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很快,新乞丐就喊来了一大帮同伙,人数大概有四五十人,远多于绸缎庄门口的那十几个。
两伙人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就干了起来。但那十几人怎能是四五十人的对手,很快就都被打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哀嚎。
街上出了这种事,那些巡街的捕快迅速闻风而来。但除了地上躺着的这些,别的都跑了。
等到那些乞丐互相搀扶着全都离开,李牧带着赵得助进了绸缎庄。
夏安赶紧迎了上来,“少东家,您来了。”
“唉,这些乞丐,成天混吃等死的,还那么不安分。以后你要记住,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招数。”
夏安立即明白过来,原来外面发生的一切都是李牧的安排,“小的知道了。”
李牧拍了下他的肩膀,“在我面前不要自称‘小的’,说自己的名字即可。再说一遍。”
“夏安知道了。”
“这样才对嘛,做人就要堂堂正正,没谁生下来就是‘小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好好干,我看好你。”
“夏安明白!”
人,鼓励一下就可能迸发出无穷的潜力,夏安毫无疑问也算是这种人。
第105章 老爹出马
李牧看了看绸缎庄里面的陈设和卫生,“不错,干净整洁,不愧是我李家的铺子。你管理很到位嘛。”
夏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少东家谬赞了,这段时间也做不成几单生意,但那些伙计也不能就这么闲着啊。所以我带着他们整天做这些无用功,也没能为少东家多赚点银子。”
“银子早晚都赚得到,但这做事的态度确是银子所换不来的。”
随后李牧又检查了铺子里其他的方面,都很令他满意。
这段时间京城的这家绸缎庄被扰得做不成生意,因此账面相当难看。李牧翻了翻账册,脸都绿了。
太欺负人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牧将赵得助喊到跟前,说:“去找几个人,搞几桶污秽之物,晚上悄悄泼到他们的店面上。咱不安宁,他们也甭想好过。”斯文人就是不一样,连对屎尿的称呼都是污秽之物。
他上辈子没少使这种损招,现在只不过是正常发挥。
内城的一处宅院,这边刚被打了没多久,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一个满脸横肉的秃头赤膊大汉,正在跟几个弟兄赌钱。他叫刘秃子,在京城下九流中称得上号。听完报信人的话之后,刘秃子对身边的跟班说道:“去侯府请示一下少侯爷。”
这个跟班一路小跑来到了武定侯府。
武定侯郭勋是大明建国初期郭英的后人,他现在正镇守两广,所以并未在京城。侯府里面当家作主的是他二十岁的儿子,郭益。
郭益知晓事情经过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训斥,“你们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也就罢了,竟然还被别人摆了一道。平日里养着你们,就是这样为侯府办事的这点事情都摆不平,难不成还让我亲自出马回去告诉刘秃子,他自己看着办。绸缎生意绝不能出一点岔子!”
京城里的勋贵们互相联姻勾连,一些买卖也合起伙来做。就拿这绸缎生意来讲,成国公府占了大头,他武宁侯府只能算是卖力气跑腿的。谁让自己祖上没能敕封国公呢,后代被人压一头也没什么法子。
郭益很聪明,许多事情都不会打着侯府的名义去做,而是交给别人,这也是父亲郭勋器重他的原因。勋贵中像郭益这样懂得收敛锋芒去做事的,现在已经很少了。
刘秃子得了郭益的指示后,就开始放心大胆地准备干坏事。郭益的话最关键的是最后那两句。暗含的意思,其一是让刘秃子全权做主,其二就是为了保住绸缎生意可以采取一切措施。
今夜的南城,注定不会平静。
李牧在傍晚时分就带着赵得助回到了家,然后被李东阳训斥了一顿。再有一个多月就到了顺天府院试开考,李牧还这么三天两头出去乱跑,太荒废学业了。
李老头的话很明白,就是李牧可以在李家附近折腾,然后剩余的时间多读书,再远的地方比如南城就不要去了。读书才是正途,李家还指望他早点步入官场撑起这个家呢。
西城一夜安好,而南城则出了大事。
夏安第一时间派人来给李牧汇报。
清晨,李牧刚用过早饭就见到了来报信的人。
“少东家,昨夜南城七家绸缎庄被贼人下了黑手,不光是有我们的绸缎庄被盗,还有别家的。丢失上好丝绸无数,仅李家被盗的丝绸就作价一千多两。此事已经惊动了顺天府,现在捕头们到处搜集线索,侦破案件。”
让李牧意外的是,被他派人去报复的那几家,也有被偷的。
