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郭洪涛谢了李进忠,跟随李进忠向东暖阁走去。一边走,郭洪涛一边小声的和李进忠说道:“李公公,陛下刚才在召见我之前,说什么了吗”
郭洪涛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老朱下令取消锦衣卫的司法相关权利之后才由锦衣卫指挥佥事直接提拔为指挥使的。他亲眼看着之前鲜衣怒马、飞扬跋扈的前任指挥使、指挥同知从锦衣卫镇抚司被上十二卫的兵丁拖到五军都督府审判然后被处斩。所以他上任之后一改之前几任的风格,谨言慎行,行事低调。除非老朱吩咐,否则绝不对大臣进行调查;另外,极其重视与朱元璋身边的太监的关系。他认为,虽然现在朱元璋身边的太监不要说干预政事,只要是对不该问的事情多句嘴,就是彻底消失的下场,但是他们在皇帝身边仍然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对自己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是死无全尸很有用。所以郭洪涛上任五年来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讨好老朱身边的太监。李进忠是第三个了,也是在老朱身边时间最长的一个了,所以郭洪涛这两年以来努力接近李进忠,包括小幅改善他家里人的生活等。所以郭洪涛和李进忠关系很好。
李进忠听到郭洪涛的话,眼神四处扫了一遍见没有人对他们注意着,一边保持匀速行进,一边小声说道:“陛下在召见你的时候,小声嘀咕了一句,‘这是干什么去了,怎么现在才到’,你多注意吧。“
郭洪涛悄悄谢过,到了东暖阁门口,李进忠走进去,对已经收起折子与允熥正在谈论宝钞事情的朱元璋说道:“陛下,郭洪涛到阁外了。“
老朱看了他一眼,说道:“那就传他进来吧。“
被老朱眼神扫过的李进忠神色正常的起身出去传郭洪涛进来。郭洪涛进来跪下拜见。老朱等他行完了礼,说道:“起来说话吧。“郭洪涛谢了恩,起身站在一边。
允熥还是第一次见到郭洪涛。允熥并不会相人术,对于朱棣、朱权等人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牛b之处。但是允熥看到郭洪涛之后,觉得他很有特点;他就站在那里,浑身上下没有丝毫的动静,连一丝一毫的颤动都没有。允熥这些日子也见了不少人,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完全没有动作:紧张会有小动作,会出汗;激动肌肉会颤动,会脸色变红;就是平静的坐着或者站着,也很少会完全没有动作;更别提一般人见到老朱都会害怕了。所以允熥一下子就记住郭洪涛了。
就在允熥正在观察郭洪涛的时候,老朱开口说道:“今天我午时初刻(中午12点半至下午1点)就叫人去找你,这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了,虽然锦衣卫镇抚司不在承天门外,但是也不太远吧,怎么现在才到”
郭洪涛神色不变,用非常适当的音量说道:“禀陛下,昨日哈梅里(西北藩国,在今天的甘省)的贡使到京,进贡了三十匹西域宝马请陛下赦免他们在洪武二十三年的罪过。臣之锦衣卫掌管训马司,理藩院今日将宝马交至训马司,臣去查看马匹的好坏,看其可否供陛下、各位王爷骑乘。”
&
第36章 祖孙相处——第一次
不过说是允熥搀着老朱,其实老朱的身体很健康,允熥一点儿都不费力。允熥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老朱闲聊,老朱会讲一些朱标小时候的趣事,也讲一些允熥小时候的趣事,还有聊聊当年打仗时候的间隙,和部将开玩笑,与谋士打哑谜的事情,就好像你有一个当年打过仗的老解放军爷爷,在和你聊当年的事情一样。
后世的允熥(孙林,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记得这个名字),爷爷在他出生之前就死了,没有享受到过这样的感情,今生之前和老朱的接触也不多,更没有这样单独相处的时间,所以非常享受这样的时间。
过了一会儿,到了坤宁宫后面。允熥终于知道这里有什么了,是一大片————庄稼地。有的庄稼已经收割了,有的还没有收割,仍然站立在田地里。
老朱松开允熥的手,走到田地旁,转身对允熥说道:“还记不记得你七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着标儿,还有你的二叔、三叔他们在这里除草,你和高炽还有济熺在一边玩耍,然后踩坏了一片庄稼,惹得标儿要打你的事情”
