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商海巨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阿峰来啦,坐。”

    相较于铁面总理一贯的铁面而论,姜书记明显要热情得多,在郭文峰到了办公室之后,不单起身上前相迎,于握手之际,更是满脸和煦的笑容。

    “书记,您这么客气,小子我可是真当不起啊。”

    古人云:礼下于人者,必有所求,此诚然如是——姜书记越是客气,郭文峰的心弦便绷得越紧,当然了,以他的城府之深,自然不会露出啥不应有的破绽的。

    “当得起,当得起,阿峰啊,这些年来,你为国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同志们都是看在眼中的,咱们国家能有今天这等蒸蒸日上的局面,与你阿峰可是有着很大干系的,好了,表扬的话,就先说到这里了,咱们接下来好好聊聊港城的事情,来,坐下说。”

    姜书记到底是心系港城的稳定,狠夸了郭文峰几句之后,便即转入了正题。

    “好的。”

    这一听姜书记如此说法,郭文峰便知高层对港城的维稳依旧不太死心,头不由地便是一疼——维稳容易与否姑且不去考虑,从商人的角度而论,郭文峰其实并不愿见到房价始终高企下去,真若如此,他还怎么去捡便宜呢

    “阿峰啊,这几天同志们就你所提的那些建议,展开了一场大讨论,目下争议很大啊,你说说看,能不能保证港城的稳定回归”

    果然不出郭文峰所料,在落了座之后,姜书记便即提出了个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来。

    “书记,请恕我直言,真要硬保稳定的话,国家最少要在港城投入三千亿美元以上,还得所有华商一起群策群力,否则的话,实在难言稳妥,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论,我是不赞成国家去承担这等巨大的损失的。”

    郭文峰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为了丁点的所谓面子,平白损失无数宝贵的外汇根本不值得,再说了,国家的大手笔投入最终便宜的不是港城民众,而是那些抽逃资金的别有用心之徒,这根本没有必要!

    “嗯……照你这么说,国家即便是大手笔投入了,依旧无法完全稳住局面么”

    姜书记一向很是务实,他本心其实也觉得郭文峰所言才是正理,问题是不少老同志觉得咱们国家应该显示出大国风范,借着港城的回归向世人展示一下国家改革开放的成就,顺带着为下一步和平统一宝岛做出个范例来,在这一点上,姜书记虽不是很赞成,可也不好驳了老同志们热盼国家崛起之心愿,不得已,也只能找郭文峰来商议个稳妥的对策出来。

    “书记,商人本质上都是逐利的,一旦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以我为主(四)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以我为主(四)

    “阿峰啊,在你看来,能不能现在就将房市危机激发出来这样的话,还能有个三年多的缓冲时间,到时候,政府也好顺势而为。”

    姜书记犹豫再三之下,最终还是没对郭文峰的策略加以置评,眉头紧锁地思忖了片刻之后,也自提出了与祝副总理一般的想法。

    “很抱歉,这个恐怕真的不行,书记,您是知道的,按现在的房市行情价,我手中一共握有的房产、地产总市值高达一千五百多亿港元,扣除掉中环两栋摩天大厦只租不售以及几块储备用地之外,剩下的待售楼盘依旧有着七百九十六亿港元之巨,若是房市就此崩盘,我的损失将会是个天文数字,不仅是我,新世纪、长实等华商企业也都有着大量的待售楼盘在手,所以,我们是肯定不可能在此时就发动抛盘战术的,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就是从现在起,不再开发新楼盘,以减少房源,打破供需平衡,另外,我们也会设法拖住包括怡和控股在内的英资企业撤退之脚步,从而间接地保证楼市能稳定到回归后,至于其后么,那就真无法保证了。”

    爱国可以有,大量捐款也行,可要郭文峰去干毁家为国的事儿,他真还没那么高的觉悟,再说了,即便他有,那也一样没用,不说李超人等人不会在此时坐视房市崩盘,英资、台资、外资也都断然不能容忍此事发生,光靠郭文峰一人去低价抛盘,根本起不到啥效果来着。

