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或许是喝多了,梁永和有点儿词穷。
李宪逛荡逛荡就瓶子,笑了:“就像一眼能看到头。工作,结婚生子,然后一辈子都这样儿。”
“嗯呐!”梁永和一拍大腿,“我就想这日子太简单了,没了我爹妈,在这儿真是没啥意思。可是我又想不明白我出去能干啥。从小到大我就想着有出息有出息,可是我没想过自己具体咋能有出息、你说,我是不是没理想啊”
李宪一咧嘴。
他娘的,最近这都是怎么了。
真逼着老子去当人生导师
不过梁永和的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深有体会。
打小,老师在启蒙班的时候就问小朋友们未来想做什么。以《我的理想》为题写篇小作文。
当时班上孩子有说想做警察抓坏人的,有说想当医生救死扶伤的,还有说想当科学家登上月球的。虽然当时的李宪就已经知道当科学家充其量只能把猴子和人送上太空,自己上月球的那是宇航员。
当人是年纪轻轻就如此睿智。
可是然并卵——他还是挨揍了。
他当时特别羡慕猪毛屯里一个开面包车给各个商店送货的宋老三,这家伙手脚不干净,送了货之后往往自己扣点儿东西,不是汽水儿就是冰棍儿,当时的小李宪觉得,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特么幸福的生活了——吃好吃的不要钱啊。
不过这个可能算是理想的理想,在被全班小朋友嘲笑一顿,老师告诉了李匹之后,他就挨了一顿大鞋底子。
后来肿着脸,改成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写的不错,而且深有拍马屁和捧臭脚的嫌疑。
看了那篇无限抬高人民教师地位和社会作用的作文之后,班主任大爽,连连称赞李宪好好努力将来必成大器。
说的就跟她这个人民教师已经成了人生赢家一样。
李匹也很高兴,认为自己一顿大鞋底子让儿子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当时李匹林技校毕业后考了教师资格证,在林业局一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历史老师。
6岁的小李宪用这一篇作文同时搞定了两个可以随意拿捏自己的人,但其实到头来还是没想明白自己的理想。
一直到上了大学,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划。
他打心眼儿里羡慕那些有想法,并且可以为之奋斗努力的同龄人。
可惜的是,自己从来就不是有理想的人。提起这俩字,他就一阵迷茫。迷茫了整整十几年,直到回来了,也没找到所谓的人生目标。
见李宪锁着眉头不说话,梁永和挠了挠头,“宪子,你理想是啥。现在实现了吧”
正在想着小时候那顿大鞋底子的李宪一咧嘴。
想了想,道:“我特么也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啥。不过非要说理想,我只知道自己不想要啥……我觉得,这个也应该算。”
“那你不想要啥”
李宪灌了口酒,眼睛有点儿亮:“把自己陷在一个地方,行尸走肉的活上一辈子。”
他拍了拍若有所思的梁永和,“走吧七寸,林业局这太小了,不论是回过头看看后边还是抬起头看看前边,都一眼能望到头。出去过过望也望不到边儿的日子。”
梁永和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都再也没说话。
……
当天俩人都喝多了,直接窝在李宪的炕上对着打起了呼噜。
次日早上,李宪接到了恒源那边打来的电话。
这样的电话以往每个星期一次,汇报关于公司过去一周的情况。可是这一次,有些不太一样。
打电话过来的是负责公司运营的司扬
第217章:明智不明智
5776列列车妥妥的慢车,老绿皮见站就停,大站长停小站短停,几乎是“裤衩裤衩”刚加速变成“库库库库”没多久,一声“呲狗”刹车就过来了。
这样的车想他速度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李宪着急到了冰城之后买的是硬座,但是上了车感到自己这一路怕是且得等着,就去补了卧铺。
这年头火车上就跟个动物园儿似的,什么奇葩都能见到。硬座车厢的人间百态和尿骚味李宪已经是体验够了,但卧铺里也差不多。除了能躺着直直腰之外,跟硬座没啥区别。
多给了五块钱票钱,李宪捞了张下铺。
本想着迎来自己的会是小孩子的哭闹,大人的臭脚丫子,以及满车厢的异味,可是没成想进了娜姐车厢,李宪特么傻眼了;
车厢里虽然人不少,可是那叫一个井然有序!