允熥仔细回想了一下,完全找不到相关的记忆,但是还是答道:“只记得七岁的时候父亲打过我屁股,然后被二叔劝住了的事儿了。”
老朱笑道:“哈哈,塽儿(老二秦王)那是完全事不关己,才能一边笑着一边劝阻,棡儿(老三晋王)不也当时追着济熺要打他屁股,老四当时是不在,要不然高炽也好不了。”
又说笑一会儿,老朱把手一伸,一边负责看管庄稼的人马上把禾镰递上去,老朱走进田里,收割起来。允熥见状,也接过来一把禾镰学着收割。
允熥完全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有专业人士(太监)不停地指点他,但他还是效率很低,并且不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毕竟十四周岁的小身子板儿力气还小。虽想坚持,但是不得不作了没一会儿就停下在一旁休息。
老朱也只是多做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停了。他走到坐在一旁休息的允熥身边,阻止了允熥想要起身的意图,也坐到椅子上,对允熥说道:“你们这老十三(代王朱桂,非怡亲王胤祥)往下的,和孙子一辈儿的人我都没有带你们种过庄稼。以前标儿他们都是跟着我亲自种地的。今天带着你收割庄稼,不是想让你成为种地的行家,这一次半次的,也成不了行家;只是想让你知道种地有多辛苦,吃饭的时候要想着口里粮食的来之不易。”
允熥也是第一次对于没有各种农用机械时代的种粮食有多么不易有了明确的认识,有所触动。‘老朱因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穷人出身,干过最苦最累的活计的皇帝,才会那么憎恨贪官吧。’允熥想着。
他开口说道:“皇爷爷,我知道了。”老朱看着允熥的眼睛,确定他是真的有所触动,才欣慰地说道:“你真的有所感动就好,不枉我带你来这里一趟。”
又休息一会儿,老朱说道:“我本来不欲让你现在就知道锦衣卫的事儿,但是今天正好碰到了,我也就顺势让你听一听。锦衣卫这种暗地里的职司,办起案子来多半会株连无辜,用刑酷厉,所以我在(洪武)二十年把锦衣卫办案子的差事除去了,只让他们掌管侦缉、追捕、搜集证据等。”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观点,允熥是比较赞同的。在政治还比较清明的时代,用锦衣卫这种审讯过程完全不在视线范围之内的机构
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
第二天二十一日一早,允熥先是到了户部。他关心了一下sichuan司各位官员的工作进度,比如问问郎中李仁粮食有没有准备好啊,现场兑换的人手有没有准备好啊,现场的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没有准备预案哪诸如此类的。
看到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了,正准备走,sichuan司新任员外郎(原任已经在昨晚因为贪污被抓起来了)拦住允熥,躬身行礼,随后问道:“臣原本为henan司主事,今日才调到sichuan司担任员外郎,对于兑换宝钞事宜的详情尚不清楚,但臣今早略看了昨日诸人所记的手书,但均无关于何日告知百姓可以以宝钞兑换粮食,以及在京城何地兑换的记录,敢问殿下,是昨日没有确定吗”
允熥还没回答,郎中李仁一排脑袋,说道:“是了,我就觉着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定准,原来是这两件事。都是事情太多忘了。”郎中李仁这话虽然有推脱之意,但是也确实是实情。户部事情太多了,现在sichuan司又加上了这个关于宝钞的事情,同时原来的事情也得做,所以一时想不起来忘了什么事情的情况也正常。只有这个新任的员外郎可以从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才想到了。
允熥也知道这些,所以并不怪罪于他们。他说道:“孤不怪罪你们。这样,就在九月二十七日在全城张贴榜文,告知百姓会于十月初一开始允许用宝钞兑换粮食,一贯宝钞可兑换一石半粮食。至于地点,容孤再想想,各位臣工也想一想,明日早上再做决定。”众人应诺。
允熥对着那名员外郎问道:“不知你叫何名”他觉得这名大臣还是有点儿本事眼光的,值得注意一下。