    “嗯……你们打掉怡和的把握有多大”

    这一听郭文峰断然否决了提前引爆房市危机的提议,姜书记也没勉强,略一沉吟之后,便即就此转开了话题。

    “书记,这将是一场持续好几年的战争,短时间里恐怕难以一口气解决掉怡和这个港贼,真要想鼎定胜局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得到了回归前后,方才能看得出端倪来。”

    别看怡和的净资产不多,也就只有郭文峰所拥有之财富的二十分之一多一些,可架不住怡和财团旗下都是上市公司,市值不低,体量当真不小,哪怕是高负债经营,要想一口气吃掉这么个庞然大物,也真没啥可能性,郭文峰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去不断地打压怡和的生存空间,至于胜率么,这个真是不好断言了的。

    “行,我知道了,你回头就可以直接去华润总部,跟他们好好谈谈港城部分的转让事宜。”

    高层对维稳一事是有着不小的争议,可对打垮怡和财团这个港贼却是意见完全一致的,原因很简单,怡和财团的诸般行径已然触犯到了华夏政府的底限。

    “谢谢书记,您忙,那我就先告辞了。”

    能拿到华润万家的港城部分,对于郭文峰来说,已然算是个不错的开端了的,他自然没啥可不满意的,至于后头的仗该如何打么,那终归须得先把二十多家门店拿下后再去详细规划了的……

    郭文峰办事一向讲求效率,在得到了国家高层的许可之后,他根本不曾浪

    费时间,一出了中南海,便即用电话跟华润高层联系了一番,先将大体交易的价格以及交割手续谈得差不多了,便即直飞去了深市,与匆匆从魔都赶来的楚宁等具体谈判代表汇合一道,于六月十一日径直便去了华润万家在深市的总部。

    “郭董,欢迎您前来视察。”

    &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以我为主(五)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以我为主(五)

    “老哥,你我之间就没必要扯这么些玄虚了,这几年我都没怎么关注超市公司了,也就前些天让人在港城摸了下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啊。”

    超市这一行当,郭文峰确实很熟悉,只不过国内的销售经验显然无法套用到港城市场上——港城人嘴刁,吃的用的,要求都高得很,国内的产品除了部分生鲜之外,在港城基本上没啥市场可言,就以水果来说好了,超市里销售的高档水果可都是从东南亚空运过来的精品,国产的苹果香蕉啥的,也有,不过都是低价货,销售量并不大,更要命的是两大超市各有各的进货门路,销售的同类产品的品牌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不少就是超市本身的自有品牌,这等情况下,大规模的价格战都不见得一定能取得绝佳的效果。

    “郭董,是这样的,我们集团当初之所以决定在港城投资超市,本意是想将国内的农副产品推销到港城去,所以呢,我们走的一直是低价路线,遗憾的是结果却并不太理想,除了部分生鲜之外,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到了后来,我们不得不放弃了初衷,选择了与百佳、惠康同样的精品路线,试图以低价取胜,可销售量依旧没太多的改观,不瞒您,我们华润万家在港城那二十四家门店中,除了三家略有盈利之外,其余门店其实一直在亏损,究其原因是我们超市的品牌没能真正建立起来,消费者对我们超市并不认可,哪怕我们价格上有优势,却依旧很难吸引消费者前来采购。”

    谈起华润万家在港城的惨淡经营,陈郎心里头可谓是满满都是辛酸泪——十年的惨淡经营下来,钱没赚到一分,债却是背了不老少,错非如此,华润高层此番也不会丝毫条件都不讲便毅然决然地把二十四家门店全都打包交割给了郭文峰。

    “是哦,港城人认品牌,没有口碑就没有销量,这就是客观事实啊,那依陈老哥看来,我们金石集团该如何跟那两强竞争呢”