要不是自己已经站到了93年的地界,他还以为自己的穿越了。
只见过道之中,整整齐齐站了一排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可是不管这些人是穿着衬衫带着大黑边眼镜也好,还是干脆穿着破了洞,印着某某篮球队的红背心也罢,动作可是高度协调一致;
一个个微合着双眼,正在脚踩七星,搓手顿足,一幅......武学宗师风范。
那景象,李宪曾经见过——二次元漫展的肥宅自娱自乐区。
透着一股难言的羞耻。
很明显这些人都是一起的,但车厢之中哪怕不是他们一伙儿的人,此时看见这个架势也都安安静静的在自己的铺位上静静观看。
看到这些人在过道上比划的时候,连过来检票的检票员,都站在了车厢之外,没敢打扰。
眼睛里,居然还透着那么一点点敬畏。
练气功的李宪见过,早前在林业局里就有,不过可能是林业局人少的关系,也可能是太特么穷,穷到练不起气功的程度,所以始终没看到这么有阵仗的气功团。
邦业倒是有很多,不过猪毛屯那边儿吃饭都成问题,练气功的多是业余。性质就跟后来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差不离儿;吃完晚饭没地儿溜达。那干点儿啥练气功吧——这玩应儿流行。
流行是真的流行,同时代很多的香江赌片之中,什么特异功能,反派气功大师,都是从这儿来的。
可以说,在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中华的主要室外运动和活动,都是靠着气功撑起。
就是这么厉害。
过了足有十多分钟,那二十多人才收了功,带着满面红光回到了自己的铺位上。
李宪这才沿着空出来的过道里找到了自己的铺位。东西还没收拾好,便见到自己对面下铺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拿起了本儿书,《中华养益——辅助工程篇》。
见到李宪一个劲儿的盯着书看,那男子对李宪微微一笑。
看起来颇有素质的一人。
“小兄弟,感兴趣”
见到李宪点头回意,那男人放下了书,从铺位上正起身,笑呵呵的对李宪问到。
不感,不敢!
溜了,溜了!
李宪一个寒颤赶紧缩回了自己的铺位上挺尸。
看到李宪戒心挺重,那眼镜男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重新拿起了书。
旅途实在是太漫长,现在有没有手机,对气功这个在新中华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东西,李宪最终还是没忍住。
在睡了不知道几觉,最后实在百无聊赖之下,和对铺的男人交谈了起来。
谈话中得知,男子名叫李金生,原是鸡西一个中学的老师,后来深感气功魅力,辞职后专门加入了当地的气功协会,开始练习中功。
这一次,就是和协会的同志一起去滨城的气功协会交流学习的。
听着那一套一套的理论,感受着对方文质彬彬外表下的狂热,大七月李宪后背一阵发寒。
足足做了半天一宿,火车才慢悠悠的停到了滨城站。
七月下旬滨城可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下车的人很多。李宪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出租车,最后只能无奈的上了个人力三轮,说明了恒源公司的地址,慢悠悠的上了路。
人力三轮车路过一个街角的时候,李宪又看见了李金生。
此时的李金生正站在一个电话亭之前,满脸的不耐烦和暴躁。
“我练功还不是为了家好等我学成了,开宗立派成了大师,咱妈的病也能治好,你们娘俩也能跟着享福,你
第218章:老/女司机带路(月票200加更!)