那名员外郎回道:“禀殿下,臣名叫赵毅。”
允熥马上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啊。这个名字允熥当然不是从后世的记忆得知的。当然,赵毅这个人在后世的《明史》上还是有提到的,但是只有一句话十几个字而已,对于《明史》只读了个大概,并且基本上只熟悉太祖本纪、成祖本纪和少数人的列传的允熥来说,根本不可能记住这么一个人。
他是从这个时候的记载中知道的。允熥听到赵毅的话,马上问道:“令尊可是曾任过吏部尚书,现在任shanxi参政的赵秉彝(赵好德)老先生”赵好德曾颇得老朱赞誉,指导过懿文太子的,所以允熥称之为老先生。
果不其然,赵毅回道:“正是家父。”
允熥赞许道:“汝父子真是父亲了了(‘好’的意思)子亦佳。”
赵毅没有表情变化的回道:“殿下谬赞了。”
允熥见他这样,又勉励几句,就罢了。
接下来允熥离开户部,来到兵部。
================================================================
到了兵部的大门,允熥觉得恍如隔世。虽然上次来这里是九月十七日,到今天只不过是过了四天而已;但是就这四天时间,他觉得就像过了好几个月一样漫长。四天以前表面上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当然是能竞争皇位的皇子,但是与允炆看起来也差不多;四天以后他已经基本上是铁定的皇太孙了,大明帝国在朱元璋之后的继承人。
进了兵部,与各位兵部的官儿行礼打招呼,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态度变了,比以前恭敬了。不过这也正常,以前对允熥太恭敬也容易让老朱误会,现在没有这个担忧了,自然好说。
允熥光打招呼行礼就花了一柱香(十分钟),才脱身到司马部(武选司)。司马
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
允熥回到承天门外的时候,时间才刚到卯时;允熥一看虽然天色还早,但是也不想去兵部办公了。并且之前关于军校的筹办事情都已经商量好了,相关课程都已经设置,至于这些课程具体教什么和由谁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老朱还没有考虑好;所以军校暂时也没有他的事儿了,他只有卫镇抚以下等级的武将袭职的事物可以负责了。
而袭职的事情也不着急,不在这一两天的,允熥表示情绪低落的人不想工作,所以直接回到了文华殿。
在经过文华殿文渊阁的时候,允熥特意看了一眼。现在吕妃和允炆住在里面,但是他们过不了几天就会不得不搬出来,那现在吕妃和允炆在想什么呢允熥思考。
吕妃现在是在拜佛。明天,她会让另外一个宫中女官,以被贬斥出宫的方式离开宫中。这代表着毒害允熥的计划将要正式开始,吕妃的心中也越发不安起来,所以他不断地拜佛。
卯时三刻(下午6点半),吕妃结束了拜佛时间,回到自己的寝宫。她看着周围的装饰,‘这一切的一切,自己以后是不是还可以看到,是不是还可以住在这里,到朱元璋逝世为止,就看接下来的几天了。’吕妃想着。
这时,那个明天就要以被贬斥出宫的方式出宫的女官谭氏走进来,对吕妃行礼,跪下说道:“明日奴婢明日即出宫,不知娘娘还有什么要指点奴婢的”就是问问还有什么指示没有要不要变卦
吕妃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缓声说道:“你和先前出宫的尤氏碰面拿到毒药以后,也要把解药拿到,并且解药和毒药要一并送进宫里。”
谭氏跪在地上静静地听着,见吕妃不再说话,说道:“娘娘真是菩萨心肠。”
吕妃看她一眼,见她只是低着头,说道:“你以为我是顾惜允熥的性命我是在害怕陛下的雷霆之怒。若是允熥未死,只是残疾,陛下未必会死命追查到底;但是如果允熥性命不保,陛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追查出来的可能更大。别忘了,秦、晋二藩尚在呢。”
谭氏仍不说话,但是她心里的思绪在翻滚。吕妃的话一听就是瞎扯出来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允熥一旦出事,不管是身亡还是残疾,老朱都会发雷霆之怒,不查出真正的、或者他认为真正的幕后主使决不会善罢甘休的。吕妃刚才的理由只能骗骗自己,其他人谁也骗不过来。