    形势确实很严峻,要知道港城的零售业就是那两强的天下,民众对两强的品牌认知度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些,以致于诸如沃尔玛、乐购等等国际大零售商都不敢在港城开店,无他,怕亏得底裤都当掉了,此番若是李超人肯出面跟惠康超市血战的话,郭文峰也不会起了将万家福超市开进港城的心思,奈何李超人那货黏糊得很,迟迟不肯表态,郭文峰也是没了选择,这才不得不赤膊上阵了的,概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让怡和喘过了气来,再想向凯瑟克家族动刀子,那难度无疑要高出了十数倍。

    “郭董,请恕我直言,就目前这二十多家店的规模,根本不足以撬动港城的零售市场,您若是要击溃惠康超市,在我看来,就两条路可走,一是跟百佳联手,增开大量的门店,以规模优势彻底压倒惠康,至于其二么,那便是设法收购掉百佳,再以百佳为基础,增开门店,不惜血本地打价格战、服务战,数年坚持下来,或许能成。”

    港城的消费水平极高,零售业的利润空间其实不小,陈郎做梦都想着能独霸港城的零售市场,奈何华润的体量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梦想,原因很简单,港城零售业的经营成本实在太高了些,店

    面租金是国内的数十倍,而人工成本也足足是国内的十倍以上,要想成规模,投入实在太大了些,前期的亏损也实在是太过沉重了些,普通的企业,哪怕是央企,也一样承受不起。

    “嗯,咱们华润万家在港城的供应链是否健全”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另辟蹊径(一)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另辟蹊径(一)

    李超人不愧是老江湖,防范意识极强,在自知已得罪了郭文峰的情况下,飞速地便在股票市场上展开了回购行动,短短三天时间里,便即将握有的百佳股份从百分之四十五提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九这么个法律限定的最高位,对此,郭文峰除了付诸一声冷笑之外,根本懒得去理会那么许多——此时此刻,他正忙着部署华润万家的换牌事宜呢,哪有工夫去搭理李超人的反收购行动。

    心急是肯定吃不得热豆腐的,左右怡和财团在一口气付出了一百一十多亿港元的地价款之后,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缓过气来,原本就无须急着操刀动手,毕竟这么场零售业的大火拼是要持续数年的时间的,在没有准备周全之前,郭文峰并不打算急着亮出万家福的招牌,故而,在完成了跟华润万家的交割手续之后,所有的门店暂时还是以华润万家的名义在运营着,当然了,没有动静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呢,郭文峰已经通过彤叔、四叔以及霍老爷子的关系,或租或买地弄下了不少的店面,陆续都已开始了装修,只是限于时日,距离一百家门店这么个目标还差了不老少。

    郭文峰不缺资金,尤其是在金新房地产开始发售楼盘之后,他手中握有的现金已是充足得惊人,他也不缺人脉,不止是四叔他们在全力帮衬着,王竹贤所拥有的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员工们也同样在为此事奔走着,问题是港城合适开超市的门店毕竟有限,加之郭文峰的要求又高,要想在短时间里整出一百家门店,这等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些,这不,一个月的忙乎下来,也就只陆陆续续地搞到了二十来个门店,连同华润万家原本的二十四个门店加起来,也就才五十二家门店而已,这等情形一出,郭文峰便意识到自己要想在港城零售市场上争雄,恐怕得另辟蹊径才成了。

    在深思熟虑了几天之后,郭文峰心中已有了个初步的想法,在将超市的事宜丢给了楚宁去打理之后,他紧着便乘飞机赶回了魔都,一出了机场,便即径直去了金复公司的办公所在地——邯郸路上那栋三层的花园洋房。

    “哟,郭董,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时值郭文峰赶到之际,挂着金复计算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头衔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夏寅生正好在总经理办公室中忙着审核程序呢,这冷不丁见得郭文峰从门外走了进来,夏寅生当即便被吓了一大跳。

    “刚到,夏主任,咱们的视窗系统进展如何了”

    郭文峰对计算机软件是彻头彻尾的外行,故而他一直都不曾去过问过金复公司的研发情况,自打公司成立到现在,这都已是半年多过去了,说起来,他这才是第一次正式到公司来视察。

