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先声夺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个大气球9
凭什么林国荣一个中专毕业的货色,也能爬上来啊?街道的干部任用制度绝对有问题!
许佳昌越想越气,饭也不打算吃了,拉起许风帆的手,就打断正和赵克明谈笑风生的苗晓秋道:苗校长,我先带孩子回去了,我爱人还在家里等着呢。
哦?许风帆他爸苗校长显然不知道许佳昌到底是什么职务,笑着说道,马上就去酒店了啊,一起来嘛!孩子考了一天也辛苦了,吃点好的,补一补。
不用了,家里已经做饭了,也不差这一顿。许佳昌强颜欢笑地说着,然后看了满脸想死的林淼一眼,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少年宫。
苗校长倒也不以为意,转回身去,继续跟赵克明叙旧。
林国荣也半点没有尊卑的意识,凑在两人中间,时不时插上一句。
林淼看着这片轰轰闹闹的场景,对自己家的老林只剩残念,干脆也不想了。
思绪转而飘到别处去——
话说,区教育局今天组织这么一场考试,其中最大的一笔支出,其实应该是今晚的这顿饭吧
这教科书式的巧立名目
这理直气壮的公款吃喝
区教育局年底突击花钱的技术真尼玛牛叉!本秘书要给你们写个服字!
第三十五章 父子两面
从少年宫开到晚餐地点的香格里拉酒店,开车只用不到15分钟。
去吃饭的人不少,装了足足4辆大大巴——除了极少数几个非常不习惯这种场面的学生家长早早地带着孩子离开,剩下的学生当中,有不少是父母两个人一起来的。再加上教育局的七八个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有突围而出的各学校的领队人员,零零总总下来,林淼目测参加这场收尾宴的,应该超过了200人。
等到了酒店,果然一下子就是十来桌。
现场体制内的人占了多数,一到饭桌前,自然而然也就论资排辈坐下。
林淼他们这桌,应该是传说中的主桌。
以赵克明为中心,苗晓秋和另外几个已经提了干的学生家长团团坐下。而最让林淼感到牙酸的时,林国荣居然也毫不犹豫地坐到了这桌,并且拿着他这个儿子当挡箭牌,把他放在赵克明身边,老林自己则坐在他另一旁,摆出一副要照顾儿子的架势。
好在赵克明和许佳昌不一样。
赵克明显然非常喜欢林淼,于是父子俩一坐下来,立马就成为了当天酒局的话题中心。
老林几杯酒下肚,又拿出老牛逼来吹,把上次开学报名时和金校长说的那些话,又对酒桌上的人重生说了一遍,把赵克明一群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林淼头一回看到父亲在酒桌上的表现,不得不说,老林确实是个搞气氛的高手。而且在面对比他高很多级的领导面前,也是真心不卑不亢。这一点,林淼自愧不如。
实话实说,林淼必须承认,自己其实是有门户和阶级意识的。哪怕他自己曾经就是体制内低人一等的临时工,但这并不能抹去他在拥有编制之后,面对其他临时工时所产生的身份优越感。
而眼下看来,老林则完全不是这样的人。
在这张酒桌上,老林半点都没有因为赵克明是个官,就对他溜须拍马吹捧讨好,而是完全像个老朋友一样,跟人家吹牛打屁,言语间毫不做作。
林淼终于有点明白,父亲为什么那么固执地想要升官了。
原来在他的眼里,升官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老林从骨子里就把自己和区里市里的那些领导看作了一类人。可以说,心胸真的很宽,宽到根本不在乎别人站得有多高。因为打从一开始,他就是站在更高的地方看着别人。所以也就更加难怪,他几乎不把在路边摆摊的人当人看。
老林极端的思维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要么成功,要么成仁。而他最后被人下阴招输得连编制都丢掉,也完全不是运气问题,根本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一切早就注定了的。
还是书读得太少,吃了没文化的亏啊林淼喝着健力宝,有点替父亲感到惋惜。
只是话说回来,升官这件事,又哪有那么容易。
要讲规矩讲策略讲机会讲能力的好伐
可以上这四点,老林顶多就具备了四分之一。
半次提干的机会,以及半桶水的办事能力。
至于规矩和策略——去特么的吧!
老林闹着要当官是不假,可他什么时候讲过规矩,什么时候又有过策略。
他跑官要官半辈子,来来回回所做的一切,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四个字——瞎几把干!
林淼从小目睹老爸的各种白痴行为,内心深处早就把林国荣当成了反面教材百科全书,所以日后他自己进入体制,在行事风格上,和林国荣相比完完全全就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类型。
林国荣无所顾忌,林淼谨小慎微。
林国荣见到某书记直接喊老某,林淼见到某书记恨不能先来个90度的弯腰鞠躬。
林国荣平日里没事就爱往领导家里跑,林淼过年给领导发条明知对方不在乎的短信却依然还要字斟句酌。
也正因为如此,林国荣曾经得罪了那么多人,人们也明知道林淼是林国荣的儿子,林淼却依然能在机关里生存下来。
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委曲求全唾面自干好死不如赖活的装孙子精神!
