻字里有一把无刃刀,钝刀杀人,不伤其表而伤其内。”
一席话,说得三人全傻住了,燕玄虎为了给他俩解围,就问“梅花易数为何不起卦”
樵夫说“天下之妙,无过一理。理既能明,在乎明学。学者穷究,莫难乎性。性既明达,其理昭然。
苍颉造字,观迹成象。以之运用,应变随机。梅花易数,玄黄诀机,定生死于先知,决狐疑于未现。然观你等尘缘缠身,情缘未了,碌碌庸庸,不便多言,后会有期。”
说完,就倏忽不见了,那堆高高的柴禾还在山谷里。
樵夫眨眼间就消失了,留下一捆柴禾放在路边,三位年青的道士既惊讶又尴尬还有些兴奋,简单有些不敢相信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燕玄飞垂着头,坐在车后座上,樵夫的一番话道破了她心中埋藏多年的秘密,她和师兄燕玄龙之间确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那晚她整夜躺在师兄的怀里,意识若隐若现,她不知道师兄在她耳边喃喃自语些什么,只是偶尔地感觉到有清冷的泪滴到她的额头。
与燕玄飞心思相似的是燕玄龙,做为一代宗师、玄门领袖元玄子的大弟子,他是被指定的接班掌门人,为此,师父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可是,全真教要求清心寡欲,不染红尘,他必须要斩断和师妹的那种男女相互倾慕的爱恋之情。
这种情意既是自然而然的,又是常年累月在一起与日俱增的,怎么可能说消除就消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说,你俩别犯难了,咱们打开窗户说亮话,这里也没旁人,你俩要是相好,我不反对也不支持,也不告秘。大不了,你俩最后还俗结婚生子过日子。有的英雄就是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了美人宁舍江山。到时候,我接师父的班,当太乙宫的掌门,这没啥不好的,咱们不是双赢,是三赢,对吧”燕玄虎得意洋洋地说着,过去推了一把柴禾,谁知那柴禾竟然顺手化为一缕清烟,消散了。
“唉呀,妈,这是碰上鬼了还是撞上仙了,怎么这样整”燕玄虎原地跳起来,甩着手指,好像刚才给烟头烫着似的。
“马上离开这里。”
燕玄龙从地上起身,推自行车掉头下山。
“才来就走啊,把人当啥了,又不给吃饭。”
燕玄虎嘟囔着,跟在两人身后。
三人下山后,向北走松树咀、柏杨店、景村抵达洛南。
洛南县巡检镇有座老君山,与陕西潼关县、华阴市、河南省灵宝市相邻,相传太上老君在此修炼成仙,故而得名。
相传太上老君从周国赶往秦国途中,在河南灵宝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拦住,请求他留下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太上老君迫不得已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
太上老君对受制于人的尴尬处境深感关切,便来到洛南老君山潜心修炼。
时年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在老君洞功德圆满,修炼成仙,玉皇大帝亲驾相迎,并与太上老君切磋仙道,遂成道教一统。后太上老君到达秦都西安,又降至终南山楼观台讲道,至此,道教才扎根于中华大地。
民间人士在陡峭的山崖上建造老君庙、玉皇殿以志纪念,老君山也就成了中华道教第一山。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此时正值盛夏,满山翠绿盈目,清风袭人。
三人抬车子上山,沿着新建的一千五百一十五米登山盘道,曲径通天;二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周围繁花锦簇,鸟语百啭;山风起时,松涛汹涌,啸声阵阵。
山中气候多变,时尔薄雾缭绕,时尔微雨潇潇。
凭高远眺,恍若天仙。
第397章 君山道情
三人拜过太上老君、玉皇大旁和王母娘娘之后,下山骑上自行车抵达黑潭,此时天色已暗。
他们来到老君山洞,只见洞内溶柱林立,烛火通明。特别是与道教传说中的神物酷似的系牛柏、炼丹炉、圣君卧榻、天门、豆腐坊、仙塔、玉柱、青牛等溶柱景观更是惟妙惟肖。洞内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一直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
“找个村子落脚吧。”燕玄龙说。
前方不远处似有许多人影晃动,看起来人还不少。
正在奇怪,不知何时从身后走来一人,哼着小曲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待那人走到身前,燕玄虎拱手道“老神仙请留步。”
那人一身农民打扮,腰里扎着白布绳子,笑起来跟核桃似的,说“啥神仙,种地的。你几个啥事情”
“请问您刚才唱的是什么”燕玄飞问。
“唉,我当啥,这是商洛道情。”老农民嘻嘻地笑着。
“道情”燕玄飞把脸转向燕玄虎,感觉他就是人工辞典。
果然,燕玄虎说“道情是渔鼓的前身,又名黄冠体,是道家所唱的情事,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宋代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商洛道情是陕西道情的始祖。文有渔鼓,武有简板,鼓板,大锣,皮梆子等,大爷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莫错莫错。道情原有九腔十八调,现就掉下八腔十一调,快要失传咧。”老农民遗憾地摇摇头,叹着气。
“大爷,您会唱什么道情,给我唱两句”燕玄飞走过来说。
“我能会啥么,咱这有唱得好的,你像说第一代张天泰;第二代张福海、刘中喜;第三代张西云、王彦杰、杨兴朝、徐名启;第四代刘浩智、辛书善、李万林、费庆民、冀福记、田井智。都是能人。我就会个张三丰,嘻嘻。”老农民开心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