虽然李宪也做卫生巾,但是对于安乐,他是带着一丝发自心底的尊敬的。
作为做个穿越者,很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是和同时代人相比的优势,在于对未来结果的心知肚明——哪怕对过程一知半解。
这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老子他妈开挂了,就跟上帝一样”的错觉。
李宪还是很清醒的。
安乐这个品牌在八五年的时候就进入女性护理行业,这在计划经济而且中华女性生理期用品属于一个空白的时代,简直是突破性的一桩生意。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能将几百万投入在这里,不得不说安乐创始人的魄力。
这种对未来没有预测,只凭借商人本身对利润和市场判断进入行业的投资行为,在李宪看来是真本事。
比自己强多了。
所以他虽然一只脚从卫生纸行业踏入了关联性较高的卫生巾行业,可初衷是为了赚钱,并不是和谁抢生意。
有钱大家赚嘛,市场这么大,这么空白,对吧
可是很明显,这种思维在商业环境中是天真的。
胡建,晋江安海,恒安实业。
无独有偶,公司之中也正在举行关于新型护翼卫生巾的市场总结报告。
“徐总,目前新产品已经在北上广深全面铺开了,广告跟进的事情也已经办妥。返单的情况很好,在过去的一周之内,仅浦市一地,三十八家经销商就卖出了四万三千片,终端销售的反响也相当不错。”
会议室里,总经理徐连杰对这个业绩相当满意。
事实上公司自去年开始就考虑引进护翼型卫生巾生产线,对现有的安乐巾进行升级。可是卖了八年的时间,安乐巾目前已经拿到了中华卫生巾市场百分之四十的市场份额,换代的成本太高,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去做这一块。
可是随着唯你护翼的面世和在全国一线城市热销,让恒安这个女性护理产品的老大,按耐不住了。
介入行业早,不仅仅意味着名气大,更意味着恒安抢占了先机,走在了国内所有女性护理用品公司的前头。
这种优势,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一个人扛着锄头来到了一片无主荒地的感觉。自己开垦出来的田是自己的,但是那些未经开垦的地,潜意识里也是自己的。
见着别人染指,心疼。
所以在看到了唯你护翼热销之后,恒安下定了决心,推出了之前一直悬而未决的新产品。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首个目标,就是唯你。
“那个恒源唯你现在销量怎么样,你们调查了没有”
徐连杰今年四十,正处当打之年。可是额头上横纵的皱纹,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更老一些。
和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家一样,这个务农出身的老总,有着过于敏感的危机意识。正如十年前下定决心从服装厂改行卫生巾厂是因为担心越来越多的同类厂家崛起,会带来越来越薄的利润一样,随着91年开始外资涌入,国内国营私营卫生厂开始冒头之际开始,恒安就像是一条死死守护着自己骨头的大狗一般,踩着先人一步天地宽的基石,对着四面八方的挑战者亮起獠牙。
很累,但是换来的却是“市场第一”这块金字招牌。
“徐总,现在看来唯你的销量没什么变化。通过浦市闵翔超市的销售调查来看,上一周我们的安尔乐上架大促,唯你护翼的货架销量下降了2个百分点,几乎没什么变化。”
“加大促销力度!加大地方广告投放力度!”销售经理的报告做到一半,徐连杰挥手打断,“我要他们在半年之内,从一线市场退出去!”
……
&nbs
第219章:攘外必先安内
国家是否发达,除了gdp之外,更取决于全民医疗事业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很明显93年的中华还远远不是一个发达国家。说是发展中国家,都勉强的可以。
去医院看病,在许多的家庭看来还是一件大事;换句话说,在医保体系还没建立起来之前,不是每一个工薪阶层都能去得起医院的。而各个单位的体检,也往往流于表面和形式。
农村那边儿还是大病等死小病止痛片,医疗条件好一些的城里,医院也绝不像后来那样人满为患,很多医保卡余额花不完的老头老太太天天长在里面。许多的妇女即使是被妇科病困扰,一般也都是用抗生素硬挺。
一直到几年后的98年,妇科病才真正的被重视——重视的信号就是,别管真好不好的“他好我也好。”
所以,恒源公司的业务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所做的这个针对女性的妇科讲座,无意之中成了一个划时代的事情。
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大规模的,真正意义上的的女性妇科健康知识普及。
哪怕是以商业为目的的。
恒源这边健康讲座的事情很快确定了下来,这样的活动还不太常见,听说有赞助费,各个接到了联络的医院妇科情绪都很高涨。
特别是一些专家,这样又有名又有利的事情扔过来,简直是抢破了头。
二线市场的开拓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东西,深耕代表着一点点的培养市场。
可是《唯你护翼卫生巾大型免费妇科疾病专家讲座》,却实实在在掀起了一股热潮!
冰城,医科大学,诺大的礼堂人满为患。原定两千人的现场,生生的挤了四千来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