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荀彧微微摇头,道了声:“难说。”

    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

    袁绍盘踞冀州,经营多年,兵强马壮,手下谋士猛将亦是不少,就算和以骁勇著称的吕布对阵,也未必会落下风。

    “不过耗的时间长了,吃亏的肯定是吕布一方,单说补给方面,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荀彧很是肯定的说着,抛开双方战力不谈,吕布的战线太长,打起持久战来,将会是很大一处弊端。

    “若能速战速决还好,如果不能,吕布很有可能会在冀州这里泥足深陷。”

    “不仅如此,吕布统领五万大军东出,势必会造成后方空虚,不知主公对此,可有想法”接过话题的荀攸亦是说了起来。

    “友若是说……”曹操先是一怔,继而小眼中精光闪烁。

    荀攸点头,语气平淡得如是在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主公不是有匡扶汉室之雄心吗此番便是主公机会,待得吕、袁打得胶着之际,趁准时机,出奇兵,以图关中!”

    迎天子以制乱臣!

    这是荀家叔侄给曹操在大方向上出的战略规划。

    “到时候,请让我当先锋!”夏侯惇听得要攻取关中,魁实的身躯往前一站,率先出列请命。

    “我等亦愿随夏侯将军同往!”

    曹氏兄弟、李典、乐进,同时出列抱拳,

    曹操见状,抚髯大笑起来:“难得你们有此志气,不过这件事情急不来。方才文若说过,要等到袁绍和吕布打起来才行,照我估计,怎么都还得有上好几个月吧!”

    “所以,这段时间里,汝等好生训练,务必给我练出一支可以攻克关中的强劲之旅!”

    堂内将领对视一眼,同时大声应道:“领命!”

    此时,守在门外如铁塔般高的巨汉走进堂内,瓮声同曹操说道:“主公,门口有个自称济北相使节的人物,说有要事通禀主公。”

    “请他进来。”

    曹操用了‘请’字,足以说明对此人的重视。

    济北相,乃是鲍信,不仅是曹操结交的好友,亦是当年共同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

    当时袁绍威望很大,天下豪杰都推崇于他。只有鲍信私下拉着曹操的手,目光如炬,深信不疑的说着,孟德胸有大志,日后必然能统领天下群雄,拨乱反正。

    曹操当时只是笑了笑,说鲍信太过于高看自己。

    在征得曹操同意之后,很快典韦便领着一员青年小将走进了堂中。

    “济北相部下军司马——于禁,拜见曹使君!”

    身披银甲的青年抱拳,向曹操见礼。

    曹操上下打量于禁一番,不由问道:“是允诚派汝来此”

    于禁点头,他看了堂内荀彧等人一眼,欲言又止。

    荀彧等人自是意会这其中的意思,主动避嫌:“主公,那我等先行告退。”

    曹操没准,让荀彧等人回来,他同堂下的于禁说道:“军司马有话直说,他们皆是我的心腹肱骨,曹某能有今日地位,全赖他们拼死效命,所以无须避讳。”

    &




第五八六章 将吕布砍作肉泥!
    吕布的五万大军从温县出发,一路沿东,走上三四日的功夫,即将抵达河内的郡城。

    而此时的郡守府内,身穿郡守服的王匡正做着无比艰难的抉择。

    “主公,吕布大军已至城外二十里,不能再犹豫了!”

    空荡的府堂内,仅有王匡和他的从事韩浩两人。

    早在张辽袭取洛阳的时候,就已经派过降将韩豹,前来劝说过王匡投诚。得知丢了洛阳,当时的王匡又惊又怒,重责了韩豹不说,也立即召来手下将领商议对策。

    然则令王匡感到失望的是,在他手下众多官员将领之中,皆是主张求和,唯有韩浩,谏言与吕布决一死战。

    后来蔡邕抵达河内,一番游说之后,使得王匡接受了投诚的建议。

    得知王匡奉上了郡守的印绶,韩浩大为失望之余,却从未放弃过作战的想法,经常跑来找到王匡,提出各种可行的作战方略。

    看着堂下神色激动的短胡男人,王匡摇头,悠悠叹了口气,像是对此认了命:“元嗣,大势已去,河内将士全无战心,皆惧于吕布。既成必败之局,又何必再战,殃及城中百姓。”

    若能当一方安稳诸侯,谁又愿低头寄人篱下。

    王匡不想投诚,可眼下形势比人强,无力回天的他根本别无选择。

    吕布之勇,谁能挡之

    当年虎牢关下一幕,王匡至今还历历在目,仿如昨日。

    “可一旦献出郡城,主公您定会为吕布所害!”

