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以玉壶注酒,斟与对饮,色碧而味甘美。
男子问“这是什么酒?如此馥郁,沁人心脾。”
女子笑道“这是我采集了四季百花而特意为君而酝酿。”
当晚,凭阑望月,拂墙花影,冉冉微动。
万里清光,碧天无际。
巡环劝饮,相言甚欢。
女子已薄醉微熏,两颊酡红,有如初放桃花,益觉其媚。
男子扣动铜盆作歌曰
云卷月空观流波,婵娟皓腕扬素蛾。
与子相期山之阿,缔结良缘渡银河。
音节嘹亮宛转,响遏行云。
二人互诉情肠,不知不觉,杓转参横,乃始罢席。
及至入室,并肩而坐,细观女子秀黛弯蛾,高鬟盘凤。
男子为她脱履,却见其脚如棕,把玩逾时,不觉为之魂销。
当夜同寝,燕婉莺娇,倍极温存,不觉窗月斜堕。
交颈而睡,日高未醒,不觉沉醉。
时光飞逝,谈及婚娶之事,男子不觉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男子说“师父不允许婚娶,除非……”
“除非,是天意所为!”
女子机灵的答道。
“我们不如趁这时机到终南山道观,测测天意?”
女子提出建议。
当天,两人便启程前往。
及至终南山脚下,小桥流水,涧泉潺湲。
移步过桥,则见柴扉半掩,绕堤杨柳,海棠花开,璀璨如锦屏。
正欲叩门,门却呀然自开。
但见羽士,修髯伟貌,道气盎然。
两人随口称师父,随之进室,陈设古雅,宝鼎香炉。
明窗茶几,笔砚精良,纤尘无染。
女子说“师父享此清福,今日打扰了。”
那黄冠道人笑道
“世间万事,有聚有散,何打何扰?”
落坐后,男子请教道长
“今人沉沦苦海,备受烦恼,爱不能聚,怨不能离,不知如何解脱?”
道长说“缘起则聚,缘尽则离。
人生在世,乃昙花一现。
石火电光,镜花水月,当作如是观。自离尘缘,即可逍遥。
终南自古为散仙清修之所,不如暂居此地,清净身心。”
男子说“我等何尝不想做神仙眷侣。
因门弟观念,断不许我娶妻,除非天意所为。
不知道长能否看出天意?”
道长命书童取出一面小镜,琥珀手柄,光辉四射。
道长对着天空轻轻晃了一晃,镜子里即出现一具骷髅。
二人看过,心如死灰,女子竟哽咽道
“天穹无情地无垠,人生艰辛独此心。
月夜何缺花何残?古今痴爱叹无缘。”
道长从袖中摸出一个小葫芦,摇摇,从里面倒出三粒黑色丸药,说
“此药通神明,洁脏腑,另具心肝,玲珑七窍,可曲转天意。
此仙家秘诀,请勿外泄。”
二人接过药丸,感激涕零,说
“道长真救世之神仙。”
道长摆摆手,说
“终南山乃真灵之所,神仙窟宅,极为深邃。
贫道不与世接,虚度平生罢了。”
又随道长抵修丹之所,竹屋纸窗,槿篱石壁,花卉萧疏,泉石清绮,入之顿觉尘虑尽涤。
登穹窿绝顶,掬泉洗眼,并观日落。
三日后,两人携手下山,给道长留下金条若干,道长并不推辞,当即收下,说“暂为保管,此金为你子嗣所用。”
二人虽有疑惑,但不好再问,以为是托辞,遂将此言抛于脑后。
第162章 尘心未净
在漫漫无期的等待中,这个痴情的女子按道长所言服用了两粒丹药,常感腹中震动,盘桓旋转,头晕目眩,几日滴水不入,唯食酸杏解饥。
闲极之时,驻立亭阁,望眼欲穿。
……
“你那时已经怀有了身孕?”
元玄子盘腿坐在观执书屋的单人小木床上,他在定中寻问何萍飘浮的阴魂。
何萍此刻躺在太乙观贵宾楼的贵宾室里的病床上,处于人仙**的带功运行状态,她被元玄子带动着,一点点的去回忆那如烟的往事。
“是啊。
当时钟离罗盘的师父一定要打掉这个孩子!”
“他的师父是神精咒还是天乙上人?”
元玄子继续追问。
“不是天乙上人而是神精咒!”