    “大体的框架已经编辑好了,目下正在做测试,查找bug,年底前应该就能形成正式版本,效果肯定不会比微软的差到哪去。”

    这一听郭文峰问起了研发进展,夏寅生可是自信得很,很是干脆地便给出了个答复。

    “哟,进展蛮快的嘛。”

    夏寅生这话一出,郭文峰的眼神瞬间便亮了起来。

    “呵,这玩意儿其实真不算难,要知道咱们可是站在微软的肩膀上加以提升,除了一开始的源代码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另辟蹊径(二)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另辟蹊径(二)

    “哟,这还真是个新课题呢,郭董,您能说说具体的要求吗”

    夏寅生虽说在美国留学过,可回国得早,对互联网这等新兴的行当,虽有所接触,可显然并不是太熟悉。

    “嗯哼,大体上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得有个后台服务器,专门用于数据管理,然后么,网络上要有个方便顾客使用的门户网站,分类分页,每页都要有专门用于推荐的专栏,可以贴照片的那种,顾客只要在页面上点击商品名录就可以直接下单,另外,要有专门供顾客下单的弹出页面,上头必须能罗列出顾客所要购买的产品名录以及单价、总价等等,另外还得有由顾客填写的送货地址,至于付款方式么,限于技术条件,暂时只能由超市的送货专员在送货上门时专门收取……”

    上辈子,郭文峰虽说没搞过网店,可对这玩意儿却并不陌生,要他去搞软件设计自然是不成的,可要郭文峰说出些网购页面的设计要求么,却并不算什么难事。

    “郭董,您对这款软件要得很急吗”

    夏寅生对网络软件并不是太熟悉,在听完了郭文峰的诸多要求之后,自是不敢随意乱打包票。

    “是挺急的,最好能在最短时间里搞出来,越快越好。”

    限于基础以及体量,万家福超市在港城暂时无力跟百佳、惠康相抗衡,要想一炮而红,那就只能另辟蹊径,否则的话,根本做不到挤压那两强的生存空间,有鉴于此,郭文峰对网店软件自然是给予了厚望的。

    “这样啊,郭董,您请稍等,我找名技术骨干来问问。”

    这一听郭文峰如此说法,夏寅生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了去,告罪了一声之后,便即抓起了搁在桌面上的电话,好一通的拨打,不多会,便见一名戴眼镜的年轻人匆匆走进了办公室中,这人正是数据库项目小组组长戴长征。

    “郭董,夏总,下午好。”

    见得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郭文峰居然端坐在总经理办公室中,戴长征很明显地便愣了一下,而后方才赶忙抢上了前去,恭恭敬敬地问了好。

    “小戴来得正好,郭董交待了一项紧急任务,具体要求在这儿,你看一下,需要多久才能搞出来”

    夏寅生在部署任务时,显然不愿多扯啥废话,直截了当地便将先前自己所整理出来的网店要求之文件丢给了戴长征。

    “郭董、夏总,这款软件在技术上并不难,只要有服务器,再搞个大数据库软件就差不多了,至于页面设计这一块么,咱们公司的技术力量也足够应付,若是要得急的话,只要人手充足,三个月内肯定能拿出正式版本,只不过我个人以为现在互联网还没普及,咱们搞这么个网店出来,销量估计很有限,顶多就只是个炒作的噱头而已。”

    因为工作需要,戴长征倒是没少接触互联网,只略略翻看了下技术要求,立马便给出了个明确的判断。

    “不错,戴组长很有市场眼光嘛,我搞这么个网站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用来炒作的,当然了,不是在国内炒作,而是要用在港城,为了配合万家福超市进军港城市场,这款软件要求在两个半月内完成,至于人手么,戴组长既可以从公司现有人手中优先选拔,也可以自己去招人,我不管你招来多少人马,要求就一个,两个月内,我要见到初步成果,而后再给你半个月时间调整,只要能适用,所有技术骨干全部调去港城工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造声势(一)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造声势(一)
1...228229230231232...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