    韩浩急道,当年王匡讨董之时,可是与吕布站在了互相对立的一面,甚至还派出将领上前去取吕布性命。

    吕布此番率大军前来,未必就没有报私仇的想法。他敢处斩背景比王匡强硬数倍的高远,自然也敢杀死王匡。

    “高远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数年,那是自作孽,怨不得吕布。”王匡对此不敢苟同,要不是忌惮高家与袁家的势力,他哪会容忍高远这么多年。

    他现在也想好了,等到吕布大军进城,就主动请求卸去郡守一职,归隐田园山林。相信吕布应该不会太过为难于他这个黄土埋到了脖子的糟老头子。

    即便吕布心胸狭隘,真要处死自己,他活了五十余载,也足够了。

    此时此刻,王匡反而看得开了,他吩咐下去:“传我口令,城中所有大小官员,全部随我出城迎驾。”

    “主公!”

    韩浩加大了音量,就差急得跺脚了,因为他不想看王匡往火坑里跳。

    王匡也知道韩浩是为自己着想,但这个时候,谁也救不了自己,他摆了摆手,语气笃定:“不必再言,我意已决。”

    “唉!”

    韩浩重重叹了一声,有些怒其不争的意味,随后同王匡拱了拱手,出去传达此事。

    阳光西斜,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河内城下。

    “河内郡守王匡,携河内所有官员,恭迎大司马!”站立于城外的王匡大声喊着,上前两步,躬身行礼。

    身后一众官员,亦是弯腰躬身,齐声口呼:“我等拜见大司马。”

    下令停止行进的吕布翻下马背,上前扶起王匡,看着这位比自个儿大了一圈不止的鬓白老人,爽朗大笑起来:“早就听闻王使君仗义疏财,名声扬于天下,恨不能早些相见。今日得见,布生平——无憾矣,哈哈哈……”

    吕布的笑声彻底把王匡给整懵圈了,他压根儿没有想过吕布会是这样的开场白,甚至在心中连请罪辞都想了无数遍。

    “年少时的意气用事,当不得大司马夸奖。”王匡勉强赔笑起来,琢磨起吕布话里的意思。

    吕布笑了笑,不再同王匡言语,而是看向王匡旁边的儒雅老人,问候起来:“蔡大家,阔别许久,别来无恙啊!”

    蔡邕拱手回礼,饱经风霜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暖意:“劳大司马惦念,邕一切都好。”

    对于吕布,蔡邕心中一直存有感激。

    此番来河内,蔡邕可以说是义不容



第五八七章 我看谁敢
    回到堂内的时候,王匡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眼神中充满着迷茫,像是丢了魂魄。

    他心中在挣扎,作为昔日的一方诸侯,王匡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被吕布吞并。可如今木已成舟,全郡城的人都知道他投降了吕布,倘若现在用卑劣手段设计杀死吕布,有损名声让人耻笑不说,而且还是小人行径。

    “公节,你的脸色似乎不太好,没事吧”坐在位置上的蔡邕见王匡神情有些不对劲,担忧询问起来。

    王匡回过神,望见蔡邕担忧的眼神,心中不由为之一暖,回以笑容,示意自己无事。

    “大司马远来至此,实乃我等荣幸。”

    王匡走回到自己位置,端起酒杯,同堂中的河内官员说着:“来,我们敬大司马一杯。”

    官员们听得这话,纷纷端起身前案桌上的酒杯,露出谄媚讨好的笑容,用一只手拖着底部,以示尊敬。

    能够在这里接触到吕布,自然都是些河内有头有脸的人物。

    在百姓眼中,这些人或许都是本地顶天级的人物,然则在吕布面前,别说他们,就连郡守王匡,都要乖乖俯首。

    吕布拿起酒杯举了一下,然后饮入肚中。

    以他如今的身份,自然不需要起身回敬。

    吕布饮完放下了杯子,这些官员才开始饮酒。

    一杯酒水饮尽,官员们手中的酒杯全都放回到了案桌。只有王匡仍旧端着空了的酒杯,迟迟没有放下。

    “主公,摔杯为号!”