林淼在酒桌上听着林国荣牛逼越吹越大,思绪早已不知飘飞到第几重天。
等他从长久的放空中回过神来,林国荣已然又一次彻底喝大。
喧嚣的晚宴过后,林淼和林国荣被赵克明送上了出租车。
林国荣先是在半路上吐一次,差点吐到人家车里,等回到家里,又吐了一回。但这次就没那么好运了。喝得烂醉如泥的林国荣,先是被江萍拿着皮带抽得嗷嗷乱叫,然后挣扎起来,在楼下和江萍对殴了一番。家里的锅碗瓢盆被扔得碎的碎裂的裂,这两口子倒是战得痛快,只是四周邻居们却被吵得不得安生。而且这么干上一架,林国荣至少一个星期的工资就打水漂了。
林淼是拿狂暴状态下的爸妈没办法的。
他耐心地等待爸妈打完架,等两个人体力耗尽上了楼,才淡定地穿梭在满地的玻璃碎屑中,拿了自己的牙刷和杯子,刷牙洗脸,然后洗脚,然后上楼睡觉。等到第二天醒来,楼下的战斗痕迹便全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仿佛爸妈从来不曾有过那场单挑。
见到林淼起床,林国荣和江萍脸上都露出了温和喜悦的笑容。
他们总算想起来,昨天晚上究竟是为什么而喝大的。
林淼拿了全区奥数比赛一等奖的消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火速传遍了整个天机巷四周。
往日里经常在私底下用神童来笑话林淼一家的那些人,这回终于全都说不出话来了。
在天机巷的邻居们看来,林淼的跳级是绝对有水分的,是肯定离不开林国荣的暗箱操作的。
然而这次的奥什么数学比赛既然是区里办的,那就不能再怀疑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对于林淼确实就是比自己家的孩子聪明这个铁一般的事实,他们只能选择接受,并在心底里默默诅咒林淼全家有朝一日一定会倒霉,还有经常带着狗腿子在马路边掀人摊子的林国荣,迟早也会不得好死。
等林淼拿奖的消息在天机巷周边走完一圈,这时还有心情主动找上门来的,也就只剩下家庭条件同样不错的张淼他们家。
一大清早8点出头,林淼就被曾经的小伙伴张淼缠上。
张淼对林淼死拉硬拽,硬是把林淼拖去了他家。
然后在张淼爸妈各种弱智的提问下,林淼无奈荒废了一整个宝贵的早上。
闹哄哄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午过后,等林国荣带着江萍出了门——貌似是要转移阵地,去某个亲戚家继续显摆儿子的威武战绩,家里才终于安静下来。
趁着这难得的清闲,林淼倒了杯水,拿出了纸和笔。
断更了小半个月的《小院杂谈,是时候该续上了
第三十六章 半碗鸡汤
我家正对门5米外有一条羊肠小道,宽约半人,左右均被邻舍墙壁所挡,终年难见阳光。无论寒暑,每逢雨后,巷内的青石小砖之上,总会一夕间布满青苔。经年累月,青砖愈青,青苔愈繁,仿若荒郊。沿小巷而入,为一四方天井,天井中又有一口不知何年所打的老井。这口老井,便是天机巷四周住户最初的饮水之源
林淼写《小院杂谈,渐渐写出了套路。
每篇篇幅被严格规定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的小章,被他准确地划分成了三个部分。
前500多字描写章节主题,无论从瞎编历史或者胡扯地理风貌入手,力求以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做出最以假乱真的效果,让读者产生一种为之肃然起敬的高逼格感官体验。
接着来到中间部分,则描写此地居民与该事物的联系。通常林淼写到这里,这会借用一个真实存在的邻居,然后将其人物形象稍微艺术加工,便伪装成了这个桥段的主视角提供者。写这段内容时,文章的文字风格就开始朝伪文青方向大步扯蛋迈进,力求字字情深意切,催人尿下。这部分内容的字数,一般会在800字以上,因为这段文字,实际上都是在为最后一部分的文章结局做铺垫,虽然煽情,但还没煽到顶点。
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才是林淼年轻装逼时惯常使用的大杀器——半碗鸡汤。
所谓半碗鸡汤,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创作技法,一般非科班出身的人很难熟练掌握这门技巧,只有像林淼这种常年和文字打交道,又有十余年积累下的丰富写作经验的人,才能达到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的境界。如果具体举个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有一篇非常广为人知的半碗鸡汤代表作,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这种汤非汤的鸡汤,往往表面看似云淡风轻宁静如水,可只要静心读到最后,基本上只要不是读者的自身文化水平低得太过分,或者毫无感性思维,就大多难逃心头一颤。甚至情感丰富的人,说不定还会红一红眼眶,然后长叹一声,叹出连自己都不晓得为何如此动情的愁绪。
就像《项脊轩志末了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时所植,今已亭亭如盖矣,高中生读着或许没什么感觉,可要让稍微上了点儿年纪的伪文青再往深处想想,情绪一旦澎湃起来,那感觉基本上就等同于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含泪苦读郭晓明之流的悲伤逆流成河。
正可谓:听说下雨天,半碗鸡汤和伪文青更配哦!