与丢失这些丝绸比起来,几家店面被泼了污秽之物反倒不值一提。这事好解决,清洗干净然后夜间多派人巡查就行了,谁家铺面被泼谁自认倒霉。
李牧对那个小伙计说道:“你先回去吧,转告夏安,让他机灵着点,最近会很不太平。”
张婉秋在一旁说:“相公,这到底是哪儿来的贼人,一下子偷那么多家”
“此事蹊跷,我要好好想想。”
李牧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还有另一伙人早就打上了那些绸缎庄的主意一晚上盗窃这么多,那么盗窃的队伍肯定会很庞大。必定会有所纰漏,他准备去南城看一看,只在家中胡猜乱想是不管用的。
“娘子,我这就去南城一趟。”
在李牧要出门的时候,夏安派来的第二个伙计来报告消息了。
“少东家,捕快在失窃的地方有了新发现,现场留有贼人写下的‘秋名山义匪’五个字。想来是那消失许久的秋名山三恶贼做下的案子。”
李牧愣住了,这摆明是有人恶意栽赃。秋名山正主昨夜睡得可香了,这南城必须要去一趟,他可不能让秋名山的名号就这么被败坏掉。
李兆成说道:“儿子,此事爹跟你一起过去看看,这京城的水很深。凭你的见识很难搅得动。”
于是他带着李牧和赵得助就出了门。李老头并未拦着,出了这档子事儿,让李牧好好磨练一下吧,他很想看看这父子俩是怎么解决的。
再次来到绸缎庄的时候,夏安正在配合顺天府的人勘验现场。
李兆成见多识广,看了看那被撬开的库门,说道:“这是一伙惯偷所为,但能够在城中一夜之间连偷那么多家,却不是寻常的惯偷所能做到的。”
来到绸缎庄后院的一个房间后,李牧说道:“现在要想捉住他们也简单,只要顺天府派出大量人手,挨家挨户去查,必定能搜到被盗的丝绸。”
夏安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声音都有些沙哑,说道:“老爷,少爷,现在顺天府等衙门已经开始在南城内搜查了。各个城门都暂时不允许货物进出。都怪我不好,没有派人看好货物。”出了这么档子事,他这个做掌柜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兆成摇了摇头,说:“此事不怪你,被贼惦记上了就算是用重重铁门关上,也还是会被偷。你们想的太简单,那些贼人如果是为了求财,那么早就会想到应对之策。要搜到丢失的丝绸,不会很容易,怕是早就藏在了哪个犄角旮旯里。赵二狗,你去将手下的那些人全都派出去刺探消息。这南城人多眼杂,街头巷尾的总能有点线索。”
“老爷,我现在叫赵得助,少爷给我改的名字。得道多助的意思。”
李兆成瞅了他一眼,“办不好这件事,我就把你的名字改成赵狗蛋。”
“明白,明白。我这就去安排人。”赵得助赶紧去办事了,他可不想被叫成赵狗蛋。
在赵得助走后,李兆成对李牧和夏安说道:“你们都要多注意点,这件事很可能是有人故意整我们。你们想想,为什么昨天你们刚收拾了门口的乞丐,晚上店里面就失窃这里面要说没有关联,传出去谁信依我看呐,成是那帮人贼喊捉贼,偷了我们的绸缎之后,为了洗脱嫌疑,将自己家也做出被盗的样子。”
李牧思考了一下,还真有可能是这样,“父亲,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哈哈,以前咱家没有官府护着,所以处处吃亏。现在满京城没几个能让咱家害怕的。我就让他们见识下咱李家的手段。夏安,你与那几家铺面被盗的掌柜相识吗”
夏安回到:“老爷,在绸缎庄刚开业之前,我曾经特意拜会过他们。那几个掌柜挺和善的,当时我还被他们盛情款待了一番。”
“不过笑里藏刀罢了,你带路,咱们挨家去拜会一下。”
随后他们就离开这里,来到了另一家被盗的店铺,荣盛记。
荣盛记的郑掌柜迎了出来,“呦,夏掌柜,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夏安说道:“这不是店里招了贼嘛,东家就想着来郑掌柜的店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郑掌柜苦笑着说:“唉,别提了。那伙贼人真是太嚣张了,昨夜一下子就将我这店里值钱的货全都盗走了,还将我的小伙计打晕,到现在郎中还没走呢。”
李兆成在这里看了看,那些贼人用的手段跟偷李家铺子时所用的如出一辙,显然是同一伙人所为。
“走吧,去下一家。郑掌柜,我们就不打扰了。”
将这几家都转完之后,在回来的路上,李兆成说道:“看来咱们还真是被人盯上了啊。不过他们这招玩的不好,破绽太明显。”
李牧逛了半天,也没瞧出所以然来,于是问到:“父亲,我咋没瞧出破绽来”
李兆成说道:“方才在看这些铺子的时候,你的心思是不是全都用在查找线索上面”
“是。”
“这就是了。既然是作案,那么肯定会将所有的细节尽可能的想到,让对方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线索。咱们走马观花似的寻找线索,怎么可能轻易就找到。所以要从别的地方入手。”
没想到这个便宜老爹还是个高手,李牧说道:“还请父亲解惑。”