……
为了躲避魔王神精咒的追杀,何萍躲到城北著名的妙因庵。
庵有尼名妙因,因被负心汉所欺,忿而剃度,入庵清修,皈依净土。
此尼每天凌晨即起,诵《金刚经》不辍,直至深夜,一盏琉璃,蒲团枯坐,一如苦行头陀。
所奉白衣观音咒甚灵,曾自言默念《妙法莲花经》时,忽觉大地光明,有似白昼。
亲眼目睹一丈六金身,法容慈善,知是大士降临。
妙因庵有梧桐数十株,梅花上百株,翠影森繁,碧痕掩映,入之疑非尘境。
进入禅堂,熏炉宝鸭,时炷檀旃,香篆缭绕。
何萍说明来意,呈上礼金,双手合十,仰望着妙因。
两人出了禅房,来到后院,但见遍地花开,如同彩云铺地。
“此乃曼陀罗,见于梵经,又名彼岸花,此云适意。
生有因来,死归果所,生死皆命。
且凡间燕雀,岂能变身天上鸾凰?无名妖道,逆天枉为,如不拨乱反正,焰坑血湖,刀山剑岭,皆其毕命所往。”
然后,俯身拔下几株来,又附耳几句。
……
却说何萍现在身子越来越重,她越加不喜喧嚣,便让钟离罗盘找了一处临湖背山、风景佳胜之地暂为休养。
此为大宅,建有精庐数椽,花木萧疏,池石幽静,迥然出尘。
后有小园,杂花盛开。
有时,坐湖上纳凉,身着白衫,手执纨扇,波光月影,皎若一色,泠泠然有出世之感。
等到岁末,冰天雪地,白雪皑皑。
何萍宵阑漏永,夜不能寐,对月欷歔,倍极绸缪。
已到临盆,亦未见钟离罗盘之面。
待婴儿呱呱落地,唤取抱来,低头一看,方知是男孩。
在恍惚飘渺之中,她似乎乘风南行,约有五六里远,但觉鸟语花香,奇葩瑶草,迥非尘境。
此时腹中稍饥,仰头但见枝头寿桃累累,红晕欲滴,摘食二三枚,桃味芳馨甘美,沁入肺腑。
又见溪旁细草一丛,嫩叶柔条,举手拔之即起,根柢有若蒜头,去其外皮,内白若雪,食之殊甘,顷刻间陡觉精神爽朗。
复向东迤逦三四里,四周群峰耸立,环碧峙青。
藤萝峻石,兰芷沿溪,翠柏参天。
近处幽花夹道,清风徐来,悉作异香。
有楼五楹,为湖边旁舍,池馆清华,水木明瑟,纸窗棐几,不着纤尘。
室里缥帙缃函,牙签玉轴,茗碗香炉,堆列左右。
“请遁世受业做弟子,求脱离红尘,长生久视之道。”
男子跪拜求道师。
道师疏髯古貌,飘然欲仙,说
“你豪气未除,此身虽具仙骨,离道尚远。
上修避世,中修避人,下修则混迹红尘。
与世交接,一旦道念不坚,恐终坏于外诱。
因之,先宜寡欲养心,清修静坐。
既臻玄妙,而后旁及。
从未有三尸未斩,五浊未除,而获金丹,飞升仙界者。”
男子叩问“我应从何术入门?”
道师说“集大成者,不亲细务。
穷流溯源,道法无二。”
何萍在空中看不甚清楚,却听得明白。
见二人逶迤行抵一石洞,道师将拂尘轻扬,两门呀然自开。
既入,则鸟语花香,别有洞天,危楼飞阁,缥缈天外。
又行二里,前有一水晶巨壁阻路,光明如镜,上写鉴心石。
此男子惊骇恐惧,驻足不前。
道师说“此观子心,了无障碍,绝无城府,则孺子可教。”
男人走到镜前,见自己心口处竟赫然站着一位女郎,容华绝代,仪态万方。
女子笑道“君为何才来?妾等候多时了。”
然后便携其手,摩挲其肩。
触其柔荑,滑腻无比。
“萍,原来是你。”
男子遂将女子拥入怀中,亲吻芳泽,顿时心旌摇荡,不能自主。
何萍听那男子竟然呼唤自己,不觉向下张望,但浓雾弥漫,终是看不清楚。
道师说“你尘心未净,尘缘未了,爱念如火,距道尚远,岂耐清修?
不如仍堕凡间,遍阅世情,于繁华障中领悟清净道场。”
男子遂消失不见。
何萍跟随道师继续前行,峰回路转,陡见一院落。
历阶升堂,阒无一人。
忽听有女子手弹琵琶唱道
“日升于东月落西,情缘亘古总是迷。
何幸云萍忽聚散,不禁临觞心已凄。
识破合离终有数,往事勿要再重提。
从兹相隔千万里,幽怨徒恨有灵犀。”
歌罢,涕不能仰。
道师说“此吾习静之所,何故喧扰?”
何萍哭泣道“我自死复生,真如一梦。
遍尝世味,有同嚼蜡,敝屣形骸,芥视富贵,视人世浮荣,如飘风之吹马。
余今夙愿已破,了无挂碍,拟入深山密林,探求宇宙生真道,师父可愿收我为徒?”
道师细细打量一番,思忖良久后说
“可否一聆妙音?”
事到两难恨不穷,漫将愁绪怨秋千。
烟云过眼总成空,人世浮华一梦中。
来时容易去时难,盈盈香骨抛荒冢。
词极凄清,脱尽尘俗之气,缠绵跌宕,一波三折。
道长听罢何萍清歌一曲,便将手中拂尘向怀中一招,那面巨大的水晶镜石飘移至前。
女子往镜中一瞧,但见在心窝之中,有一男子在向他深情地张望。
女子登时心口破裂,血流如柱。
“冤家相见,尘缘难了。”
道长见状转身拂袖,腾空而去。
一时间天塌地陷,轰隆一声,好似从几万米高空粉骨碎身而来,何萍啊呀一声,苏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