眼下,林淼已经断断续续完成了《小院杂谈的8个小章节。
距离计划中的20到25篇,还有着一大半的差距。
而他为了能把这个逼装到圆满,仅仅就在这一小半的内容里,就让天机巷里的不少邻居躺着中了他的加特林机关枪。
开篇至今,林淼家附近的邻居但凡是被他借来当文章主角用的,全都没什么好下场。
两个仍然健在的阿婆被他写死,街口那位明明就四肢健全活蹦乱跳的修鞋匠则成了残废,还有隔壁某邻居的女儿,不幸发了疯。唯一稍微真实点的,是他隔壁的隔壁家的小儿子——这位仁兄是真的死了,80年代严打期间造了把土枪出去抢了10块钱,结果判了斩立决。但林淼不敢写得如此华丽,于是脑洞稍开,就改成了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车祸惨剧。
在连续搞死搞残这么多人后,写到今天,林淼突然觉得不能再这么漠视生命了。
于是笔锋一转,今天的主角井婆婆,就成了一个苦等儿子归家的可怜人。
结尾是这样的:阿明叔北上闯荡多年,井婆婆嘴上虽从未说过思念,但却时常独自坐在井边发呆。年轻时的阿明叔喜欢喝啤酒。每天临近傍晚,井婆婆都会买两瓶啤酒,装进打水用的小铁桶,浸入冬暖夏凉的井水里。然后在夕阳下走出小巷,等候下班归家的独子。阿明叔走后,井婆婆再没买过啤酒。一眨眼,那年在井边呱呱坠地的孩子已经会叫奶奶,可奶奶的儿子,却仍还没有回家。
林淼写写停停,一篇文章写了接近3个小时,等画下最后一个句号,他不禁长舒一口气。
刚才入戏太深,差点把自己给感动死了。
站起来走到阳台,抬头看看天色,天色略显阴沉。
林淼揉了揉手腕,文思还未退去的脑海中,又对这本书的套路产生了新的构想。
话说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其实是可以对比呼应起来的。
比方结尾如果要写离别,中间就可以写得尽量热闹,写出欢聚的感觉;再比如结尾要写某人安详地寿终正寝,中间就可以写他几十年的生活不易,艰辛求存,却死如尘埃。同样的道理,如果中间非要写到某人暴毙而亡,结尾就可以来个新生命的诞生。
总之就是要伪装成很有哲学内涵的样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朝着读者的心头用劲,一字一句,打进者的心脏,打得他们心脏病发。最重要的是,写法一定要往死里矫情!
嗯看来寡人的水准又有所精进啊
林淼很满意自己搞出的这个套路,然后抬手看看表,3点52分,爸妈应该快回来了。
果不其然,不到10分钟,楼下就响起了开门声。
林国荣和江萍嘻嘻哈哈地走进来,那欢快的笑声,两嗓子就把林淼几个小时积累起来的装逼感冲击得一丁点都不剩。
宝贝,你看妈妈给你买什么了!看!江萍跑上楼,拿出一个新书包,跟林淼挤眉弄眼道。
林淼内心感到很痛苦,为什么自己的装逼状态永远都活不过12小时。自己的老妈真的是——就算和她一起看《阿甘正传这种片子,她也能把话题扯到这女人为什么那么坏要给男主戴绿帽而男主角为什么这么傻连这样的女人都要这种问题上。拜托!这特么是重点吗?这特么是重点吗?!!!妈,亲妈!你就不能给你儿子留哪怕一点点的装逼空间吗?
我虽然不喜欢郭晓明,但偶尔也会有45度角仰望星空的精神需求的!
不看。林淼傲娇地扭过头,毫不留恋新书包。
江萍却仍笑个不停,扔下书包,把林淼抱进怀里亲了又亲,亲得林淼满脸口水。
很明显,她今天下午和林国荣出门显摆得相当愉快,虚荣心满足得怕是都溢出来了。
林国荣这时也从楼下走上来,先随口问了句:你下午又没出去啊?
林淼嗯了一声。
接着林国荣就看到了茶几上的手稿,走过去拿了起来。
他毫无耐心地粗略翻过前页,直接翻到结尾,假装懂行地看了几秒钟,完全没有露出半点被文字感动的神情,却又认真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么写就对了嘛。老是把人写死了算怎么回事?不要写那么多死人,会不吉利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