“你应该早就想到了,这是他们贼喊捉贼。所以你一心只想着从作案痕迹上入手,试图找出他们假装被盗的证据。”
李牧点了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只要找到他们假装被盗的证据,那么这件案子就能顺藤摸瓜查下去。
李兆成继续说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真的连自己的铺子也偷”
“啊”李牧愣住了,他还真没想过这种可能。
第106章 茶楼相会
李兆成又说道:“方才我观察那些掌柜,全然没有夏安那种丢了东西的感觉,全都是在演戏。只是你心思没在他们身上,所以没有观察到。看来这些掌柜是事先就已经知道要被偷,有心理准备。所以,只要我们查一查这几家店铺的幕后老板,那么一切就都迎刃而解。”
原来如此,李牧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怪不得自己在现场查不出一丁点伪造的痕迹,原来是真的被偷了。但对于那些绸缎庄来说,这只不是从左手腾到了右手。
回到李家的绸缎庄后,李牧就又派赵得助出去调查。
那些店铺的后台很好查,因为平时做生意都要打着上面的旗号。
小半天后,赵得助将一张写着各家铺面后台的纸递给了李牧。
李牧一看,深吸了口气,难怪那些人如此嚣张妄为,每一家背后都有权贵撑着。定国公、成国公、武定侯……那一串列表让李牧头皮发麻。
原来这大明百五十年以来,权贵早已经霸占了那些稳定的收益进项,成为根深蒂固的统治剥削阶层。而且这个垄断的趋势越来越厉害,李家在杭州的时候逐年衰败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南城的绸缎行业,也就他李家胆子大,敢来分一杯羹。
“唉,想不到差点捅了马蜂窝。”李牧有种深深的挫败感,“父亲,我看还是放弃这南城的产业吧,开在西城也一样赚钱。没必要跟这些权贵去争。”
李兆成看了看那张纸,明白儿子的意思,他说道:“为何要放弃凡事不去试一试怎知做不到。咱家在杭州的时候眼瞧着就要败落,还不是照样挺过来了。现在再怎么困难,也比那时强上百倍千倍。今日你在这南城放弃了,明日说不得也会在西城放弃。弃来弃去,成何大事”
听完老爹这番话,李牧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孩儿知错了。现在就算这是虎口,我李家也要夺一口吃的!”
“哈哈,这才像是我的儿子。路我已经指给你了,该怎么去做你自己拿个主意。”李兆成有心锻炼一下李牧。
李牧点了点头,然后拿过那张纸再次看了看,将上面的权贵名单记了下来。
现在仅凭赵得助发展的那些手下,就去调查这些权贵,简直是痴人说梦。
想要与权贵争斗,还是要借助外部势力。但不能去找太后,让太后知道李家与那些人争利,说不定长久以来在她那里建立的形象就会轰然倒塌。
李牧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去一趟扇门,锦衣卫不会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只要查到了是哪几个人在背后做主,一切就都好办了。
以前李牧只想着赚钱享受生活,但这一次,他对权势产生了渴望。
来到扇门后,李牧见到了指挥使张明。
张明很欢迎李牧的到来,他还指望着这位能在皇上面前多夸他几句呢,“李公子,数日不见,你这个头又长高了啊。”
“那是,本公子现在这个头在同龄中算得上出类拔萃的。这次来找你,是因为我看咱锦衣卫的兄弟,都不容易,于是在这西城的北边,给他们留了块地皮,兄弟们要是不嫌弃,可以在那边建些宅子安新家。”李牧说着就掏出了一叠地契。
张明当然不敢直接收下,但凡收礼都要讲规矩的,总要推脱一二。人嘛,都好面子。“小公子这如何使得现在有了铁厂分来的银子,弟兄们的薪俸都涨了不少。您太破费了,这地契我不能收。”
“张指挥使不要客气,这些地当初收来没花多少银子,还是锦衣卫的兄弟们帮着收来的。我来京城这两年,大大小小的事儿没少麻烦你们,现在表示表示也理所应当。再说了,兄弟们很多人都是一家老小十几人挤在南城的小院子里,如果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以后还不全念你我的恩情”
李牧最后这句话说到了张明的心坎里。
张明用颤抖着的手接下了那厚厚一叠地契,粗略看了下,说道:“如此多的地,就算是兄弟们全住上大院都可以了。”
“张指挥使放宽心,我回去就修书一封给我大哥,说你们去年收地很是辛苦,所以给了你们一些地皮。”
张明怎会不知道李牧口中的大哥是谁。他现在对李牧更加钦佩,人家可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且即便这大部分人情都是李牧的,他张明也可以凭借着分配土地来拉拢下面的人。
猜你喜欢