但是谭氏反而感觉松了一口气。跟着一个杀伐果断的人固然成事的可能大些,但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可能会很大;如果吕妃连自己亲自抚育过得允熥都能说杀就杀,那谁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被处理掉呢
吕妃自己也知道她刚才说的理由站不住脚,连自己都骗不住,所以一时也无话。二人默默地呆了一会儿,吕妃说道:“你下去吧,今天晚上做好准备,明天不要出了纰漏。”
谭氏答了一声“是”。默默退下。
吕妃又自己呆了一会儿,出去陪允炆吃晚饭。饭桌上,看着允炆那张明明心情不好仍然强打精神的脸,本来有所松动,几乎要叫停下毒行动的吕妃又坚定起来:‘我的儿子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仁爱敦厚,聪明敏捷,哪一点差了既然朱元璋你选择了别人,那我只能自己动手去掉他当皇储的可能了。’
========================================================
第377章 从户部到兵部
第二天二十一日一早,允熥先是到了户部。他关心了一下sichuan司各位官员的工作进度,比如问问郎中李仁粮食有没有准备好啊,现场兑换的人手有没有准备好啊,现场的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没有准备预案哪诸如此类的。
看到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了,正准备走,sichuan司新任员外郎(原任已经在昨晚因为贪污被抓起来了)拦住允熥,躬身行礼,随后问道:“臣原本为henan司主事,今日才调到sichuan司担任员外郎,对于兑换宝钞事宜的详情尚不清楚,但臣今早略看了昨日诸人所记的手书,但均无关于何日告知百姓可以以宝钞兑换粮食,以及在京城何地兑换的记录,敢问殿下,是昨日没有确定吗”
允熥还没回答,郎中李仁一排脑袋,说道:“是了,我就觉着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定准,原来是这两件事。都是事情太多忘了。”郎中李仁这话虽然有推脱之意,但是也确实是实情。户部事情太多了,现在sichuan司又加上了这个关于宝钞的事情,同时原来的事情也得做,所以一时想不起来忘了什么事情的情况也正常。只有这个新任的员外郎可以从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才想到了。
允熥也知道这些,所以并不怪罪于他们。他说道:“孤不怪罪你们。这样,就在九月二十七日在全城张贴榜文,告知百姓会于十月初一开始允许用宝钞兑换粮食,一贯宝钞可兑换一石半粮食。至于地点,容孤再想想,各位臣工也想一想,明日早上再做决定。”众人应诺。
允熥对着那名员外郎问道:“不知你叫何名”他觉得这名大臣还是有点儿本事眼光的,值得注意一下。
那名员外郎回道:“禀殿下,臣名叫赵毅。”
允熥马上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啊。这个名字允熥当然不是从后世的记忆得知的。当然,赵毅这个人在后世的《明史》上还是有提到的,但是只有一句话十几个字而已,对于《明史》只读了个大概,并且基本上只熟悉太祖本纪、成祖本纪和少数人的列传的允熥来说,根本不可能记住这么一个人。
他是从这个时候的记载中知道的。允熥听到赵毅的话,马上问道:“令尊可是曾任过吏部尚书,现在任shanxi参政的赵秉彝(赵好德)老先生”赵好德曾颇得老朱赞誉,指导过懿文太子的,所以允熥称之为老先生。
果不其然,赵毅回道:“正是家父。”
允熥赞许道:“汝父子真是父亲了了(‘好’的意思)子亦佳。”
赵毅没有表情变化的回道:“殿下谬赞了。”
允熥见他这样,又勉励几句,就罢了。
接下来允熥离开户部,来到兵部。
================================================================
到了兵部的大门,允熥觉得恍如隔世。虽然上次来这里是九月十七日,到今天只不过是过了四天而已;但是就这四天时间,他觉得就像过了好几个月一样漫长。四天以前表面上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当然是能竞争皇位的皇子,但是与允炆看起来也差不多;四天以后他已经基本上是铁定的皇太孙了,大明帝国在朱元璋之后的继承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