    韩浩的声音在脑海里,蓦然响起。

    手中空了的酒杯,在这一刻,竟变得沉重无比。

    扔,还是不扔

    脑海中天人交战。

    “王使君可是有话要说”

    时间稍长,傻子都能看出这其中端倪,更何况是吕布、戏策等人。

    王匡这才意识到自己愣了太久,将酒杯收回,同吕布致歉:“方才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以至于入神,让温侯见笑了。”

    在将酒杯放回案桌上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王匡已经做出了抉择。

    酒过三巡,堂内的气氛融融一片。

    侯在外边的韩浩不能再忍下去,他猜测到王匡八成是改变了主意。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韩浩显出身形,朝着府堂步步走去。

    “元嗣,你怎么来了!”

    见到韩浩进来,正和吕布说话的王匡陡然一惊,脸上醉意全无,甚至于还打了个激灵。

    韩浩笑道:“大司马驾临河内,卑职特意来敬大司马一杯。”

    “元嗣,这里岂是你该来的地方。更何况你平日素不饮酒,还是快去巡守城内,别让宵小在城中犯事。”王匡主动替韩浩编起了借口,并一个劲儿的用眼神示意,让韩浩出去。

    然则韩浩对此完全是视而不见,既然选择了进来,他就没想回头。

    倒上一杯酒,韩浩端着走至吕布面前,举了举酒杯,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河内军从事韩浩,敬温侯一杯。”

    吕布坐在原处,怀揣双手,脸上略显醉意,他并不去端酒杯,而是反问起来:“那你倒说说,为何敬我”

    吕布不跟自己碰杯,韩浩也不恼,自顾的饮完手中这一杯酒,然后将酒杯翻转,示意饮尽。

    如此做法,自然引起了堂内其他官员不满,纷纷借着酒意斥责起来:“韩浩,没听见大司马问你话吗你这样做,也忒无礼了吧!”

    听着充斥于耳旁的指责,韩浩浑不在意,他单手撑在吕布面前的案桌,凝视着面前男人的眼眸,声音阴沉而又自负无比:“这杯酒,敬你今日——命葬于此!”

    “你放肆,竟敢对大司马出言不逊!来啊,给我拿下此人!”

    “韩浩,还不快向大司马赔礼请罪!”

    官员们的各种声音在堂内响起,有唱红脸的,也有唱白脸的。韩浩对此嗤之以鼻



第五八八章 黄粱一梦
    顺着声音往外看去,一名身穿银色鳞甲的青年手按腰间佩剑,正大步而来。

    众人视之,乃是近些年在河内声名鹊起的骁将,方悦。

    近几年来,黑山贼猖獗作乱,不断掳掠并州、河内、冀州等地。方悦率领河内将士,在抗击黑山贼中大放异彩,于军中声威与日俱增。

    “给我将这些逆贼拿下,如敢反抗,就地格杀勿论!”

    方悦将手往前一挥,身后大量士卒涌进,不出小会儿,便将堂外弓箭手尽皆制服。

    比起当年那个心高气傲、谁也不服的年轻小子,如今的方悦,成长得干练果断了许多。

    “方悦,你这竖子!”韩浩又急又怒,咬牙切齿的喊出了这个名字,怎么都没想到半路中会杀出个方悦。

    形势急剧逆转之下,逄纪豁然起身,朝着堂内士卒喝道:“速速放下兵器,或许还能饶尔等不死!”

    闯进堂内的刀斧手们你看我,我看你,皆是面面相觑,军心动摇。

    只要不是瞎子,应该都能看得出来,韩浩大势已去。

    “不准放,现在就去给我杀了吕布!”韩浩厉声喝道,想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可惜,无人听令。

    一群废物!

    韩浩见刀斧手们无动于衷,霎时怒声大骂,‘锵’的一声抽出腰间佩剑,咬住牙门,状如疯狂的冲向前方不远的吕布,拼死一搏。

    “可惜了。”吕布微微摇头,似是有些惋惜。

    对付韩浩一人,自然无须吕布亲自动手,陈卫等几名近卫见状,迅速上前,在一阵刀光剑影的闪烁碰撞之下,将韩浩乱刀砍死于堂内。

    “主公,某——尽忠了!”

    临死之前,浑身血流不止的韩浩望向王匡,嘴里包裹有浓稠的血液,一张一合,眼神中仍有不甘,渐渐黯淡。

    犹记年少时,油菜黄花地。

    “元嗣,大汉倾颓,奸贼作乱,能助我一臂之力否”那时候,精神矍铄的王匡还未白头。
1...197198199200201...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